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997:再踏征程的五年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 西雅图中美再度接触
  1993年11月17日,江泽民乘坐中国版的“空军一号”专机离京赴美访问,目的地是西雅图,他将在那里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并与比尔·克林顿总统举行精心安排的首次高峰会。数月前,江已告知中国驻外大使和外交部官员说,中国的目标是“把与美国的关系全面恢复到1989年以前的水平”。
  用美国研究东亚问题的情报官苏葆立的话说,江的计划是“复杂而近乎不可能……他既要显示自己是个强硬而意志坚定的领导人,反映国内领导集体对美国怠慢中国越来越强烈的愤怒,捍卫中国的立场(尤其在敏感的人权话题上);同时又要鼓励美国领导人对中国采取更为中庸的长期策略,和他本人建立某种和睦关系”。
  但中国主席头脑里考虑的不只是外交,他渴望对外展示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和招徕新的投资。当江在旧金山作短暂逗留与工商界领袖聚餐时,他鼓励他们看中国时要把眼光放远些。“我确信,”他说道,“美国工商界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不会让机会从自己手指缝间溜走。”
  江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第一次会晤远不是那么热情友好。双方对外均声称90分钟的会谈是“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但事实上,这次峰会的气氛非常冷淡,令人沮丧。克林顿据称是“阴沉而呆板”,江泽民则是“紧张”。 在克林顿致欢迎词后,江主席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措辞强硬的稿子,照本宣科15分钟,简直像给对方上课,而不是双边会谈。江指责美国不理解中国的人权状况,不尊重两国间的差异。他还声明,一国不能干涉另一国的内政。
  当江送给克林顿一支上海制造的萨克斯管时,气氛转变了。江还建议自己用二胡,两人来一段二重奏。但是这个提议,可能是由一场误会引起的。据说事情的起因是一位中国翻译不经意间听到克林顿对自己的助手说了一句玩笑话:“我应当把我的萨克斯管随身带着,来这儿练练。”据说美国总统当时是这样说的。翻译没有搞清这句话的意思,他告诉江:“克林顿先生说他想用萨克斯管为您吹奏一曲。”
  尽管克林顿和他的顾问们认为这次会晤很平淡,但江的表现在北京却赢得了声誉,因为他能够“既从克林顿总统那里获得改善中美关系的保证,又没有在人权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军委副主席张震发表评论说:“他不卑不亢,全军指战员都为江泽民同志感到骄傲并深受鼓舞。”
  
  1994年 经济过热 交接班
  1994年,消費者的恐慌和工人的不安加速了通货膨胀,这成了江泽民要对付的主要问题。粮食短缺的谣言引发惊惶失措的抢购和疯狂的囤积;受房地产建设的暴利驱动,城市的通货膨胀甚至更厉害。生活困难的工人索求生活费,国家银行被迫以“稳定团结贷款”为名贷给陷入困境的工厂,而且毫无收回的希望。江对银行家们说这笔钱是“给工人们过年时包饺子吃”。
  必须引导中国经历步入市场经济后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必要使用这种手段。如果经济增长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只要命令工厂停产或者改变其产量就可以了。现在中国正在试验一种新体制。
  副总理朱基制定了一系列紧缩措施,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限制。春天,江开始巡视全国,告诫地方官员必须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地方利益之上。
  尽管这一措施初见成效,然而财政困难的国有企业却苦不堪言。当江泽民听说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上海益民食品厂因照顾退休职工等包袱过重而濒临破产时,心里很痛苦,那可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在这件事情上,江不想让市场按自然规律发展。于是,他要求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帮助”。江说:“你绝不能让它倒闭。”
  但是江泽民相信邓是对的:发展中国经济的道路不是走回头路,而是更加着力于改革。
  1994年9月下旬召开的党中央全会着眼于“党的建设”,作出改革干部提拔制度的决定,包括使用民主选举的方法等。全会召开之际正是人们讨论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交接之时。虽然没有正式的文件,邓已经指示家人、工作人员和助手,他不再积极参与政治。6周后,11月11日,他告知身边的人说他不再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工作了。他告诫说领导人决策时必须谨慎行事,他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会犯错误。邓小平说,现在是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为中国担起全部责任的时候了。
