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地很有野趣,而复等均来。酒喝得不少。午睡到四时半才醒,余醉尚未全消”。一席颇为特别的盛宴,让郑振铎有了一天的好心情。当晚,他在广州爱群大厦1001房间的书桌前翻开日记本,记下这段文字。
1955年3月15日,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此前带领一个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归来后,在这座南方名城短暂停留数日。当天中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商承祚、广州文化局局长萧俊英等人,在北园酒家设下了一桌别开生面的宴席,接待郑振铎、周而复一行。
北园的前身,是在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改造的私家别墅。因地处羊城北郊,树木葱茏,环境清幽,更有小河从前面流过,故有“山前酒肆,水尾茶寮”之称。就在郑振铎到访两年后,政府决定投资改建北园,由著名建筑工程师莫伯治操刀,扩建成广州一所古色古香的园林酒家。重新开张后,北园接待了不少中外贵宾,陈毅、叶剑英、廖承志、秦牧、华罗庚、郭沫若等各界人士,都曾来此进餐。这里纯正的粤味让人流连忘返——今天踏入北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982年刘海粟为它书写的“其味无穷”四个大字,“其味”,便是“粤味”。
从郑振铎的记述中,可以感受到他当时在北园就餐时的闲逸与喜乐——富有“野趣”的环境让他心情疏朗,文人之间的雅意与厚谊又让他如沐春风,兴之所至,才会醉酒。日记中这两句风轻云淡的话,在郑振铎宏富的著述中,确实算不了什么,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他的角度——除了壮怀激烈与勤恳谨实,他也是一个不乏兴致与情味的人。我们也可借助这两句话,走进他和广州、和粤菜的情缘。
【为寻味广州放慢脚步】
不光是1955年那次来北园品赏粤味,实际上,郑振铎对广州的味道已相当熟络。1951年9月,身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他,就曾在这里留下过一连串的寻味足迹。
郑振铎对广州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每次出国一经此地,他总要破例多住些日子。1951年到1952年间,郑振铎在广州共待了17天;第二次往返广州,他停留了8天;而1956年6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尼西亚,8月归国后,最后一次到廣州,又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15天。
1949年之前,郑振铎没有到过广州,为什么1949之后,他到广州的次数多了起来呢?这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作为国家“南大门”,在对内与对外交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直达海外的航班比较少,到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尤为紧缺,国家干部及使团到这些国家外访,一般会选择“铁路+海路”的形式,即从北京出发,先乘火车一路南下,抵达广州后,再转到香港乘船出国。所以,经停各处的时日,再加上耗在交通上的时间,一次外访通常要耗时数月。郑振铎率团外访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往返途径各个城市时,一般都是急匆匆离去,而唯一例外是广州,他会在这里停留数日,乃至十余日。
广州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一贯惜时如金的郑振铎几度放慢了脚步?如果阅览郑振铎在穗期间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广州给予他最深刻的感官体验之一,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吃”字。
长久以来,“美食”是这座城市最为显著的标签之一。 “食在广州”肇始于广州清代“一口通商”之时,形成于清季民初,声名大噪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食在广州”进入全盛阶段,1946年,睘奄撰写的《广州情调》曾这样记载当时饮食文化的盛况:“广州全市的饮食店总计约在一万两千家以上——沿街的摊档尚不在内——直接、间接靠饮食为生者总在三四十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饮食行业继续“超常规发展”,1956年,广州举行“名菜美点展览会”,展介菜肴5447种、点心815种,小吃200余种,每天进场人数达8000人之多,阵势相当壮观。
