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同一首作品,一部分学生欣赏时很投入,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始终无法投入,这是为什么呢?音乐作品的美需要发现,只有当学生发现了音乐的美,才会发生兴趣,才会投入地去体验、享受,不能投入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音乐作品中的美,而没有发现音乐的美是因为他们不具备“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从哪里来?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科普兰认为:“乐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的耳朵”需要以音乐经验的积累为基础,因此努力让学生多聆听音乐作品便显得十分必要,它既符合音乐的特点——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也达到帮助学生丰富音乐经验的积累的目标一一听的音乐作品多了,音乐经验也就丰富了。如若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老师能找到理想的切入点,加强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又好又快的达到豁然开朗、会心一笑的境界,则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通常有初听全曲、逐段分析、复听全曲三个步骤,其中,逐段分析是主体部分,也是师生个性化互动,进行音乐审美的主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作品的特点及师生实际,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
  
  (一)从作品的情感入手,发现音乐的美
  
  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在众多的艺术种类中,对人情感刺激最明显的是音乐。小学阶段的许多音乐欣赏作品,都表达了较为强烈的情感,在教学时,大部分适合直接从情感体验人手,去发现音乐的美。
  如何从情感入手?我们先分析一个常见情境:在初听全曲后,老师通常会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是怎样的?”从情感入手、从学生的主观体验入手,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也许是学生没有强烈地体会到作品的情感,也可能是学生不能正确的表达。因此,从音乐作品的情感入手,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发现、体验,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而帮助学生整理情感的基本类型并逐步建立与典型音乐语言的对应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情感的基本类型包括喜、怒、哀、乐,具体些说,就是愉悦、快乐、兴奋、热情、悲伤、愤怒、厌恶、恐惧、惊慌、惊讶等。一般来说,表达快乐的情感时,会采用欢快、跳跃的节奏,明亮的音色(长笛、小提琴、单簧管中高音区)等音乐语言来表现,典型乐曲如《四小天鹅舞曲》、《铃儿响叮当》等;表达悲伤的情感时,会采用缓慢的速度、低沉的旋律、灰暗的音色(如大管、低音号、大提琴)等音乐语言来表现,典型乐曲如《小白菜》、《江河水》等。
  学生熟悉了与各种情感相对应的典型音乐语言,在欣赏侧重描写情感的音乐作品中,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就会发现作品中“熟悉的陌生人”,便会对作品发生兴趣并专心聆听、投入体验。
  
  (二)从作品的情节入手,发现音乐的美
  
  在小学音乐欣赏作品中,也有不少是具有情节性的。欣赏这类作品,就可以从情节叙述人手,帮助学生较好、较快的理解作品,进而发现音乐的美,提升欣赏能力。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12册第2单元,安排了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主题的欣赏,这首作品到中学还将完整地欣赏,在小学阶段,我们把重点放在引子和呈示主题部分,在初听了两个部分后,我给学生讲述了《梁祝》的故事片断:在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日子里(引子),梁山伯和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赴杭州求学,在一个叫草桥的地方相遇了,交谈中,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见识与学问,便结拜为兄弟(草桥结拜),他们在学校一起度过了共读共玩、愉快充实的三年同学生涯(同窗共读),毕业了,他们在长亭这个地方告别,彼此相送、互道珍重,依依不舍(长亭惜别)。在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乐曲中许多音乐语言的理解就显得相对容易(如“引子”部分长笛、双簧管表达的意境;“草桥结拜”中小提琴、大提琴的对话;“同窗共读”中欢快明朗的节奏、小提琴独奏与乐队的交替;“长亭惜别”中音乐的欲断还连、欲言又止等),投入地聆听就成为可能,就比较容易发现并感受音乐的美,丰富自己的音乐欣赏经验。
  
  (三)从作品的形象入手,发现音乐的美
  
  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和舞蹈、绘画中的形象不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终需要欣赏者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受力,用全部身心去体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艺术形象。因此,音乐形象的感受是极具个性化的,但有一些音乐形象还是具有规定性,甚至是相对固化的。比如—XX—Xxxx|xxx xxx|的快速节奏型,一般用来表现骏马奔跑的形象;听到xxx xx|xx xx xx|的节奏音型,便会联想到新疆舞等。对于这些相对固化的音乐形象,我们应毫不含糊的让学生明确。
  大部分音乐的标题也提示了作品的主要形象,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赛马》、《大海》、《蓝色多瑙河》、《动物狂欢节》等,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提示,从主题形象人手展开想像,是感受音乐美的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
  
  (四)从作品的形式入手。发现音乐的美
  许多经典音乐作品,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其本身的形式也给大家带来美感。如回旋曲式A+B+A+C+A,就像一线串珠,万变不离其宗,乐曲《致爱丽丝》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如三部曲式A+B+A,对比强烈而又首尾呼应,有始有终,《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乐曲都体现了这种形式美。还有一段体乐曲,起承转合,就仿佛万物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美在其中。欣赏这些乐曲时,我们在关注情感、情节、形象的同时,也可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形式,从形式中发现、感受音乐的美。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思想的建立,意味着教师中心的弱化,学生主体意识的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着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更多关心学生的创造,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教材,英语教师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
期刊
一、激发学习兴趣演绎课堂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要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答案。很多学生或因为对科学课不感兴趣,或因为重语、数、英而轻其他学科,抱着对科学课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必然懒得思考,也就很难提出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采用趣味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教
期刊
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反映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学习需求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完善,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曾经进行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建国之初,根据当时的情况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于1957年指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期刊
《李广射虎》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李广一次夜巡途中“误石为虎,中石没镞”的故事。文中的诗是唐代卢纶的《塞下曲》之“啉暗草惊风”,诗与文共同的价值核心是歌颂西汉“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不是人物传记,只是撷取李广传奇经历的片段——“中石没镞”。我们解读文本的价值指向是人,而不是神。因而,适当还原、丰富李广的人性使之具有相当的美感成为解读的首要目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它既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享受,还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发展。所谓的“体育教学生活化”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活动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加速体育生活化的渗透,使体育生活化成为一种自觉和理性的进程。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注重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班的幼儿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学习重点在右脑。古诗文韵律优美,语言精练,对仗工整,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适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能充分刺激右脑,利用孩子的直觉记忆力和潜意识,在自然状态下快乐吸收,从而增强其记忆力和创造力。如何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文?如何灵活多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古诗文呢?    一、中班幼儿古诗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确定    (一)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明确目标
期刊
如今的孩子都只有一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么多的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俨然是家里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们大都生活在单元式结构的建筑中,邻里间很少往来,减少了孩子与他人相处、合作的机会,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交往合作能力的提高。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中都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更别谈让他们合作了。这需要老师来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他人合作
期刊
在新课标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宽广,教学目标也更宽泛,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灵活,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经验积累。    第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解题的基础    数学学习必须通过阅读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与要求。一些学生做单纯的计算题正确率很高,但遇到实际问题、图表题等类型的问题时,却由于不理解题意或无法从题中捕捉到有
期刊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教育生活内容要贴近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影子秘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设计了“有趣的影子”这一活动。  1.幼儿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演一演,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