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新生事物,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就包含了“读整本书”的重要内容。整本书阅读的回归正是体现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和阅读现状之间存在的矛盾。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基于手机等设备的片段性、碎片化、快餐型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巨大的冲击。整本书阅读的回归就显得刻不容缓。随着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整本书阅读重新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有非常明确的界定:“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面对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依托自主阅读、师生共读、评价激励的流程,采取内容重构、跨界阅读的策略,是对古典长篇小说进行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积极探索。
  一、学生自主阅读
  从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我们积极鼓励学生找到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有与三国相关的篇章、诗词,以及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小说和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小组完成不同的阅读搜集任务,比如整理出高中课本中的《失街亭》《空城计》等小说片段和《短歌行》《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歌中包含的关于《三国演义》的片段描写。初中课本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江城子·密州出猎》引用了孙权的典故,《出师表》则涉及到诸葛亮人物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积极搜集拓展有关《三国演义》的所有资料,甚至包括戏剧资料和影视资料,包括一些由《三国演义》故事形成的成语,如“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三国演义》的历史时代和故事梗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拉近学生和古典名著的距离,为下一步的整本书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共同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自己读整本书开始。我们提倡整本书阅读教学采取课上、教室、宿舍、家庭等不同场合相结合的方式,课上师生共读、教师指导,共同完成一定的阅读交流任务,更多的阅读时间则依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场合选择自己熟悉、舒适的方式阅读规定的小说章节内容。在和其他教学内容互相穿插的同时,要求学生在8周内完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本的《三国演义》小说全本的阅读。
  在课堂指导教学中重点采取“内容重构”和“跨界阅读”的策略,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书后提取相关信息,按照新的形式重新组合并呈现。要求突破小说自然章节的限制,必须完整分析一本书中的人物或者事件,梳理书中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建构围绕这个人物或者事件的客观完整的认识,区别于之前的篇章、片段、单元式的人物事件分析方式。例如:有阅读小组专门负责整合诸葛亮人物专题,梳理从“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到“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病死五丈原”整本书中关于这一人物的重要事件,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深入理解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获得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同时完成“我为诸葛亮画像”片段描写、“诸葛亮是该出仕还是入仕”主题辩论会等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内容重构”。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影视资料、连环画、传统戏曲等跨界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对比细节,发现差异。体会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人物、设置情节方面的特点,立体化地品评人物,加深对原著内容的理解。有阅读小组搜集到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京剧《借东风》片段,找到连环画和京剧中“诸葛亮借东风”章节和原著进行对比阅读,体会原著与连环画和戏曲塑造人物的异同,并就其中一个部分或者片段完成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表演,进行跨界阅读的展示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引导学生跨越学科的边界,把罗贯中《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相对比,其中的《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但是作者陈寿的叙述非常简单,寥寥几笔就带过了。而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二十一回中“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一章,就写得非常生动全面,人物形象鲜明。通过跨学科对比,历史的真实简约,文学的生动形象,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都是全程参与者,和学生一起閱读,共同交流。
  三、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
  为了和单元篇章的小说教学相区别,教师要精心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对小说文本内容的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体认。采用话剧演出的形式,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但是必须严格遵循原著,学生参与度很高。采用辩论会的形式“关羽该不该放走曹操”,学生在语言辩论的同时,更多地对关羽和曹操等小说人物有了自己的思考,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每天三分钟三国人物推介,推介自己喜欢的人物及原因,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借鉴曹勇军老师“夜读小组”的成功经验,组织自己的“夜读小组”,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三下午为固定的阅读和分享时间,每个阅读小组轮流派出中心发言人,围绕最近一周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其他各组同学针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研讨。随着阅读章节的不断增加,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也不断深入,这样整本书的面貌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有更多的改变。阅读试题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不是平铺直叙地填鸭,是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思考,而不是只关注点滴和细节方面的考查。教师应坚持结合学情和试题原创的原则,在题目中体现语文教师自己的阅读思考,努力突破现有的考试评价方式,增加结合生活实际的多元化的题目,还原生活中的文学阅读情景,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原著内容的理解。组织有意愿和能力的学生参加语文实践研修活动,亲自走进《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实地感受历史人物对时代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手绘考察实践地图、我来导览历史遗迹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三国演义》整本书的理解。
  整本书阅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正在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不断扩展。语文教师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学情的教学流程,选择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真正回归课程改革的本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中古典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04334)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075000)
其他文献
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高三语文复习质量进行了一番探索,最终发现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发散性工具可发挥出重要作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的复习工作,下面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针对思维导图辅助下的高中语文有效复习谈谈自己的探索与体会。  一、思维导图在复习框架搭建中的运用  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看来,语文复习就是把之前学过的课文再回顾一遍,记记里面的词汇,背背其中重要的句子或者段落,这实质上
期刊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四个字在当下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可能有不一样的理解,书卷变成闲物,习题卷成为正道。笔者有这样的经历,课上我与一位答错问题的学生开玩笑:“小张,你怎么像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下面没有笑声,学生一片懵,我只好提示:“段誉?《天龙八部》?……金庸知道吗?”学生的回答很干脆且有底气:“教师,那种闲书没时间看。”何为“闲书”?我哑然。审视当下高中生的阅读,在以成绩与分数为考评标准的背
期刊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一流传甚远的信条式命题,意在强调“情”是“缀文者与观文者”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亲近、同振共鸣的有效链接点。同样道理,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情感浓郁”这一学科优势,借助丰富多元的情感元素,积极开展“以教入情、以生促情、以文品情”课程活动,不仅有利于拉近
期刊
学本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課堂,教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换言之,学本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本课堂能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唯有如此,他们的素养才能在课堂生根。要想让学本课堂展露它的优势,成为课堂教学的范式,教师就要在课堂渗透三种意识,即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思辨意识。当学生形成这三种意识,并在语文学习中显露出来时,他们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去管理、经营自
期刊
苏教版语文教材按不同的教学模块编写,其中必修三第四专题的模块主题是“寻觅文言津梁”,共包含六篇文言文。“津梁”本义是桥梁,比喻能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加上“寻觅”二字,是否意味着编写者希望教者积极探索文言文学习的多种途径,从而使学生也能在教师的不断“寻觅”中领悟文言之妙呢?  一、活用翻译,激发兴趣  因为文言和现代汉语在词汇、句式表达上有较大差异,所以,学生学习文言文都要过翻译理解这一关。师生把
期刊
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学习文言文,不是简单地学习字词和翻译,而是学习文中的思想精华,从文章里汲取营养。文言文教学重在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正音;在朗读中筛选信息、感悟文本;在朗读中理解思想精华;还可以跨越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和古人对话。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討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语文学习
期刊
高中语文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责任,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建构语言文字、积累言语经验的过程中,加深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提高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升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的诗词包含多种题材、多样主题、多种风格,且多为名家名作。如果教师能够充分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采用单篇细读的讲授方式,“套板化”“碎片化”教学现象严重,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难以形成。  “群文阅读”应用于高中语文阅
期刊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整本书阅读以来,其便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探索的新热点,许多教师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思考,与各位教育界同仁商榷。  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能力最关键的途径就是阅读。强大的阅读能力才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作为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精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
期刊
【教学内容】  一、把握知识难点  1.語文教材情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必修五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在学习这篇古典小说之前,学生其实已经学习了三篇相关的小说,分别为《祝福》、《老人与海》、《林黛玉进贾府》。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三里第一次出现小说题材的文章,学生也是首次触碰到这样的课文,教师会在教学中着重教授学生理解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之后在必修五出现小说章节,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