这座城市,吸引了一众著名文化人于大街小巷间寻味。比如,鲁迅在广州待了253天,一共下了43次馆子;巴金在日军轰炸广州期间,仍进入饭馆用餐,并感慨在这座城市“学会了镇静,学会了不怕死”,更学会了如何在饮食中“安顿生命”;郭沫若前后来广州11次,泮溪、南园、北园……有名的酒家一个都没有落下,都留有诗作……郑振铎到了广州,同样未能“免俗”。1954年到1955年的那次出国访问,郑振铎前后在广州待了23天,而日记中提及饮食处就有25次之多:
八日 上午休息。理发。偕适夷上茶楼。购物。下午,开团委会。夜,陶铸和朱光请客。喝了不少酒。
十九日 中午,偕而复等到利口福午餐。启芳送木瓜来。六时许,到西关他家晚餐。九时半,回。沐浴。
二十日 十一时许,商锡永来,送来芋头四个。偕往文管会午餐。菜为吴某自烧,尚佳。喝了不少酒。三时回。午睡甚久。五时许,欧阳山等来。偕往广东作协,在那里晚餐。
郑振铎所提到的“利口福”,即广州饮食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利口福海鲜饭店。这家饭店最初只是一家小饭馆,于1940年在十三行路开业。当年的十三行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银庄林立,大亨云集,实为开设高级餐馆的理想所在。一位叫冼谊的顺德大良人,因磁器店生意不佳,便决定改行来此开设酒家。为吸引那些腰缠万贯又终日图饱口福的老板大亨们,遂取了“利口福”三个字作为店名。
开业后的利口福,专营大良风味、凤城炒卖(随炒随卖),厨师多为大良人,精于烹饪技艺,而大良食谱,向来以品种繁多、选料精细、鲜嫩爽滑、香气扑鼻而著称于世。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饭店的门面越做越大,口碑越来越佳,“清蒸海上鲜”“首创口福鸡”“油浸笋壳鱼”“凤城蜜软鸡”“大良煎虾饼”等菜品,一度在广州餐饮界风采照人,甚至香港、澳门的食客也会慕名而来。
1991年底,因环境变迁及经营等原因,这家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招牌,被广州酒家集团兼并。之后,广州酒家利用“利口福”的品牌,开办了利口福食品公司,专营生产冷冻点心、月饼、腊味、速食品等。现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利口福”食品,从品牌渊源来说,便可追溯到郑振铎日记中的这家酒楼。 【慰藉海外游子的粤菜馆】
日记中的郑振铎俨然一个“老饕”,对“粤味”喜不自胜。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郑振铎就曾对“粤味”心领神会,也正源于这份记忆,他后来才会不断地重返广州。
1927年仲春,“四一二”事变的激烈枪声打破上海滩的宁静,此后,宝山路每日都笼罩在白色恐怖里。早前和胡愈之联名写抗议信揭露当局行径的郑振铎,此时不得不暂避危局,远走欧洲。
到达巴黎的第一天,郑振铎在旅馆稍事休息后,便在两位朋友高元、高冈的陪同下,前往当地最高规格的中餐馆——万花楼用膳。
万花楼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最大的中国饭馆,由广东人开办。很多欧洲人第一次尝到广州风味就是在这里,万花楼因此声名远播,成为巴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交舞台,也是时人去法国旅游必去的“打卡点”。当时的万花楼可谓名流云集,除了郑振铎、梁宗岱、朱光潜、邵洵美等文人常来光顾,吴颂皋、蒋梦麟、周竹安等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亦是其座上宾。据说万花楼所用的漆、银器具均来自中国,员工也是中法兼顾,有五六十人。吃食的价格数倍于租金相对低廉的拉丁区的小餐馆,比如万花楼一餐15法郎,老华工的协和饭店只要4法郎。
对于这顿饭菜,郑振铎记述道:“一个多月没有吃中国饭菜了,现在又见着豆角炒肉丝,蛋花汤,虽然味儿未必好,却很高兴……晚饭也在万花楼吃。”对于刚刚追上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海外的粤菜馆确实是“救星”一般的存在。因彼时的越洋旅行长路艰辛,船上饮食又基本上是西餐,能吃上正宗广式风味的粤菜馆,自然成为游子在口舌上堪慰乡思的地方。比如季羡林就在《留德十年》中回忆过,1946年3月的归国途中,经停西贡(越南胡志明市旧称)“离市中心不远的堤岸一带”,不仅有极大的酒楼,也有摆在集市上的小摊,“一律广东菜肴,广东腊肉、腊肠等等,挂满了架子,名贵的烤乳猪更是到处都有。”
随后的几个月,郑振铎仍对粤味保持极高兴致,上万花楼吃饭已然是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仪式”。
这便是广州及广东的地域魅力——千百年的饮食文化智慧融入奔流不息的珠江,水波将一批批精于制馔的粤人送往世界,他们靠着掌勺的硬功夫和灵活应变的生意经,在欧美诸国闯荡下了一片天地。这些背井离乡的广东人,让粤菜的光彩渐次点亮外人对中国风情的认知,又极尽所能,给海外游子提供了最直接而浓郁的“家”的味道。
【一盅两件,扫去舟车劳顿】
1943年,昔日十里洋场、饮食阜盛的文化气息仍回荡在黄浦江边大大小小的饭馆酒肆中。而在上海开埠之初,就跟随粤人流动到上海的粤菜,在当时绝对是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当年5月8日,天气晴朗。郑振铎上午逛古籍书店,购得珍贵的清人文集三种,心头大喜,便约友人周予同一道来福州路口的杏花楼吃饭。用餐花去55元后,又购得罐头装糟白鱼一瓶,预备带回去给太太、孩子们享用。
