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化和谐校园的内涵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最早出现信息化校园概念。信息化校园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全面实行数字化,科学规范地统一管理整套校园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方便快捷、人性化的虚拟校园。对于信息化和谐校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它是以信息化为纽带,以和谐为价值导向,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信息化和谐校园并不是信息技术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和谐为价值导向、将信息技术与和谐校园主体有机地融合。信息化和谐校园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师生、学校、技术的和谐互动与和谐发展。
狭隘的教育信息化观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这种观念已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之一。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学校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領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狭隘观,就必须实现和谐的教育信息化校园。信息化发展教育理念不断趋向科学,人们逐步认识到非技术因素对信息化建设因素的重要性。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是多因素合成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变革,需要统一规划。信息化和谐校园将信息技术作为校园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要在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应用,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校本身是由多个彼此联系密切的部分构成,这些部分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牵引整个学校系统的重组和优化。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信息化和谐校园中,要以教育现代化为指向,以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现代教育理念、师生、信息技术和校园诸要素的有机融合。
二、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
“和谐”是儒家的经典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渊源。《论语》中所提及的“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谐的一种诠释。和谐要求的是内在的一致,并非表面行动的统一。和谐就是要把无序混乱的状态调理、调整到秩序宁静的状态。这种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和谐理念,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和谐”的儒家文化为历史渊源,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依托,最终形成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和谐校园是一个信息化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个角色组成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
三、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的构建
信息化和谐校园的基本构架由应用层和生态层组成。应用层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信息化和谐校园通过应用层得以实现;生态层是该模型的基础与支撑,是信息化和谐校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两者有机结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构成了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
在应用层面,包括和谐校园基础框架的数字化、信息化,还包括和谐校园的信息生存空间建设。信息化和谐校园实现校园信息资源的战略融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校园硬件与软件平台。除目前数字化校园中一般都具有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外,还应该扩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其他应用系统。主要有:(1)信息化民主决策系统,主要实现信息化辅助决策、信息化沟通服务和信息化校务及党务公开等功能。(2)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基于Web2.0的第二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核心,立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新模式,实现思想教育资源共享。(3)信息化党务工作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新一代网上党校、建设信息化党建工作系统和信息化党员学习交流平台。(4)信息化安全响应系统,用信息化手段集成学校安全稳定各要素,建立学校安全稳定事件紧急处置机制。
在生态层面,信息化和谐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人、资源、技术和文化等要素在生态环境中协同发展,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追求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中,“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不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人的活动。在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必然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中所有的要素、活动都要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信息生态的概念为我们从生态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化和谐校园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网络是互动的。互动意味着消除隔阂和误解;互动意味着交流、沟通、协商,进而达成共识,直至精诚合作。信息化系统模块是建立在校园网之上的平台,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和可操作的层面,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协商,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的公共事务中来。学校可通过信息化系统模块反馈的信息,了解和掌握师生的需求与意向,包括教学、科研、德育、管理、决策等各方面,进而改进自身工作,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校园的和谐局面。信息化系统两个层面基本架构的综合作用,使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通过信息化系统模块的反作用,调整校园组织结构,优化运转机制,整合信息资源,改革服务方式,完善制度设计,形成规范高效能、民主公正的现代校园运转机制。这样,就完成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完成了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的构建,也最终达到了设计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目的。
作者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EA090001。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科教文汇.2008(10).
[2]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3]陈剑.用信息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DB/OL].http://www.xgdx.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7.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最早出现信息化校园概念。信息化校园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全面实行数字化,科学规范地统一管理整套校园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方便快捷、人性化的虚拟校园。对于信息化和谐校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它是以信息化为纽带,以和谐为价值导向,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信息化和谐校园并不是信息技术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和谐为价值导向、将信息技术与和谐校园主体有机地融合。信息化和谐校园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强调师生、学校、技术的和谐互动与和谐发展。
狭隘的教育信息化观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仅仅局限在技术层面。这种观念已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之一。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学校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領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狭隘观,就必须实现和谐的教育信息化校园。信息化发展教育理念不断趋向科学,人们逐步认识到非技术因素对信息化建设因素的重要性。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是多因素合成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变革,需要统一规划。信息化和谐校园将信息技术作为校园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要在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应用,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校本身是由多个彼此联系密切的部分构成,这些部分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牵引整个学校系统的重组和优化。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信息化和谐校园中,要以教育现代化为指向,以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现代教育理念、师生、信息技术和校园诸要素的有机融合。
二、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
“和谐”是儒家的经典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渊源。《论语》中所提及的“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谐的一种诠释。和谐要求的是内在的一致,并非表面行动的统一。和谐就是要把无序混乱的状态调理、调整到秩序宁静的状态。这种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和谐理念,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又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和谐”的儒家文化为历史渊源,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依托,最终形成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和谐校园是一个信息化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个角色组成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构建信息化和谐校园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
三、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的构建
信息化和谐校园的基本构架由应用层和生态层组成。应用层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信息化和谐校园通过应用层得以实现;生态层是该模型的基础与支撑,是信息化和谐校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两者有机结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构成了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
在应用层面,包括和谐校园基础框架的数字化、信息化,还包括和谐校园的信息生存空间建设。信息化和谐校园实现校园信息资源的战略融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校园硬件与软件平台。除目前数字化校园中一般都具有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外,还应该扩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其他应用系统。主要有:(1)信息化民主决策系统,主要实现信息化辅助决策、信息化沟通服务和信息化校务及党务公开等功能。(2)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基于Web2.0的第二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核心,立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新模式,实现思想教育资源共享。(3)信息化党务工作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新一代网上党校、建设信息化党建工作系统和信息化党员学习交流平台。(4)信息化安全响应系统,用信息化手段集成学校安全稳定各要素,建立学校安全稳定事件紧急处置机制。
在生态层面,信息化和谐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人、资源、技术和文化等要素在生态环境中协同发展,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追求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中,“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不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人的活动。在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必然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中所有的要素、活动都要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信息生态的概念为我们从生态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化和谐校园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网络是互动的。互动意味着消除隔阂和误解;互动意味着交流、沟通、协商,进而达成共识,直至精诚合作。信息化系统模块是建立在校园网之上的平台,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和可操作的层面,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协商,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到校园的公共事务中来。学校可通过信息化系统模块反馈的信息,了解和掌握师生的需求与意向,包括教学、科研、德育、管理、决策等各方面,进而改进自身工作,不断调整政策,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校园的和谐局面。信息化系统两个层面基本架构的综合作用,使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通过信息化系统模块的反作用,调整校园组织结构,优化运转机制,整合信息资源,改革服务方式,完善制度设计,形成规范高效能、民主公正的现代校园运转机制。这样,就完成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完成了信息化和谐校园模型的构建,也最终达到了设计信息化和谐校园的目的。
作者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EA090001。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科教文汇.2008(10).
[2]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3]陈剑.用信息化推动和谐校园建设[DB/OL].http://www.xgdx.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