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网络调查显示,京城购房人当中,9成以上的置业者购房时会考虑在名校附近。而在升级置业者当中,6成以上表示,未来会因为子女就学问题而重新置业。
业内人士表示,对有教育地产需求的业主在选择教育楼盘时,不光要看名企、名校,更要注意它们的合作模式。
引进名校,多种合作模式,
从教育与楼盘合作的模式看,目前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地产就名校,将项目建在名校附近,开发商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合作形式,与名校达成协议,保证业主的孩子拥有入学名额。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近几年来,因土地、教育资源稀缺,此种模式已近绝迹。
第二种模式是开发商引入名校,由开发商出地出资兴建校舍、购买设备,并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名校出品牌、出师资,负责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这种模式的风险是如果开发商只是承建学校,且所承建学校为公立学校的话,建成后产权归当地教委所有,学校所在项目的业主子女就学首先要遵循北京市相关的招生政策。比如北京小学红山分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就是一例,由于是公办学校,业主子女能否顺利入学,都要按照相关的招生政策而定,即使是其承建商项目也不例外。
还有一种是名校与开发商合作建分校,双方联动,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这类模式的问题是学校的质量问题能否得到保障,还无法确定。一般小区学校多为名校的分校,例如位于万年花城以及京贸国际的北京小学各区分校,是从母校引入品牌、模式与校长,但是教师队伍多为新招聘。
对后面两种模式,华润置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表示,名校输出有两种模式:直营和加盟。直营就是分校和总部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建设;加盟分校只有个别高层接受过总部培训,其余教师均为后期就近聘请,这种输出方式的分校教学和管理水平难以保障。
正是由于存在加盟与直营的区别,很多名校分校扩张过快,教育质量和师资条件无法保证,如果这些分校任由发展,会对总校品牌产生影响,很多名校这几年陆续宣布与分校脱离,芳草地小学的丽泽、世纪等4家分校便宣布与总校脱离关系。
鸿坤理想城项目负责人也曾对外透露,在引入名校中,有绝对话语权的是输入、输出方教委以及当地政府,在上述力量的支持下,开发商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几乎和北京前十大小学都接触后,才最终落实了北京实验二小的引进。
阳光100集团副总裁范小冲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开发商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包括拆迁、投资和学校的商务合作等。另外,教育体系的工作流程、审批手续等都不是开发商的可控范围。名校在建立分校时,还会出于对区域协调、品牌输出、师资保障、硬件要求等多方面考虑,可能前期与开发商签订了合作意向,后来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分校迟迟不能到位。引进教育配套,开发商面对的难处不少,故意进行虚假教育广告宣传的开发商,还是极少数。”
业主维权,合同是关键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开发商在售楼阶段都会信誓旦旦地向业主表示,不限户籍,只要业主子女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配套名校读书。据记者调查,知名教育盘如远洋万和城、璞瑅、唐宁one等项目,成交价格均高于周边楼盘价格,并纷纷保持热销。
但事实上,很多小区的业主买了房之后,现实往往低于期待。如曾经的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华侨城小区,因学校问题,业主与开发商曾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对簿公堂。
曾代理华侨城业主诉开发商一案的律师王东林向媒体表示,开发商往往以各种手段宣传将引进某某名校,然而,引进学校一般是由开发商协助教委进行的,而教委的规划中有很多的模糊概念,致使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在购房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将引进的学校,那么业主维权时将很难举证开发商欺诈,仅仅是售楼人员的口头承诺,只能算是误导而已。
另一方面,很多开发企业引进名校多是为了助力销售,楼盘的销售是短期行为。短则一两年,大型社区五年到十年也会开发完毕。而学校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且运营成本较高,因此在销售周期结束之后,开发企业是否还有意愿与能力继续支持学校的日常运营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记者看到,远洋一方业主所出示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上,并没有关于配套中小学的条款,业主李先生说:“我们当时也没有搜集到录音证据和书面证据。”证据的缺乏,可能是导致业主们维权行动一直无果的原因。