  10月1日,中国国庆节那天的下午,邓小平乘车来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们把他扶下车,又把他搀到一张轮椅上坐下。那天晚上,他设宴款待一批退休的党的领导人。这是90岁高龄的邓第一次坐在轮椅上与同事们见面。
  邓小平委托出席晚宴的薄一波代为宣读他的致词。“有个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才能解决的难题,”邓告诉薄,“在党内以及在国内外,我个人的作用和影响被认为是特别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这不是一件好事。有一天如果我真的死了,这可能会给党和国家造成动荡。我希望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和省一级领导班子能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薄一波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从邓到江的过渡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确立毛泽东为第一代领导人,以及1978年改革开始时确认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人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拥护江泽民作为唯一的核心。”薄写道。
  这段时间前后,江把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调到北京,担任负责日常党务并拥有广泛权力的书记处的书记。这样,吴将协助胡锦涛处理党务工作。吴邦国和胡锦涛都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又是同年入党。据说他们彼此十分熟悉,“怀有共同的理想”,并遵循同样的路线。
  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同江泽民一起工作的上海市市长、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黄菊,进入了由21名委员组成的政治局。
  
  1995年 宏观调控
  这一年主要的问题之一自然是经济增长过热。例如各省官员被夹在中央政府和所辖各级政府之间,进退两难。上面要求控制通货膨胀,下面吵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经济改革要取得成功,北京亟需合作、整合与长远规划。
  毛泽东、邓小平经常可以发号施令,几乎所有人都会贯彻执行。而江泽民要与人达成共识。他的办法是把有关领导召集到一起,推出新政策,让大家讨论,鼓励提出修改意见,只有在他和他的下属确信此项建议能被接受和成功执行时,才制定成新的官方政策。
  但这一次经济过热十分严重,江泽民下定决心要管一管这些地方大员。在1994年底的一次省长会议上,他和李鹏、朱基众口一词,痛批地方保护主义。江首先为谈话定调子,他问一位省长他管辖的省份里“1斤鸡蛋多少钱”?省长答:“3元多一点。”朱基插话说:“我看不是。几天前我还在那里,价格是5元多1斤。”
  这一插曲是“山雨欲来”的预兆。江要求各省报告其1994年的通货膨胀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并对1995年的情况作出预测。
  江泽民点名批评了没能支持中央政府的省委书记和省长。他说对缺乏诚信者,要免去职务。当晚,江让他的工作人员为《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措辞强硬的社论,要求地方“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江和朱还与每一位省长进行了单独谈话。他们要求这些人表态拥护中央及其经济紧缩政策,但省长们却要各自去面对如何处理地方的反应这一难题。然而总体来说,这种会议大多是和风细雨的,它成为江泽民一直坚持的领导方式。
  
  1996年“讲政治”
  对江来说,“政治”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体现了建立一个道德和物质发展并重的文明富足社会的共产主义崇高使命。政治是增强党的活力和保持廉洁的机制,是一个光荣而有价值的主题。
  江在1995年底的一次中央全会上说,讲政治,就是要讲“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他指出:“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不警惕不斗争行吗?”