这些年,上海的空气一直紧张萧索,但一日三餐之于郑振铎,仍是生活里绕不开的重点篇章。除了上杏花楼,他造访其他各间粵式馆子的文字在《蛰居日记》里随处可见,细细统计了一番日记里郑振铎吃过的粤菜馆子,可看出他最喜好的餐厅当属冠生园,共出现了9次之多。郑振铎上冠生园或杏花楼吃饭,花销有时超过100元,这由当时物价来看,出手相当阔绰。
冠生园1915年开张,由广东南海人冼冠生所经营,除了日常供应的酒肉饭蔬,自产自销的糖果蜜饯和粤式月饼,是它在沪上一众食肆中保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在上海滩立足之后,冠生园等粤式饭馆的菜肴又根据沪人的口味稍作调整,在主调中注入一点上海人偏爱的甜,被称为“海派粵式融合菜”。
粤菜给沪人以新奇体验的同时,粤人在茶余饭后时常哼唱的粤讴,也颇为引人入胜。对于这种风格清新、宛转动人的南国小调,郑振铎也是由衷地喜爱。他在1938年写作的《中国俗文学史》中,就惊叹于粤讴这种咿咿呀呀的通俗音乐“其势力是那么的大”,亦惊叹于它润物无声的感染力:“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也为之神移。”
1951年9月,郑振铎第一次乘上了驶往南方广州的列车。先前在巴黎和上海的酒楼里吃粤菜的经历,毕竟属于革命与战争年代的“乱中偷闲”,而新中国成立后,时代的主题发生了变更,郑振铎终于可以从容跟随味蕾的记忆,来到粤菜的源头。
从北到南,火车一路奔驰,窗外的风光也分外可爱。在给朋友的信中,郑振铎忍不住兴奋地描述道:“沿途风景颇佳,大似‘山阴道上’,好山好水,不绝的迎面而送来眼前。”到下榻的沙面胜利大厦安放好行李后,郑振铎便早早地出来“坐茶楼”了——九月的广州,街头还没有褪去炎热。早茶在广州饮食篇章里率先出道,这对于一路舟车劳顿的郑振铎来说,实在是一个美妙不过的体验。茶香幽幽的一盅两件,让他神清气爽。
1954年11月,在北国渐起的萧索冷风中,郑振铎第三次来到温暖的广州。开会、作报告、看代表团彩排、赴当地博物馆考察,去西堤、十三行各处采购旧书……工作,仍占据着他在广州时间的较大比重。紧凑的行程里,郑振铎抽不出大段时间去游山玩水,唯有好好吃饭,才是对忙碌生活最快捷的安慰和放松,也是对这座热情的城市应有的回应。
有了前两次对广州美食的初步了解,这次在广州生活的23天里,沙面、十三行、西堤、城隍庙、西关等地的茶寮酒馆,都曾留下过郑振铎的踪影,北园、迎宾馆等广州美食地图上的地标,亦得他时常光顾。
1955年3月20日,在离穗的前一天,郑振铎没有再去市区的各色酒楼,只在文管会和作协吃了简单的两餐。午饭是一位吴姓友人自己做的,食材平实,滋味却很好。朴素的家常味道,一样让他乐在其中,甚至多饮了几杯。 【“流动”的广州城】
郑振铎能在上海、在巴黎品赏到粤菜,这说明广州与上海、巴黎等地到底存在怎样的食味关联?粤菜的文化版图到底有多广阔?这又从中说明广州这座城市怎样的人文特性?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从一个文化人的著名论断说起。
1923年,南社老前辈、学者胡朴安先生编写出版了一部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中华全国风俗志》。其中对于广东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文字:
广东之酒楼,可谓冠绝中外。其建筑之华美,陈设之优雅,器具之精良,一入其中,辉煌夺目,洵奇观也……菜以鱼翅为主品,其价每碗10元至50元;10元以下,不能请贵客也。翅长数寸,盛入海碗,入口即化……烧猪、蒸燕窝等亦为珍品……至平常之菜,大约8元至10元,亦颇冠冕矣……
胡老先生曾受孙中山先生之邀,准备去广州,后因陈炯明叛乱而搁浅。这里所说的广东酒楼,主要指广州酒楼,胡朴安对广州酒楼和美食的描述,大概来自于他在上海的生活体验。
上海與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两座关联紧密、关系微妙的重要城市。广州是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开启现代化进程最早的城市;鸦片战争后,“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上海继之而起,形成国际化程度更高、影响更大的商业大都市。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广州(广东)人数量甚多,构成了上海早期开发与后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以前,广州(广东)海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繁盛,积累下雄厚的财力,拥有众多通晓外事、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人杰,这恰是上海发展所必需的。所以,在上海滩,不管是创建实业、置办商业、投入基建,还是振兴文化艺术,广东人始终当仁不让。
1937 年,饶平人、留法博士张竞生就在《广东精神是什么》一文中,这样评价广东同胞在上海滩的大场面:
