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是江苏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为深入了解江苏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情况,利用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通过计算城市之间断裂点位置、断裂点场强、城市空间影响半径以及产业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效益、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相关指标,对江苏各城市空间影响的强度和范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空间影响力、外向功能等具体指标间的差距较大;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城市辐射半径普遍偏小,城市断裂(断裂点处场强偏低)特征显著;中心城市不突出,尚不具备对全域都具有较强空间影响力的城市。为此,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具有全域影响力的高能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产业协同对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全域性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空间影响
一、 引言
“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勢所趋。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也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1。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2。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六个一体化”的工作任务,并将其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系统实施3。江苏提出“六个一体化”,特别是“省内全域一体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4。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要求,“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1]。因此,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深度优化江苏区域空间格局、以点带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的重大举措。然而,全域一体化发展面临着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不高的现实困境。只有从全局高度对全域的空间经济联系水平和特征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路举措,从而高质量推进全域一体化进程。
当前,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主要运用断裂点模型等,如赵正等[2]、蒋天颖等[3]、崔琚琰等[4];城市外向功能研究,主要运用流强度模型等,如李松霞[5]、赵伟等[6];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和外向功能的综合研究,综合运用断裂点、流强度等模型,如肖汝琴等[7]、贺欢欢等[8]、张陆等[9]、刘建朝等[10]。在这些文献中,有部分文献针对具体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仍有大量文献停留在模型及理论的研究层面,对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没有发挥出来。其中,专门针对江苏进行的实证研究更是相对有限。为此,本文运用断裂点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从空间和产业等维度对江苏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度和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发挥一定的决策咨询作用。
二、 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城市空间影响力研究
断裂点模型是测度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强度和范围的计量方法[11]。断裂点模型认为,城市空间影响力以点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并且随着辐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直到被相邻城市空间影响所替代,断裂点就是相邻两个城市空间影响力达到平衡的点。利用断裂点模型,可测度城市对外空间影响强度和范围。运用断裂点模型,通过计算城市之间断裂点位置、断裂点处场强、城市辐射半径等指标,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对外经济影响力的强弱情况和边界范围,对判断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具有重要作用。
1. 断裂点模型概述
断裂点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还可测算断裂点处城市空间影响力强度,称之为断裂点场强,其公式为:
在公式(2)中,[FSi]代表城市[i]在断裂点处的场强;[Si]代表城市[i]的规模;[Di]代表从城市[i]中心到断裂点的距离。
同时,还可测算城市辐射半径,其公式为:
在公式(3)中,[Dr]代表城市[i]辐射半径;[Si]代表城市[i]的规模;[FS]代表所确定的边界场强(一般计算辐射半径时,会根据需要确定一个边界场强值,再根据边界场强值计算辐射半径)。
2. 数据来源说明
江苏全域一体化空间范围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3个设区市。人口规模[Pi]、[Pj]用常住人口表示,经济规模[Vi]、[Vj]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整理结果见表1。
[Dij]用城市间直线距离表示,数据利用百度地图测距功能获取,测量情况见表2。
3. 各市测算结果
由断裂点模型可知,城市空间影响力在向外辐射过程中不断衰减,那么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点,在该点两个城市的空间影响力衰减至相等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断裂点,即两个城市空间影响力的平衡点。在断裂点处,来自相邻两个城市的空间经济影响力是相等的。如果两个城市规模相等,那么从计算公式可以判定,断裂点必然处于两个城市的中点位置,即断裂点到两个城市空间距离相等;如果两个城市规模不相等,那么断裂点必然靠近规模较小的城市,代表规模较大的城市空间影响力更大。因此从断裂点位置可以判断相邻城市空间影响力的大小。
断裂点分析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断裂点在城市间的偏移情况和断裂点处场强高低,能够判断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的高低以及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一个城市与所有其他城市的断裂点均相对远离自己,并且在断裂点处仍具有较高的场强,那就表明该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大,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具备中心城市的能级要求。据此,对江苏各设区市空间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见表3。 (7)连云港空间影响力情况
