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济学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许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其专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代大学生需要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基于此,我们探讨非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突出实践的重要性,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改革;非经济学专业
  一、引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极度恶化和资源过度开采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适应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设立的课程。各专业人才需要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为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学是一门辅助其专业解决问题的工具性课程,对于这种工具类的课程,我们应该更关心其实用性,而不是像一般课程一样以传授知识为主导,使其理解基本概念的同时更加注重于实践和探索。基于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指出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复杂的理论以及宏观的分析是学生一时难以掌握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专业的侧重点不同,对经济学的需要也是不同的,由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专业课的基本理论,更多时候我们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将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授课。这样做对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专业施行不同的授课计划。2.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更需要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外语水平也是我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和国际接轨,我们应当适时的传授英语教学。许多学生对于中文文献可以很好很迅速的掌握其基本理论,但是一到工作岗位上更多的可能是接触英文的资料,所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专业英语也是我们授课计划的一部分。3.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在其本身专业中的实际应用。而多年的教学计划中往往只有课程讲授,而忽视了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这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计划,以下便分别进行论述。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双轨制计划
  由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先导课程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往往不能系统的传授给非经济学专业。但是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又不得不开设这样一门引导学生解决当今环境恶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课程,这就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矛盾之中。
  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由于每个专业的性质不同,其运用经济学手段解决问题的角度也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传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前,了解其专业的背景,知道经济学在其专业中的具体用途。比如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给工业工程专业和采矿工程专业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经济学运用主要体现在其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规划与发展,其更加注重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采矿工程专业的经济学运用主要在其工程造价,资源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其更加注重资源经济的利用分析。因此,我们将采矿工程专业与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分开授课,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其专业打下良好的经济学根基。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双语授课计划
  高等学校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水平的人才来说,良好的英语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调研过一些著名高校,其经济学的许多课程均是采用双语教学,更有高校采用全英文教学,这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加有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教学需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本身是国外发展而来,如果能熟练掌握其经济学的基本英文用于,对于今后我们接触经济学有关资料和信息时能更加方便,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更加有利。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实验课的建设
  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其基本理论,而是能把经济学的理论运用要实际中去,解决专业面临的经济学问题。对于如何将经济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我们想到了实验课的建设。对于理工类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实验课是其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将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化为实践手段,来解决教师模拟的实际问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更需要深入实践,枯燥的理论并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在教学的同时也投入实践模拟,例如引入“气候变化”“矿产资源变化”等方面的资源环境背景,使学生用自己所学习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能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主要结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工类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接触的一门学科,它不同于理工类的技术学科,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多加思考其经济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的作用。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改善教学质量,并不是传统的以教授知识为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实践对其今后的发展。2.注重与当今社会现状结合,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③突出经济学其在非经济学专业中的地位,注重培养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黎明,石森森,龚爽.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课程教育研究,2014.8:23-24.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粒细胞嗜酸性白血病整合位点1(Meis1)和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样
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多种生物分子参与致病过程使其表现为不同的表型。因此,在哮喘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表型应做到精准化、个体化。为此,则需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的工作重心之一。为此,借鉴一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更好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IFT
健身气功作为我国独特的养生方式之一,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乘着当前健身热潮的东风,健身气功也逐渐以其形式的多样化、简单的动作和显著的功效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