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7日,多伦多,G20峰会谢幕。此轮峰会的最大实质性进展是:G20中的发达经济体,承诺在2013年将赤字规模缩减至现在的一半。并在2016年以前,稳定并减小政府债务/GDP的比值。除此之外,G20峰会未达成其他实质性进展。
在会后发布的《G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声明》中,G20总结了四大方面的进展:关于保持坚固、可持续、且平衡的经济增长,关于全球金融系统改革,关于跨国协调性金融机构建设,关于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峰会提出了刺激经济和缩减开支两个相悖的政策方向;对于全球金融改革,峰会只是给出了增加银行透明度,明确了银行新的监管规则将在2012年非强制性生效,而具体细则要等待11月的韩国首尔G20峰会做进一步细化;关于跨国协调性金融机构建设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均未提出实质性内容。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导致此轮由经济危机的三大核心问题,即金融监管、全球贸易失衡、国际货币的主导权问题,都没有得到探讨和解决,“还是治标不治本。”
美国与欧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强势美元,可以在国家负债与GDP之比超过340%的情况下,继续大手大脚花钱,而全球为它埋单;而后者则主要由自己负责,必须财政平衡、量入为出。这一点货币基础的不同,让此轮G20峰会举步维艰。
在中国提前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的前提下,美国和欧洲博弈成了此轮G20峰会的核心焦点。在G20峰会之前,从总统到财长,美国政要一再表示,保持经济的复苏势头比财政平衡更重要。
G20会议召开前一周,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G20领导人,呼吁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不要执行过度的紧缩财政政策,而是“为经济强劲增长提供必要政策支持”,以免让经济复苏半途而废。
但加拿大总理哈珀不这么认为。他在会议前给G20首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各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到2013年将财政赤字减少一半,并稳定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或在2016年前使赤字进入下降轨道。与之相对应,6月1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加拿大的呼吁颇得欧洲赞同。6月,英国新政府宣布30年来最严厉的预算案;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布节支措施,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节支达800亿欧元;法国宣布在未来3年削减1000亿欧元公共开支。
最终,美、加、欧反向的财政政策主张,扭合成同一张貌合神离的峰会联合声明。
美国、欧洲、加拿大的博弈,源于两个相悖的目标:缩减开支还是刺激经济。
6月28日,华尔街资深评论家雷克斯•纳亭在仔细读完G20峰会宣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峰会提出的巩固世界经济的条款,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Spend More, Save More(多花点儿的同时,多存点儿)。
“这个自相矛盾的表述,是既能让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兴,又能不让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舒服的唯一办法。”纳亭在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邮件中说,这源于奥巴马担心短期通缩,而默克尔则害怕恶性通胀。
在G20峰会貌合神离的联合声明发表前,会议肯定了巩固复苏是当前的核心,“因为复苏是不均衡和脆弱的,失业率在很多经济体还停留在无法忍受的高位,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广泛存在”。
然而,联合声明话锋一转表示:“最近的事件告诉我们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国家信用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可持续的政府财政”。
“G20的领导人像游泳的人换气一样,又把话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纳亭说。
“让人惊讶的是,此轮G20峰会最终产生两个相悖的财政政策目标:缩减开支和刺激经济。”法兴银行某外汇交易员如此评价。
对于这个悖论,美国总统奥巴马解释说:“我们的确在关注巨额的赤字和债务,在中期和长期;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明天的财政健康还倚赖于今天创造就业和增长。”
而法兴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则认为,事实上,峰会声明的潜台词是缩减开支的核心对象是欧洲,而刺激经济的主要推动者是奥巴马政府。
在会后发布的《G20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声明》中,G20总结了四大方面的进展:关于保持坚固、可持续、且平衡的经济增长,关于全球金融系统改革,关于跨国协调性金融机构建设,关于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峰会提出了刺激经济和缩减开支两个相悖的政策方向;对于全球金融改革,峰会只是给出了增加银行透明度,明确了银行新的监管规则将在2012年非强制性生效,而具体细则要等待11月的韩国首尔G20峰会做进一步细化;关于跨国协调性金融机构建设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均未提出实质性内容。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导致此轮由经济危机的三大核心问题,即金融监管、全球贸易失衡、国际货币的主导权问题,都没有得到探讨和解决,“还是治标不治本。”
美国与欧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强势美元,可以在国家负债与GDP之比超过340%的情况下,继续大手大脚花钱,而全球为它埋单;而后者则主要由自己负责,必须财政平衡、量入为出。这一点货币基础的不同,让此轮G20峰会举步维艰。
在中国提前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的前提下,美国和欧洲博弈成了此轮G20峰会的核心焦点。在G20峰会之前,从总统到财长,美国政要一再表示,保持经济的复苏势头比财政平衡更重要。
G20会议召开前一周,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G20领导人,呼吁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不要执行过度的紧缩财政政策,而是“为经济强劲增长提供必要政策支持”,以免让经济复苏半途而废。
但加拿大总理哈珀不这么认为。他在会议前给G20首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各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到2013年将财政赤字减少一半,并稳定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或在2016年前使赤字进入下降轨道。与之相对应,6月1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加拿大的呼吁颇得欧洲赞同。6月,英国新政府宣布30年来最严厉的预算案;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布节支措施,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节支达800亿欧元;法国宣布在未来3年削减1000亿欧元公共开支。
最终,美、加、欧反向的财政政策主张,扭合成同一张貌合神离的峰会联合声明。
美国、欧洲、加拿大的博弈,源于两个相悖的目标:缩减开支还是刺激经济。
6月28日,华尔街资深评论家雷克斯•纳亭在仔细读完G20峰会宣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峰会提出的巩固世界经济的条款,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Spend More, Save More(多花点儿的同时,多存点儿)。
“这个自相矛盾的表述,是既能让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兴,又能不让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舒服的唯一办法。”纳亭在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邮件中说,这源于奥巴马担心短期通缩,而默克尔则害怕恶性通胀。
在G20峰会貌合神离的联合声明发表前,会议肯定了巩固复苏是当前的核心,“因为复苏是不均衡和脆弱的,失业率在很多经济体还停留在无法忍受的高位,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广泛存在”。
然而,联合声明话锋一转表示:“最近的事件告诉我们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国家信用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可持续的政府财政”。
“G20的领导人像游泳的人换气一样,又把话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纳亭说。
“让人惊讶的是,此轮G20峰会最终产生两个相悖的财政政策目标:缩减开支和刺激经济。”法兴银行某外汇交易员如此评价。
对于这个悖论,美国总统奥巴马解释说:“我们的确在关注巨额的赤字和债务,在中期和长期;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明天的财政健康还倚赖于今天创造就业和增长。”
而法兴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则认为,事实上,峰会声明的潜台词是缩减开支的核心对象是欧洲,而刺激经济的主要推动者是奥巴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