连云港到断裂点距离占连云港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除镇江(50.9%)外均低于50%,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城市对外联系不紧密。平均辐射半径26.18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连云港空间影响力偏低。
(8)淮安空间影响力情况
淮安到断裂点距离占淮安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普遍低于50%,只有淮安—连云港、淮安—镇江、淮安—宿迁断裂点距离占比达到53.7%、54.6%、52.8%,可见,淮安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淮安对外联系不紧密。淮安平均辐射半径30.4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淮安空间影响力较低。
(9)盐城空间影响力情况
盐城到断裂点距离占盐城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30.8%~63.8%,空间影响力不具有明显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对外联系不紧密。盐城平均辐射半径44.6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盐城空间影响力较低。
(10)扬州空间影响力情况
扬州到断裂点距离占扬州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6.4%~58.7%,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扬州与南京、镇江、泰州的断裂点处场强较高,分别为5246.3亿元·万人/平方公里、13317.6亿元·万人/平方公里、4247.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扬州平均辐射半径35.89公里,能够辐射到镇江全域和扬州—南京、扬州—泰州断裂点。综合来看,扬州与南京、镇江、泰州空间联系紧密,受南京空间影响相对较大,与镇江、泰州交互式影响较多。
(11)镇江空间影响力情况
镇江到断裂点距离占镇江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0.2%~49.1%,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镇江与南京、扬州的断裂点处场强较高,分别为5639亿元·万人/平方公里、13317.6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常州、泰州的断裂点处场强高于参照系;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镇江平均辐射半径25.3公里,能够辐射到镇江—南京、镇江—常州、镇江—扬州、镇江—泰州断裂点。综合来看,镇江与南京、扬州、泰州空间联系紧密。
(12)泰州空间影响力情况
泰州到断裂点距离占泰州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5.3%~57.3%,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泰州与扬州的断裂点处场强最高,达到4247.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常州、镇江的断裂点处场强高于参照系;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泰州平均辐射半径33.94公里,能够辐射到泰州—常州、泰州—扬州、泰州—镇江断裂点。综合来看,泰州与扬州空间联系紧密。
(13)宿迁空间影响力情况
宿迁到断裂点距离占宿迁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1.4%~51.8%,空间影响力不具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对外联系不紧密。平均辐射半径27.21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宿迁空间影响力偏低。
三、 基于流强度模型的城市外向功能研究
城市流是指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在城市间流动的现象,是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城市流由城市外向功能所决定,因此,城市流强度是反映城市外向功能强弱的计量指标。运用流强度模型,计算产业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效益、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相关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经济影响的优势。
1. 流强度模型概述
流强度模型是用于测算城市外向功能(集聚和辐射)影响程度的计量方法,计算公式为:
F=E·N (4)
其中,F代表城市的流强度值;E代表城市外向功能量,反映城市与外部实际流通情况;N代表城市功能效益,反映城市功能量(内向功能量和外向功能量总和)的产出情况。
城市外向功能借助区位熵来测度,区位熵公式为:
公式(5)从劳动力角度进行测算,其中,L[Qik]代表i城市k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Qik]代表i城市k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Qi]代表i城市从业人员总量,[Qk]代表所有城市(即全域)k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Q]代表全域从业人员总量。据此,i城市k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可表示为:
公式(6)中,[Eik]代表i城市k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公式表明在部门区位熵大于1条件下才有外向功能量。
i城市k部門功能效益[Nik]以按从业人员数量计算的人均GDP来计量,计算公式为:
则i城市k部门的流强度公式为:
i城市的流强度为:
据此,还可以测算流倾向度,计算公式为:
公式(10)中,[Ki]代表流倾向度,用于反映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内向功能量的相互关系,其内涵可理解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在城市总功能量(外向功能量与内向功能量总和)中占的比例,体现的是城市外向功能的影响程度。
2.数据来源说明
从流强度模型系列计算公式可见,地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数量是计算相关变量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整理结果见表4。
3. 实证分析结论
(1)产业区位熵
根据城市外向功能量计算公式,从三次产业层面计算了江苏各设区市从业人员的区位熵,结果见表5。从公式可见,某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表明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即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三次产业区位熵的区域比较中,如果某一城市三次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则表明该城市三次产业均具有比较优势,以此类推。
