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与诚实信用原则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伦理道德规范在法律上的表现,在合同法中这一原则适用范围极为广泛,任何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都是违法的,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该原则体现在订立合同期间、合同履行及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包括合同当事人在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时候,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合同解除;解除权
  一、问题的提出
  据以研究的案例:原告林某于2006年5月4日同被告B数码公司签订了《店面柜位租赁合同》及《柜位经营管理协议》,租赁被告的柜位经营数码业务,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为一年,租金和管理费每年合计105000元,租赁期满后林某可以继续免费使用2个月,租金和管理费的支付方式为三月一付,在2006年5月14日前原告一次性支付前三个月租金和管理费,后期费用于每个付款周期提前一个月支付;原告明确拒绝支付租金或者迟延支付租金达十天的,被告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等,合同签订后,林某按照约定向B数码公司支付了履约保证金、首期租金和管理费共35000元,B数码公司也按照合同约定将柜位交付林某。林某在征得B数码公司的同意后,对租赁柜位进行了装修,并于2006年6月8日开始正式经营。由于招租率不够,B数码公司在开业不久即在商场门口显著位置打出广告,要整体出售或者出租,并且于8月份拆除了中央电梯,进行改造施工。林某于8月11日前往B数码公司交纳2006年8月20日至2006年11月19日期间的经营管理费用和租金时,B数码公司的工作人员拒绝收取。林某于2006年8月14日通过银行将管理费用和租金26250元汇至B数码公司账号内,B数码公司将该款于2006年8月16日退回,并于2006年8月31日停止给林某的租赁柜位供电,致使林某无法经营,林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B数码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给林某租赁的柜位恢复供电并赔偿损失。
  被告答辩称原告应于2006年7月20日前支付租金,即使原告已经交纳租金和经营管理费,也系逾期交纳,被告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单方面解除合同,另外,被告系非法经营,被告解除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针对本案,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原告仅能够证明其于2006年8月14日通过银行将管理费用和租金26250元汇至B数码公司账号,该时间较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已迟延十天以上,被告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被告可以解除合同,故原告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原告迟延支付租金,但原告2006年8月14日通过银行将管理费用和租金26250元汇至B数码公司账号,期间尚在租金期限内,足以证明原告积极履行合同义务,不存在明确拒绝支付租金或者迟延支付租金十天以上的情况,被告无权解除租赁合同。我国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原被告之间系租赁合同关系,双方应积极配合,相互协助,相互提醒,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使合同顺利履行,本案中,即使原告没按照合同约定交纳房租或者有其他轻微违约行为,被告也不能搞突然袭击直接解除合同,而应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向原告催要,并给予合理的宽限期限,如果原告拒绝交纳或者在合理的宽限期内仍然没交纳,以至根本违约,被告才有权解除合同。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虽然被告拒绝收取原告的租金,但至今为止,原被告也没解除租赁合同。合同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产生了约定或者法定的情形,权利人可以行使解除权,解除权的行使方式是通知,只有通知到达对方时,才能发生解除的后果。而且,这种通知,并不必然产生合同解除的后果,因为相对方还有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的权利。本案中,被告并未通知原告解除合同,所以,双方的合同未解除。
  本案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附随义务时,即违反合同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否构成违约?当事人一方在行使合同解除权时应遵循什么程序?二、诚实信用原则相关问题(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所谓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无欺、恪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得规避法律义务。[1]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甚至整个民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在大陆法系,它常常被称为是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称为“帝王规则”。[2]在合同法中这一原则适用范围极为广泛,任何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都是违法的,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诚实信用原则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诚实信用原则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上的确立,是对欺诈、恶意等不诚实行为的制约。在我国市场规则和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防止社会道德滑坡、信用失重,弘扬和发展诚实信用原则就成为平衡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责任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行为?第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才构成违约;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事人违反各种合同义务的行为都构成违约,此种义务既包括合同约定的义务,也包括依法律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因为合同义务或者说合同债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合同规定的义务以外,还应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以及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告知、照顾、忠诚、说明、注意、保密等附随义务。
