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精湛技艺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近日,以“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为主题的“青岛制造”宣传片在央视多个频道滚动播出,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形象,提升了青岛制造业企业的知名度,在青岛企业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
一座“工匠之城”必然会具备工匠精神,那么,何为“工匠精神”?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外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极致”等内涵。
如果问,从“工业4.0时代”到未来的“工业5.0时代”是否还需要“工匠精神”?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时代,都离不开人们孜孜以求、不懈进取的精神。拥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和企业,无一不是纯粹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执着于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瑕疵。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仅需要耐得住寂寞,更要经得住诱惑。
工匠精神在哪里?在青岛不难寻找。大到火车飞机,小到电池笔芯,各行各业,无不需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纺织大拿”郝建秀到“工人楷模”许振超、从“高铁工匠”宁允展到“汽机能手”胡克涛……时代变迁并没有洗尽他们身上的荣誉光环,相反这种精神被“后代”延续下来,激励着每一位业内人士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诸多业界新纪录,而这一切正是青岛工匠精神的传承力量。
“小角色”成就“大事业”
论港口吞吐量,青岛港不是全国最牛的;论货物运输量,青岛港不是全球最大的。但是,我们从不否认,青岛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诞生,植根于我们的深厚记忆,从1892年起步,海港的一步步崛起与辉煌,和这座城市走向海洋的航程血脉相连。
有人说,青岛港的传奇,正是青岛港精神的传奇。你可以说青岛港不是最厉害的,但是你不能否认青岛港的工人也许是全世界最牛的。
只因为这里诞生了许多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时代先锋,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每位职工,无论工种多么“渺小”,都有着强大的爱岗、敬业和进取精神。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家的温暖,也贡献着绵薄却持久的力量,例如许振超。
1950年1月,许振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74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进入青岛港,成为了一名码头工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港口也迎来了大发展。当过搬运工、电工、门机司机的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1987年,许振超曾创出两小时卸载120个集装箱的纪录,当时青岛港装卸效率仅为每小时30多个集装箱。一次,桥吊突然坏了,国内没人会修。外国专家来后,不允许港口工人看维修过程,在维修了12天后却拿走了4.3万元人民币,相当于许振超10年的工资。这一事件深深的刺痛了许振超,于是,他发誓一定要攻克难关,挺起中国码头工人的脊梁,要在全世界港口行业中把集装箱装卸速度干到第一。
立下誓言后,许振超开始自学成才,苦练技术,逐渐成长为一名学习型、创新型、充分掌握现代技能的新时期优秀产业工人。最终,他成功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1992年10月,许振超成为了桥吊队队长。担任队长后,许振超在新岗位上如鱼得水,迅速带出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开发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智能指挥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集装箱作业“无人桥板头”,完成了业界首创“无动力自动摘锁垫”项目,打造了“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保”服务品牌,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还积極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污染降低近零。
2004年,许振超被评为当代产业工人典型。在全国人大任职以来,他连续多年参与提交了有关保障劳动者权利、待遇和职业技能开发的议案,践行工匠精神。在青岛港,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码头装卸的农民工,还是油罐码头的维修工、厨房工作的服务员,或者是打扫卫生的保洁工,只要你用心学习,钻研技术,总有提升自己的空间和获得荣誉的渠道,小角色可以有大追求、低学历可以掌握高技能、小岗位也可以成就大事业。
“高铁工匠”为“中国梦”提速
第一次知道宁允展,是在央视播出的“五一劳动节专题片《大国工匠高铁研磨师宁允展》中看到了他的先进事迹,也因为他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为他和青岛感到骄傲。再次看到宁允展,是他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他与其他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宁允展的获奖也是继许振超之后,青岛市涌现出的第2位全国道德模范。
