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比较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问题愈发突出,改革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是助推“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广东省A大学和澳门S大学两所高校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两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S大学晋升制度更多地体现了学术自由原则,灵活的组织成员设置有助于凸显各学科特点,而A大学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是其优势,据此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关键词:职称晋升制度;高校治理;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3-0135-03
  高校职称晋升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助推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此我国不断对高校职称晋升制度进行改革,但实践中行政化模式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缺乏对于高校自身特色化发展的研究 [1],此外还有学者指出高校职称晋升制度中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缺位 [2]。因此本文选择较少采用的比较研究视角,通过广东省A大学和澳门S大学两所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文本比较内地与中国澳门地区制度异同,并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文本比较
  (一)基本条件与标准
  1. 基本素质条件
  两所高校对于基本素质条件中的学历和任职条件都有相关规定,A大学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规定较为详细和具体,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有硕士学位且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对于特殊情况也做了具体规定。S大学的要求只在评价标准中以一句话概括,即具有博士学位以及至少3年的助理教授经验。相对而言,S大学的要求更高一点。在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上只有A大学作为标准列入政策,在S大学的文件中并未找到有关内容或近似描述。这一点上,S大学可向内地高校学习,制定可实际考核的政策内容。
  2. 教学基本要求
  内地很多高校都实行分类评审,A大学在此基础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分类选项,还根据学科进行区分,规定具体明确,有利于准确高效地开展实际工作。而S大学总体性地概括晋升副教授的标准,多为评审标准的参考,较少有明确要求。
  两所高校都从课程工作量、教学质量、指导学生三个方面规定教学要求,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评判标准的重要内容。鉴于S大学目前教职工比较少,所以在教授课程数量上高于A大学的要求,但对于教学工作量并无确切数量规定。A大学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教学评估分数为标准,而S大学则更多元,特别将同行之间的评价纳入评审参照。
  3. 科研成果条件
  在科研成果上,A大学更多表现为量化要求,而将获奖、教材编写、研究报告等作为奖励要求。相比A大学要求与本专业相关的论著,S大学允许任何原创作品列入科研成果的评价,只是更强调学术性,以学术和实际影响力作为排序依据,整体上评审较为灵活。A大学同样也考虑到实际情况与政策的出入,特别规定减免论著要求的政策,加上其标准明确的奖励条件,使得晋升过程更加规范与科学合理 [3]。
  4. 社会服务
  A大学在《条件》中概括性地将社会服务要求分为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专业服务,与担任校内或校外学术团体职务、积极参与学校/院活动与提出建议的社会活动两个主要内容。在各附表对不同类型与学科的教师则以更为规范和具体的条件界定社会服务的实际成果奖励条件,如研究报告获市以上政府采用、获得国家专利第一名等。
  而S大学为鼓励教职员工更多地进行社会服务与贡献,将积极一贯的社会服务表现作为评审的必要条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大学和S大学对于社会贡献的表述基本一致,但相比专业服务具体的要求,A大学对于社会贡献并没有太过具体的奖励或规定说明,主要考核还是体现在以专业能力参与国家社会活动所获得的成就,与S大学强调服务意识与精神的出发点的表述有所区别,同时S大学认为行政服务只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因素而非必要条件,由此更突出其对教师校内外活动与贡献的重视与鼓励。内地有部分教师在对制度的误读中,将社会服务视为获得减免或加分的一种渠道,对此有选择地参与,阻碍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价值体现,所以未来制度改革中需要注意相关表述,引导主动发挥教师服务贡献意识。
  (二)晋升执行过程
  1. 晋升组织
  在组织上,A大学主要分为校、院两级,校级主导。S大学要求校长应在收到符合条件的请求后15个工作日内设立评估专家小组(Assessment Panel)。兩者的相同之处是都由学校层面进行主导,校长处于领导地位,注重校外专家的参与。但总体上差异较大,首先A大学成员基本上是固定的,而S大学成员人数和具体人员是不断变化的;其次,A大学校级层面绝大多数为行政管理人员,学术性体现在院级专家评议中,S大学基本上以学术自治为核心,明确要求主席是负责学术或研究事务的正副校长或学术单位负责人,同时由学科负责人针对每个申报者的专业领域,提议相关专家组成评估小组,能在对应学科领域中准确评价教师的成果价值。
  2. 晋升程序
  A大学晋升过程是在校评审委员会的主导下,首先经过院校两级审核与公示,由3名校外专家学术评议,再由院级进行评议与投票,教师发展专门委员会对院级上报人选投票,最后公示。S大学程序较为简单,校长15天内根据相关学科负责人提议的专家名单组建评估小组,并向申请人宣布评估小组的决定。
  总体来说,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S大学以学术主导评审,简单的组织和程序对于实际变化的容忍度更高,但缺乏统一的基础性标准,实际中易受主观影响 [4]。A大学详细分类的基本指标规定和严格的层次化过程,保证了评审过程的严谨公正,但学术性体现得还不够充分。
  二、结论与启示
  基于政策的文本分析,可见内地与澳门地区在高校教师晋升制度上具有明显差别,深入分析两所高校政策的异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   (一)重视学术权力主导作用发挥
  S大学制度对于学术自治的坚持,从其制定目标开始就有充分体现,强调教师职称晋升是基于学术权力对教师的专业评价,整个过程着重于保障学术自治原则的充分实现。而以A大学为代表的内地高校职称工作是由职能部门和行政人员负责组织协调 [5],与澳门地区学科负责人提议评审小组成员相区别,这使行政权力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职称晋升中并逐渐成为主导,甚至实际中大家将职称晋升归于行政部门职责而非学术活动。基于此,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需要持续进行去行政化改革,保证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可借鉴澳门地区的成员设置,突出校内外相关学科专家在评审中的核心地位。
  (二)推动制度特色化改革
  相较于澳门地区针对申请者设立临时的评估小组,内地的评审组织一般是长期固定的,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学科之间的评价方式千差万别,“外行评内行”以及以发表期刊级别等同于论文质量等问题广泛存在,使部分教师得不到正确的评价。
  目前进行的分类评审的改革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现代知识的复杂性,仅以文科、理工科这样的分类还不足够。澳门地区灵活多变的设置方式是解决“学科壁垒”阻碍的有效办法。但澳门地区由于申报者数量较少,具有独特性,并不适用于内地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设立特色化的评聘制度,不仅各个高校之间要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差别,还要将评审条件设置权下放至学院。尤其要注意有些学科教师的研究水平不能直接简单地等同于发表期刊级别,因为目前期刊级别的分类里存在着分类不合理的现象,在评价中要强调对教师代表性作品质量的把握。
