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扇”传承人龚倩:新竹高于旧竹枝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在四川省自贡市,一户龚氏人家可以把坚硬的慈竹变成一把扇,名曰龚扇,扇面薄如蝉翼、亮似绫绸。这把扇可不简单,它曾被慈禧太后视如珍宝,赐名“宫扇”,曾被郭沫若误以为素丝织锦,赞其“巧夺天工,世之少有”,也曾被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外国元首。
  如今,龚扇第五代传人龚倩二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龚扇作品,上展出,拿奖项,驰名中外。“龚扇制扇技艺”于2008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把小小的龚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龚倩讲述了她和龚扇的故事。
  竹不止步
  140多年前,龚爵五编织出第一把龚扇,从此龚扇技艺代代相传,生于龚氏家族的龚倩注定与龚扇结缘,龚倩从小对龚扇耳濡目染,五六岁就开始接触这门技艺。
  “龚家人就必须爱、必须学这门技艺。”这是龚家的祖训。选竹子是制作龚扇的第一道工序,制作龚扇需要没有疤痕和虫蛀的一年生慈竹,竹节必须达到1尺8寸5以上,一根竹只留取中间几节。11月份是采慈竹的最佳时机,龚倩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进山选竹,她回忆:“从早上六七点进山,一直到晚上六七点才能把竹子选好,有时带点干粮,有时挖地瓜来充饥,渴了就喝山泉。”
  “为了祖业,龚倩是下了苦功夫的。”龚倩妈妈说,“龚倩15岁就独自进深山砍竹,为了保持竹子新鲜,砍回来的竹子都要浸在水里。四川的冬天很阴冷,龚倩一大早起来,从水里取出竹子,练习劈竹子,手上经常生冻疮。”妈妈看了非常心疼。
  选竹只是第一步,完成一把龚扇需要选材、划篾条、刮竹丝、编扇面、绷扇五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制作者的细心和耐心。刮竹丝前,要用一天左右时间磨刀,看似简单的一步,龚倩却觉得是最难的。刀刃不达标,就刮不出所需的竹丝,这一步是基础,也是关键。反复练习,龚倩不仅心生疲倦,还总受皮肉之苦,经常把手指磨破。但龚倩明白忍过了磨难,以后才可以游刃有余。
  显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要求的工具刮出的竹丝也不会差,竹丝要达到0.01至0.015毫米的厚度,细到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一,竹丝越细,同样规格的扇面所需竹丝越多,图案就越清晰、逼真,一个扇面大概需要数千根竹丝编织。
  编扇面有人字编、点字编两种编法,利用不同编法和竹子表皮颜色呈现出不同图案效果,完成一个扇面要两个月。龚倩说:“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喘一口粗气都可能让上千条细丝乱作一团,若是一个地方编错,就要从已经完成的进度里撤下其中一根,再将新的竹丝重新编进去,每一步都要经过多次练习。”
  “一天晚上,龚倩在练习编扇子,遇到一个不会编的地方,不顾天色已晚,她执意要去爷爷家请教。编起扇子来很有她爸爸那股拼劲儿。”妈妈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书法花卉活灵活现于扇面,龚倩成就感满满。


  载文传世
  经过十余年的磨炼,龚倩17岁时可以独立编织一把龚扇,并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把龚扇作品《芭蕉侍女》。“当年在很多人的指导下历时一个月完成的作品,现在看来略显稚嫩,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在一次次实践中,龚倩的技艺不断提升。她创作的《红线盗盒》《前出师表》等竹编制品纷纷走出去并获奖,受到很多手工艺品收藏者的喜爱。然而,龚倩发现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仍鲜有人耳闻,龚倩说自贡市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龚扇,她深知宣传并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责任之大。
  龚扇技艺最初是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第四代后,既传女又传外姓。2000年,龚倩创办了自己的工厂,招收了50多名學徒工,现在,工厂里只有6名员工,龚倩解释:“一个零基础的新手,至少要历经一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手编织,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放弃了。”
  如今一把龚扇定价上千元,主要作为收藏品,为了拓宽高端藏品市场,龚倩开始创新竹编制品,做成玩具、装饰品等,作为文创产品销售,产品多元化后不仅销售额提升,还把龚扇广泛地宣传出去。利用大众化产品吸引来顾客,龚倩转变思路,成立了龚扇技艺体验基地,顾客消费的同时,还可以亲手体验龚扇技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为了让龚扇技艺广泛传播,龚倩和徒弟们走出去,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把这门传统手艺带到中小学及高校的课堂,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龚倩每周都去学校授课。“学生非常喜欢龚扇技艺,编织竹具成了很多学生的业余爱好,他们课余时间还经常去我的体验基地实践。”看到学生对传统手艺的热爱,龚倩特别高兴。
  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今天,纯手工技艺弥足珍贵。龚倩编制的不仅仅是一把龚扇,更多的是一份保护传统手艺的担当。“做了手艺,就不要想着大富大贵,你一定要把龚扇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祖业。”龚倩时常想起16岁时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二十多年坚守着龚扇技艺,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龚倩从未想过放弃,为什么?她的回答简洁又坚定:“责任。”
