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也逐渐顺应潮流加快发展的速度,各事业单位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国家财政投入毕竟是有限的,而事业单位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并发展壮大,更多的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去提供服务,组织收入。总而言之,增加收入,控制成本是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将就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找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成本策略,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控效率的提升做出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管控;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事业单位为了尽快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回顾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的历程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再加之大部分事业单位主要是以预算支出的控制代替了成本的管理、以業务考核代替了绩效评价,而事业单位的内部预算管理、业务考核管理等是独立运行的,并未将本单位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其中,长此下去,可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快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是隐含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过高、内部出现了机构臃肿、支出负担加重、人员超编、业务费用不足等问题;部分事业单位作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在其运行中根本不关心单位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缺乏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如再不加强管控必然会造成事业单位资源严重浪费现象的发生;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针对上述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质检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结合质检机构内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质检机构发展的成本管理新模式。
一、事业单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管控意识,成本支出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自主权逐渐扩大。有的事业单位除了承担国家下达的一些任务外,还自己承揽一些业务,并与委托单位签订了相应的合同,质检机构也不例外。随着成本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大力推进,很多事业单位尝试采用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弥补管理中的不足。也有部分单位由于长期以来,享受着国家财政的支持,已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用国家的,花国家的”消极思维,对成本费用的开支放任自流。如有的质检单位在成本支出上存在随意性,造成成本无节制问题的发生。有的质检单位在购置一些化学试剂时,由于没有做好预测,大量囤积化学试剂,造成这些化学试剂由于过期而失效,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管理也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的问题
虽然有的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内部成本的核算。但是,在实际的账务处理,质检单位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当月支付了多少都计入当月支出,即使是支付全年的费用也是计入付款当月当期,造成有时某月的成本支出偏高,而有时成本支出又偏低,收入与支出不遵循配比原则,成本水平忽高忽低。再加之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严谨而科学的核算规范和基本原则,导致有的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出现了标准不统一、依据不充分等问题。
(三)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最多的是强调某一个年度内的事业单位出现的收支现金流量的情况,对于跨期的一些资本性支出并不能全面反映出资产与负债状况按现行会计制度,购入固定资产属于资本性支出,而资本性支出跟费用性支出的账务处理方式一样,也就是说,将成本一次性计入了当期支出(与企业不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期的平均成本来对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冲销的。。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关于成本考核机制的构建还缺乏完善性、有效性。如于质检机构而言,其成本绩效考核的内容经常是与本单位的质检项目情况相挂钩的。但是不同的质检项目、不同的质检阶段成本的内容可比性较差,在进行考核时是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的。再加之有的质监部门的考核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成本绩效考核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起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作用。另外,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有的事业单位的成本绩效考核结果很难在实际成本管理中起到导向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事业单位全员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逐渐受到很多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各事业单位就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单位内部树立全员、全程的成本管理意识,使节约成本的理念深深根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让每一名普通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思想,改变过去那种对成本管理漠不关心的态度。可以考虑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绩效考评与成本控制挂钩,促使员工把成本管控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
而单位的领导层也要切合实际,因势利导,以身作则,同时教育好员工,既要节约成本也要保证服务质量,切忌因盲目降低成本而影响服务质量。
(二)构建战略目标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针对财政拨款的情况先明确其社会公益性和有偿服务性相结合的战略目标,以资金管理作为主要的手段,对本单位的运营状况、财务?活动等进行系统地、综合地统筹规划。可以将本单位未来一年的预算目标进行层级分解,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预算与自己的职责,并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三个全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所谓“三个全面”主要是指全程、全额、全员。全程化是在空间上提出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预算的编制,还包括预算的执行、监督等环节,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与计划的顺利实施;全员化是要求将预算目标以各部门为单位,先分解到部门,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身上并指导实施,让他们都树立成本意识,全额性是要求在预算和执行、监督上要具有统揽性,细节决定成败,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
(三)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可以参考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再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构建真正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方式。如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完善现行的会计科目或添加各类辅助核算,使成本核算清晰,可控。
(四)实行全员成本绩效考核
全员绩效考核主要是通过对薪酬分配的差异,对员工的自觉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引导,以此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如,某质检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在设置成本考核指标时通过收入费用率、人均费用率、成本节支率等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便利该质检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及时了解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实施状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修正并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管控,提高本单位的运行效率,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115+171.