1991年,宁允展进入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8年来,宁允展深耕一线,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长期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研磨和装配工作,也是第一位从事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技能工人。2004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产品进入试制阶段,转向架上的定位臂成了困扰转向架制造的拦路虎。高速动车组以200多公里时速飞奔时,不足10平方厘米的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达到二三十吨,要求定位臂与轮对节点必须严丝合缝。按要求,必须保证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 05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间距,这要靠纯手工研磨来实现。研磨精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稍有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宁允展主动请缨,挑战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平时的深厚积累加上夜以继日的潜心琢磨,通过反复摸索和试验,宁允展钻研出了一套研磨方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研磨精度也有极大提高,有效保障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制造。
宁允展作为车间里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后来成为研磨班的班长。但几年后,他主动找到领导说不当这班长了,要在一线一心一意搞技术。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除了电焊,宁允展还自学了机加工、电脑绘图等多样技能,全面的技能加上好学钻研的劲头,宁允展主持的课题频频获得公司优秀攻关课题和技术革新课题奖项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动车组排风消音器、动车攻丝引头工装、动车定位臂螺纹引头定位工装……这些发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多年来,他立足岗位、牢记使命、创新实干,与千万高铁工人共同打造一流的大国重器、大国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速前行。 “汽机大拿”巧手改“宝”
“朴实、聪明、胆大、心细”,与胡克涛接触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位由内而外散发着人格魅力的新时代“工匠”。从30年前进入青岛能源集团金莱热电公司后,胡克涛就一直跟“汽机”打交道,沉着稳重的他,既能准确无误、苛刻严谨的维修每一台汽机,又能娓娓道来汽机的各种原理。他说,维修的过程就是一种与生命对话的过程。“耐心去做、细心研究总会把工作做好。”因此,要对所辖设备维修好、维护好,就必须把它的各种原理“吃透”,怎样加工一个配件?修复一台旧泵?研磨一个阀门?制作一种工具?只有充分了解设备才能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所学充分用于工作,攻克了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一项项难题。
例如,2012年公司由于锅炉负荷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决定将一台抽凝机组改为背压机。由于购买新汽轮机价格高贵且供货周期过长,难以实现当年投运。为节约资金和争取时间,胡克涛从网上查到河南许昌一家企业自备电厂由于厂房搬迁有闲置汽轮机。于是,他亲自上阵,50万就谈妥,设备拉回来后立即带领团队自行设计改造安装,一次启动成功,为公司节约了上百万资金。“尝到甜头”的胡克涛2013年又查到浙江萧山一家热电企业搬迁厂房处置设备,他到现场一看汽轮机只使用了半年,里面转子等关键部位铮明瓦亮,崭新如初。他大喜之下又不动声色地再次以“低价”拿到手,回来后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成功完成了金浪汽轮机安装改造,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外供汽能力。目前,这两台汽轮机已经成为公司生产运行的主力设备。其实,汽轮机改造对胡克涛来说也是第一次,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靠的就是平时掌握了过硬的技术、认真扎实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而在改造两台汽轮机期间又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就是每天晚上总是半夜醒来,考虑前一天改造工作是否有问题,今天工作该如何安排,一切考虑成熟才能安然入睡。汽轮机改造完成后这一“症状”自然消失。2014年到2015年,他再次从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着手,带领团队成员利用换热站淘汰旧泵,进行维修改造后分别用于金浪3号炉消防系统和金浪1号、2号炉脱硫系统运行以及厂区工业水泵改造,取得良好效果,节约资金10多万元,同时保证了设备安全无事故运行。
2013年公司成立了“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胡克涛如鱼得水,带领团队成员,学技术、钻业务,不断提升团队整体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胡克涛创新工作室”很快成为公司的一个亮点。2015年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之后,公司根据“胡克涛创新工作室”的实际情况,对工作室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打造。首先确定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技术创新出发,面向公司各个专业进行技术探讨与创新。胡克涛创新工作室下设4个创新小组,分为运行节能降耗创新小组、供热服务创新小组、环保与新能源创新小组、汽机维修技术创新小组。力求在公司内以劳模的精神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品德带动每一位员工,以精湛的技术和创新创效活动为企业创造效益。
从20岁到50岁、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内敛深沉的中年,青岛能源集团金莱热电公司记录着胡克涛的一步步脚印、一次次努力和一个个成就,在属于他的那张“成绩单”上,抒写着一页页耀眼的“光芒”。
