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小说的生命意识和诗性素质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承志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诗性素质,其作品通体贯注激扬高亢的生命旋律和生命激情,表现了人类追求精神家园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孜孜以求,同时又对病态悲观的生命形态进行积极的反拨。与此同时,张承志大胆地将诗歌的象征意蕴和浪漫激情融人到小说的描写之中,从而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诗体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生命意识和诗性素质,使张承志的小说充满了奇特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以氟橡胶(F2604)为包覆材料的F2604/AP(高氯酸铵)复合物。通过对所制备的复合颗粒进行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含能增塑剂双(2,2-二硝基丙基)缩甲(乙)醛(BDNPF/A)与6种高能炸药[1-氧-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LLM-105)、三氨基三硝
本文以“空白”这一“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为理论依据,对白居易《长恨歌》的历史背景描写、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等方面的艺术性“空白”作了探讨,对“元白之诗,尺寸不遗
所谓的"三教"模式指的是幼儿园班上的三位教育者、管理者都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他们不但要承担孩子们的教育任务,还要承担孩子们的保育任务.这对教师的能力是又一次考验.
本文从组织构成入手,对组织中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考察,着重对比了个体差异中保守者与革新者的认知方式及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同时,对人格差异和不同的人在组织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