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教学壁垒。对于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课程思政”的直观体现,更是其具体内涵的重要构成。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结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观点、课堂特色等方面精心谋划,真正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新时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兼备的新闻人才。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目标;教学观点;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12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以总书记讲话为出发点,结合高校教学的现实情况,“课程思政”提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摒弃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为辅的旧格局,促成“授业解惑”与“价值导向”共进的协同效应,形成高校“教书育人”新格局。
作为新闻专业领域的重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核贯穿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基于“课程思政”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思考,当代传媒类课程教学需从教学目标、教学观点、课堂教学特色三个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是对教学预期效果的明确表述,通常包含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成才目标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环节进行积极探索。
(一)知识与技能
作为新闻专业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设计需密切关注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其二是我国对该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创新,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必须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本前提,并深刻把握其时代新内涵。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方可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多种技能,创作贴近现实生活、符合现实需求的新闻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我国新闻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2]从“课程思政”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融入新闻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对该理论的整体认知度;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的感知度,最终实现提升政治素养的教学目标,提升融合传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为社会新闻工作者的后备力量,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需注重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个体成熟度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不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感知变化,同时也清晰彰显其自身独立判断、独立表达的转变。从育人成才的角度来说,新闻传播学类的教育教学需要铭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宗旨,加强学生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學观点提炼
与新闻传播学的其他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与国家意识、社会形态等存在复杂关联。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必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与日常的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政治导向、价值导向、理念导向三个方面的教学成效。
(一)政治导向
“坚持党性本质意义上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即以人民性为本,将人民作为基础,作为服务对象,二者统一协调,不会出现互相违背的问题。”[3]“党性、人民性”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属性,新闻传播教学必须以此为根本准绳,在了解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开展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教学活动。在大学阶段日常教学中,教学主体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教学内容与党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的“党性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党和人民的角度创作新闻作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使用。
(二)价值导向
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在我国的传播以来,一直存在如何适应新媒介生态发展需求的问题。新的媒介生态意味着受众信息消费需求的变化,意味着信息生产与传播要进行新闻内容、传播环节的同步改革。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传播类教学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价值导向的自觉性。教学主体在新闻专业教育时,需要强化学生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在商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关注社会民生的基本需求。
(三)理念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进入大传媒时代以来,新闻传播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就目前全国新闻传播环境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显得极为重要而迫切”[4],面对新时代传播环境,新闻传播类教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方针,积极探究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新闻内容和传播渠道。教学主体要主动对接融合传播现实境遇,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指导下,打破学生对传统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思维僵化,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创作贴近人民、吸引人民的多样化新闻内容。 三、教学特色凝练
目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在教学形式上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这固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也较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脱节,也就是固化的教学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挑战基本理论的实践应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在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技术等方面凝练自身特色。
(一)案例教学的故事讲述
仅以语言的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传统媒体、新媒体两个维度收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稿、图片、声频、视频等资料,通过经典案例借助故事形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的故事生产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是给予学生話语空间以激发学生故事生产兴趣,提升故事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是在选题策划、文本撰写、团队组建、内容生产、后期合成等环节,融合新闻传播学不同专业的特色优势,加强师生智慧碰撞,以生产优秀的媒介作品为主导,让学生自觉、自主、自信地生产接地气的新时代故事,确保教学实效。
(三)信息技术的故事传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的观照和呼应。”[5]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传播技术优势,搭建新媒体平台,以故事性、时效性实现粘度性、价值性、政治性等传播效果。以教学对象分组的方式,通过团队智慧集成,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层面,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合传播,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工程建设是构建全方位、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点,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是提升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从“课程思政”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思维创新力以及实践能力,方可实现优秀新闻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孙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考:基于教学视角的转换[J].新闻爱好者,2018(11):85-87.
[3]单波.以“百科全书”之名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维空间:评陈力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J].国际新闻界,2019(7):6-12.
[4]王云祥.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J].社会纵横,2017(12):10.