紡织女工走进国家机关
1935年11月,郝建秀出生于青岛的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9月,郝建秀来到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上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中的一员。
当上工人以后,郝建秀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主动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一有空闲时间就苦练接线头技术。单独值车以后,郝建秀发现老工人接线头非常快,一大片断线头转眼工夫就接上了。为了掌握接线头技术,她下班以后不回家,站在老工人的身边,先是认真地看,再自己实践,不懂就问,时间不长,接线头技术就提高了很多。在值车期间,郝建秀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断线头,光纺好纱,皮辊花不就少了吗?有一次郝建秀正在接断线头,身边忽然冲起一片花毛,花毛所到之处一下子断了好几根线头。这个发现令郝建秀又惊又喜,于是就在值车的过程中走到哪里将卫生打扫到哪里,随时清除花毛,保持车面清洁。郝建秀觉着这样做比以前来回跑轻松得多了。经过观察她还发现一个问题,纱锭还有10圈以上不能换,换得早容易断线头,在差两三国的时候换最合适。这些问题的发现,激起了她钻研技术、攻克难关的极大兴趣,工作越来越着迷,越干越有乐趣。
郝建秀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过国棉六厂、青岛市、山东省和纺织部的领导和专家的多次总结,郝建秀工作法产生了。郝建秀工作法推广以后,在全厂立即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诸多外厂也都来参观学习,她还经常到其他纺织厂做示范表演。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工人对郝建秀工作法持怀疑态度,但经过实践检验,郝建秀工作法确实效果显著,逐渐在全市推广,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活动全面展开。
1951年7月,全国纺织厂细纱工作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现场会在青岛举行。会上,高度评价郝建秀工作法,充分肯定了郝建秀工作法对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和抗美援朝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假如全国纺织厂的皮辊花率都能达到青岛市平均0803%的水平,一年就可以多增产27113件纱,其超额利润可买50架战斗机;假如全国纺织厂的皮辊花率若能达到青岛国棉六厂平均0.497%的水平,一年可以多产36738件纱,其超额利润可以买68架战斗机;假如全国的纺织工人都能达到郝建秀0.25%的皮辊花率,一年可多增产4.4460件纱,能买更多的战斗机,支援抗美援朝。
会议闭幕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全国有400多家纺织企业立即掀起了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高潮。一些非纺织行业也借鉴郝建秀工作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取长补短,促进了企业增产增效。
建国初期,国家决定在若干省、市和重点大学设立速成中学,重点培养文化水平较低但在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要求在几年内学完全部中学课程。1952年,山东大学在青岛设立了工农速成中学,作为首届学生,郝建秀从国棉六厂来到了这所中学学习。由于文化底子薄,郝建秀在学习期间遇到不少困难,但她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不会做的题虚心请教。郝建秀的社会活动很多,经常影响上课,每次参加活动回来,便加倍努力,跟上课程。一学期下来,7门功课成绩良好,有些学科在80分以上。1953年,郝建秀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领导决定将郝建秀调到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插班学习。1958年,郝建秀毕业,同年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会议。为了不影响学习,郝建秀每次到北京前总是请老师将功课为她先讲一遍。郝建秀开会时带着课本,利用休息时间看书,晚上从来不去看文艺演出,而是抓紧时间学习文化课。由于学习刻苦努力,郝建秀顺利学完了大学课程,于1962年夏天毕业。
郝建秀大学毕业后,纺织部的领导找她谈话,了解她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想法。郝建秀表示,希望工作能和学习的专业接近一点。领导尊重她的意见,安排她回青岛国棉六厂任技术员,后来调到青岛国棉八厂,先后任工程师、副厂长、革委会主任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在担任青岛国棉八厂领导职务期间,她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搞了不少革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直到上世纪70年代,郝建秀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开始了她的新的人生旅程。
除郝建秀外,青岛染料厂员工王吉庭创造的亚硝基化操作法,大大提升亚硝基酚的产出率,受到苏联援华专家的重视和赞赏;技术能手徐呈龙改进创新了65种机器、工具和操作方法,节约了318000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人130年的工作量……青岛一位位工匠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对于青岛制造业来说,从最初被德占时期萌生嫩芽,到如今正茁壮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正是“匠人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晶。没有他们在前面的无私奉献,更不会成就如此多的青岛百年企业,二者关系密不可分。新时代的来临,加速了“工匠精神”的发酵。正所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岛工匠秉承着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信念,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近日,以“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为主题的“青岛制造”宣传片在央视多个频道滚动播出,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形象,提升了青岛制造业企业的知名度,在青岛企业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
