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整天都在和学生的错误打交道。错误一向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夸美纽斯认为“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错误,才能在练习中没有错误。”以为只要小心翼翼地防错、堵错,错误就能避免。可实践证明,事实并不如此。今天的教育,不再视错误为“洪水猛兽”,而是把错误看成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呢,听听我的赘述。
一、情感上,正确把握
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错误是学生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帮助学生消除对错误的恐惧感。只有在一个民主、融洽和信任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敢于和教师及同伴充分地交流对问题的理解,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其他学生也才能抱着赏识的态度,促进共同的发展。
案例:《找规律》
当老师要求学生猜想并推测五边形内角和时,一个学生大声地喊出了“720°”这与正确答案540°显然不符,面对这样的“不正确”,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了720°。这时,同意540°的孩子不满意了,争先恐后地举着手要上台演示,当几个学生都演示出是540°时,孩子们兴奋地对徐老师喊:“是540°!”“是540°!他错了!”这时老师笑容可掬地问这个孩子,“现在你有没有什么感想?”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错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后排的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他没有错。”老师赶紧问道:“那么你认为他为什么没错啊?”“老师,要是没有他的错误,我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短暂的鸦雀无声后,全场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掌声既是送给后排那位同学的,也是送给老师的。
二、时间上,充分表达
当学生暴露出错误之后,教师必须充分地理解和分析学生的错误。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陈述理由,理解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想的。有经验的老师一般在这个环节会给学生几十秒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宝贵的“资源”和创新的想法都是在这里被挖掘出来。
案例:《面积复习》
一道判断题:“4个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面积一定是4平方米。”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一定。如果4个小正方形摆成一排,或者是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4平方米。可是,如果你角对角的拼,那么它的面积就不是4平方米。”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一头雾水,学生们的“啊”声也明确表示了他们的不理解与不赞成。这位学生此时十分发窘。老师并没有急于否定他,而是说:“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是吗?那就把你的想法画在黑板上!”学生画图(图略),随即学生边指图边说:“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大于4平方米。”原来,他把两个正方形中间的空隙也算入面积了!老师没有简单纠正,而是:“这一块到底算不算?还得看究竟什么是面积。”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相关的旧知,学生纷纷发表观点:面积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是这么围成的(生指图形的周长),所以,那一块不应该算在内;这个图形的面积还是4平方米。老师总结说:“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面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么,同学们,是谁帮助我们复习了面积的知识?”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那种羞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投入。
三、空间上,系统开放
错误产生的时候,生态主体系统内部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过程与方法结构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构等是处于“混乱”状态的,如果这时采用忽略错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所获取的知识必然是死的,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使系统结构不断处于有序状态,使“混乱”转化成有序。
案例:《轴对称图形》
师:其实,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出示下图)你能很快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吗?
师:(当学生跃跃欲试时)尽管大家都急着想说,但张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个忠告:有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图形,也许你看上去特别像一个轴对称图形,而它恰恰不是;有些你看上去不像,而它偏偏就是。张老师为每一小组都准备了这五个图形,大家可以先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地作出猜测,然后再亲自动手折一折进行验证。(学生在组内先根据观察作出猜测,再动手验证)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拿定主意。那好,选择你最有把握的一个,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如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话,长方形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哦,这是他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它无论怎么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我认为不是。
师:(激动地上前与她握手)谢谢。不过感谢你并不表示我赞成你的意见,只是你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不同的声音。(继而面向全班同学)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更倾向于那种观点?(学生纷纷举手表决,各有一部分学生赞成其中的一种观点)来,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一方,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生:我们组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无论怎么对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有道理,反方谁来?
生:我们组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
生:我们反对。因为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看对折后两边能否完全重合,而这个图形显然无法重合。
生:(补充)而且你们将这个图形剪拼后,已经改变了这个图形的形状和性质,所以我们认为它原本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回到赞成“是的”一方)听了对方的阐述,再结合我们一开始探讨轴对称图形时的要求,你现在的观点是——
生:(沉默一会儿后)现在我也同意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
师:(微笑着)谢谢。你的退让,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
……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错误的出现,才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由于出错学生的勇气,才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发进一步的求知欲望;正是由于出错学生的“怪异思想”,才能让我们创造性地学习,甚至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想起了这样一首小诗:
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
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
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
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
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在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不要拒绝犯错误的“幸福”,这本该是快乐的。让学生呈现出在我们成人眼里看来所谓的“错误”,再和学生一起去探究这一个个活脱脱的“美丽”的错误,这才是学习的本义!
