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腩十海绵状血管瘤的时机、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0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位丁中脑1例、桥脑7例、延髓2例.采用颞下入路切除中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腑海绵状血管瘤3例;枕下中线经第四脑室入路切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4例.采用GOS分级对于术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3个月GOS分级:Ⅴ级5例,Ⅳ级5例;术后1年GOS分级:Ⅴ级8例,Ⅳ级2例.无再出血者.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27例病人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将125-Ⅰ粒子植入肿瘤残腔或瘤巢内,经长期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 男,24岁.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个月,左侧舌肌颤动4 d入院.查体: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左偏.颅脑CT及MRI提示斜坡中下段占位病变并向左侧岩骨尖部生长,病变骨质呈膨胀性破坏.T1WI为稍低信号混杂影,T2WI为较高信号混杂影;病变内可见斑点状、片状钙化.入院诊断:岩斜区占位病变.左枕远外侧入路硬膜外切除肿瘤.术中刮出物为红褐色沙砾样组织,大小约3 cm×3 cm ×5 cm,质地坚硬,血运
期刊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类、特点及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方法 总结国内此类疾病的个案报道,对本科经治且病理证实的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例出现眼球外突,1例发现额顶部无痛性肿物;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均符合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术后分别行CHOP或MTX方案化疗,随访期内2例生存,1例死亡.结论 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罕见,依发病部位可分为颅盖组和颅底组两型,其
例1 男,18岁.因突然头痛伴意识不清6 h入院,查体:血压15/8 kPa,GCS 4分,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无活动,双下肢巴氏征阳性.头颅CT扫描:中脑被盖部高密度占位堵塞中脑导水管,幕上脑室明显扩张(图1a).初步诊断为中脑出血致梗阻性脑积水.急诊行右侧脑室体外引流术,病人意识恢复.引流术后7 d,夹闭体外引流管后病人又出现意识障碍.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
期刊
期刊
目的 定量对比分析在前颞下锁孔入路中开放脑神经池前后至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方法采用导航工具,在20侧尸头标本上,测量并对比开放脑神经池前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后岩床襞、基底动脉(BA)显露长度以及至BA顶端的操作角度。结果开放脑神经池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为(136.7±19.8)mm^2、(222.8±25.8)mm^2;后岩床襞、BA显露长度为(11.5±0,6)mm、
期刊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占闭合性颅脑外伤的1.0%~3.0%,其中需要手术者约2.4%[1].手术方法主要有颅内法和颅外(经鼻内、鼻外)法,其手术成功率分别约为90%、91%[2-3],仍不能令人满意.前颅底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伴发脑脊液鼻漏的概率更高,由于骨折累及范围广,又有骨折变形移位,可能有多发漏口存在,修补尤为困难.自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采用一种方法用于前颅底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伴发脑脊液鼻
期刊
目的 研究寰枕融合(C1A)对枢椎(C2)椎弓根大小的影响及不同C2螺钉植入技术.方法 C1A患者17例,其中合并寰枢椎脱位14例,合并颅底凹陷、Chiari畸形3例;非寰枕融合(non-C1A)患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薄层扫描,导航系统中模拟植入C2椎弓根螺钉,以不破坏椎弓根骨皮质为准,分别测量两组患者C2椎弓根所能容纳的最大椎弓根螺钉直径(MPSD).结果 C1A组17例
患者 男,30岁.车祸1 h入院.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右鼻孔流血,头左枕部两处创口,左背部多处条索状红肿.头CT示右侧硬膜下薄层血肿,右额叶脑挫裂伤,右基底节区小血肿,中线居中,蝶窦积液,左枕骨缝分离骨折。
期刊
目的 报告1例使用覆膜支架治愈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 患者因外伤后右侧上睑下垂、眼肌麻痹、眼球突出、结膜水肿2周来院,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假性动脉瘤合并CCF,患者接受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结果 Jostent球囊扩张支架置于动脉瘤颈部,经反复扩张后动脉瘤和CCF均不显影.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尽管Jostent覆膜支架用于颅内血管病的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