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说:不会反思,就没有提高。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中,用心反思,抓住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灵魂,抛弃花架子,学生就会学得货真价实,并得以发展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秒的认识;磨课;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49-02
2005年秋天,我作为绍兴市首届小学数学名师培训班的学员,要在新昌南瑞实验学校举行的“绍兴市名优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上一堂课。接到任务后,我就着手确定教学内容。当时我正执教三年级数学,这节课是作为课改新教材的三年级数学第一次在全市展示、观摩,而我又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平时的教学也是“摸着石子过河”,因此,感觉压力挺大。在浏览了三年级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后,我选择了《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这节课,教材编排上分为两部分:一是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知道1分=60秒;二是通过活动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参考教师教学用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基于以前教老教材的经验,以上教学目标均照抄教学用书,所以这次也没有例外。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教材主题图的春节联欢晚会场景导入,揭示课题。②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首先让学生认识秒针,通过观察得出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手中的钟表,得出1分=60秒。③体验1分钟有多长。通过活动(做口算、画画、写字、跳绳等),让学生体会1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情。自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去我根据这一教学设计准备课件、教具等。
当一切准备就绪,离正式赴新昌上课还有些时日,当时镇里正组织“名师送教下完小”活动,我想何不趁此机会先去试试。于是我带着自己的设计、课件、教具,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地来到完小送教。可能是因为新老师,也可能是因为漂亮的课件或手中的钟表……学生们表现得相当活跃,课在孩子们意犹未尽的1分钟体验活动中接近尾声。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总觉得这节课少了些什么?透过热闹的课堂表象,学生有哪些收获呢?反思使我把目光定格在教学目标上。反思目标一,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已认识时间单位秒,也知道1分=60秒。孩子们不够清楚的是1秒到底有多长,1分钟为什么等于60秒。反思目标二,对1分、1秒的时间观念建立了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1秒的体验基本没有,对1分的体验不深,孩子们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这1分钟的。再加上1秒和1分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大,孩子们很难从对1秒的时间建构,直接过渡到对1分的时间建构,对教学目标的怀疑使我重新审视本节课的课题《秒的认识》。孩子们真的认识秒了吗?“秒”在孩子们的脑子里是怎样一个概念?猛然醒悟: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时,我的脑子里只有教材、教学用书;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此时却成了“障眼法”,总认为教学目标不能自己确定,教材内容不能随便改动,却很少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甚至几乎未考虑怎样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不禁为自己的肤浅而汗颜!
每一个有磨课经历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把原有的教学设计推翻重新开始,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我静静地思考了两天,其间也有过换课的念头,但最后还是坚持上这节课。于是我重新研读教材、翻看教学用书、分析学情、学习课程标准。此时我考虑最多的是,学生学了这一内容后,除了能做一些作业外,在今后生活或工作中还有哪些用处?即怎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把让学生“形成对较短时间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这节课目标定位和过程设计的支撑点。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了重新定位:
1.认知: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估一估等,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
3.情感: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体验1秒——借助活动,体验几秒——猜测验证,探索“1分=60秒”——联系实际,巩固拓展。整节课的设计贯穿一个主题:秒的认识。从1秒的认识体验到几秒的认识体验,最后到60秒(1分)的认识体验,层层推进;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完成对“分、秒”的时间建构,从而达成目标一。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1秒、几秒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估计已经过的时间:估计写“珍惜时间”四个字的时间,估计陀螺转动的时间,估计音乐播放的时间;这三个活动的时间由较短到较长,由静到动,渐次推进,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从而达成目标二。借助“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情境、孟关良夺冠的画面和刘翔跨栏夺冠的成绩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课件中出示的现代化工具每秒可做工作的一些数据、对时间名言的欣赏和写“珍惜时间”四个字的实践活动等来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从而达成目标三。
我感到这重新定位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的教学过程比第一次立意更高,处理更细腻,但是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有了第一次试教经历,我决定二次试教。显然,学生学得更投入,体验也更深刻:在对“1秒”的体验中,学生不管是秒针走动的声音模仿与创造,还是秒针走动动作的模仿与创造,都是那么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对“1秒”的良好建构,直接为后面的估计活动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三个活动中对时间的估计正确率极高,不少学生能达到一秒不差,特别是最后估计音乐播放的时间,本以为受音乐节奏的干扰,会有一定难度,但大部分学生仍正确无误地估计出了是“60秒”,甚至有学生直接说是“1分钟”,从而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1分=60秒”的教学。
有了这次成功试教,我才真正胸有成竹地来到新昌上课。南瑞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表现很出色。在通过看、听、谈等活动体验1秒,知道1秒钟用现代化工具可以做许多事后,我问: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1秒钟能干这么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2(激动地):时间很宝贵,1秒钟也不能浪费,浪费时间就是犯罪。(全班同学鼓掌)
是呀,这些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因为有了对1秒的深刻体验和感悟,有感而发呀!