若说有广东精神一回事,大概不离二件:一是广东人好打,且打得好,十九路军在沪战一役已经证明了……尚有一种精神,就是长于经济。沪地几个大百货公司都是粤人经营的。上海北四川路与日人平分天下的只是广东人。南洋与美国的华侨经济力,素极著名了。无论地球何处,都有粤人足迹,可说粤人与英旗同具“无日落”之光荣。
在他眼里,粤人经商的能力几乎可以与大英帝国的商人相提并论。
故在学术界中,曾有“广州孕育了上海”的说法。早在1921年,《上海的历史》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版,编撰者为格·兰宁和斯·柯林。这是一本用外国人的眼光去看上海早期发展的图书,该书第二部分的标题,即“广州:上海的摇篮”。 “广州是上海的摇篮”这一提法,亦可见于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1964年撰写的《上海的“广州化”》,作者认为,上海开埠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广州城为蓝本的。
提及这段历史,当然是为了揭示广州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广州的人口精英与人文精神,不止是流向上海,流向中国,同时流向世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便是确证。与商贸、政治、文艺、生活方式等输出相对应的是,是海内外文明的流入与交汇,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从未停歇。从赵佗建立南越国,到珠玑巷汉人南下,到十三行时期北人“走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波“新广州人”过江,中原汉文化最终在南海之滨生根发芽。从《史记》中关于广州海外奇货的描述,到唐代成为第一大港,到“一口通商”,再到近代的“西风东渐”,广州敞开怀抱接纳的,始终是广阔的世界。
所以,与其说“广州”是一个地理概念,囿于固定的空间,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概念。城市在流动之中,“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亦在流动之中,历久弥新。
【声名远扬“郑家菜”】
1951年,季羡林曾和郑振铎一道出国访问,两人过从甚密。他曾对郑振铎的文化人生做出这样的评价:“长江大河,汪洋浩瀚;泰山华岳,庄严敦厚。”郑振铎的一生,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他办事谨严、做人磊落,如此断语实至名归。
郑振铎爱吃、懂吃、会吃,且有福气吃。他是福州人,郑母能做一手地道的福州菜,如用红糟做的鸡鸭鱼肉,便是日常餐桌上的主菜,而别有风味的炒粉干,也很受郑振铎的喜爱。好客的郑振铎常将朋友请到家中,“郑家菜”在京沪文化界声名远扬,文友都为能亲口尝到“郑家菜”为一大乐事。
郑振铎曾写过一篇《宴之趣》,特别谈到茅盾、胡愈之、叶圣陶等人在家觥筹交错的场景。他在上海以“乡下人”自居,不喜“征鹿于酒肉之场”,独爱和朋友在家小聚,“全座没有一个生面孔,在随意的喝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地谈着”。
郑振铎的福建老乡冰心也曾记录这样一段温暖的往事:
他(注:指郑振铎)特别邀请朋友给我们饯行。据我的回忆,我是在那次席上,初次会到茅盾同志的。胡愈之同志也告诉过我,他是在那次饯别宴上,和我们初次会面的。也就是在那次席上,我初次尝到郑老太太亲手烹调的福建菜。我在太平洋舟中,给振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感谢你给我们的‘盛大’的饯行,使我们得以会见到许多闻名而未见面的朋友……更请你多多替我们谢谢老太太,她的手艺真是高明!那夜我们谈话时多,对着满桌的佳肴,竟没有吃好。面对这两星期在船上的顿顿无味的西餐,我总在后悔,为什么那天晚上不低下头去尽量地饱餐一顿。”
1958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庆典。郑振铎和冰心同在观礼台上,两人紧挨着聊起天来,了解到接下来彼此都要出国外访。郑振铎笑着说:“你不是喜欢我母亲做的福建菜吗?等我们都从外国回来时,我一定约你们到我家去饱餐一顿。”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谈话,“郑家菜”的邀约也化作了泡影。
同年10月18日,郑振铎在外访途中,因飞机失事殉职。“当时,我哪里知道这就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次的充满了热情和诙谐的谈话呢”,事后,冰心悲伤地记述道。
其实,郑振铎本人也是做菜的高手,“郑家菜”的名号也有他的一份贡献。据其子郑尔康回忆,郑振铎善于烹饪,经由他本人改良的“东坡肉”,被朋友赞为“此品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时降人间”。此外,狮子头、坛子鸡也是他的拿手好菜,这也难怪周予同为他点赞:“振铎简直是今日的易牙!”(注:易牙为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擅长调味,很得齐桓公欢心)