  从当代合同立法的情况来看,违约概念的扩大已成为当代合同责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根据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判例,即使买卖双方当事人未在合同中规定出卖人所负有的使用方法的告知义务,而出卖人未向买受人告知某种产品的使用方法而使买受人遭受损害,出卖人也应承担违约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合同立法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和附随义务,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及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附随义务的行为,应承担等同于违反约定义务的违约责任。因为不管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中规定这些义务,一旦合同成立,这些义务就自然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违反这些义务就构成违约。   当事人违背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与直接违背合同规定的义务在责任后果上是否存在区别?有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诚信原则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义务,因而违反这些义务,当事人所承担的责任较之于直接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责任要轻一些。此种观点是不妥当的,因为合同规定的义务与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相比较,很难说二者孰重孰轻。在某些合同关系中,附随义务可能比合同规定的给付义务更为重要,违反附随义务的后果要比违反合同规定的给付义务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要在具体案情中,通过具体确定义务的内容及违反义务所造成的后果等来合理确定违约的当事人的责任。三、合同的解除权及其行使(一)合同解除的概念及方式
  合同解除,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基于法定或约定的条件发生或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的情形。[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有协议解除、法定解除两种方式。(二)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定程序
  前述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成就之后,合同并不当然解除。合同当事人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行使合同解除权。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对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当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成就,一方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不必与对方协商,也不必经对方同意,只要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便告解除,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便告终止。
  但是,为了限制解除权人滥用解除权,以避免给无辜的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法律同时规定了救济措施。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解除权人解除合同的行为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这也是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在合同法上的具体运用。当事人异议的理由大致可以有三个方面,一是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并未成就;二是虽然解除条件已经成就,但解除合同大可不必;三是解除合同的程序违法。[4]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审理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的案件时,也要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审理,看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是否确已成就;解除合同的必要性有多大,能否继续履行,合同目的是否完全不能实现;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的程序是否合法。如果这三个方面同时具备,那么解除权人解除合同的行为当属有效,合同自解除通知到达对方时即已解除;如果这三个方面不同时具备,那么解除权人解除合同的行为当属无效,不产生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合同继续有效。四、对案例的观点
  案例中所列第一种观点不符合合同法的规定。首先,该观点混淆了“可以解除合同”和“已经解除合同”的概念,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仅仅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而未规定条件成就时合同必然解除。在合同解除之前,林某要求履行合同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规定。其次,林某与B数码公司之间系租赁合同关系,要求合同双方积极配合,相互协助,相互提醒,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使合同顺利全面履行,而不是时刻寻找对方过错以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本案中,即使上诉人没按照合同约定交纳房租或者有其他轻微违约行为,即使双方约定的解除条款有效,只要没根本违约,就不能以解除合同作为纠纷的解决方式。而且,上诉人已经穷尽各种方式向被上诉人履行合同,但被上诉人的目的不是履行合同,而是为了达到整体转租的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在未通知、未提醒更未催要的情况下,在上诉人交纳租金的期限内擅自停水停电。因此,即使被上诉人通知上诉人解除合同,法庭亦不能支持被上诉人。因为只有在上诉人拒绝交纳或者在合理的宽限期内仍然没交纳租金,以至根本违约,使被上诉人无法实现合同目的,被上诉人才有权解除合同。
  第二种、第三种观点均有一定道理,B数码公司在履行租赁合同中没有履行通知协助等附随义务,在林某发现已届租金交纳期限后,及时向B数码公司缴纳,甚至通过银行汇款方式缴纳,虽然汇款时已经超过双方约定的租金交纳时间,但林某履行合同的态度是积极的,并没有拒绝履行的意思表示,也没有迟延履行的故意。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合同目的,租赁合同中,出租方的目的是收取租金,承租方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使用租赁物实现经营或者其他目标,所以,林某迟延支付租金,并没有产生根本违约的后果,也没有损害B数码公司的利益,更何况,作为出租方的B数码公司,并没有在临届租金交纳期限时通知林某,而且,在林某主动交纳租金时还拒绝收取,结合其整体向外出租或者出售的行为,可以断定,B数码公司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转嫁经营风险,逃避自己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其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B数码公司无权解除租赁合同。
  另外,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是通知,只有通知到达对方时,才能发生解除的后果。而B数码公司虽然拒绝收取租金,并停止给林某租赁的柜位供电,但是,其并未明确通知林某解除租赁合同,所以,合同至诉讼时也未解除。五、结论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行为的帝王规则,在调整民事关系和解决纠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合同领域,从签订合同过程中的前契约义务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义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的后契约义务,均贯彻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行使合同解除权时亦不例外。
  参考文献:
  [1]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7:9.