一座“工匠之城”必然会具备工匠精神,那么,何为“工匠精神”?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外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极致”等内涵。
如果问,从“工业4.0时代”到未来的“工业5.0时代”是否还需要“工匠精神”?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时代,都离不开人们孜孜以求、不懈进取的精神。拥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和企业,无一不是纯粹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执着于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瑕疵。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仅需要耐得住寂寞,更要经得住诱惑。
工匠精神在哪里?在青岛不难寻找。大到火车飞机,小到电池笔芯,各行各业,无不需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纺织大拿”郝建秀到“工人楷模”许振超、从“高铁工匠”宁允展到“汽机能手”胡克涛……时代变迁并没有洗尽他们身上的荣誉光环,相反这种精神被“后代”延续下来,激励着每一位业内人士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诸多业界新纪录,而这一切正是青岛工匠精神的传承力量。
“小角色”成就“大事业”
论港口吞吐量,青岛港不是全国最牛的;论货物运输量,青岛港不是全球最大的。但是,我们从不否认,青岛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诞生,植根于我们的深厚记忆,从1892年起步,海港的一步步崛起与辉煌,和这座城市走向海洋的航程血脉相连。
有人说,青岛港的传奇,正是青岛港精神的传奇。你可以说青岛港不是最厉害的,但是你不能否认青岛港的工人也许是全世界最牛的。
只因为这里诞生了许多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时代先锋,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每位职工,无论工种多么“渺小”,都有着强大的爱岗、敬业和进取精神。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家的温暖,也贡献着绵薄却持久的力量,例如许振超。
1950年1月,许振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74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进入青岛港,成为了一名码头工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港口也迎来了大发展。当过搬运工、电工、门机司机的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1987年,许振超曾创出两小时卸载120个集装箱的纪录,当时青岛港装卸效率仅为每小时30多个集装箱。一次,桥吊突然坏了,国内没人会修。外国专家来后,不允许港口工人看维修过程,在维修了12天后却拿走了4.3万元人民币,相当于许振超10年的工资。这一事件深深的刺痛了许振超,于是,他发誓一定要攻克难关,挺起中国码头工人的脊梁,要在全世界港口行业中把集装箱装卸速度干到第一。
立下誓言后,许振超开始自学成才,苦练技术,逐渐成长为一名学习型、创新型、充分掌握现代技能的新时期优秀产业工人。最终,他成功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1992年10月,许振超成为了桥吊队队长。担任队长后,许振超在新岗位上如鱼得水,迅速带出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开发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智能指挥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集装箱作业“无人桥板头”,完成了业界首创“无动力自动摘锁垫”项目,打造了“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保”服务品牌,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还积極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年节约资金3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污染降低近零。
2004年,许振超被评为当代产业工人典型。在全国人大任职以来,他连续多年参与提交了有关保障劳动者权利、待遇和职业技能开发的议案,践行工匠精神。在青岛港,就是这样,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码头装卸的农民工,还是油罐码头的维修工、厨房工作的服务员,或者是打扫卫生的保洁工,只要你用心学习,钻研技术,总有提升自己的空间和获得荣誉的渠道,小角色可以有大追求、低学历可以掌握高技能、小岗位也可以成就大事业。
“高铁工匠”为“中国梦”提速
第一次知道宁允展,是在央视播出的“五一劳动节专题片《大国工匠高铁研磨师宁允展》中看到了他的先进事迹,也因为他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为他和青岛感到骄傲。再次看到宁允展,是他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他与其他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宁允展的获奖也是继许振超之后,青岛市涌现出的第2位全国道德模范。
