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关注生命、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艺术化的课堂评价,就是激励、唤醒学生的情感需求和生命意识。它是高效语文教学的源头,它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带给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滋养学生心灵的美好土壤,它能催开学生心底灼灼的生命之花。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中的艺术评价往往是课堂生成的,它最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意识。那么,怎样提高教学中的评价艺术并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呢?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语言个性化
  现在的学生,在传统教育的限制下,在简单的否定中(“不对”“你又错了”),在笼统乏味的评价中(“嗯,不错”“很好”“你太棒了”),变得沉闷而机械化。如果学生听惯了类似的、千篇一律的评价后,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从而导致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直接影响他们的评价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充分说明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个性化,要有针对性地作出符合学生个性的评语。比如,“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某某同学很像一位小老师啊,他不仅给我们解答了难题,而且像老师一样为我们分析了答题的注意点,单就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细致缜密的学生,你学会了吗?”“小陈的音色很好听,感谢他给我们带来如此美好的听觉享受!”“这么长的文章你居然背了下来,而且如此的熟练,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了!”
  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即使是再美的赞叹语言,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常评常新,学生也常感新鲜,常受鼓动。教师个性化的评价艺术会适时地影响学生的评价热情与个性语言,甚至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评价情感激励化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尤其喜欢赞美和鼓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甚至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被器重、被关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和冬日的暖阳,愉悦而温情。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当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时,教师可从其他方面给予鼓励和诱导。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闪光点。而鼓励和表扬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它们对学生无疑是一副兴奋剂,学生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评价要适度适宜。
  在课堂评价中,肯定与表扬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客观,要适度和适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长久的内趋力,要善于发现学生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当然,适度适宜的评价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有极强的分析判断力,有敏捷的思维力,这样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在课堂评价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或朗读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困难的是,在学生回答得不流利,重复啰嗦,甚至完全错误的时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主,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按参与评价的主体来分,可以把教学中的评价分为以下几类:
  (一)教师评价学生。
  这是传统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评价学生必须站在对学生生命负责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评价观,不断改进评价策略,优化课堂评价语言。教师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与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引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即时表现,牵挂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发言。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让充满关爱的语言伴护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
  (二)学生自我评价。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互相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得到来自同学的真诚称赞或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归属感等。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甚至可以找对子互评。
  (四)学生评价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评价学生,还可以评价教师。这种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微笑、爱抚、激励、信任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评价的束缚,展现自我,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新型人格,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改的理念已渗透到广大一线教师之中,语文教师在教改中也逐渐意识到: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要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重视良好的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知识的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
期刊
“写作文很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小学生学会写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一、培养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我们知道,“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比《大纲》有了明显的降低,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要注意从材料入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我们可以
期刊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一)题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其中选择题32分。  (二)试卷结构:1.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2.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①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9分。②古代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亦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看似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培养、情感的教育。只有用爱耕耘,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才能收获成功和快乐。  一、爱在我心中  “没有爱心
期刊
语文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改变以往威严、居高临下的形象,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
期刊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 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  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
期刊
在规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除审题立意外,事例论据的选择与处理也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普遍问题,一是因为平时的阅读面太窄,积累的素材太少,难以找到典型事例去论证观点,只好随便找一个能扯得上关系的凑数;二是所选事例虽然能論证观点,却又处理不好事例的详略取舍,或是中心论点、分论点处理不当。下面,就一次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这次的作文材料是:徐志摩说他在少年的时候,疯狂地
期刊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人成才、成长的“起点”。学科兴趣是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95%左右的学生都能明确指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这也表明他们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兴趣。因此,学生对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教学活动的成败与否。  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很必要的。  我对学校个
期刊
在新一轮的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单打独斗的教学行为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合力学习、合作教学、合作研讨的团队模式将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区域教研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模式:  所谓的区域教研就是指以地理位置相近、教育环境相似的几所学校或者一个县、一个区联合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区域
期刊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一桶水”灌给学生“一碗水”,而在现行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之下,师生角色转换,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说,就是以教师的“一碗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这样的做法,是否果真如有些教师所认为的那样,是在掩盖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也就是在“护浅”呢?其实不尽然。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教师在课堂上奉献这“一桶水”,常常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