在估计时间的活动中,我本预设陀螺只玩一次,但孩子们兴趣盎然,要求再玩一次,我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多转了一次,而孩子们估计时间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我想,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其实多活动一次也无妨。
通过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悟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无论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材料的选择,还是应用练习的设计,最后都归结为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是否具有教学目标意识,影响着教师思考问题的深度,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而且还左右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教学中出现“意外”,生成了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时,有些教师善于合理利用,顺着学生思维展开教学;但也有些教师还是抱紧教案不放,置学生而不顾。教师的教学行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同样受教师目标意识的影响。我们教师只有具备目标生成意识,才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课中反思并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崔允漷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是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反映着教师对学生已有基础上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待与追求,因此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它。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 高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秒的认识;磨课;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49-02
2005年秋天,我作为绍兴市首届小学数学名师培训班的学员,要在新昌南瑞实验学校举行的“绍兴市名优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上一堂课。接到任务后,我就着手确定教学内容。当时我正执教三年级数学,这节课是作为课改新教材的三年级数学第一次在全市展示、观摩,而我又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平时的教学也是“摸着石子过河”,因此,感觉压力挺大。在浏览了三年级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后,我选择了《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这节课,教材编排上分为两部分:一是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知道1分=60秒;二是通过活动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参考教师教学用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基于以前教老教材的经验,以上教学目标均照抄教学用书,所以这次也没有例外。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教材主题图的春节联欢晚会场景导入,揭示课题。②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首先让学生认识秒针,通过观察得出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手中的钟表,得出1分=60秒。③体验1分钟有多长。通过活动(做口算、画画、写字、跳绳等),让学生体会1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情。自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去我根据这一教学设计准备课件、教具等。
当一切准备就绪,离正式赴新昌上课还有些时日,当时镇里正组织“名师送教下完小”活动,我想何不趁此机会先去试试。于是我带着自己的设计、课件、教具,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地来到完小送教。可能是因为新老师,也可能是因为漂亮的课件或手中的钟表……学生们表现得相当活跃,课在孩子们意犹未尽的1分钟体验活动中接近尾声。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总觉得这节课少了些什么?透过热闹的课堂表象,学生有哪些收获呢?反思使我把目光定格在教学目标上。反思目标一,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已认识时间单位秒,也知道1分=60秒。孩子们不够清楚的是1秒到底有多长,1分钟为什么等于60秒。反思目标二,对1分、1秒的时间观念建立了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1秒的体验基本没有,对1分的体验不深,孩子们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这1分钟的。再加上1秒和1分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大,孩子们很难从对1秒的时间建构,直接过渡到对1分的时间建构,对教学目标的怀疑使我重新审视本节课的课题《秒的认识》。孩子们真的认识秒了吗?“秒”在孩子们的脑子里是怎样一个概念?猛然醒悟: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时,我的脑子里只有教材、教学用书;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此时却成了“障眼法”,总认为教学目标不能自己确定,教材内容不能随便改动,却很少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甚至几乎未考虑怎样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不禁为自己的肤浅而汗颜!
每一个有磨课经历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把原有的教学设计推翻重新开始,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我静静地思考了两天,其间也有过换课的念头,但最后还是坚持上这节课。于是我重新研读教材、翻看教学用书、分析学情、学习课程标准。此时我考虑最多的是,学生学了这一内容后,除了能做一些作业外,在今后生活或工作中还有哪些用处?即怎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把让学生“形成对较短时间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这节课目标定位和过程设计的支撑点。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了重新定位:
1.认知: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估一估等,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
3.情感: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索,体验1秒——借助活动,体验几秒——猜测验证,探索“1分=60秒”——联系实际,巩固拓展。整节课的设计贯穿一个主题:秒的认识。从1秒的认识体验到几秒的认识体验,最后到60秒(1分)的认识体验,层层推进;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完成对“分、秒”的时间建构,从而达成目标一。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1秒、几秒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估计已经过的时间:估计写“珍惜时间”四个字的时间,估计陀螺转动的时间,估计音乐播放的时间;这三个活动的时间由较短到较长,由静到动,渐次推进,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从而达成目标二。借助“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情境、孟关良夺冠的画面和刘翔跨栏夺冠的成绩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课件中出示的现代化工具每秒可做工作的一些数据、对时间名言的欣赏和写“珍惜时间”四个字的实践活动等来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从而达成目标三。
我感到这重新定位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的教学过程比第一次立意更高,处理更细腻,但是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有了第一次试教经历,我决定二次试教。显然,学生学得更投入,体验也更深刻:在对“1秒”的体验中,学生不管是秒针走动的声音模仿与创造,还是秒针走动动作的模仿与创造,都是那么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对“1秒”的良好建构,直接为后面的估计活动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三个活动中对时间的估计正确率极高,不少学生能达到一秒不差,特别是最后估计音乐播放的时间,本以为受音乐节奏的干扰,会有一定难度,但大部分学生仍正确无误地估计出了是“60秒”,甚至有学生直接说是“1分钟”,从而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1分=60秒”的教学。
有了这次成功试教,我才真正胸有成竹地来到新昌上课。南瑞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表现很出色。在通过看、听、谈等活动体验1秒,知道1秒钟用现代化工具可以做许多事后,我问: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1秒钟能干这么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2(激动地):时间很宝贵,1秒钟也不能浪费,浪费时间就是犯罪。(全班同学鼓掌)
是呀,这些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因为有了对1秒的深刻体验和感悟,有感而发呀!
在估计时间的活动中,我本预设陀螺只玩一次,但孩子们兴趣盎然,要求再玩一次,我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多转了一次,而孩子们估计时间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我想,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其实多活动一次也无妨。
通过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悟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无论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学习材料的选择,还是应用练习的设计,最后都归结为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是否具有教学目标意识,影响着教师思考问题的深度,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而且还左右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教学中出现“意外”,生成了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时,有些教师善于合理利用,顺着学生思维展开教学;但也有些教师还是抱紧教案不放,置学生而不顾。教师的教学行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同样受教师目标意识的影响。我们教师只有具备目标生成意识,才能做到心中有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课中反思并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崔允漷说:“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是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反映着教师对学生已有基础上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待与追求,因此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它。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