美味佳肴散发的扑鼻香味,和满屋的书香交融在一起,应和着大文人、大学者别具一格的雅趣生活。不知当郑振铎于家中独酌或聚餐的时候,是否会常常想起自己在广州寻味的过往。
(作者系文史学者)
1955年3月15日,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此前带领一个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归来后,在这座南方名城短暂停留数日。当天中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商承祚、广州文化局局长萧俊英等人,在北园酒家设下了一桌别开生面的宴席,接待郑振铎、周而复一行。
北园的前身,是在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市商会会长邹殿邦改造的私家别墅。因地处羊城北郊,树木葱茏,环境清幽,更有小河从前面流过,故有“山前酒肆,水尾茶寮”之称。就在郑振铎到访两年后,政府决定投资改建北园,由著名建筑工程师莫伯治操刀,扩建成广州一所古色古香的园林酒家。重新开张后,北园接待了不少中外贵宾,陈毅、叶剑英、廖承志、秦牧、华罗庚、郭沫若等各界人士,都曾来此进餐。这里纯正的粤味让人流连忘返——今天踏入北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1982年刘海粟为它书写的“其味无穷”四个大字,“其味”,便是“粤味”。
从郑振铎的记述中,可以感受到他当时在北园就餐时的闲逸与喜乐——富有“野趣”的环境让他心情疏朗,文人之间的雅意与厚谊又让他如沐春风,兴之所至,才会醉酒。日记中这两句风轻云淡的话,在郑振铎宏富的著述中,确实算不了什么,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他的角度——除了壮怀激烈与勤恳谨实,他也是一个不乏兴致与情味的人。我们也可借助这两句话,走进他和广州、和粤菜的情缘。
【为寻味广州放慢脚步】
不光是1955年那次来北园品赏粤味,实际上,郑振铎对广州的味道已相当熟络。1951年9月,身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他,就曾在这里留下过一连串的寻味足迹。
郑振铎对广州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每次出国一经此地,他总要破例多住些日子。1951年到1952年间,郑振铎在广州共待了17天;第二次往返广州,他停留了8天;而1956年6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尼西亚,8月归国后,最后一次到廣州,又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15天。
1949年之前,郑振铎没有到过广州,为什么1949之后,他到广州的次数多了起来呢?这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作为国家“南大门”,在对内与对外交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直达海外的航班比较少,到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尤为紧缺,国家干部及使团到这些国家外访,一般会选择“铁路+海路”的形式,即从北京出发,先乘火车一路南下,抵达广州后,再转到香港乘船出国。所以,经停各处的时日,再加上耗在交通上的时间,一次外访通常要耗时数月。郑振铎率团外访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往返途径各个城市时,一般都是急匆匆离去,而唯一例外是广州,他会在这里停留数日,乃至十余日。
广州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一贯惜时如金的郑振铎几度放慢了脚步?如果阅览郑振铎在穗期间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广州给予他最深刻的感官体验之一,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吃”字。
长久以来,“美食”是这座城市最为显著的标签之一。 “食在广州”肇始于广州清代“一口通商”之时,形成于清季民初,声名大噪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食在广州”进入全盛阶段,1946年,睘奄撰写的《广州情调》曾这样记载当时饮食文化的盛况:“广州全市的饮食店总计约在一万两千家以上——沿街的摊档尚不在内——直接、间接靠饮食为生者总在三四十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饮食行业继续“超常规发展”,1956年,广州举行“名菜美点展览会”,展介菜肴5447种、点心815种,小吃200余种,每天进场人数达8000人之多,阵势相当壮观。