从表5可见,江苏不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都大于1的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都只有1个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南京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无锡、常州、苏州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徐州、南通、扬州、镇江都有2个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徐州是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南通是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扬州、镇江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 (2)外向功能量
根据公式来看,外向功能量可以理解为城市对外的经济溢出效应值,因为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才具有外溢的能力,因此产业区位熵小于1的产业默认为不具备外向功能,即外向功能量为零。
(3)外向功能量高低情况
如表6所示,江苏13个设区市的外向功能量存在较大差异,苏州、南京外向功能量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中,苏州的外向功能量为110.13万人,处于第1位,外向功能量來源于第二产业;南京的外向功能量为84.06万人,处于第2位,外向功能量来源于第三产业;扬州的外向功能量为4.18万人,处于第13位,即最后一位,外向功能量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从各城市外向功能量的来源情况来看,南京、镇江、扬州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苏北5市和泰州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
(4)城市功能效益
根据公式来看,城市功能效益指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相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情况。从表7可见,无锡城市功能效益最高,为30.63万元/人;宿迁城市功能效益最低,为11.01万元/人。可将全省13个设区市简单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无锡、南京、苏州、常州,城市功能效益处于较高水平;第二类包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城市功能效益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城市功能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从各城市三次产业功能效益比较情况来看,南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宿迁第二产业功能效益最高;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泰州第三产业功能效益最高;各城市第一产业功能效益均最低。
(5)流强度流倾向度
江苏13个设区市的流强度、流倾向度情况见表8。从流强度情况来看,苏州最高,为2436.46亿元;南京次之,为2353.52亿元;泰州最低,仅为60.51亿元。对比来看,江苏城市流强度差异较大,苏州、南京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流强度达到2000亿元以上;无锡也相对较高,流强度处于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常州、南通流强度处于300亿元~500亿元之间;徐州、镇江、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强度处于100亿元~200亿元之间;扬州、泰州流强度低于100亿元。从城市流倾向度来看,南京、苏州、无锡相对较高,其中南京最高,为16.77%;苏州次之,为12.67%;无锡处于第3位,为10.6%。其他城市流倾向度均较低,其中泰州最低,为1.18%。
四、 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对江苏13个设区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影响力和外向功能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
从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对比来看,苏州辐射半径最大,接近镇江辐射半径的4倍,南京辐射半径是镇江的3倍,可见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来看,苏州—无锡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最高,其断裂点处场强仍达到54332.2亿元·万人/平方公里,而镇江—连云港断裂点处场强仅为75.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差距超过700倍,可见城市能级和协调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城市流强度对比来看,苏州的城市流强度(最高)是泰州城市流强度(最低)的40倍,南京城市流强度是泰州的39倍,可见城市外向功能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城市外向功能优势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苏州第二产业外向功能具有显著优势,而南京外向功能优势体现在第三产业,城市之间产业区位熵、流强度差距明显。
(2)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的特征明显
城市之间断裂点场强普遍偏低、城市辐射半径普遍偏小,表明江苏具有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的显著特征。从全域层面看,苏南、苏中8个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相对较高,而苏北5个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从区域层面看,苏南、苏中8个城市形成两个经济联系紧密程度较高的版块,宁镇扬(泰)版块和苏锡常通版块,但两个版块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并不高。从版块层面看,在宁镇扬(泰)版块,扬州—镇江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最高,其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明显处于弱势;在苏锡常通版块,苏州—无锡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最高,其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也明显处于弱势。经济联系不紧密,这既有行政区划割裂的影响,也有地理、人文、历史、观念、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长久以来由于长江天堑自然形成了全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割裂,但随着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长江自然阻隔作用越来越小,然而两岸经济差距并未明显减少,可见,交通阻碍虽然减小,但因交通阻隔而长期形成的观念、文化等阻隔依然存在,依然影响经济联系强度。再如,在同一经济版块融合发展中,版块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意愿和积极性并不同步,发展条件好的城市甚至会对发展较差的城市产生“包袱”思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影响全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3)中心城市不突出的短板凸显