一、情感上,正确把握
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错误是学生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帮助学生消除对错误的恐惧感。只有在一个民主、融洽和信任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敢于和教师及同伴充分地交流对问题的理解,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其他学生也才能抱着赏识的态度,促进共同的发展。
案例:《找规律》
当老师要求学生猜想并推测五边形内角和时,一个学生大声地喊出了“720°”这与正确答案540°显然不符,面对这样的“不正确”,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上了720°。这时,同意540°的孩子不满意了,争先恐后地举着手要上台演示,当几个学生都演示出是540°时,孩子们兴奋地对徐老师喊:“是540°!”“是540°!他错了!”这时老师笑容可掬地问这个孩子,“现在你有没有什么感想?”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错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后排的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他没有错。”老师赶紧问道:“那么你认为他为什么没错啊?”“老师,要是没有他的错误,我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短暂的鸦雀无声后,全场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掌声既是送给后排那位同学的,也是送给老师的。
二、时间上,充分表达
当学生暴露出错误之后,教师必须充分地理解和分析学生的错误。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陈述理由,理解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想的。有经验的老师一般在这个环节会给学生几十秒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宝贵的“资源”和创新的想法都是在这里被挖掘出来。
案例:《面积复习》
一道判断题:“4个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面积一定是4平方米。”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一定。如果4个小正方形摆成一排,或者是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4平方米。可是,如果你角对角的拼,那么它的面积就不是4平方米。”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一头雾水,学生们的“啊”声也明确表示了他们的不理解与不赞成。这位学生此时十分发窘。老师并没有急于否定他,而是说:“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是吗?那就把你的想法画在黑板上!”学生画图(图略),随即学生边指图边说:“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大于4平方米。”原来,他把两个正方形中间的空隙也算入面积了!老师没有简单纠正,而是:“这一块到底算不算?还得看究竟什么是面积。”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相关的旧知,学生纷纷发表观点:面积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是这么围成的(生指图形的周长),所以,那一块不应该算在内;这个图形的面积还是4平方米。老师总结说:“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面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么,同学们,是谁帮助我们复习了面积的知识?”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那种羞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投入。
三、空间上,系统开放
错误产生的时候,生态主体系统内部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过程与方法结构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构等是处于“混乱”状态的,如果这时采用忽略错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所获取的知识必然是死的,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使系统结构不断处于有序状态,使“混乱”转化成有序。
案例:《轴对称图形》
师:其实,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出示下图)你能很快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吗?
师:(当学生跃跃欲试时)尽管大家都急着想说,但张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个忠告:有时,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图形,也许你看上去特别像一个轴对称图形,而它恰恰不是;有些你看上去不像,而它偏偏就是。张老师为每一小组都准备了这五个图形,大家可以先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地作出猜测,然后再亲自动手折一折进行验证。(学生在组内先根据观察作出猜测,再动手验证)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拿定主意。那好,选择你最有把握的一个,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如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话,长方形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哦,这是他的想法。
生:我觉得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它无论怎么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我认为不是。
师:(激动地上前与她握手)谢谢。不过感谢你并不表示我赞成你的意见,只是你为我们的课堂创造出了不同的声音。(继而面向全班同学)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更倾向于那种观点?(学生纷纷举手表决,各有一部分学生赞成其中的一种观点)来,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一方,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生:我们组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发现无论怎么对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它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有道理,反方谁来?
生:我们组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
生:我们反对。因为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看对折后两边能否完全重合,而这个图形显然无法重合。
生:(补充)而且你们将这个图形剪拼后,已经改变了这个图形的形状和性质,所以我们认为它原本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回到赞成“是的”一方)听了对方的阐述,再结合我们一开始探讨轴对称图形时的要求,你现在的观点是——
生:(沉默一会儿后)现在我也同意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了。
师:(微笑着)谢谢。你的退让,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
……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错误的出现,才让大家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是由于出错学生的勇气,才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激发进一步的求知欲望;正是由于出错学生的“怪异思想”,才能让我们创造性地学习,甚至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想起了这样一首小诗:
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
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
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
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
甚至可以让他受伤,让他在学会体悟舔舐着伤口匍匐前行的伟大与悲壮……
不要拒绝犯错误的“幸福”,这本该是快乐的。让学生呈现出在我们成人眼里看来所谓的“错误”,再和学生一起去探究这一个个活脱脱的“美丽”的错误,这才是学习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