这座城市,吸引了一众著名文化人于大街小巷间寻味。比如,鲁迅在广州待了253天,一共下了43次馆子;巴金在日军轰炸广州期间,仍进入饭馆用餐,并感慨在这座城市“学会了镇静,学会了不怕死”,更学会了如何在饮食中“安顿生命”;郭沫若前后来广州11次,泮溪、南园、北园……有名的酒家一个都没有落下,都留有诗作……郑振铎到了广州,同样未能“免俗”。1954年到1955年的那次出国访问,郑振铎前后在广州待了23天,而日记中提及饮食处就有25次之多:
八日 上午休息。理发。偕适夷上茶楼。购物。下午,开团委会。夜,陶铸和朱光请客。喝了不少酒。
十九日 中午,偕而复等到利口福午餐。启芳送木瓜来。六时许,到西关他家晚餐。九时半,回。沐浴。
二十日 十一时许,商锡永来,送来芋头四个。偕往文管会午餐。菜为吴某自烧,尚佳。喝了不少酒。三时回。午睡甚久。五时许,欧阳山等来。偕往广东作协,在那里晚餐。
郑振铎所提到的“利口福”,即广州饮食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利口福海鲜饭店。这家饭店最初只是一家小饭馆,于1940年在十三行路开业。当年的十三行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银庄林立,大亨云集,实为开设高级餐馆的理想所在。一位叫冼谊的顺德大良人,因磁器店生意不佳,便决定改行来此开设酒家。为吸引那些腰缠万贯又终日图饱口福的老板大亨们,遂取了“利口福”三个字作为店名。
开业后的利口福,专营大良风味、凤城炒卖(随炒随卖),厨师多为大良人,精于烹饪技艺,而大良食谱,向来以品种繁多、选料精细、鲜嫩爽滑、香气扑鼻而著称于世。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饭店的门面越做越大,口碑越来越佳,“清蒸海上鲜”“首创口福鸡”“油浸笋壳鱼”“凤城蜜软鸡”“大良煎虾饼”等菜品,一度在广州餐饮界风采照人,甚至香港、澳门的食客也会慕名而来。
1991年底,因环境变迁及经营等原因,这家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招牌,被广州酒家集团兼并。之后,广州酒家利用“利口福”的品牌,开办了利口福食品公司,专营生产冷冻点心、月饼、腊味、速食品等。现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利口福”食品,从品牌渊源来说,便可追溯到郑振铎日记中的这家酒楼。 【慰藉海外游子的粤菜馆】
日记中的郑振铎俨然一个“老饕”,对“粤味”喜不自胜。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郑振铎就曾对“粤味”心领神会,也正源于这份记忆,他后来才会不断地重返广州。
1927年仲春,“四一二”事变的激烈枪声打破上海滩的宁静,此后,宝山路每日都笼罩在白色恐怖里。早前和胡愈之联名写抗议信揭露当局行径的郑振铎,此时不得不暂避危局,远走欧洲。
到达巴黎的第一天,郑振铎在旅馆稍事休息后,便在两位朋友高元、高冈的陪同下,前往当地最高规格的中餐馆——万花楼用膳。
万花楼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最大的中国饭馆,由广东人开办。很多欧洲人第一次尝到广州风味就是在这里,万花楼因此声名远播,成为巴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交舞台,也是时人去法国旅游必去的“打卡点”。当时的万花楼可谓名流云集,除了郑振铎、梁宗岱、朱光潜、邵洵美等文人常来光顾,吴颂皋、蒋梦麟、周竹安等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亦是其座上宾。据说万花楼所用的漆、银器具均来自中国,员工也是中法兼顾,有五六十人。吃食的价格数倍于租金相对低廉的拉丁区的小餐馆,比如万花楼一餐15法郎,老华工的协和饭店只要4法郎。
对于这顿饭菜,郑振铎记述道:“一个多月没有吃中国饭菜了,现在又见着豆角炒肉丝,蛋花汤,虽然味儿未必好,却很高兴……晚饭也在万花楼吃。”对于刚刚追上大航海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海外的粤菜馆确实是“救星”一般的存在。因彼时的越洋旅行长路艰辛,船上饮食又基本上是西餐,能吃上正宗广式风味的粤菜馆,自然成为游子在口舌上堪慰乡思的地方。比如季羡林就在《留德十年》中回忆过,1946年3月的归国途中,经停西贡(越南胡志明市旧称)“离市中心不远的堤岸一带”,不仅有极大的酒楼,也有摆在集市上的小摊,“一律广东菜肴,广东腊肉、腊肠等等,挂满了架子,名贵的烤乳猪更是到处都有。”
随后的几个月,郑振铎仍对粤味保持极高兴致,上万花楼吃饭已然是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仪式”。
这便是广州及广东的地域魅力——千百年的饮食文化智慧融入奔流不息的珠江,水波将一批批精于制馔的粤人送往世界,他们靠着掌勺的硬功夫和灵活应变的生意经,在欧美诸国闯荡下了一片天地。这些背井离乡的广东人,让粤菜的光彩渐次点亮外人对中国风情的认知,又极尽所能,给海外游子提供了最直接而浓郁的“家”的味道。
【一盅两件,扫去舟车劳顿】
1943年,昔日十里洋场、饮食阜盛的文化气息仍回荡在黄浦江边大大小小的饭馆酒肆中。而在上海开埠之初,就跟随粤人流动到上海的粤菜,在当时绝对是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当年5月8日,天气晴朗。郑振铎上午逛古籍书店,购得珍贵的清人文集三种,心头大喜,便约友人周予同一道来福州路口的杏花楼吃饭。用餐花去55元后,又购得罐头装糟白鱼一瓶,预备带回去给太太、孩子们享用。