全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但中心城市不会自发地形成。在全省13个设区市中,南京、苏州等虽然具有中心城市的一些特征,但空间影响力、外向功能等水平仍不具备对江苏全域的影响和辐射能力,目前仍只能作为相应经济版块的中心。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可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却与苏州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作为全球性或全国性中心的功能和地位尚不突出。同时,南京空间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饱和,江北新区、江宁等区域版块亟待加快建设,因此对各类经济要素的需求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很可能导致对外的虹吸效应要大于溢出效应。由于这些因素影响,南京对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作为全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亟待提升,暂时只能作为宁镇扬(泰)版块的中心。苏州在全省经济实力最强,但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以及金融、科教、创新等要素集聚优势不如南京,并且转型发展的压力较大,因此引领全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同时,苏州对上海依附型的发展定位,也决定了苏州难以承担全域中心城市的重任。承接到的上海辐射,能否再次高质量、高效地向北辐射,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南京、苏州经济关系看,两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双核”,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即按照区域理论“两点”之间必要的“轴”没有形成,因此两市中心地位不突出。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建立健全推进省域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由于行政区划以及政府间竞争等因素影响,全域一体化发展机制难以自发形成,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省级层面有效协调好各方利益,打破条块分割局面,形成发展合力,即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格局,形成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各市之间建立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建立工作推进、协商、会晤等相关机制,保障协同发展能够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在体制机制驱动和保障下,加快研究制定全域一體化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认真贯彻落实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细化实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一体化发展成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江苏经验、江苏方案。
(2)加快培育具有全域影响力的高能级中心城市
全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全域要素资源的梯度转移,通过要素转移、集聚、链接和融合实现有效配置,进而促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当前,中心城市尚不突出,南京、苏州等城市有一定优势,但不足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全域中心城市建设。南京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要加快补齐经济总量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国际化功能不够全等短板,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苏州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强,制造业基础最雄厚,要进一步提升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向外推广,为其他版块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3)加快打造全域性产业链价值链
产业协同发展在一体化发展中尤为重要。其中,通过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能够将各种产业要素按照社会化分工要求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产业链在产业空间上集聚演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向纵深扩展交融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体系。产业链是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在现实中客观上成为产业发展的“边界”,产业要素集聚和配置受到“产业边界”的极大制约,因此全域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受此影响,各市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普遍具有空间封闭性,开放式产业集群和开放式产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从产业协同发展要求来看,有必要将全省13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产业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打造若干条覆盖全域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若干开放式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娄勤俭.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N].人民日报,2020-11-27(09).
[2] 赵正,王佳昊,冯骥.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空间联系及影响测度[J].经济地理,2017,37(6):60-66.
[3] 蒋天颖,华明浩.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0):126-131.
[4] 崔琚琰.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皖江城市吸引范围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3(4):60-63.
[5] 李松霞.北部湾城市群空间关联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2):119-123.
[6] 赵伟,余峥.中国城市群集聚辐射效应测度[J].城市问题,2017,267(10):13-24.
[7] 肖汝琴,陈东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8):75-80.
[8] 贺欢欢,吕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7):67-74.
[9] 张陆,高素英.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5):49-54.
[10] 刘建朝,高素英.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57-61.
[11] 闫卫阳,秦耀辰,郭庆胜,等.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J],人文地理,2004(2):12-16.