范小冲提醒,如果购买学校附近的二手房,需要注意,有的小区规定业主只有一次到重点中、小学入学的机会,之前业主的孩子是否已经用掉了入学机会,换房者也要跟中介、业主沟通,最好能到学校了解清楚,避免“买了房子还上不了好学校”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对有教育地产需求的业主在选择教育楼盘时,不光要看名企、名校,更要注意它们的合作模式。
引进名校,多种合作模式,
从教育与楼盘合作的模式看,目前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地产就名校,将项目建在名校附近,开发商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合作形式,与名校达成协议,保证业主的孩子拥有入学名额。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近几年来,因土地、教育资源稀缺,此种模式已近绝迹。
第二种模式是开发商引入名校,由开发商出地出资兴建校舍、购买设备,并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名校出品牌、出师资,负责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这种模式的风险是如果开发商只是承建学校,且所承建学校为公立学校的话,建成后产权归当地教委所有,学校所在项目的业主子女就学首先要遵循北京市相关的招生政策。比如北京小学红山分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就是一例,由于是公办学校,业主子女能否顺利入学,都要按照相关的招生政策而定,即使是其承建商项目也不例外。
还有一种是名校与开发商合作建分校,双方联动,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这类模式的问题是学校的质量问题能否得到保障,还无法确定。一般小区学校多为名校的分校,例如位于万年花城以及京贸国际的北京小学各区分校,是从母校引入品牌、模式与校长,但是教师队伍多为新招聘。
对后面两种模式,华润置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表示,名校输出有两种模式:直营和加盟。直营就是分校和总部统一管理、统一师资、统一建设;加盟分校只有个别高层接受过总部培训,其余教师均为后期就近聘请,这种输出方式的分校教学和管理水平难以保障。
正是由于存在加盟与直营的区别,很多名校分校扩张过快,教育质量和师资条件无法保证,如果这些分校任由发展,会对总校品牌产生影响,很多名校这几年陆续宣布与分校脱离,芳草地小学的丽泽、世纪等4家分校便宣布与总校脱离关系。
鸿坤理想城项目负责人也曾对外透露,在引入名校中,有绝对话语权的是输入、输出方教委以及当地政府,在上述力量的支持下,开发商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几乎和北京前十大小学都接触后,才最终落实了北京实验二小的引进。
阳光100集团副总裁范小冲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开发商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包括拆迁、投资和学校的商务合作等。另外,教育体系的工作流程、审批手续等都不是开发商的可控范围。名校在建立分校时,还会出于对区域协调、品牌输出、师资保障、硬件要求等多方面考虑,可能前期与开发商签订了合作意向,后来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分校迟迟不能到位。引进教育配套,开发商面对的难处不少,故意进行虚假教育广告宣传的开发商,还是极少数。”
业主维权,合同是关键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开发商在售楼阶段都会信誓旦旦地向业主表示,不限户籍,只要业主子女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配套名校读书。据记者调查,知名教育盘如远洋万和城、璞瑅、唐宁one等项目,成交价格均高于周边楼盘价格,并纷纷保持热销。
但事实上,很多小区的业主买了房之后,现实往往低于期待。如曾经的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华侨城小区,因学校问题,业主与开发商曾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对簿公堂。
曾代理华侨城业主诉开发商一案的律师王东林向媒体表示,开发商往往以各种手段宣传将引进某某名校,然而,引进学校一般是由开发商协助教委进行的,而教委的规划中有很多的模糊概念,致使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在购房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将引进的学校,那么业主维权时将很难举证开发商欺诈,仅仅是售楼人员的口头承诺,只能算是误导而已。
另一方面,很多开发企业引进名校多是为了助力销售,楼盘的销售是短期行为。短则一两年,大型社区五年到十年也会开发完毕。而学校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且运营成本较高,因此在销售周期结束之后,开发企业是否还有意愿与能力继续支持学校的日常运营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记者看到,远洋一方业主所出示的商品房销售合同上,并没有关于配套中小学的条款,业主李先生说:“我们当时也没有搜集到录音证据和书面证据。”证据的缺乏,可能是导致业主们维权行动一直无果的原因。
范小冲提醒,如果购买学校附近的二手房,需要注意,有的小区规定业主只有一次到重点中、小学入学的机会,之前业主的孩子是否已经用掉了入学机会,换房者也要跟中介、业主沟通,最好能到学校了解清楚,避免“买了房子还上不了好学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