[5]高金萍,王纪澎.201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来自“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的观察[J].中国记者,2020(1):92-94.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目标;教学观点;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12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以总书记讲话为出发点,结合高校教学的现实情况,“课程思政”提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摒弃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为辅的旧格局,促成“授业解惑”与“价值导向”共进的协同效应,形成高校“教书育人”新格局。
作为新闻专业领域的重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核贯穿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基于“课程思政”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思考,当代传媒类课程教学需从教学目标、教学观点、课堂教学特色三个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是对教学预期效果的明确表述,通常包含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成才目标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环节进行积极探索。
(一)知识与技能
作为新闻专业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设计需密切关注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其二是我国对该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创新,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必须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本前提,并深刻把握其时代新内涵。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方可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多种技能,创作贴近现实生活、符合现实需求的新闻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我国新闻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2]从“课程思政”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融入新闻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对该理论的整体认知度;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的感知度,最终实现提升政治素养的教学目标,提升融合传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为社会新闻工作者的后备力量,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需注重对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个体成熟度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不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感知变化,同时也清晰彰显其自身独立判断、独立表达的转变。从育人成才的角度来说,新闻传播学类的教育教学需要铭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宗旨,加强学生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學观点提炼
与新闻传播学的其他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与国家意识、社会形态等存在复杂关联。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必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与日常的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政治导向、价值导向、理念导向三个方面的教学成效。
(一)政治导向
“坚持党性本质意义上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即以人民性为本,将人民作为基础,作为服务对象,二者统一协调,不会出现互相违背的问题。”[3]“党性、人民性”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属性,新闻传播教学必须以此为根本准绳,在了解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开展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教学活动。在大学阶段日常教学中,教学主体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教学内容与党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的“党性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党和人民的角度创作新闻作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自觉使用。
(二)价值导向
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在我国的传播以来,一直存在如何适应新媒介生态发展需求的问题。新的媒介生态意味着受众信息消费需求的变化,意味着信息生产与传播要进行新闻内容、传播环节的同步改革。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传播类教学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价值导向的自觉性。教学主体在新闻专业教育时,需要强化学生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握,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在商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关注社会民生的基本需求。
(三)理念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进入大传媒时代以来,新闻传播环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就目前全国新闻传播环境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显得极为重要而迫切”[4],面对新时代传播环境,新闻传播类教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方针,积极探究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新闻内容和传播渠道。教学主体要主动对接融合传播现实境遇,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指导下,打破学生对传统新闻内容生产传播的思维僵化,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创作贴近人民、吸引人民的多样化新闻内容。 三、教学特色凝练
目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在教学形式上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这固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也较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脱节,也就是固化的教学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挑战基本理论的实践应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在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技术等方面凝练自身特色。
(一)案例教学的故事讲述
仅以语言的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传统媒体、新媒体两个维度收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稿、图片、声频、视频等资料,通过经典案例借助故事形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的故事生产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是给予学生話语空间以激发学生故事生产兴趣,提升故事生产水平;另一方面是在选题策划、文本撰写、团队组建、内容生产、后期合成等环节,融合新闻传播学不同专业的特色优势,加强师生智慧碰撞,以生产优秀的媒介作品为主导,让学生自觉、自主、自信地生产接地气的新时代故事,确保教学实效。
(三)信息技术的故事传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的观照和呼应。”[5]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传播技术优势,搭建新媒体平台,以故事性、时效性实现粘度性、价值性、政治性等传播效果。以教学对象分组的方式,通过团队智慧集成,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层面,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合传播,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工程建设是构建全方位、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点,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是提升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从“课程思政”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思维创新力以及实践能力,方可实现优秀新闻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孙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考:基于教学视角的转换[J].新闻爱好者,2018(11):85-87.
[3]单波.以“百科全书”之名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维空间:评陈力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J].国际新闻界,2019(7):6-12.
[4]王云祥.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发展[J].社会纵横,2017(12):10.
[5]高金萍,王纪澎.201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来自“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的观察[J].中国记者,2020(1):92-94.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