Abstract: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inter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trength of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cities in Jiangsu,breaking point model and the flow intensity model are used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Jiangsu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and industrial spillover effects by calculating indexes such as the location and field strength of breakpoints between cities,spatial influence radius, industrial location entropy, export-oriented function quantity and flow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su is unbalanced and there is a large gap among cities, such as field strength, flow intensity, etc; the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are untight, the spatial influence radium are generally smal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ing(the field strengthes at the breaking points are low)are significant.The central city is not prominent.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cultivate high-energy central cities with global influenc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 in order to fwlly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to implement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breaking point model; flow intensity model; spatial influence
作者简介:金春鹏(1982-),男,经济学硕士,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统计。
(收稿日期:2021-03-23 责任编辑:殷 俊)
[关键词]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空间影响
一、 引言
“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勢所趋。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也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1。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2。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六个一体化”的工作任务,并将其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系统实施3。江苏提出“六个一体化”,特别是“省内全域一体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4。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要求,“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1]。因此,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深度优化江苏区域空间格局、以点带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的重大举措。然而,全域一体化发展面临着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不高的现实困境。只有从全局高度对全域的空间经济联系水平和特征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路举措,从而高质量推进全域一体化进程。
当前,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主要运用断裂点模型等,如赵正等[2]、蒋天颖等[3]、崔琚琰等[4];城市外向功能研究,主要运用流强度模型等,如李松霞[5]、赵伟等[6];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和外向功能的综合研究,综合运用断裂点、流强度等模型,如肖汝琴等[7]、贺欢欢等[8]、张陆等[9]、刘建朝等[10]。在这些文献中,有部分文献针对具体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但仍有大量文献停留在模型及理论的研究层面,对区域发展的指导性没有发挥出来。其中,专门针对江苏进行的实证研究更是相对有限。为此,本文运用断裂点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从空间和产业等维度对江苏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强度和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发挥一定的决策咨询作用。
二、 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城市空间影响力研究
断裂点模型是测度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强度和范围的计量方法[11]。断裂点模型认为,城市空间影响力以点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并且随着辐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直到被相邻城市空间影响所替代,断裂点就是相邻两个城市空间影响力达到平衡的点。利用断裂点模型,可测度城市对外空间影响强度和范围。运用断裂点模型,通过计算城市之间断裂点位置、断裂点处场强、城市辐射半径等指标,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对外经济影响力的强弱情况和边界范围,对判断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具有重要作用。
1. 断裂点模型概述
断裂点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还可测算断裂点处城市空间影响力强度,称之为断裂点场强,其公式为:
在公式(2)中,[FSi]代表城市[i]在断裂点处的场强;[Si]代表城市[i]的规模;[Di]代表从城市[i]中心到断裂点的距离。
同时,还可测算城市辐射半径,其公式为:
在公式(3)中,[Dr]代表城市[i]辐射半径;[Si]代表城市[i]的规模;[FS]代表所确定的边界场强(一般计算辐射半径时,会根据需要确定一个边界场强值,再根据边界场强值计算辐射半径)。
2. 数据来源说明
江苏全域一体化空间范围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3个设区市。人口规模[Pi]、[Pj]用常住人口表示,经济规模[Vi]、[Vj]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整理结果见表1。
[Dij]用城市间直线距离表示,数据利用百度地图测距功能获取,测量情况见表2。
3. 各市测算结果
由断裂点模型可知,城市空间影响力在向外辐射过程中不断衰减,那么在相邻的两个城市之间必然会存在一点,在该点两个城市的空间影响力衰减至相等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断裂点,即两个城市空间影响力的平衡点。在断裂点处,来自相邻两个城市的空间经济影响力是相等的。如果两个城市规模相等,那么从计算公式可以判定,断裂点必然处于两个城市的中点位置,即断裂点到两个城市空间距离相等;如果两个城市规模不相等,那么断裂点必然靠近规模较小的城市,代表规模较大的城市空间影响力更大。因此从断裂点位置可以判断相邻城市空间影响力的大小。
断裂点分析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断裂点在城市间的偏移情况和断裂点处场强高低,能够判断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的高低以及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一个城市与所有其他城市的断裂点均相对远离自己,并且在断裂点处仍具有较高的场强,那就表明该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大,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具备中心城市的能级要求。据此,对江苏各设区市空间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见表3。 (7)连云港空间影响力情况