1991年,宁允展进入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8年来,宁允展深耕一线,从“和谐号”到“复兴号”,长期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研磨和装配工作,也是第一位从事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技能工人。2004年,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产品进入试制阶段,转向架上的定位臂成了困扰转向架制造的拦路虎。高速动车组以200多公里时速飞奔时,不足10平方厘米的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达到二三十吨,要求定位臂与轮对节点必须严丝合缝。按要求,必须保证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 05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间距,这要靠纯手工研磨来实现。研磨精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稍有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宁允展主动请缨,挑战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平时的深厚积累加上夜以继日的潜心琢磨,通过反复摸索和试验,宁允展钻研出了一套研磨方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研磨精度也有极大提高,有效保障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制造。
宁允展作为车间里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后来成为研磨班的班长。但几年后,他主动找到领导说不当这班长了,要在一线一心一意搞技术。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除了电焊,宁允展还自学了机加工、电脑绘图等多样技能,全面的技能加上好学钻研的劲头,宁允展主持的课题频频获得公司优秀攻关课题和技术革新课题奖项并被广泛推广应用:动车组排风消音器、动车攻丝引头工装、动车定位臂螺纹引头定位工装……这些发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多年来,他立足岗位、牢记使命、创新实干,与千万高铁工人共同打造一流的大国重器、大国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速前行。 “汽机大拿”巧手改“宝”
“朴实、聪明、胆大、心细”,与胡克涛接触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位由内而外散发着人格魅力的新时代“工匠”。从30年前进入青岛能源集团金莱热电公司后,胡克涛就一直跟“汽机”打交道,沉着稳重的他,既能准确无误、苛刻严谨的维修每一台汽机,又能娓娓道来汽机的各种原理。他说,维修的过程就是一种与生命对话的过程。“耐心去做、细心研究总会把工作做好。”因此,要对所辖设备维修好、维护好,就必须把它的各种原理“吃透”,怎样加工一个配件?修复一台旧泵?研磨一个阀门?制作一种工具?只有充分了解设备才能正确处理各种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所学充分用于工作,攻克了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一项项难题。
例如,2012年公司由于锅炉负荷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决定将一台抽凝机组改为背压机。由于购买新汽轮机价格高贵且供货周期过长,难以实现当年投运。为节约资金和争取时间,胡克涛从网上查到河南许昌一家企业自备电厂由于厂房搬迁有闲置汽轮机。于是,他亲自上阵,50万就谈妥,设备拉回来后立即带领团队自行设计改造安装,一次启动成功,为公司节约了上百万资金。“尝到甜头”的胡克涛2013年又查到浙江萧山一家热电企业搬迁厂房处置设备,他到现场一看汽轮机只使用了半年,里面转子等关键部位铮明瓦亮,崭新如初。他大喜之下又不动声色地再次以“低价”拿到手,回来后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成功完成了金浪汽轮机安装改造,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外供汽能力。目前,这两台汽轮机已经成为公司生产运行的主力设备。其实,汽轮机改造对胡克涛来说也是第一次,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靠的就是平时掌握了过硬的技术、认真扎实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而在改造两台汽轮机期间又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就是每天晚上总是半夜醒来,考虑前一天改造工作是否有问题,今天工作该如何安排,一切考虑成熟才能安然入睡。汽轮机改造完成后这一“症状”自然消失。2014年到2015年,他再次从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着手,带领团队成员利用换热站淘汰旧泵,进行维修改造后分别用于金浪3号炉消防系统和金浪1号、2号炉脱硫系统运行以及厂区工业水泵改造,取得良好效果,节约资金10多万元,同时保证了设备安全无事故运行。
2013年公司成立了“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胡克涛如鱼得水,带领团队成员,学技术、钻业务,不断提升团队整体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胡克涛创新工作室”很快成为公司的一个亮点。2015年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之后,公司根据“胡克涛创新工作室”的实际情况,对工作室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打造。首先确定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技术创新出发,面向公司各个专业进行技术探讨与创新。胡克涛创新工作室下设4个创新小组,分为运行节能降耗创新小组、供热服务创新小组、环保与新能源创新小组、汽机维修技术创新小组。力求在公司内以劳模的精神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品德带动每一位员工,以精湛的技术和创新创效活动为企业创造效益。
从20岁到50岁、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内敛深沉的中年,青岛能源集团金莱热电公司记录着胡克涛的一步步脚印、一次次努力和一个个成就,在属于他的那张“成绩单”上,抒写着一页页耀眼的“光芒”。
紡织女工走进国家机关