  (三)完善评价与监督体系
  通过制度比较,澳门地区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不仅有学生评价,还有上级评价、同事评价的综合考量,这为内地单纯以学生评教模式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途径。此外,在A大学的制度中可以看到对评聘过程监督的条例,但还不够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还要健全评价与监督体系,除了校监察部门发挥基础作用,由于评审工作的实际过程中涉及环节和部门、人员较多,监管难度大,我们还需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与监督机制,适当延长结果的公示期,讓社会参与进来,合理利用网络监督的优势,保证评聘过程的公开透明,营造诚信公正的氛围,为选拔出真正一流的教师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哲毅.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6.
  [2] 刘春雷.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2019,6(76):131-132.
  [3] 华南师范大学. 关于印发《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 (2017-11-03)[2020-01-05].http://rsc.scnu.edu.cn/a/20171103/515.html.
  [4] 澳门圣若瑟大学. Regulations for Academic Staff Progression[EB/OL]. (2016-05-20)[2020-01-05]. https://www.usj.edu.mo/wp-content/uploads/2016/06/ECL-203-0516-05_Regulations-for-Academic-Staff-Progression.pdf.
  [5] 马弋然.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探析——从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谈起[J]. 亚太教育,2019(10):59-60.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抖音短视频凭借有趣的内容和精准的算法机制迅速爆火,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的同时,其内容过于单一和趋同化等问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就业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对该校63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抖音具有时间长、黏度高、娱乐性强等特点,因此提出加强监管、重视新阵地、制作内容过硬、打造专业团队等创新策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学习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关系到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本研究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对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校生进行调查,并运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和小组工作结合的模式设计并实施系列活动,结果显示,该模
期刊
摘 要: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活动。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和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线学习状态和满意度在不同类型群体均存在明显差异,但差异趋势保持一致;教师教学、课程设置、互动行为和教学平台质量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显著
期刊
摘 要:来华汉语言进修生是高校国际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春夏学期浙江大学640名汉语言进修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开展学生访谈,归纳汉语言进修生的特征,并从学业学习、校园生活、同伴关系、对学校的认知四个维度呈现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同时,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三个角度探究提高汉语言进修生校园适应的路径,旨在为高校汉语言进修生管理工作的政策改进提出依
期刊
摘 要:二级学院团学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助力青年团员的成长成才,是当今高校二级学院团委的重点工作。本文以西北工业大学理学学院团学工作为例,通过对现有的团学工作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改革和创新的建议,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团学工作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二级学院;团学工作;体系构建;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G6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的关键指标和重要支撑。本文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以入选“双高计划”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加快推进高校发展模式改革与建设,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因此,本文以国内外著名农业高校为例,利用“个性梳理+共性凝练”,探寻农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对比国内外农业高校发展模式,阐明了我国農业特色高
期刊
摘 要: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合作才能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行业学院因此产生。技能训练实践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要充分运用行业学院的合作资源进行课程改革,促进专业转型发展。课程改革需要从目标入手,做好以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为核心的目标定位,丰富训练内容,完善对接管理,科学评价学生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技能训练;学前教育;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治安日趋复杂化,高校的安全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在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频发着各类让人心惊胆战的安全事故。大学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需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培养大学生校内安全意识的举措,只有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各类安全事件,保证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安全意识;
期刊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高等院校遍地开花,与国内重点院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还存在人才选拔口径偏窄、理论根基不牢、传统被动式学习占主导、情怀担当不足、考核方式同质化等问题。应该积极进行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扎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最终带动整个经济学专业的增值和超越式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