连云港到断裂点距离占连云港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除镇江(50.9%)外均低于50%,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城市对外联系不紧密。平均辐射半径26.18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连云港空间影响力偏低。
(8)淮安空间影响力情况
淮安到断裂点距离占淮安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普遍低于50%,只有淮安—连云港、淮安—镇江、淮安—宿迁断裂点距离占比达到53.7%、54.6%、52.8%,可见,淮安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淮安对外联系不紧密。淮安平均辐射半径30.4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淮安空间影响力较低。
(9)盐城空间影响力情况
盐城到断裂点距离占盐城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30.8%~63.8%,空间影响力不具有明显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远低于参照系,表明对外联系不紧密。盐城平均辐射半径44.6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盐城空间影响力较低。
(10)扬州空间影响力情况
扬州到断裂点距离占扬州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6.4%~58.7%,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扬州与南京、镇江、泰州的断裂点处场强较高,分别为5246.3亿元·万人/平方公里、13317.6亿元·万人/平方公里、4247.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扬州平均辐射半径35.89公里,能够辐射到镇江全域和扬州—南京、扬州—泰州断裂点。综合来看,扬州与南京、镇江、泰州空间联系紧密,受南京空间影响相对较大,与镇江、泰州交互式影响较多。
(11)镇江空间影响力情况
镇江到断裂点距离占镇江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0.2%~49.1%,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镇江与南京、扬州的断裂点处场强较高,分别为5639亿元·万人/平方公里、13317.6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常州、泰州的断裂点处场强高于参照系;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镇江平均辐射半径25.3公里,能够辐射到镇江—南京、镇江—常州、镇江—扬州、镇江—泰州断裂点。综合来看,镇江与南京、扬州、泰州空间联系紧密。
(12)泰州空间影响力情况
泰州到断裂点距离占泰州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5.3%~57.3%,空间影响力不具有优势。泰州与扬州的断裂点处场强最高,达到4247.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与常州、镇江的断裂点处场强高于参照系;与其他城市断裂点处场强低于参照系。泰州平均辐射半径33.94公里,能够辐射到泰州—常州、泰州—扬州、泰州—镇江断裂点。综合来看,泰州与扬州空间联系紧密。
(13)宿迁空间影响力情况
宿迁到断裂点距离占宿迁到相应城市距离比重处于21.4%~51.8%,空间影响力不具优势。与所有城市的断裂点处场强均较低,对外联系不紧密。平均辐射半径27.21公里,均辐射不到断裂点处。综合来看,宿迁空间影响力偏低。
三、 基于流强度模型的城市外向功能研究
城市流是指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在城市间流动的现象,是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城市流由城市外向功能所决定,因此,城市流强度是反映城市外向功能强弱的计量指标。运用流强度模型,计算产业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效益、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相关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经济影响的优势。
1. 流强度模型概述
流强度模型是用于测算城市外向功能(集聚和辐射)影响程度的计量方法,计算公式为:
F=E·N (4)
其中,F代表城市的流强度值;E代表城市外向功能量,反映城市与外部实际流通情况;N代表城市功能效益,反映城市功能量(内向功能量和外向功能量总和)的产出情况。
城市外向功能借助区位熵来测度,区位熵公式为:
公式(5)从劳动力角度进行测算,其中,L[Qik]代表i城市k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Qik]代表i城市k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Qi]代表i城市从业人员总量,[Qk]代表所有城市(即全域)k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Q]代表全域从业人员总量。据此,i城市k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可表示为:
公式(6)中,[Eik]代表i城市k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公式表明在部门区位熵大于1条件下才有外向功能量。
i城市k部門功能效益[Nik]以按从业人员数量计算的人均GDP来计量,计算公式为:
则i城市k部门的流强度公式为:
i城市的流强度为:
据此,还可以测算流倾向度,计算公式为:
公式(10)中,[Ki]代表流倾向度,用于反映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内向功能量的相互关系,其内涵可理解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在城市总功能量(外向功能量与内向功能量总和)中占的比例,体现的是城市外向功能的影响程度。
2.数据来源说明
从流强度模型系列计算公式可见,地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数量是计算相关变量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整理结果见表4。
3. 实证分析结论
(1)产业区位熵
根据城市外向功能量计算公式,从三次产业层面计算了江苏各设区市从业人员的区位熵,结果见表5。从公式可见,某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表明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即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三次产业区位熵的区域比较中,如果某一城市三次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则表明该城市三次产业均具有比较优势,以此类推。
从表5可见,江苏不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都大于1的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都只有1个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南京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无锡、常州、苏州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徐州、南通、扬州、镇江都有2个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徐州是第一、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南通是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扬州、镇江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大于1。 (2)外向功能量
根据公式来看,外向功能量可以理解为城市对外的经济溢出效应值,因为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才具有外溢的能力,因此产业区位熵小于1的产业默认为不具备外向功能,即外向功能量为零。
(3)外向功能量高低情况