  [2]尹忠显.新合同法审判实务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7.
  [3]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09.
  [4]王利民.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债权编[M].法律出版社,2003:34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加强,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事物,特别是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这是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有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种办学模式结合了我国和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因此,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成为了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时间不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智力最集中的群体,他们的良性发展关系国家命运。而作为他们的领路人——辅导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着新时期和谐校园的建设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人才济济的时代。而在当代最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群体无疑是这
期刊
【摘要】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便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划分、“卡夫丁峡谷”等问题的研究。随着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深刻反思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及市场经济等的新的认识。本文在此总结了各学者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不同观点,望能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社会形态  划分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微企业为中国“强国富民”战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泰州市苏陈镇现有小微企业100多家,这些小微企业支撑着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从现实看,这些小微企业由于其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在发展上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低利润等困境,生存环境令人堪忧,影响到社会稳定。这就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快速发
期刊
【摘要】不能犯未遂概念的提出旨在确定未遂犯和不能犯的范围,至此,刑法学界围绕该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我国现行刑法中,将不能犯未遂作为未遂犯罪的一种理论分类加以研究,但是,这种归类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刑法的基本理论,是尚存探讨空间的。现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向我国刑法理论中不能犯未遂的分类现状提出质疑,以此加深对未遂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对不能犯未遂和犯罪未遂界限的明确化。  【关键词】不能犯;不
期刊
【摘要】民间借贷的刑法规制问题是一需要在立法层面深入讨论的问题,在现行刑法中存在着集资类犯罪是刑法介入民间借贷领域的表现,在行政刑法的角度上看,对于集资类犯罪的适用应该优先前置的行政法规的处罚,充分发挥规范的指导作用,刑罚手段的使用要遵循谦抑性原则,而不应产生一种泛刑法化的思维。  【关键词】民间借贷;刑法规制;行政刑法;集资犯罪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日渐紧迫。民间借贷在我
期刊
摘要:2008年至2016年的司法數据表明,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的总体适用率略低于一般性人格否认;除《公司法》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具体规定的人格混同和股东怠于清算致使公司无法清算的两种情形以外,公司清算人格否认适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怠于清算、恶意处置公司财产和瑕疵出资等其他情形以及部分法院在适用要件的考量和案件诉因的识别上不一致等问题。为实现公司清算中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统一,应当明确公司清算中人
期刊
【摘要】今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刑诉法修正案)标志着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式确立,使得这一饱受争议的制度终于摆脱了“于法无据”的尴尬境地。然而,现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拟对该制度所蕴含的各种价值进行探讨,并对现有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该制度能在我国真正发挥应有之效。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价值;完善  一、附条件不起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饮食的日益多样化和食品生产行业责任心的缺失,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核心精神,要深刻的解读我国《食品安全法》,必须从这一核心精神出发,分析“人的尊严”是如何在《食品安全法》中得以体现,并结合食品安全事故中的经验,给出完善《食品安全法》的建议。  【关键词】宪法;食品安全;人的尊严  一、
期刊
【摘要】在民事立法中,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经历了一个由罗马法时代广泛身份等级上的平等到资产阶级法律中绝对的平等,再到现代法治时代下建立于广泛平等之上身份保护的过程。现代社会中,形成了对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和消费者等特殊身份主体的特殊保护。这些特殊身份主体或因先天、或因特定历史条件、或因特定社会原因而形成,对特殊身份主体予以特殊保护的趋势,不仅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要求,而且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