这些年,上海的空气一直紧张萧索,但一日三餐之于郑振铎,仍是生活里绕不开的重点篇章。除了上杏花楼,他造访其他各间粵式馆子的文字在《蛰居日记》里随处可见,细细统计了一番日记里郑振铎吃过的粤菜馆子,可看出他最喜好的餐厅当属冠生园,共出现了9次之多。郑振铎上冠生园或杏花楼吃饭,花销有时超过100元,这由当时物价来看,出手相当阔绰。
冠生园1915年开张,由广东南海人冼冠生所经营,除了日常供应的酒肉饭蔬,自产自销的糖果蜜饯和粤式月饼,是它在沪上一众食肆中保有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在上海滩立足之后,冠生园等粤式饭馆的菜肴又根据沪人的口味稍作调整,在主调中注入一点上海人偏爱的甜,被称为“海派粵式融合菜”。
粤菜给沪人以新奇体验的同时,粤人在茶余饭后时常哼唱的粤讴,也颇为引人入胜。对于这种风格清新、宛转动人的南国小调,郑振铎也是由衷地喜爱。他在1938年写作的《中国俗文学史》中,就惊叹于粤讴这种咿咿呀呀的通俗音乐“其势力是那么的大”,亦惊叹于它润物无声的感染力:“好语如珠,即不懂粤语者,也为之神移。”
1951年9月,郑振铎第一次乘上了驶往南方广州的列车。先前在巴黎和上海的酒楼里吃粤菜的经历,毕竟属于革命与战争年代的“乱中偷闲”,而新中国成立后,时代的主题发生了变更,郑振铎终于可以从容跟随味蕾的记忆,来到粤菜的源头。
从北到南,火车一路奔驰,窗外的风光也分外可爱。在给朋友的信中,郑振铎忍不住兴奋地描述道:“沿途风景颇佳,大似‘山阴道上’,好山好水,不绝的迎面而送来眼前。”到下榻的沙面胜利大厦安放好行李后,郑振铎便早早地出来“坐茶楼”了——九月的广州,街头还没有褪去炎热。早茶在广州饮食篇章里率先出道,这对于一路舟车劳顿的郑振铎来说,实在是一个美妙不过的体验。茶香幽幽的一盅两件,让他神清气爽。
1954年11月,在北国渐起的萧索冷风中,郑振铎第三次来到温暖的广州。开会、作报告、看代表团彩排、赴当地博物馆考察,去西堤、十三行各处采购旧书……工作,仍占据着他在广州时间的较大比重。紧凑的行程里,郑振铎抽不出大段时间去游山玩水,唯有好好吃饭,才是对忙碌生活最快捷的安慰和放松,也是对这座热情的城市应有的回应。
有了前两次对广州美食的初步了解,这次在广州生活的23天里,沙面、十三行、西堤、城隍庙、西关等地的茶寮酒馆,都曾留下过郑振铎的踪影,北园、迎宾馆等广州美食地图上的地标,亦得他时常光顾。
1955年3月20日,在离穗的前一天,郑振铎没有再去市区的各色酒楼,只在文管会和作协吃了简单的两餐。午饭是一位吴姓友人自己做的,食材平实,滋味却很好。朴素的家常味道,一样让他乐在其中,甚至多饮了几杯。 【“流动”的广州城】
郑振铎能在上海、在巴黎品赏到粤菜,这说明广州与上海、巴黎等地到底存在怎样的食味关联?粤菜的文化版图到底有多广阔?这又从中说明广州这座城市怎样的人文特性?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从一个文化人的著名论断说起。
1923年,南社老前辈、学者胡朴安先生编写出版了一部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中华全国风俗志》。其中对于广东的描述,有这样一段文字:
广东之酒楼,可谓冠绝中外。其建筑之华美,陈设之优雅,器具之精良,一入其中,辉煌夺目,洵奇观也……菜以鱼翅为主品,其价每碗10元至50元;10元以下,不能请贵客也。翅长数寸,盛入海碗,入口即化……烧猪、蒸燕窝等亦为珍品……至平常之菜,大约8元至10元,亦颇冠冕矣……
胡老先生曾受孙中山先生之邀,准备去广州,后因陈炯明叛乱而搁浅。这里所说的广东酒楼,主要指广州酒楼,胡朴安对广州酒楼和美食的描述,大概来自于他在上海的生活体验。
上海與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两座关联紧密、关系微妙的重要城市。广州是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开启现代化进程最早的城市;鸦片战争后,“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上海继之而起,形成国际化程度更高、影响更大的商业大都市。
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广州(广东)人数量甚多,构成了上海早期开发与后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以前,广州(广东)海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繁盛,积累下雄厚的财力,拥有众多通晓外事、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人杰,这恰是上海发展所必需的。所以,在上海滩,不管是创建实业、置办商业、投入基建,还是振兴文化艺术,广东人始终当仁不让。
1937 年,饶平人、留法博士张竞生就在《广东精神是什么》一文中,这样评价广东同胞在上海滩的大场面:
若说有广东精神一回事,大概不离二件:一是广东人好打,且打得好,十九路军在沪战一役已经证明了……尚有一种精神,就是长于经济。沪地几个大百货公司都是粤人经营的。上海北四川路与日人平分天下的只是广东人。南洋与美国的华侨经济力,素极著名了。无论地球何处,都有粤人足迹,可说粤人与英旗同具“无日落”之光荣。
