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锁骨Edinburgh2B型骨折两种方式固定游离骨块治疗效果的比较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锁骨Edinburgh2B型骨折采用尼斯结(Nice结)辅助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相关70例病例,其中36例行尼斯结捆绑游离骨折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下文简称捆绑组);34例运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游离骨折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下文简称螺钉组)。术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取内固定物切口长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固定手术并全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时间14.5个月,捆绑组手术时间平均(50.2±10.5)min,总出血量平均(60.2±30.4)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1±8.5)周,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平均评分(87.3±4.5)分;螺钉组手术时间平均(55.2±18.5)min,总出血量平均(70.6±32.5)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2±7.9)周,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平均评分(88.1±3.9)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捆绑组要求拆除内固定病例中切口平均长度(4.1±2.1)cm比螺钉组要求拆除内固定(7.3±3.5)cm创伤明显更小。结论 尼斯结捆绑游离骨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青年锁骨Edinburgh2B型骨折在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同时行内固定物拆除时优势明显,创伤更小,患者满意度高,是青年锁骨骨折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Edinburgh2B型锁骨骨折;Nice结;青年;捆绑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锁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创之一,约占全部骨折的4%,其中76%~81%[1]发生在锁骨中段1/3部位,多为交通伤、运动伤所致,常见的受伤机制由肩部受暴力撞击、直接暴力打击及受伤时患肢伸展支撑躯体,就锁骨中段骨折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有较大争议,因受伤机制的影响及伤后锁骨周围附着肌肉对锁骨的牵拉作用,骨折端往往分离移位严重,粉碎性骨折多伴有游离骨折块旋转嵌插移位,甚至锁骨短缩畸形,针对这一类锁骨骨折,保守治疗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高,难以获得满意临床效果,李文锐等,Hill等外国学者认为针对这类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目前锁骨骨折常见手术方式有髓内固定,钉板固定,根据钢板的排放位置又分钢板上置固定,钢板前下置固定等等,但就何种固定方式更优暂无统一意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青年锁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采用尼斯结捆绑游离骨折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通过与皮质骨螺钉固定游离骨折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尼斯结捆绑游离骨块辅助锁定钢板在处理锁骨Edinburgh2B型骨折的临床应用中是否存在优势。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骨折年龄18-55;2、受伤2周内Edinburgh2B型锁骨骨折;3、接受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手术;4、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症状;5、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超过1年;6、知情同意;7、入组时间为2013年5月~2021年7月。
  二、一般资料
  根据上述纳入排除标准,70例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6.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1例,坠落伤22例,重物击伤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h~7d(平均4.23d)。纳入样本中,捆绑组36例(51.42%36/70),包括男性20例,女性15例,螺钉组34例(48.58%34/70),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两组病例在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多发伤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三、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常规拍摄锁骨正位片;包含锁骨全长及肩关节胸部CT+三维重建,影像学观察到,合并肋骨骨折10例(14.28%10/70),合并血气胸5例(7.14%5/70);锁骨有一个游离骨折块23例(32.85%23/70),两游离骨折块41例(58.57%41/70),超过两块游离骨折块6例(8.57%6/70),具体分布见图1,骨折块长度最小约0.2cm,最大约4.7cm两组病例中具体分布见图2。
  注:图1中游离骨折块数量对比图示:捆绑组与螺钉组病例在游离骨折块数量、大小上无显著差异。
  注:图2可见螺钉组侧重处理较大游离骨块,捆绑组在各个大小骨块区间均有涉及。
  结果
  一、一般结果
  (一)时间及住院时间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70例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时间54.2min,需要兩枚皮质骨螺钉固定病例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螺钉固定组手术时间(55.2±18.5)与捆绑组手术时间(50.2±10.5min)相比,差异学统计有意义,本研究发患者骨折愈合后要求取出内固定48例(68.57%36/70)。
  (二)随访及功能评价
  整个样本均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4.5个月,70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3.5周,不同手术方式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别(F值=0.956,P值=0.312)
  总结
  两种方式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采用尼斯结固定锁骨骨折块报道临床效果确切,捆绑游离骨折块辅助锁定钢板固定是一种很好得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孙伟桐,查晔军,蒋协远.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选择.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8,6(1):68-72.
其他文献
孕妇36岁,因“停经9个月,胎动5个月,见红1d”于2009年1月8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8年4月14日,预产期2009年1月21日。孕早期无放射线接触史,无发热和病毒感染史,唐氏综合征筛查低风险,未做羊水穿刺,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3年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直口服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100mg/d)治疗,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螺旋型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采用螺旋型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两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
新生儿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也称脑卒中(stroke),是指出生至生后28d内的新生儿脑动脉一个或多个分支因各种原因发生梗塞,导致脑组织相应供血区域缺血坏死。一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神经系统的异常,如惊厥、肌张力异常、嗜睡、呼吸暂停、喂养困难等,后期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称为急性期梗死;
孕妇27岁,妊1产0,因“停经32^+4周,上腹痛10h,胎动消失6h”于2009年9月27日18:18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2月11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9月27日上午8时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右上腹为主,呈阵发性,程度较剧烈,向右侧腰部放射,呕吐胃内容物2次,到当地医院就诊,白细胞16.3×10^9/L,血红蛋白95g/L,血清淀粉酶正常。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女性生殖器结核(female genital tuberculosis,FGT)的发病率也在同步递增.文献报道女性原发不孕患者中罹患盆腔结核者占25%[1-2],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输卵管,由于其病变局限,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单纯通过诊断性刮宫和腹腔镜检查容易漏诊.
期刊
目的 分析胎儿先天性膈疝与合并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膈疝预后的因素. 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膈疝病例,分析其类型、合并畸形种类、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临床结局.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71例,左侧62例(87.3%),右侧9例(12.7%).单纯型膈疝38例(53.5%),复合型膈疝33例(
患者30岁,主因"停经19+1周,突发下腹痛4 h余"于2009年11月23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7月12日,孕13+周B超提示子宫肌层见多个不均质低回声,最大位于前壁下段5.5 cm×4.9 cm,胎盘前置.入院当日晨5点翻身盖被时突发下腹剧烈疼痛,无明显放射痛,恶心,呕吐,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无明显头晕、乏力。
期刊
尊敬的医师:您们好!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2010年4月23~25日(周五~周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上海市布鲁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主席由杨慧霞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由胡娅莉教授担任。
期刊
患者23岁,因"停经34+3周,发热3 d,阵发性腹痛伴见红12 h"于2008年3月1日急诊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查体:体温35.5℃,脉搏10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8/6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采血处可见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脏可闻及早搏,双肺呼吸音略粗糙,肝脾触诊不满意.产科情况:宫高30 cm,腹围9
期刊
因本刊原公共邮箱容量有限,同时为明年编辑部启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做准备,本刊于2010年8月启用新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