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理由·
虽然本书的书名是《致青年教师》,但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师一读再读的书,该书曾入选“2016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集,全书共6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每一辑均由10多篇文章组成,整本书共10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短则千把字,绝大多数为两三千字,长篇幅的如《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也不过五千余字。因此,整本书即使一口气读下来也并不令人感到吃力。
本书是吴非先生告别讲台之作。书中说:“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吴非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己就是这样“一盏不灭的灯”,退休十余年,一直笔耕不辍,为教育事业贡献着光和热。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吴非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倡导教师应当努力做一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写作者,这一观点发人深省。
本书从教师身边最真实的案例入手,涉及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童年、课堂、作业、教养、习惯、劳动……其中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极容易忽视的教育常识和教育细节。本书于细微处挖掘教育的本质与精髓,还原教育最真实的面目,读来令人警醒。每一篇文章,吴非先生均以质朴、温暖而大气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煽情,不做作,没有严肃、沉重的说教,恰如一位智慧长者在灯下和你话家常。
·阅读体验·
大学时代就喜欢读吴非先生的杂文,从《中国人的用人术》再到《污浊也爱唱纯洁》,读到妙处,常击节叹赏。到了工作几年后我才知道,这位三获“林放杂文奖”的杂文大家“吴非”其实跟我一样,也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曾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先生。
后来又喜欢读先生的教育随笔,从振聋发聩的《不跪着教书》开始,到发人深省的《前方是什么》,再到他的近期力作《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相较而言,我还是最喜欢这本《致青年教师》。尽管年届不惑的我已不再是青年教师,但重读先生质朴而温暖的文字,仍有颇多感触。
一、教育是慢的事業
吴非先生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可能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以后才能显现出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是‘慢’的事业。”这一观点在当今片面追求“高效”和“速成”的教育界令人警醒。
这其实是教育常识之一,与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观点可谓一脉相承,它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读的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而教育学者张文质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作《教育是慢的艺术》。
记得去年开学初,曾有一位朋友在闲聊中提起,他的儿子读小学四年级,为了竞选班长而私下“贿赂”同学——选他一票的同学将被邀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并有精美礼物相赠,最终他如愿以偿,“成功”当选。这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因为朋友讲这件事时的表情是认真的,甚至带着一些得意——为他儿子的懂事与早熟。而在边上的我听了之后心情异常沉重,同时也为自己是一位教育者而暗自羞愧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孩子如此早熟?到底是谁在他的心里过早地植入了可怕的、不正当的竞争意识?这不是现实版的“揠苗助长”吗?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实现慢的教育。
二、教育要遵守常识
吴非先生说:“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无独有偶,我的导师王尚文教授在一篇博文中也指出:“常识是教育的底线。作为一个人,我们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需要常识;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常识、普及常识,才能真正获得教师这一职业的尊严和幸福。”而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也说:“在一个互相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便是深刻,更是勇气!因此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见识更重要的是胆识,比胆识更重要的是常识。”三位语文大家可谓不谋而合。
常识教育在当今的教育界仍是大问题。如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多是从政治学角度来解读的,遵从的是毛主席对鲁迅先生所下的定论:“三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中国第一等圣人”。对此,学者林贤治说:“这个人已经被权力者连同知识者双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弄得简直面目全非了呢!”就连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与孙子周令飞都说:“这样的鲁迅很空洞,我们不认识这样一个鲁迅。”于是,教育界产生了这样的怪现状: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几乎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我想,产生这种怪现状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教师自身,因为我们没有教常识,没有把一个真实的鲁迅教给学生。
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说:“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不要把前人的定论作为自己的心得,不要受到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应不抱成见、不戴有色眼镜地看鲁迅。我们应带领学生读出一个“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鲁迅,读出一个“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的鲁迅,读出一个“笑声是明朗的”鲁迅——这才是真实的鲁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
三、教育是一种唤醒
