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与栽培大别山五针松小枝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本植物小枝功能性状及其变异性是反映植物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濒危植物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野生型和栽培型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生境,其小枝功能性状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尚不清楚.以安徽岳西县和金寨县大别山区分布的2个野生和2个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群小枝形态、生物量及含水量等12个功能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协变特征.结果表明:小枝性状变异系数在0.054~0.419之间,野生型一般高于栽培型.小枝性状在不同种群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栽培幼株小枝的茎直径、茎截面积、分枝数、胸径、针叶长度、茎生物量和小枝总生物量均最低,但其茎长和叶茎比最大;栽培成株的茎直径、截面积及茎、叶含水量最高;岳西野生型植株小枝最短而其他性状处中等水平;金寨野生型植株针叶最长但茎含水量、叶生物量及叶茎比最小.不同种群小枝性状协变特征不尽相同,但有8个性状在不同种群间表现出相同的协变趋势.因此,不同生境下大别山五针松小枝功能性状虽然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但其协变关系具有一定的种内保守性.
其他文献
生产者市场信任缺失将导致绿色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并由供给缺位引致食品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基于湖北省804份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探讨了市场信任、制度环境对农户生物农
研究目的:解析当前小农社会化进程中阻碍小农响应外界的低碳农业需求的主要因素,提出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社会化小农对低碳农业导向的响应特征,基
The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D-lysine to replace chemical approach has gained great interest with the rising 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 Here, we employed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