1935年11月,郝建秀出生于青岛的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9月,郝建秀来到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上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中的一员。
当上工人以后,郝建秀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主动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一有空闲时间就苦练接线头技术。单独值车以后,郝建秀发现老工人接线头非常快,一大片断线头转眼工夫就接上了。为了掌握接线头技术,她下班以后不回家,站在老工人的身边,先是认真地看,再自己实践,不懂就问,时间不长,接线头技术就提高了很多。在值车期间,郝建秀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断线头,光纺好纱,皮辊花不就少了吗?有一次郝建秀正在接断线头,身边忽然冲起一片花毛,花毛所到之处一下子断了好几根线头。这个发现令郝建秀又惊又喜,于是就在值车的过程中走到哪里将卫生打扫到哪里,随时清除花毛,保持车面清洁。郝建秀觉着这样做比以前来回跑轻松得多了。经过观察她还发现一个问题,纱锭还有10圈以上不能换,换得早容易断线头,在差两三国的时候换最合适。这些问题的发现,激起了她钻研技术、攻克难关的极大兴趣,工作越来越着迷,越干越有乐趣。
郝建秀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过国棉六厂、青岛市、山东省和纺织部的领导和专家的多次总结,郝建秀工作法产生了。郝建秀工作法推广以后,在全厂立即掀起了劳动竞赛高潮,诸多外厂也都来参观学习,她还经常到其他纺织厂做示范表演。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工人对郝建秀工作法持怀疑态度,但经过实践检验,郝建秀工作法确实效果显著,逐渐在全市推广,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活动全面展开。
1951年7月,全国纺织厂细纱工作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现场会在青岛举行。会上,高度评价郝建秀工作法,充分肯定了郝建秀工作法对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和抗美援朝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假如全国纺织厂的皮辊花率都能达到青岛市平均0803%的水平,一年就可以多增产27113件纱,其超额利润可买50架战斗机;假如全国纺织厂的皮辊花率若能达到青岛国棉六厂平均0.497%的水平,一年可以多产36738件纱,其超额利润可以买68架战斗机;假如全国的纺织工人都能达到郝建秀0.25%的皮辊花率,一年可多增产4.4460件纱,能买更多的战斗机,支援抗美援朝。
会议闭幕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大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全国有400多家纺织企业立即掀起了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高潮。一些非纺织行业也借鉴郝建秀工作法,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取长补短,促进了企业增产增效。
建国初期,国家决定在若干省、市和重点大学设立速成中学,重点培养文化水平较低但在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要求在几年内学完全部中学课程。1952年,山东大学在青岛设立了工农速成中学,作为首届学生,郝建秀从国棉六厂来到了这所中学学习。由于文化底子薄,郝建秀在学习期间遇到不少困难,但她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不会做的题虚心请教。郝建秀的社会活动很多,经常影响上课,每次参加活动回来,便加倍努力,跟上课程。一学期下来,7门功课成绩良好,有些学科在80分以上。1953年,郝建秀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领导决定将郝建秀调到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插班学习。1958年,郝建秀毕业,同年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在大学学习期间,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会议。为了不影响学习,郝建秀每次到北京前总是请老师将功课为她先讲一遍。郝建秀开会时带着课本,利用休息时间看书,晚上从来不去看文艺演出,而是抓紧时间学习文化课。由于学习刻苦努力,郝建秀顺利学完了大学课程,于1962年夏天毕业。
郝建秀大学毕业后,纺织部的领导找她谈话,了解她对自己今后工作的想法。郝建秀表示,希望工作能和学习的专业接近一点。领导尊重她的意见,安排她回青岛国棉六厂任技术员,后来调到青岛国棉八厂,先后任工程师、副厂长、革委会主任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在担任青岛国棉八厂领导职务期间,她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搞了不少革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直到上世纪70年代,郝建秀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开始了她的新的人生旅程。
除郝建秀外,青岛染料厂员工王吉庭创造的亚硝基化操作法,大大提升亚硝基酚的产出率,受到苏联援华专家的重视和赞赏;技术能手徐呈龙改进创新了65种机器、工具和操作方法,节约了318000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人130年的工作量……青岛一位位工匠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对于青岛制造业来说,从最初被德占时期萌生嫩芽,到如今正茁壮成长为一棵苍天大树,正是“匠人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晶。没有他们在前面的无私奉献,更不会成就如此多的青岛百年企业,二者关系密不可分。新时代的来临,加速了“工匠精神”的发酵。正所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岛工匠秉承着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信念,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