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浅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g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泵送混凝土构件表面气泡问题及建筑沉降裂缝问题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两个技术问题,也是令工程施工人员十分头痛的问题。本文作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泵送混凝土气泡,沉降裂缝
  Abstract:The high-rise construction appears in the pumping concrete component surface bubbles building subsidence and crack problem is very common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two technical problem, but also mak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sonnel very headac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 their work practice, the author summarized some of the reasons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a reference for the reader.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pumping concrete bubble, the settlement crack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泵送混凝土构件所出现的表面气泡现象以及沉降裂缝是高层房屋建筑现场施工中常见的两个问题。沉降裂缝是高层建筑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而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乃至脱模剂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难点,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表观效果,后期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而因此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我们要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监管,提高施工质量。
  二、建筑沉降裂缝问题及其管理
  2.1高层建筑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高层建筑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士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地质勘察精度不够;试验资料不准;地基地质差异太大;结构荷载差异太大;结构基础类型差别太大;溶洞或活动断层等不良地质时,也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由于一般性裂缝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次发生,形成隐患。当地震及其他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提前破坏,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2.2 管理措施
  要想控制解决沉降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沉降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沉降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沉降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探讨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很有益处。
  (1)对结构差异引起的沉降的管理方法
  对结构差异引起的沉降的方法是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等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对有些结构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施工中仍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
  (2)对于基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
  对于基础沉降,其结构处理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情况,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通常有双培偏心基础、挑粱基础、柱交叉布置等三种处理形式;对于墙体、楼地面、屋顶沉降缝处理:墙体沉降缝常用镀锌铁皮,铝合金板和彩色薄钢板等盖缝;对于地面、楼板层、屋顶沉降缝的盖缝处理基本同伸缩缝构造。顶棚盖缝处理应充分考虑变形方向,以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后所产生的影响。
  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摹上,或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
  在砖混结构中,沉降缝两侧建筑的基础通常采用两种方案:1.挑粱摹础,即在沉降缝一侧墙的基础按正常设置,另一侧的纵墙由悬挑的挑梁承担,梁端另设基础梁和轻质隔墙。2.采用双墙方案,即在沉降缝两侧都设承霞墙,以保证每个独立单元都有纵横墙封闭联结,结构整体性好。在两承重墙间距较小时,为克服基础的偏心受力,可采用在平面布置上为两排交错设置的独立基础。上放承墙的基础梁。沉降缝同时起着伸缩缝的作用,在同一个建筑物内,两者可合并设置,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沉降缝通常采用双柱悬挑粱或简支粱做法。其设置原则为: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匀均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三、泵送混凝土气泡问题及其管理措施
  3.1 泵送混凝土结构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
  (1)搅拌时间的影响
  搅拌时间对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气泡也会有不同的影响。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如果搅拌不匀,同样的水灰比,外加剂多的部位所产生的气泡就会多,而未拌合到外加剂的部分则会出现坍落度不均、坍落度损失大、离析等现象。但过分的搅拌又会使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形成的气泡越来越多,从而产生反面的作用。施工现场有时泵车过分集中等待卸料时,后续等候的混凝土搅拌时间过常,易引起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气泡,因此施工组织要周密。
  (2)外加剂的影响
  商品混凝土为满足运输、搅拌、泵送、振捣的要求,必须添加外加剂。目前使用的外加剂多数为引气型的减水泵送剂,这种外加剂加入后,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有了这些微小的气泡,混凝土的保水性、和易性、可泵性等性能将大大提高,同时对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延时损失率将大幅降低。引气减水剂的类型和掺量的不同,所产生的气泡的数量和大小也会随之改变。混凝土框架柱施工时采用吊斗吊运泵送混凝土,这时所浇筑的混凝土框架柱表面与混凝土剪力墙表面相比,剪力墙表面所产生的气泡总是比框架柱表面所产生的气泡多。加入的外加剂为松香类引气剂时,所产生的气泡会比其它类型的外加剂要多一些。
  (3)油性脱模剂的影响
  有的施工单位使用油性脱模剂,如机械厂回收下来的废机油等,这类油性脱模剂对空气具有吸附性,涂刷油性脱模剂的过程中难免混进气泡,混凝土内残存在气泡一经与油性脱模剂接触,便会吸附在模板上而成型于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振捣时气泡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即使是水性脱模剂对混凝土内产生的气泡仍然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使混凝土内的气泡无法全部随机械振捣全部排出。因此同一批泵送混凝土采用不同的脱模剂会得到不同的混凝土表面外观效果。
  当然,施工中振捣工人的操作对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的多少也有一定的关系,作者在这里就不详细分析。
  3.2 泵送混凝土表面气泡的管理
