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探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学生社团经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入手,提出从社团结构布局、社团培训、社团活动、培育公益创业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近年来,学生社团组织在高校校园内蓬勃发展,新的社团不断涌现,社团会员不断壮大。以桂林师专为例,截止到2009年12月,共有各类学生社团25个,社团成员276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5.3%。社团已经成为校园中班级之外的“第二基层组织”。学生社团以活动内容的新颖、活动形式的新奇不断吸引着大学生,不仅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且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学生社团经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社团是广大学生培养能力、开拓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潜能、展现个人才华的重要园地,也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的延伸和补充,在大学生就业的前前后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社团工作经历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
  大学生就业难,难就难在对自我的判断认识与职业定位上。社团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参与或者管理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直接审视和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通过在社团的活动组织中不同的尝试,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有了直接的体验,从而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避免盲目自信导致自负,也可防止自信不足而带来的自卑心理。在经历社团工作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控制,使自己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外界的变化与挑战。这些,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择业之前最好的心理准备。同时,社团工作的经历能够使大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早一步适应环境,进入状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二)社团经历能够完善大学生多种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社团成员的多样性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政治鉴别能力,改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并获得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同时,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实际结合,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形成较强的成就动机,把大学生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尽快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开辟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社团经历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储备,拓展了就业空间。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社团的成立就业一个“创业”的过程。制定章程、制度、发展目标,设立哪些组织机构,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筹措更多的活动经费,怎样把社团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等等,对社团负责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这个过程需要集中社团骨干的智慧,需要每个人献计献策,更需要每个人都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人们团结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为共同的事业而合作,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可以说,社团的成败,就是“创业”成功与否。此外,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实践的平台。社团针对会员开展创业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模拟试验,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营造创业氛围,锻炼提高创业能力,为大学生今后就业拓展了更宽广的空间。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应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以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学生社团对就业指导的服务的途径,深入研究学生社团建设发展规律,促使学生社团的就业服务功能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加强引导和扶持,合理调整社团结构布局。
  各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到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规划中,结合本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来建设社团,依托专业建设发展社团,把社团建设成为广大学生深化和拓展专业学习、开展科技学术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
  要把培育和发展就业创业类社团放在社团管理工作中的首位,合理调整本校学生社团的结构布局。不仅要增加就业创业型社团的数量,还应在经费、活动场地、指导老师的配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要大力支持要积极引导发展公益型社团,指导学生通过公益创业获取成功创业的经验和经历。要重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保证学生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
  (二)加强社团会员的培训,发挥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社团应把对会员的培训放在社团工作的首位。学校应聘请威信高、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根据社团的特点、国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自身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引导课程,拓展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使特长变专长,尽早地适应社会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给予指导,而且要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修养、成长、求职等方面给予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社团中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三)大力扶持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社团活动。
  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学生组织。但学生社团应积极引导学生把社团活动从娱乐消遣的角度转移到成长成才的高度上来。要在社团活动中加大就业指导的内容,增强社团服务就业的功能,使之成为就业指导的重要阵地。如邀请有关就业方面的专家、企业或校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经验交流等讲座,举办职业生涯大赛、简历及模拟面试大赛等,深化社团成员对职业和职场的认识;开展实地参观、职业观察、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社团成员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等。
  在开展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社团活动中,应加强社团和社会的联系。一是要开展一些诸如就业见(实)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社区援助等深入社会的活动,通过提前关注就业、提前了解职业来提高社团成员的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社团活动,学校要规范企业进入学校行为,为学生社团拓展活动平台、经费来源和活动水平提供便利,使社团成员在了解社会对他们行为规范、价值定位以及运作方式的期待并逐步具备了实现上述期待的条件的同时,自觉地以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运作方式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四)积极培育公益社团,促进稳定就业。
  当前,公益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动向。公益创业就是在社会使命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業活动。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96.4%的人赞成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
  鼓励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对大学生而言,公益创业能够将职业兴趣和想法转化为真实的公益创业行动,在实践中检验理想,明晰职业规划,个人的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社会动员、筹款、营销、人际沟通、领导力等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为在公益组织、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企业公共关系部门就业积累经验和资历。同时,公益创业中涉及的组织和个人,也是积累社会资本和扩展人脉资源的好机会。
  高校应当把公益创业教育放在创业教育的重要位置来抓。要大力培育青年志愿者、爱心社等公益性社团,加强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指导;成立公益创业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公益创业理论研究;定期举办活动,宣讲公益创业理念,促进人们对公益创业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在这方面,湖南大学走在全国的前列。湖南大学在2004年开始构建“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创业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海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工会论坛,2005,7.
  [2]朱文艺.论构建大学生专业文化与专业社团的桥梁[J].文教资料,2008,3.
  [3]李安英.学生社团: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4]罗元.公益创业教育任重道远[N].中国教育报,2010,1,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堂内容繁多,同时也涉及到其它学科,毫无疑问,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能有效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理解和运用,因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运用历史知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历史知识 学科联系    自古有“文史相通”之说,二者有紧密的关系。许多文学作品就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或与这时的历史有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的课文大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其大量的古诗词
期刊
摘 要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总结,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并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五个途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一、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和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
期刊
摘 要 科普剧是一种创新的科普教育模式,以其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其互动有趣的特点,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科普剧自2005年引进我国,目前发展已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本文浅谈了科普剧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科普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普剧 发展 建议    一、科普剧溯源  (一)科普剧的定义。  科普剧是一种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普教育形式。它将科学知识、
期刊
摘 要 语文语言表达不仅是师范生文化知识素养的综合体现和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适应未来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提高师范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在注重学生语文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积累语言知识素材和文化素养,为言语表达奠定基础。  关键词 师范教育 语文 表达能力 策略    高职师范语文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等素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坚持积累、感
期刊
摘 要 信息时代,运用人本管理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极为重要,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有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因此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图书馆开展人本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探讨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人本管理 馆员素质 读者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庞大的信息资源,其肩负着拓展学生视野和提供科研资源等重任,是高等院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强高校
期刊
摘 要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没有独创性的表演是无力的,没有独创性的情感是不能打动学生的,没有独创性的审美是不会有自己的风格的,独创性贯穿教学艺术的始终,是教学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艺术 本质    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
期刊
摘 要 内涵丰厚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升格的五年制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进根基和潜在动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为打造学校的德育品牌、彰显学校的育人特色、构建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建设途径及其育人功能,该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 高职 校园文化建设 思考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马能和院长在视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造
期刊
摘 要 目前,高校办公室信息报送工作中存在人员队伍不稳定、奖惩机制不完善、信息报送不平衡、信息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办公室信息报送工作,必须要在稳定队伍、完善机制、坚持原则、渠道畅通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信息 高校 报送    信息是沟通工作情况,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高质量的信息是领导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信息,是高校办公室工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新课程旨在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新课程提出多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新的教学能力,如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合作教学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等。但是由于长期使用旧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教师还缺乏这些新的教学能力,更需要不断反思,认真归纳,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 要求    一、新课程特点
期刊
摘 要 诉讼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及其责任的承担,笔者认为不应简单地一概而论,而应该针对解除权行使时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赔偿损失的范围。  关键词 任意解除权 违约责任 损害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    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的逐年上升,关于诉讼委托代理合同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委托人行使任意解除权而引发的纠纷最为常见。针对此类纠纷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笔者愿与各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