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紧急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2012年间共抢救护理1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经过。结果 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因抢救及时,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护理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要做到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补液、早止血,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挽救产妇的生命。
【关键词】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97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8-4358-02
产妇分娩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被认为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导致产妇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进入休克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失血性休克属于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抢救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危。因此及时得当的抢救护理在治疗产后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尤为重要。我院产科在2009年——2012年间共抢救护理1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及时有效的护理保障了产妇的安全,无一例死亡,具体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2012年间有13例产妇发生产后失血性休克,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31岁,孕周35-41周,初产妇9例,经产妇4例,其中8例顺产,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量1000ml-2000ml。子宫收缩乏力4例,胎盘异常2例,生殖道创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2 结 果
1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因抢救及时,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
3 护 理
3.1 急救护理
3.1.1 一般护理 将患者平卧,头部抬高20°-30°,双下肢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用面罩或鼻息管吸氧,吸氧浓度为40%,流量设定4-8L/min,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3.1.2 补充血容量 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输入液体和血液,如果患者有腹腔内出血应避免采用下肢静脉补液。根据产妇全身状况和出血量计算合理补充血容量。选用大号针,大血管穿刺。输液时首选乳酸钠林格液,当循环改善后同时补充葡萄糖液,患者失血过多时适当补充成分血。为迅速扩充血容量,先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晶体液,再输入维持扩容时间较长的成分血、血浆等胶体液,防止晶体液渗入到血管外。根据患者轻微休克、重、危休克的程度来确定输液的用量和速度。
3.1.3 明确失血原因 产后失血应迅速找出失血原因尽早止血。根据失血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子宫乏力者应按摩子宫并注射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产道裂伤者应迅速缝合伤口,结扎止血;胎盘残留应立即进行清宫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采血样、尿样送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代谢情况便于后续治疗,纠正酸中毒。
3.1.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神智变化、皮肤、嘴唇、指甲的颜色变化,急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时表示已经休克,血压回升,脉压增大时表示休克好转。患者神志淡漠。头晕眼花。烦躁表示循环血量不足,皮肤口唇粘膜苍白,四肢冰凉,皮肤呈花斑状要补充足够血容量,当四肢转暖、皮肤干燥说明末梢循环恢复。尿量变化可以反应肾灌流的情况,当尿量小于20ml/h表示肾血流灌注不足,每小时达到30ml以上,表示循环良好。注意保暖,对休克病人保暖不能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方式进行体表加温,容易引起烫伤,血库里的库存血应复温后再输入,预防意外情况发生。
3.2 心理护理 遇到大出血,产妇往往恐惧不安,尤其是初产妇,容易加剧病情恶化,进一步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家属也会担心焦虑,易发生医疗纠纷。医护人员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抢救的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让患者保持镇定,消除紧张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抢救的最佳时机。
3.3 术后护理 术后24h-72h内应加强观察,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记录,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排除液体量和颜色是否正常。产后出血使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缝合、切除等止血方法对子宫、阴道等造成的创伤很容易引发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会阴清洁,了解阴道流血量和排出物的变化。服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为了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护理人员应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防止发生肠粘连。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为防止病情加重,应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对患者和家属给予饮食指导,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尽早恢复健康。
3.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要遵医嘱告知复查时间,出现引导持续出血、异常分泌物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回院检查。一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两个月内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避免从事过度的体育锻炼或干重活,防止盆腔出血或伤口撕裂。
4 结 论
产后失血性休克发生快必须抓紧时间抢救,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训练有素的抢救小组,完善合理的抢救护理方案,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及时充分的止血是治疗的关键,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忙而不乱,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补液、早止血,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挽救产妇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朱静.产后出血的观察、护理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3,(2).
[2] 谢素娟.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2,(7):102-103.
[3] 田玉梅,田玉芳.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4):4793-4794.
【关键词】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97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8-4358-02
产妇分娩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被认为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导致产妇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进入休克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失血性休克属于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抢救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安危。因此及时得当的抢救护理在治疗产后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尤为重要。我院产科在2009年——2012年间共抢救护理1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由于及时有效的护理保障了产妇的安全,无一例死亡,具体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2012年间有13例产妇发生产后失血性休克,年龄在20-38岁,平均年龄31岁,孕周35-41周,初产妇9例,经产妇4例,其中8例顺产,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量1000ml-2000ml。子宫收缩乏力4例,胎盘异常2例,生殖道创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2 结 果
13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因抢救及时,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
3 护 理
3.1 急救护理
3.1.1 一般护理 将患者平卧,头部抬高20°-30°,双下肢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用面罩或鼻息管吸氧,吸氧浓度为40%,流量设定4-8L/min,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3.1.2 补充血容量 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输入液体和血液,如果患者有腹腔内出血应避免采用下肢静脉补液。根据产妇全身状况和出血量计算合理补充血容量。选用大号针,大血管穿刺。输液时首选乳酸钠林格液,当循环改善后同时补充葡萄糖液,患者失血过多时适当补充成分血。为迅速扩充血容量,先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晶体液,再输入维持扩容时间较长的成分血、血浆等胶体液,防止晶体液渗入到血管外。根据患者轻微休克、重、危休克的程度来确定输液的用量和速度。
3.1.3 明确失血原因 产后失血应迅速找出失血原因尽早止血。根据失血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子宫乏力者应按摩子宫并注射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产道裂伤者应迅速缝合伤口,结扎止血;胎盘残留应立即进行清宫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采血样、尿样送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代谢情况便于后续治疗,纠正酸中毒。
3.1.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神智变化、皮肤、嘴唇、指甲的颜色变化,急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时表示已经休克,血压回升,脉压增大时表示休克好转。患者神志淡漠。头晕眼花。烦躁表示循环血量不足,皮肤口唇粘膜苍白,四肢冰凉,皮肤呈花斑状要补充足够血容量,当四肢转暖、皮肤干燥说明末梢循环恢复。尿量变化可以反应肾灌流的情况,当尿量小于20ml/h表示肾血流灌注不足,每小时达到30ml以上,表示循环良好。注意保暖,对休克病人保暖不能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方式进行体表加温,容易引起烫伤,血库里的库存血应复温后再输入,预防意外情况发生。
3.2 心理护理 遇到大出血,产妇往往恐惧不安,尤其是初产妇,容易加剧病情恶化,进一步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家属也会担心焦虑,易发生医疗纠纷。医护人员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抢救的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让患者保持镇定,消除紧张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抢救的最佳时机。
3.3 术后护理 术后24h-72h内应加强观察,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记录,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排除液体量和颜色是否正常。产后出血使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缝合、切除等止血方法对子宫、阴道等造成的创伤很容易引发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保持会阴清洁,了解阴道流血量和排出物的变化。服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为了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护理人员应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防止发生肠粘连。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为防止病情加重,应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对患者和家属给予饮食指导,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尽早恢复健康。
3.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要遵医嘱告知复查时间,出现引导持续出血、异常分泌物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回院检查。一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两个月内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避免从事过度的体育锻炼或干重活,防止盆腔出血或伤口撕裂。
4 结 论
产后失血性休克发生快必须抓紧时间抢救,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训练有素的抢救小组,完善合理的抢救护理方案,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及时充分的止血是治疗的关键,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忙而不乱,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补液、早止血,可以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挽救产妇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朱静.产后出血的观察、护理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3,(2).
[2] 谢素娟.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2,(7):102-103.
[3] 田玉梅,田玉芳.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4):4793-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