在他眼里,粤人经商的能力几乎可以与大英帝国的商人相提并论。
故在学术界中,曾有“广州孕育了上海”的说法。早在1921年,《上海的历史》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版,编撰者为格·兰宁和斯·柯林。这是一本用外国人的眼光去看上海早期发展的图书,该书第二部分的标题,即“广州:上海的摇篮”。 “广州是上海的摇篮”这一提法,亦可见于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1964年撰写的《上海的“广州化”》,作者认为,上海开埠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以广州城为蓝本的。
提及这段历史,当然是为了揭示广州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广州的人口精英与人文精神,不止是流向上海,流向中国,同时流向世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便是确证。与商贸、政治、文艺、生活方式等输出相对应的是,是海内外文明的流入与交汇,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从未停歇。从赵佗建立南越国,到珠玑巷汉人南下,到十三行时期北人“走广”,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波“新广州人”过江,中原汉文化最终在南海之滨生根发芽。从《史记》中关于广州海外奇货的描述,到唐代成为第一大港,到“一口通商”,再到近代的“西风东渐”,广州敞开怀抱接纳的,始终是广阔的世界。
所以,与其说“广州”是一个地理概念,囿于固定的空间,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概念。城市在流动之中,“食在广州”的金字招牌,亦在流动之中,历久弥新。
【声名远扬“郑家菜”】
1951年,季羡林曾和郑振铎一道出国访问,两人过从甚密。他曾对郑振铎的文化人生做出这样的评价:“长江大河,汪洋浩瀚;泰山华岳,庄严敦厚。”郑振铎的一生,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他办事谨严、做人磊落,如此断语实至名归。
郑振铎爱吃、懂吃、会吃,且有福气吃。他是福州人,郑母能做一手地道的福州菜,如用红糟做的鸡鸭鱼肉,便是日常餐桌上的主菜,而别有风味的炒粉干,也很受郑振铎的喜爱。好客的郑振铎常将朋友请到家中,“郑家菜”在京沪文化界声名远扬,文友都为能亲口尝到“郑家菜”为一大乐事。
郑振铎曾写过一篇《宴之趣》,特别谈到茅盾、胡愈之、叶圣陶等人在家觥筹交错的场景。他在上海以“乡下人”自居,不喜“征鹿于酒肉之场”,独爱和朋友在家小聚,“全座没有一个生面孔,在随意的喝着酒,吃着菜,上天下地地谈着”。
郑振铎的福建老乡冰心也曾记录这样一段温暖的往事:
他(注:指郑振铎)特别邀请朋友给我们饯行。据我的回忆,我是在那次席上,初次会到茅盾同志的。胡愈之同志也告诉过我,他是在那次饯别宴上,和我们初次会面的。也就是在那次席上,我初次尝到郑老太太亲手烹调的福建菜。我在太平洋舟中,给振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感谢你给我们的‘盛大’的饯行,使我们得以会见到许多闻名而未见面的朋友……更请你多多替我们谢谢老太太,她的手艺真是高明!那夜我们谈话时多,对着满桌的佳肴,竟没有吃好。面对这两星期在船上的顿顿无味的西餐,我总在后悔,为什么那天晚上不低下头去尽量地饱餐一顿。”
1958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庆典。郑振铎和冰心同在观礼台上,两人紧挨着聊起天来,了解到接下来彼此都要出国外访。郑振铎笑着说:“你不是喜欢我母亲做的福建菜吗?等我们都从外国回来时,我一定约你们到我家去饱餐一顿。”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谈话,“郑家菜”的邀约也化作了泡影。
同年10月18日,郑振铎在外访途中,因飞机失事殉职。“当时,我哪里知道这就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次的充满了热情和诙谐的谈话呢”,事后,冰心悲伤地记述道。
其实,郑振铎本人也是做菜的高手,“郑家菜”的名号也有他的一份贡献。据其子郑尔康回忆,郑振铎善于烹饪,经由他本人改良的“东坡肉”,被朋友赞为“此品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时降人间”。此外,狮子头、坛子鸡也是他的拿手好菜,这也难怪周予同为他点赞:“振铎简直是今日的易牙!”(注:易牙为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擅长调味,很得齐桓公欢心)
美味佳肴散发的扑鼻香味,和满屋的书香交融在一起,应和着大文人、大学者别具一格的雅趣生活。不知当郑振铎于家中独酌或聚餐的时候,是否会常常想起自己在广州寻味的过往。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