  为了在全国开展“讲政治”运动,江在准备接替邓小平的同时集中精力加强党的建设。“讲政治”也可以被解释为“关心政治”或“强调政治”,虽然表面上听起来与毛泽东“突出政治”的告诫相类似,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1月,在对各省宣传部门负责人讲话时,穿着毛装的江泽民谴责“毒害人民的文化垃圾”。他说:“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短期的经济发展而不顾文化与意识形态。”他还警告说,要“严厉打击”任何在意识形态上可能存在问题的出版物。
  党史学家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专家冷溶评论称:“江总书记在关键时刻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便是竞争,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江主席特别提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需要建立新的平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并重。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因为许多人认为中国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市场经济中去。”
  摘自《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有删节
其他文献
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究竟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自树威信  做了皇帝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有威信的人,而一
期刊
这个故事似曾相识,出生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职业生涯从最底层的销售员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成为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不过,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出生在中国,而是土耳其,从他身上,任何一个中国职业经理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还有他们的未来。    一位26岁的年轻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发呆。金属勺子撞击咖啡杯发出清脆的“砰”、“砰”声。  三天没有卖出一把剃须刀,简直没有比这个更令人沮丧的了。  他忽然
期刊
“这辈子不提拔,我咽不下那口气。即便是砸锅卖铁,我也要当官。”    80岁的翟桂花,最近老做一个梦:一头长着獠牙的青色毛驴站在床前,她儿子英喜子站在边上一个劲地哭。有时,英喜子脖子上会挂条白毛巾,白毛巾会突然变黑。梦里她一直喊:“英喜子!英喜子!”  “英喜子”是宋建忠的乳名,是老人5个子女中最小的儿子。老人不知道,媒体已有报道,宋建忠因买官不成,于2007年1月29日晚10点,将一把锤子砸进了
期刊
康拉德·希尔顿(1887~1979)世界旅馆业大王,国际希尔顿旅馆的创始人。    我们每一个人,家庭主妇、政治家、木匠、圣人,甚或商人,都在为成功而奋斗。每个人前进的动力,都建立在完成愿望之上,并在他所选择的行业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成功又是什么呢?  成功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许多富有之人反而不懂得生活的艺术。  是的,工人是按工作能力支取酬金的,可是他的成就绝不是靠银行里的存款所能估量的。拿甘
期刊
2007年,中国政府公布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严格禁止公务员包养情妇等不道德行为。那么,世界其他国家是如何规范公务员和官员的“私生活”的呢?    美国:媒体监督无孔不入   在美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官员的职业操守从总体上进行限制,而对官员私生活的监督,主要来自新闻媒体。  2006年9月底,美国广播公司率先报道说,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国会众议员马克·福利曾发电子邮件对在国会实习的中学
期刊
我的一个官场上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想见我。我说你可是好久没有跟我联系了。他说是的。我说我又不是总统主席的,想见你就来吧。他说好。接着就打的过来了。  这个朋友原是一个局的副局长,我们原来是很好的文友,后来他弃文从了政,我呢,还是写我的破文章,交往就不如以前多了,但时不时的还联系。有时像做梦似的给我来个电话,说正和谁谁谁在哪里喝酒呢。  朋友是从一个农民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没有后台没有
期刊
李沃夫,给法国农民当雇工  俄国二月革命后,李沃夫公爵出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第一届总理。十月革命胜利后,他被关入监狱,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释放。但不死心的李沃夫立即策划与西伯利亚的叛军联系,企图推翻当地的苏维埃政权,结果遭到红色政权的通缉,仓皇逃到日本干涉军占领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1918年11月,李沃夫辗转来到华盛顿,他认为美国会支持他把俄国从布尔什维克手中夺回来。当时一战刚刚结束
期刊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则是一个人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嵩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    蔡京:书法自成一家体  蔡京(1047~1126
期刊
1988年,高西庆们写出了一份《中国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这是第一份系统阐述中国股票市场的建设性文本。11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一起在中南海听取了这群青年人的汇报。    1988年8月,36岁的华尔街马基罗斯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高西庆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王波明相约从纽约回到北京。没有人请他们回来,对国家建设的热情是唯一的动力,他们回国的
期刊
1977年高考恢复,一代人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由此改变。从此,中国的77、78乃至79级大学生被定格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  “西政”——西南政法大学的简称,1978年,它以全国重点大学的身份成为当时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恢复高考招生的一所。那一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729人,其中西南政法学院招了将近一半。这些人成为了日后的大法官、大律师、大检察官、大学者,还有人走向政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成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