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咖啡屋”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形式,它通过友好气氛,鼓励所有人加入多轮讨论,从而用集体智慧创造性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种形式引入初中语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课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就是以《红楼梦》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为例,展示“咖啡屋”组织形式对初中学生小说深度阅读的创造性作用。
  关键词:咖啡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深度阅读
  一、“咖啡屋”学习型组织模式的核心理念
  “咖啡屋”,又称“世界咖啡”。它是美国朱安妮塔·布朗、戴维·伊萨克提出的一种学习型组织形式。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把讨论环境布置得像是好朋友喝咖啡聊天的桌子,通过融洽的集体对话方式,让不同特质的人聚在一起,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创造集体智慧。
  二、“咖啡屋”式小说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一)第一次《红楼梦》深度阅读“咖啡屋”
  1.“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在学生自己阅读《红楼梦》之前,老师先通过精心引导,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自己阅读原著,遇到不懂的地方或不太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跳读。
  2.“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的讨论阶段。在同学阅读过《红楼梦》一两遍后,我们就开始了《红楼梦》深度阅读的“咖啡屋”教学流程。
  首先教室摆放了六张“咖啡桌”,学生围坐。每桌都有一位桌长负责主持讨论。桌面上有大张的白纸,用来记录讨论结果。
  第一轮讨论,桌长组织本桌同学对《红楼梦》阅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并把讨论结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写在桌面的大白纸上。第二轮讨论,各桌桌长留在原桌,其他组员可以流动到其他桌子,在看了别人“咖啡桌”讨论的结果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新一轮的讨论。第三轮,流动出去的各桌成员回到原来的“咖啡桌”,再次进行讨论,丰富本桌要进行汇报的内容。
  3.“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的结果展示。经过三轮的讨论,我们发现,最终各张“咖啡桌”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四个方面:《红楼梦》这本小说的故事内容,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曹雪芹创作小说的手法。
  (二)第二次《红楼梦》深度阅读“咖啡屋”
  第二次《红楼梦》“咖啡屋”深度閱读教学,我们设计为从小处切人,以某一个点去带动同学们对《红楼梦》的深度理解。这个时候各张“咖啡桌”选择了不同的讨论主题。经过组内讨论,六张“咖啡桌”最终定下的主题是:①从大观园居室的选择看红楼人物的性格。②红楼人物着装的色彩文化。③林黛玉的语言艺术。④红楼诗词与小说人物的个性。⑤从红楼媳妇看当时社会已婚妇女的地位。⑥林黛玉与史湘云的比较研究。
  第二次红楼“咖啡屋”的流程与第一次是一样的。第一轮每张“咖啡桌”先讨论自己的问题,画出思维导图。第二轮,除桌长外的其他组员流动到自己感兴趣的咖啡桌参与讨论。第三轮,所有人回到自己初始的“咖啡桌”,依据流动过来的其他组成员补充过的思维导图,再次进行充分讨论,并最终形成本张“咖啡桌”的小论文的大纲。
  我们以第二个议题“红楼人物着装的色彩文化”为例,第二张“咖啡桌”最终形成了这样一张非常简单的小论文大纲:
  最后,同学们经过大量的统计工作,完成了这篇小论文。现将同学们的统计表收录于下:
  同学们对于《红楼梦》中穿红色衣裳的人物进行解读后发现,贾宝玉有“爱红”的毛病,他的服装很多也是红色。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喜欢用“红妆”“红颜”“红袖”代指女儿,那么贾宝玉爱穿红色衣裳,是不是也在暗示他欣赏一切美好的女子?冬天下雪时小姐们喜欢穿大红羽纱、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如雪地里盛放的红梅一般,那自然又多一层审美意味了。
  四、“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从对《红楼梦》的泛泛了解,到经过“咖啡屋”式深度汇谈后,能够完成比较有深度的小论文创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就是集体汇谈带来的创造性,也就是“咖啡屋”式小说深度阅读教学最大的优势。因此,这种“咖啡屋”小说深度阅读教学模式值得提倡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安妮塔·布朗戴维·伊萨克,世界咖啡——创造集体智慧的汇谈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要: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在未来将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课程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在线教育和线上辅导,针对线上教学,学校在教学运行管理上应该做好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学运行;教学质量  今年春季大部分高校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了“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本次线上教学是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现代化的有利契机。但是对于长时间线上教学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期刊
以往教师的灌输式和强迫式教学一直是我们所诟病的,可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之后,这灌输式教学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越演越烈,不仅教师变得沉重郁闷,连学生也变得苦不堪言。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乏味,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学生个人也完全成为一个储存信息的储存卡。  如何打破这样的不利教师也不利学生的局面,成为目前教育迫切的需求。以语文教学为例,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的思想和态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于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中“写生”观念,如何借鉴与传承进行了思考。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应加强写生,亲近自然,深入观察花鸟情态,在继承宋人传统“写生”观的同时,融入当代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生命的思考,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才能借古抒今,在沿袭传统工笔花鸟特点的同时,在风格与形式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画;写生  一、写生的概念  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的“写生”观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总结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时常会发生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错误时会怎么反应?有的可能会批评指责,有的可能会避而不见或简单几句草率的评价,有的可能会请优等生展示正确答案……然而错误仍会继续!本文主要根据个人教学实践谈谈面对学生错误时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关键词:化错;伴“错”而行;顺“错”引导;就“错”反思  真正精彩的课堂,并不是毫无差错的课堂。其实,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
期刊
摘要:“课程整合”是促进知识互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岗位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双课程整合的意义,然后重点阐述疫情环境下双课程整合的思路、整合后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应变策略、创新之处、研究反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疫情环境;课程整合;思路;模式及应变策略;创新;反思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各门课程教学大多相互独立,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在不断变革,生活化教学就是变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选用适宜的方式打造高效的生活化历史课堂,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以高中历史为例,探究如何基于生活化理念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理念变革;策略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始终存在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问题,即
期刊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资源的相关教学理念以来,部分教育研究者和中学教师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一线教师们也尝试着将本土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本土资源是最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当中,其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新亮点。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土资源利用的现实情况,笔者在大三的教育实习期间抓住机会,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调研问卷,在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进行调研,对本土教学资源融入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现在
期刊
摘要:国际形势的发展使我国未来对外贸易发展对于多语言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有的中职学校目前引进了阿拉伯语课程。然而,阿拉伯语本不是中职生的母语,在学习方法、语言构成与分析特点上也与汉语有些较大的差异,中职生的基础积累与理解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很多学生在初步接触阿拉伯语时很容易产生听不懂、不会写的困境。本文拟在探讨新形势下中职阿拉伯语课堂如何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听说结合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宝贵财富,而岭南传统文化更是岭南人的传承。近几年,岭南文化教育根植于传统文化,立足于时代新理念,延伸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在众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接触、感受岭南传统文化?结合当下幼儿绘本故事教育,我尝试通过绘本故事的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岭南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岭南传统文化;绘本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是悠
期刊
摘要:“特殊”型学困生在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这些学生往往是无心向学、行为差,总让家长厌、老师烦、同学怕。本文就以一个个案给阐述了如何转化这些“特殊”的个体,让这些个体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里。  关键词:学困生;转变  一、基本情况  小梁,男,12岁,五年级,年龄比其他同学大一岁,而且体形高大,腰圆膀粗。在全年级里他可以说是相当出名的了,因为他经常逃学、爱欺负他人、爱打架、爱偷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