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遵照“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处理好“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 “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是指在足球教学中, 教师应掌握好专业教学与课余训练,课余训练与业余比赛,专业教学与业余比赛得关系,只有把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 足球 教学 教学改革
现在在足球普修教学中, 总体上大约72个学时或者有的学校只有54学时。我校体育学院学生多来自足球发展欠发达地区,而且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但足球相对其它体育项目而言存在着技术战术复杂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本科班(实验组)2006级体育教育班(对照组)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 数据统计法 问卷调查法等
2.教改前后足球训练与比赛的统计
2.1教改前后足球训练统计
课余足球训练是对足球普修教学的补充,我们采用老师进行足球普修教学后,由学生中足球技术较好的学生担任业余训练的负责人组织本小组学生进行训练。
表1 课余训练次数
年级 2006级 2007级
次数/周 0 3
人数 0 31
从表1得出结论,专业教学与课余训练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专业教学影响着课余训练,课余训练反过来又制约着专业教学。训练是对教学的温习,是学生技战术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多训练次数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足球教学改革前足球教学仅仅针对教学而教学,几乎没有训练(2006级),教学改革之后再完成正常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训练次数,这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2教改前后比赛统计
教学比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专项水平的高低 ,从教学比赛中能够得到准确的反映,教学比赛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足球项目是:场地大、人数多、技战术复杂、对抗性强,对身体的特点素质要求也很高。因此 ,让学生多参加教学比赛 ,不仅能提高足球专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技水平,同時也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组织竞赛能力但长期以来 ,体院足球专修班教学比赛 ,赛制比较单一 ,场次少 , 间隔长 ,与教学计划、培养 目标不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教学比赛的功能及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与实际相脱节 ,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2参加比赛统计
年级 2006级 2007级
校内比赛 12场/学年 30场/学年
校外比赛 5场/学年 20场/学年
省级比赛 0 7场/学年
合计 17场/学年 57场/学年
表3参加各级别比赛级成绩统计
年级 2006级 2007级
胜(场) 4(23.5%) 23(40.4%)
平(场) 6(35.3%) 19(33.3%)
负(场) 7(41.2%) 15(26.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后学生参加比赛得场次明显增多。由(2006级)17场/学年增加到57场/学年(2007级)比赛的场次增加了,学生们锻炼的机会也就会相对的增加,所学的知识就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得效果;比赛场次的增多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根据表3的结果可以明显的分析出,改革后班级的胜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23.5%提高到40.4%,负率也有改革前的41.2%降低到改革后的26.3% 比赛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得积极性,有助于自信心得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我院原有的足球教学方式已不适合新时期的教学计划要求 ,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更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因此,我校体育学院足球专修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
3.2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教与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学院足球普修课与业余训练的体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传统的 “要求式 ”改变为以重在参与为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质。
3.3增加比赛场次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校体育学院足球普修课,遵照“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在足球教学中, 处理好专业教学与课余训练,课余训练与业余比赛,专业教学与业余比赛得关系,把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足球技战术水平,“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今后还待完善。
参考资料:
[1]北京体育大学足球教研室。足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年维四,足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3]刘晓宇,刘志云 体育学院足球专修教学比赛现状及改革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关键词] 足球 教学 教学改革
现在在足球普修教学中, 总体上大约72个学时或者有的学校只有54学时。我校体育学院学生多来自足球发展欠发达地区,而且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但足球相对其它体育项目而言存在着技术战术复杂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本科班(实验组)2006级体育教育班(对照组)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 数据统计法 问卷调查法等
2.教改前后足球训练与比赛的统计
2.1教改前后足球训练统计
课余足球训练是对足球普修教学的补充,我们采用老师进行足球普修教学后,由学生中足球技术较好的学生担任业余训练的负责人组织本小组学生进行训练。
表1 课余训练次数
年级 2006级 2007级
次数/周 0 3
人数 0 31
从表1得出结论,专业教学与课余训练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专业教学影响着课余训练,课余训练反过来又制约着专业教学。训练是对教学的温习,是学生技战术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多训练次数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足球教学改革前足球教学仅仅针对教学而教学,几乎没有训练(2006级),教学改革之后再完成正常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训练次数,这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2教改前后比赛统计
教学比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专项水平的高低 ,从教学比赛中能够得到准确的反映,教学比赛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足球项目是:场地大、人数多、技战术复杂、对抗性强,对身体的特点素质要求也很高。因此 ,让学生多参加教学比赛 ,不仅能提高足球专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技水平,同時也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组织竞赛能力但长期以来 ,体院足球专修班教学比赛 ,赛制比较单一 ,场次少 , 间隔长 ,与教学计划、培养 目标不相适应。未能充分发挥教学比赛的功能及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水平 ,与实际相脱节 ,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2参加比赛统计
年级 2006级 2007级
校内比赛 12场/学年 30场/学年
校外比赛 5场/学年 20场/学年
省级比赛 0 7场/学年
合计 17场/学年 57场/学年
表3参加各级别比赛级成绩统计
年级 2006级 2007级
胜(场) 4(23.5%) 23(40.4%)
平(场) 6(35.3%) 19(33.3%)
负(场) 7(41.2%) 15(26.3%)
从表2,表3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后学生参加比赛得场次明显增多。由(2006级)17场/学年增加到57场/学年(2007级)比赛的场次增加了,学生们锻炼的机会也就会相对的增加,所学的知识就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得效果;比赛场次的增多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根据表3的结果可以明显的分析出,改革后班级的胜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23.5%提高到40.4%,负率也有改革前的41.2%降低到改革后的26.3% 比赛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得积极性,有助于自信心得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打下一定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3.1我院原有的足球教学方式已不适合新时期的教学计划要求 ,其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更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因此,我校体育学院足球专修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
3.2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教与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学院足球普修课与业余训练的体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传统的 “要求式 ”改变为以重在参与为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质。
3.3增加比赛场次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的理解能力,加强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我校体育学院足球普修课,遵照“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在足球教学中, 处理好专业教学与课余训练,课余训练与业余比赛,专业教学与业余比赛得关系,把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足球技战术水平,“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今后还待完善。
参考资料:
[1]北京体育大学足球教研室。足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年维四,足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3]刘晓宇,刘志云 体育学院足球专修教学比赛现状及改革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