如表6所示,江苏13个设区市的外向功能量存在较大差异,苏州、南京外向功能量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其中,苏州的外向功能量为110.13万人,处于第1位,外向功能量來源于第二产业;南京的外向功能量为84.06万人,处于第2位,外向功能量来源于第三产业;扬州的外向功能量为4.18万人,处于第13位,即最后一位,外向功能量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从各城市外向功能量的来源情况来看,南京、镇江、扬州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苏北5市和泰州外向功能量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
(4)城市功能效益
根据公式来看,城市功能效益指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相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情况。从表7可见,无锡城市功能效益最高,为30.63万元/人;宿迁城市功能效益最低,为11.01万元/人。可将全省13个设区市简单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无锡、南京、苏州、常州,城市功能效益处于较高水平;第二类包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城市功能效益处于中等水平;第三类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城市功能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从各城市三次产业功能效益比较情况来看,南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宿迁第二产业功能效益最高;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泰州第三产业功能效益最高;各城市第一产业功能效益均最低。
(5)流强度流倾向度
江苏13个设区市的流强度、流倾向度情况见表8。从流强度情况来看,苏州最高,为2436.46亿元;南京次之,为2353.52亿元;泰州最低,仅为60.51亿元。对比来看,江苏城市流强度差异较大,苏州、南京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流强度达到2000亿元以上;无锡也相对较高,流强度处于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常州、南通流强度处于300亿元~500亿元之间;徐州、镇江、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强度处于100亿元~200亿元之间;扬州、泰州流强度低于100亿元。从城市流倾向度来看,南京、苏州、无锡相对较高,其中南京最高,为16.77%;苏州次之,为12.67%;无锡处于第3位,为10.6%。其他城市流倾向度均较低,其中泰州最低,为1.18%。
四、 结论与建议
综合运用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对江苏13个设区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影响力和外向功能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
从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对比来看,苏州辐射半径最大,接近镇江辐射半径的4倍,南京辐射半径是镇江的3倍,可见城市空间经济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来看,苏州—无锡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最高,其断裂点处场强仍达到54332.2亿元·万人/平方公里,而镇江—连云港断裂点处场强仅为75.7亿元·万人/平方公里,差距超过700倍,可见城市能级和协调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城市流强度对比来看,苏州的城市流强度(最高)是泰州城市流强度(最低)的40倍,南京城市流强度是泰州的39倍,可见城市外向功能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城市外向功能优势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苏州第二产业外向功能具有显著优势,而南京外向功能优势体现在第三产业,城市之间产业区位熵、流强度差距明显。
(2)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的特征明显
城市之间断裂点场强普遍偏低、城市辐射半径普遍偏小,表明江苏具有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的显著特征。从全域层面看,苏南、苏中8个城市(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相对较高,而苏北5个城市(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从区域层面看,苏南、苏中8个城市形成两个经济联系紧密程度较高的版块,宁镇扬(泰)版块和苏锡常通版块,但两个版块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并不高。从版块层面看,在宁镇扬(泰)版块,扬州—镇江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最高,其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明显处于弱势;在苏锡常通版块,苏州—无锡经济联系紧密程度最高,其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也明显处于弱势。经济联系不紧密,这既有行政区划割裂的影响,也有地理、人文、历史、观念、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长久以来由于长江天堑自然形成了全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割裂,但随着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长江自然阻隔作用越来越小,然而两岸经济差距并未明显减少,可见,交通阻碍虽然减小,但因交通阻隔而长期形成的观念、文化等阻隔依然存在,依然影响经济联系强度。再如,在同一经济版块融合发展中,版块内部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意愿和积极性并不同步,发展条件好的城市甚至会对发展较差的城市产生“包袱”思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影响全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3)中心城市不突出的短板凸显
全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但中心城市不会自发地形成。在全省13个设区市中,南京、苏州等虽然具有中心城市的一些特征,但空间影响力、外向功能等水平仍不具备对江苏全域的影响和辐射能力,目前仍只能作为相应经济版块的中心。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可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却与苏州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作为全球性或全国性中心的功能和地位尚不突出。同时,南京空间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饱和,江北新区、江宁等区域版块亟待加快建设,因此对各类经济要素的需求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很可能导致对外的虹吸效应要大于溢出效应。由于这些因素影响,南京对全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作为全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亟待提升,暂时只能作为宁镇扬(泰)版块的中心。苏州在全省经济实力最强,但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以及金融、科教、创新等要素集聚优势不如南京,并且转型发展的压力较大,因此引领全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同时,苏州对上海依附型的发展定位,也决定了苏州难以承担全域中心城市的重任。承接到的上海辐射,能否再次高质量、高效地向北辐射,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南京、苏州经济关系看,两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双核”,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即按照区域理论“两点”之间必要的“轴”没有形成,因此两市中心地位不突出。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建立健全推进省域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由于行政区划以及政府间竞争等因素影响,全域一体化发展机制难以自发形成,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省级层面有效协调好各方利益,打破条块分割局面,形成发展合力,即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格局,形成全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各市之间建立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建立工作推进、协商、会晤等相关机制,保障协同发展能够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在体制机制驱动和保障下,加快研究制定全域一體化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认真贯彻落实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细化实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一体化发展成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江苏经验、江苏方案。