  (1)在混凝土中掺人引气剂,引人大量均匀、稳定的微小气泡,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是大幅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之一。应主要在原材料上控制引气剂的质量;引气剂的质量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气泡有着本质的影响,所以对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一定要选用引气气泡小、分布稳定均匀的引气型外加剂。尽量少用产生气泡较多的引气剂。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在满足施工坍落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水胶比,同时控制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不大于规定的标准。使混凝土中的含气量控制在4%以内,高强度混凝土如C50、C60以上控制在3%以內。而水灰比越小,产生的气泡会相对越少。
  (2)从混凝土生产中解决产生气泡的原因:混凝土的不均匀搅拌会导致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不均匀分布,增加外加剂的副作用。特别是商品混凝土从出厂到施工现场需要较长的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较大,厂家进行二次掺外加剂缓凝,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混凝土的均匀搅拌。但搅拌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气泡就会越多。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宜大于5min和小于3min。
  (3)从施工工艺上来减少气泡的产生:采用消泡脱模剂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并在模板上建立排气通道,可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提高施工质量。对脱模剂的选用,应优选水性脱模剂,少用洫陛脱模剂,减少气泡在模板上的吸附性,以利气泡能顺模板向上排出。涂刷油性脱模剂的过程采用机械喷涂以免混进气泡。另外,采用表面光滑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少,采用表面粗糙的模板时产生的气泡就会多一些。在选用模板材料时,应选用优质、表面光滑的模板。
  (4)从施工方法上来解决产生气泡的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分层布料,分层振捣。分层的厚度以不大于50cm为宜,否则气泡不易从混凝土内部往上排出。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振捣,严防出现混凝土的欠振、漏振和超振现象,注意上下混凝土层之间要按施工规范施工保证上下混凝土层之间的接茬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茂青.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裂缝及其处理[J].硅谷,2009(22).
  【2】赵从会.常见的墙体裂缝原因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4(3).
  【3】李长河.砌体结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8).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前进,城市建筑不断的拔地而起,建筑质量问题也不断的困扰着建筑施工企业。笔者认为,相对于“楼歪歪”、“楼抖抖”和“楼斜斜”,人们对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的影响,探讨的甚少,因此,笔者希望另辟蹊径,讨论建筑施工中墙体的影响,希望对相关业内人士,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墙体;质量;影响;工民建筑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city co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进度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和进行进度控制的几点“要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施工项目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gress control is to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ed on
目的 探讨老年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3例老年小肠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出血4例,空、回肠出血9例.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诊断7例,小肠造影诊断5例,诊断性剖腹探查+术中肠镜诊断1例;三者诊断率分别为53.85%、30.77%和15.38%.结论老年小肠出血患者病程长,肿瘤为最常见病因,多见于回肠以上部位,易出现伴发病;选择性腹腔动脉造
目的 探讨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对50例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 评分:恢复良好33例,中残12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对冲性额部脑挫裂伤患者,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目前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存在的误区和宏观微观控制下的设计现状,并从设计细节出发,阐述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现状分析;生态节能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building ecolo
摘要:水泥搅拌桩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本文结合通过一拦河水闸地基施工,加深了对水泥搅拌法的了解,熟练掌握了其施工工艺,丰富了施工经验,对今后水泥搅拌桩施工有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闸基础;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  引言  水泥搅拌桩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施工工艺在软基处理上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在承载力不大或者深
随着中国加入WTO,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剖析了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中国建筑工程行业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逐步对生态建筑和如何提高生态建筑的有关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究,和传统的建筑不同的是,生态建筑更注重环保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以此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能源运用的合理化,那么在生态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不提到的便是空调暖通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要不断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创新,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从生态建筑的整体实现节能减排,这已经是社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它保障了人们生活、工作等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同时论述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技术 发展现状 水资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onstruction drainage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行计量供热是大势所趋,而实现计量供热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本文就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中新双管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分户计量采暖系统的形式、负荷计算、水力计算、热表及水力平衡元件以及管材附件选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设计;负荷计算;水力计算;元件选用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