吴非先生说:“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先生又说:“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这些话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教育箴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还清晰地记得7年之前的一天,我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浙江磐安孝子陈斌强的一段感人视频: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陈斌强用那根小时候母亲背过他的青色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背上,每天骑着摩托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风雨无阻。课间争分夺秒地替母亲洗脸,喂母亲吃饭,给母亲处理大小便。陈斌强说:“虽然妈妈不记得我是她的儿子,但妈妈知道我是对她好的人。”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地联想起那一年我母亲住院时自己每天来回奔波的情形。我的母亲住院才两个多月我已不堪其忧,而陈斌强一干就是5年。想到这儿,我再也遏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任眼泪在脸上肆意地流淌,哭得稀里哗啦。有学生见状为我递上了纸巾,许多学生都与我一起被感动了,教室里顿时抽泣声一片。
我在学生面前的这一哭并不可笑,更不可耻,因为我是用真情在与他们交流,并与他们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我通过眼泪,将自己的一颗真心袒露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消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真情能打动人,教师之真唤醒了学生之真,唤醒了他们人性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我相信,这一场景将长久地留在我和学生的记忆之中,而这样的教育应该说是最自然、不做作的,是无痕而有效的。
四、教育者的胸襟
吴非先生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我的导师王尚文教授也一再呼吁:“语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在这一点上,两位王老师(吴非先生本名王栋生)可谓心有灵犀。
我的徒弟陈伯安老师在《良师难遇》一文中这般描述对我的印象:“在三年时间里,我居然从未发现陈老师因为学生的缘故生过一次气、动过一次怒,一旦说起学生说起教育,他的脸总是不自觉地舒展开来,眉眼之间尽现爱意。”他这番话说得太绝对了,但大体上还是事实。我曾在《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9年2月发表过一篇文章《努力做一位“三好教师”》,道出了我的专业追求:好好教书,好好读书,好好写作。近五年,我每年之初都给自己定一个年度“三10小目标”:至少上10堂令学生和自己都满意的课,至少读10本与专业相关的书,至少发表10篇文章。最终,这些“小目标”都超额达成了。相应的,我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我的胸襟变得越来越宽广,我的课堂变得越来越从容,我的专业成长也进入了加速期,并于40岁那年被评为浙江省最年轻的正高级高中语文教师。
我的这种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影响了一批我的学生。其中,我的第一届学生戴柏葱因受我的影响,他也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大学毕业之后又回到母校成了我的同事兼徒弟。最近,他在一篇文章《我的三友师傅》中写道:“大学四年里,我和陈老师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通信,我们在信里互相督促学习。陈老师经常向我推荐阅读书目,然后指导我阅读,还向我‘推销’他的两个文化名人偶像苏轼和钱钟书。在他的影响下,我在大学四年里读了好多书,做了很多读书笔记,也喜欢上了苏轼和钱钟书。我很庆幸,我的大学有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而不是寝室的被窝。而这一切,与陈老師的督促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如今,我的这位“三友”弟子,已经在《中国教育报》《新课程评论》《教学月刊》等报刊上发表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和随笔,并有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这一点令我尤感欣慰。
我有幸于十年之前的初夏赴南京师范大学游学,近距离聆听了吴非先生的教诲。在先生讲座之隙,我请先生在我特意带去的《不跪着教书》一书的扉页上题词,先生题曰:把人的教育写于旗帜上。我想,这正是吴非先生终生践行的教育理念。记得先生还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其实极为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让他们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钱理群教授曾呼吁:“教师当如王栋生!”吾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研组长、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兼职师训员,正高级教师)
·拓展阅读·《不跪着教书》吴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本书是吴非先生的第一本教育随笔集,入选了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和“2016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还曾入选文化部“知识工程推荐书目”。书中大声疾呼:“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业已成为当代中国教师的代表性声音,成为当代教师坚守教育理想的一种精神姿态。
我姓陈,名智峰,号愚溪。1978年暮春,我于楠溪江之畔芙蓉古村呱呱坠地,1995年初秋负笈求学于婺江之畔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瓯江之畔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并任教研组长。我于而立之年(2008年)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又于不惑之年(2018年)晋升为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现为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兼职师训员、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派名师”培养对象、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从教以来,我以“三好教师”(好好教书、好好读书、好好写作)自勉。我深耕课堂,探索的“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获2019年浙江省教研课题一等奖,曾获“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教学能手一等奖;我酷爱读书,家庭藏书近万册,家庭曾被评为首批“温州市爱阅读榜样家庭”30家之一;我热爱写作,从教20年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8篇。我践行教学相长之道,曾创立当代温州市首个写作古典诗词的学生社团“苍峰诗社”,指导学生发表诗作2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