(2)加快培育具有全域影响力的高能级中心城市
全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全域要素资源的梯度转移,通过要素转移、集聚、链接和融合实现有效配置,进而促进全域一体化发展。当前,中心城市尚不突出,南京、苏州等城市有一定优势,但不足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全域中心城市建设。南京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要加快补齐经济总量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国际化功能不够全等短板,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苏州经济总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强,制造业基础最雄厚,要进一步提升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向外推广,为其他版块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3)加快打造全域性产业链价值链
产业协同发展在一体化发展中尤为重要。其中,通过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能够将各种产业要素按照社会化分工要求进行优化配置,进而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产业链在产业空间上集聚演化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向纵深扩展交融的结果就是形成产业体系。产业链是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在现实中客观上成为产业发展的“边界”,产业要素集聚和配置受到“产业边界”的极大制约,因此全域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受此影响,各市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普遍具有空间封闭性,开放式产业集群和开放式产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从产业协同发展要求来看,有必要将全省13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产业要素的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打造若干条覆盖全域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若干开放式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娄勤俭.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N].人民日报,2020-11-27(09).
[2] 赵正,王佳昊,冯骥.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空间联系及影响测度[J].经济地理,2017,37(6):60-66.
[3] 蒋天颖,华明浩.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0):126-131.
[4] 崔琚琰.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皖江城市吸引范围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3(4):60-63.
[5] 李松霞.北部湾城市群空间关联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2):119-123.
[6] 赵伟,余峥.中国城市群集聚辐射效应测度[J].城市问题,2017,267(10):13-24.
[7] 肖汝琴,陈东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8):75-80.
[8] 贺欢欢,吕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7):67-74.
[9] 张陆,高素英.多中心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空间联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5):49-54.
[10] 刘建朝,高素英.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57-61.
[11] 闫卫阳,秦耀辰,郭庆胜,等.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J],人文地理,2004(2):12-16.
Abstract: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inter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trength of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cities in Jiangsu,breaking point model and the flow intensity model are used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Jiangsu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and industrial spillover effects by calculating indexes such as the location and field strength of breakpoints between cities,spatial influence radius, industrial location entropy, export-oriented function quantity and flow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ngsu is unbalanced and there is a large gap among cities, such as field strength, flow intensity, etc; the spatial economic connections are untight, the spatial influence radium are generally smal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ing(the field strengthes at the breaking points are low)are significant.The central city is not prominent.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cultivate high-energy central cities with global influenc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 in order to fwlly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to implement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breaking point model; flow intensity model; spatial influence
作者简介:金春鹏(1982-),男,经济学硕士,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统计。
(收稿日期:2021-03-23 责任编辑:殷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