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疝修补术与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6例的小儿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都较为显著,但研究组的手术之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都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疝修补术而言,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传统疝修补术;小儿疝气;比较
小儿疝气属于临床儿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之一,多见于男童。有报道指出,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1-4%,这种疾病一般比较难以自愈,所以,一旦确诊那么应该尽早给予手术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的具体方法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6例的小儿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患者中,男童30例,女童8例;年龄最小1岁半,最大7岁。左右侧疝气分别有10例和28例。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童32例,女童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岁。左右侧疝气分别有12例和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步骤为:首先给予患者腰硬外麻醉处理,麻醉起效后沿着腹股沟做一个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再将腹股沟管打开,对腹股沟管内的睾肌进行分离,然后于精索前内侧部位寻找疝囊,将疝囊进行分离后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处理,最后止血缝合。
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步骤为:首先给予患者氯胺酮麻醉处理,麻醉起效后 在外环中上方腹横纹部位做一个大长度为1.5cm-2.5cm左右的横向切口,沿着切口外腹内切开所有组织直到看到精索。接着在精索的前内侧寻找疝囊,将疝囊切开后将其游离到颈部,然后对被充分游离的疝囊进行结扎。处理完毕后将精索放回原位。最后逐层对切开的伤口进行缝合。
1.3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方法应用统计软件为SPSS13.0,参数标准差(x±s)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都较为显著,但研究组的手术之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都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具体治疗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小儿疝气属于最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保守方法一般难以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且由于该疾病一般都无法自愈,所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一般均建议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一般都比较脆弱,难以应对较大手术,手术风险非常大[1]。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对传统疝修补术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上的疗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而言,腹横纹小切口具有伤口小、创伤小、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以及住院时间更少的特点,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且由于是采用小切口形式,所以该手术方法还具有瘢痕小,更具美观性的特点[2]。另外,两种手术的并发症对比中,腹横纹小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3%,而传统疝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该手术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更大优势。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是临床常见病,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但由于小儿身体机能的特殊性,需要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效果显著以及更具美观性的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效果显著,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杰,王磊磊.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6(06):141-142.
[2]张韶峰.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5(02):415-416.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疝修补术与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6例的小儿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都较为显著,但研究组的手术之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都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疝修补术而言,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传统疝修补术;小儿疝气;比较
小儿疝气属于临床儿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之一,多见于男童。有报道指出,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1-4%,这种疾病一般比较难以自愈,所以,一旦确诊那么应该尽早给予手术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的具体方法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6例的小儿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患者中,男童30例,女童8例;年龄最小1岁半,最大7岁。左右侧疝气分别有10例和28例。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童32例,女童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岁。左右侧疝气分别有12例和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步骤为:首先给予患者腰硬外麻醉处理,麻醉起效后沿着腹股沟做一个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再将腹股沟管打开,对腹股沟管内的睾肌进行分离,然后于精索前内侧部位寻找疝囊,将疝囊进行分离后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处理,最后止血缝合。
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步骤为:首先给予患者氯胺酮麻醉处理,麻醉起效后 在外环中上方腹横纹部位做一个大长度为1.5cm-2.5cm左右的横向切口,沿着切口外腹内切开所有组织直到看到精索。接着在精索的前内侧寻找疝囊,将疝囊切开后将其游离到颈部,然后对被充分游离的疝囊进行结扎。处理完毕后将精索放回原位。最后逐层对切开的伤口进行缝合。
1.3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方法应用统计软件为SPSS13.0,参数标准差(x±s)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都较为显著,但研究组的手术之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都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具体治疗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小儿疝气属于最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保守方法一般难以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且由于该疾病一般都无法自愈,所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一般均建议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一般都比较脆弱,难以应对较大手术,手术风险非常大[1]。所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对传统疝修补术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上的疗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而言,腹横纹小切口具有伤口小、创伤小、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以及住院时间更少的特点,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且由于是采用小切口形式,所以该手术方法还具有瘢痕小,更具美观性的特点[2]。另外,两种手术的并发症对比中,腹横纹小切口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3%,而传统疝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该手术方法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更大优势。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是临床常见病,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但由于小儿身体机能的特殊性,需要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效果显著以及更具美观性的手术方法,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效果显著,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杰,王磊磊.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6(06):141-142.
[2]张韶峰.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5(02):4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