作者简介:
杨杶,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管控;问题;有效措施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事业单位为了尽快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改革,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回顾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的历程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再加之大部分事业单位主要是以预算支出的控制代替了成本的管理、以業务考核代替了绩效评价,而事业单位的内部预算管理、业务考核管理等是独立运行的,并未将本单位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其中,长此下去,可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快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是隐含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过高、内部出现了机构臃肿、支出负担加重、人员超编、业务费用不足等问题;部分事业单位作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在其运行中根本不关心单位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缺乏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如再不加强管控必然会造成事业单位资源严重浪费现象的发生;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针对上述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质检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结合质检机构内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质检机构发展的成本管理新模式。
一、事业单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管控意识,成本支出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自主权逐渐扩大。有的事业单位除了承担国家下达的一些任务外,还自己承揽一些业务,并与委托单位签订了相应的合同,质检机构也不例外。随着成本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大力推进,很多事业单位尝试采用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弥补管理中的不足。也有部分单位由于长期以来,享受着国家财政的支持,已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用国家的,花国家的”消极思维,对成本费用的开支放任自流。如有的质检单位在成本支出上存在随意性,造成成本无节制问题的发生。有的质检单位在购置一些化学试剂时,由于没有做好预测,大量囤积化学试剂,造成这些化学试剂由于过期而失效,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简单,管理也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的问题
虽然有的事业单位已经开始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内部成本的核算。但是,在实际的账务处理,质检单位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当月支付了多少都计入当月支出,即使是支付全年的费用也是计入付款当月当期,造成有时某月的成本支出偏高,而有时成本支出又偏低,收入与支出不遵循配比原则,成本水平忽高忽低。再加之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严谨而科学的核算规范和基本原则,导致有的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出现了标准不统一、依据不充分等问题。
(三)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最多的是强调某一个年度内的事业单位出现的收支现金流量的情况,对于跨期的一些资本性支出并不能全面反映出资产与负债状况按现行会计制度,购入固定资产属于资本性支出,而资本性支出跟费用性支出的账务处理方式一样,也就是说,将成本一次性计入了当期支出(与企业不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期的平均成本来对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冲销的。。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关于成本考核机制的构建还缺乏完善性、有效性。如于质检机构而言,其成本绩效考核的内容经常是与本单位的质检项目情况相挂钩的。但是不同的质检项目、不同的质检阶段成本的内容可比性较差,在进行考核时是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的。再加之有的质监部门的考核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成本绩效考核形同虚设,根本无法起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作用。另外,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有的事业单位的成本绩效考核结果很难在实际成本管理中起到导向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的有效措施
(一)培养事业单位全员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逐渐受到很多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各事业单位就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单位内部树立全员、全程的成本管理意识,使节约成本的理念深深根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让每一名普通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思想,改变过去那种对成本管理漠不关心的态度。可以考虑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绩效考评与成本控制挂钩,促使员工把成本管控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
而单位的领导层也要切合实际,因势利导,以身作则,同时教育好员工,既要节约成本也要保证服务质量,切忌因盲目降低成本而影响服务质量。
(二)构建战略目标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针对财政拨款的情况先明确其社会公益性和有偿服务性相结合的战略目标,以资金管理作为主要的手段,对本单位的运营状况、财务?活动等进行系统地、综合地统筹规划。可以将本单位未来一年的预算目标进行层级分解,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预算与自己的职责,并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三个全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所谓“三个全面”主要是指全程、全额、全员。全程化是在空间上提出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预算的编制,还包括预算的执行、监督等环节,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与计划的顺利实施;全员化是要求将预算目标以各部门为单位,先分解到部门,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身上并指导实施,让他们都树立成本意识,全额性是要求在预算和执行、监督上要具有统揽性,细节决定成败,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
(三)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可以参考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再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构建真正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方式。如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完善现行的会计科目或添加各类辅助核算,使成本核算清晰,可控。
(四)实行全员成本绩效考核
全员绩效考核主要是通过对薪酬分配的差异,对员工的自觉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进行引导,以此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如,某质检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在设置成本考核指标时通过收入费用率、人均费用率、成本节支率等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便利该质检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及时了解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实施状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修正并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管控,提高本单位的运行效率,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115+171.
作者简介:
杨杶,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