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当中,合作学习是教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用的最多的一个教学方式之一,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且有收获,教师在不同的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发挥好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合作;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具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同样也鼓励和支持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我省初中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的系列教材之一:Go for it! 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进行编写,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完成各类任务,以及如何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结果做出评价等。而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最佳教学方式。
在这样的形式下,很多英语老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但真正到了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使得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会加大学生的“贫富差距”,导致“差的更差”“优的更优”;会与“全面提高”背道而驰。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教师的合作学习课堂就是纯粹的小组学生轮流发言的演讲课或表演课,虽然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却忽视了合作教学中教的过程,减弱了教师本人在合作学习中的必要作用,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够。造成这个弊病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个人解读能力的不同,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小组活动,把合作教学的课上成学生当主角的表演课。我认为合作学习并不是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完成任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做到也不应该让他们自己完成学习的全部过程。合作学习还是需要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永远是学生的一盏指路明灯。因此我就这个问题来谈谈在英语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起的作用。
我认为呢,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的合作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具体地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活动前的作用
(一)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足够的清楚。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对任务的安排必须有必要的讲述,任务布置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理解将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
(二)老师对学生角色分配上要有足够的指导。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不能随意性太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能均衡搭配、分工明确、角色落实到位,不能只是按座位简单的分组,也不能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主角,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对于一些任务相对简单容易的,可适当鼓励一些学困生担任主角,使他们也得到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师对任务的时间掌控必须科学合理。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只要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这样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老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就尤为重要,要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
(四)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具有足够的挑战性。
老师布置的任务首先以课本为主,但要“高”于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但要把握一个度,因为过难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不好。教师在人物实施过程中要扮演“煽风点火”的身份,引起争论,诱导学生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二、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一)规范行为。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二)发现火花。
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三)排除障碍。
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是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的排除障碍。
(四)引导深化。
在开始采用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教师要适时地做好引导和提示,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教师在活动后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起评价者的作用。教师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起着推动作用,能提高学生合作水平和交际能力。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主动学习。因此,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处理好以下两点:
(一)在评价中尽量多用激励性语言。
在合作小组中,优等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分子,是课堂的“亮点”,而后进生(也可叫着期望生)参与课堂比较被动,是课堂的“陪衬”,是较少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把眼光更多的放在期望生身上,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提高自信的同时体验学习成功感。
(二)处理好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重视小组的整体评价,忽视了小组成员的评价和奖励。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最终是为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应采用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可将有进步的期望生、中等生或表现优秀的学生单独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人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也要表扬那些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的学生,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的热情,促使学生朝“人人努力上进,个个互相帮助”的良好境界发展。
总之,教师应以服务者的身份与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前的决策者、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同时,也不容忽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实践中,面对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要应变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合作;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具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
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同样也鼓励和支持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我省初中英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的系列教材之一:Go for it! 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进行编写,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完成各类任务,以及如何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及结果做出评价等。而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最佳教学方式。
在这样的形式下,很多英语老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但真正到了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一些“合而不作”、“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使得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会加大学生的“贫富差距”,导致“差的更差”“优的更优”;会与“全面提高”背道而驰。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教师的合作学习课堂就是纯粹的小组学生轮流发言的演讲课或表演课,虽然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却忽视了合作教学中教的过程,减弱了教师本人在合作学习中的必要作用,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够。造成这个弊病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个人解读能力的不同,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小组活动,把合作教学的课上成学生当主角的表演课。我认为合作学习并不是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完成任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做到也不应该让他们自己完成学习的全部过程。合作学习还是需要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永远是学生的一盏指路明灯。因此我就这个问题来谈谈在英语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起的作用。
我认为呢,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的合作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具体地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活动前的作用
(一)教师布置任务时要足够的清楚。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对任务的安排必须有必要的讲述,任务布置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理解将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
(二)老师对学生角色分配上要有足够的指导。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不能随意性太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能均衡搭配、分工明确、角色落实到位,不能只是按座位简单的分组,也不能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主角,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对于一些任务相对简单容易的,可适当鼓励一些学困生担任主角,使他们也得到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师对任务的时间掌控必须科学合理。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只要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这样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老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就尤为重要,要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
(四)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具有足够的挑战性。
老师布置的任务首先以课本为主,但要“高”于课本知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但要把握一个度,因为过难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不好。教师在人物实施过程中要扮演“煽风点火”的身份,引起争论,诱导学生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二、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一)规范行为。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二)发现火花。
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三)排除障碍。
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是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的排除障碍。
(四)引导深化。
在开始采用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面化。教师要适时地做好引导和提示,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教师在活动后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起评价者的作用。教师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起着推动作用,能提高学生合作水平和交际能力。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主动学习。因此,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处理好以下两点:
(一)在评价中尽量多用激励性语言。
在合作小组中,优等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分子,是课堂的“亮点”,而后进生(也可叫着期望生)参与课堂比较被动,是课堂的“陪衬”,是较少受关注的。所以教师应把眼光更多的放在期望生身上,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提高自信的同时体验学习成功感。
(二)处理好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的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重视小组的整体评价,忽视了小组成员的评价和奖励。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最终是为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应采用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可将有进步的期望生、中等生或表现优秀的学生单独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人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也要表扬那些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的学生,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的热情,促使学生朝“人人努力上进,个个互相帮助”的良好境界发展。
总之,教师应以服务者的身份与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前的决策者、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同时,也不容忽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实践中,面对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要应变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