  据中国青年网张秋红文
其他文献
个性决定命运。纵观刘永坦的一生,其个性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遇到天大的困难,也能做到心静如水,沉稳、理性、荣辱不惊。  刘先生的这种性格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默默地告诫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就是凭借着这种个性,闯过一个个暗礁险滩,一直走到了今天。尽管他现在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热血少
期刊
如今,75岁的周国平保持着非常规律的生活:每天早晨从公园走一大圈,来到工作室开始读书和写作,傍晚再从公园绕一小圈回家。如果有工作就写作,如果没有任务就开始阅读。  作为知名作家,周国平的文章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作为学者,周国平是以尼采研究走入大众的视线,上世纪80年代,他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曾掀起当时国内的“尼采热”。去年,周国平的五本尼采译著及两本研究专著先后出版。一面是哲学、一面是文
期刊
在敦煌莫高窟,有一只白色小狗,每天都会绕着窟区巡逻,用自己的脚丫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养它的张爷爷退休回城,把它带走了,它却自己走回20多公里外的莫高窟,从此再也不离开。这是莫高窟“巡山大王”乐乐的故事。在“90后”插画师陈梦楚的笔下,乐乐的形象活泼可爱,而透过乐乐的视角,莫高窟的春夏秋冬,也格外美丽动人。  跨越千年的共鸣  从小喜爱美术的深圳姑娘陈梦楚,高中起就立志成为一名插画师。从广州美术学
期刊
说到黄磊,不少女人和孩子会有话说:“成熟有担当的男人”“对媳妇儿、孩子特别好”“特别会做饭”“代言了某课外补习机构”……  看到没?大部分人全然忘了黄磊的本职———演员/电影学院老师。  黄磊1971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还记得,1996年电影《夜半歌声》里那个长发大眼的男孩吗?  那个阶段,采访中顺手捡起地上的叶子、玩“拔根儿”的黄磊,还青涩地唱着“我想我是海”。  后来,《婚姻保卫战
期刊
因尤袤在泰兴干得风生水起,两年以后,他就被调入了京城,担任了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和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又被升为著作郎兼太子侍读。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二月,尤袤因参与了一些大臣反对宋孝宗欲拜安庆军节度使张说为相的活动,说拜相后,即将袤出为了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州。  尤袤到了台州以后,一如既往地勤政爱民,减免了一万多户无地贫民的税收,并继续加高和加固了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墙。后来,台州发生了洪
期刊
回家?还是留下?唱寰宇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选择,选择留在了成都。  七年之后,随着《哪吒》票房突破50亿,它背后的配音团队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迎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高光时刻。这家扎根成都的配音团队,正是由唱寰宇一手搭建而成。和多年前一样,这个90后创客并没有沉湎于成绩和安稳,而是趁热打铁,在内容和平台方向继续发力。就在准备放手一搏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让像他一样的草根创客都措手不及。唱寰宇坦言,
期刊
朱丽拉开窗帘,她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礼物和真诚的祝福:白衣作战袍,披甲赴荆楚。谢谢你,“朱丽”!  朱丽是一名护士,她的未婚夫徐豪是一名维修电工,他们本来定好了5月办婚礼的,可2月底的一个凌晨,朱丽接到通知驰援武汉,他们的婚礼不得不被推迟了。她走后,他每天都很想她,也很担心她。  朱丽和徐豪,相识于三年前一次旅途中。那天,朱丽同护士学校的两个女同学到望云山去游玩,天忽然下起
期刊
在何少华的办公室里,透过窗户就能看到秦山核电站的第一个反应堆。25年来,这已成为他最熟悉的风景。  位于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被誉为“国之光荣”。1995年,从南京一所中专学校毕业的何少华被分配到这里,不过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他当时对核电的了解几乎为零。  “我从老师口中了解到,我们国家核电事业起步比较晚,有幸投身其中很有意义。”回想当年,他笑着告诉记者,进
期刊
“一本196页的家谱,我和一位老师修了两年。6张纸粘连成1张纸厚度,我们只能半个字半个字地揭,再把揭下来的字,拼接粘连进行修复。”在浙江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汪帆已修了13年书,她说修古籍好比修行,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腾。5月13日,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开放。该馆现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保藏古籍共110余万册,包括原文澜阁四库全书,其他珍贵古籍也都收藏于此。但最特别的,莫过于这里还有一支古籍修复团队。开
期刊
“点点青萍随风而散,泠泠清歌乱了云烟。任时光千回百转,将一切化作绕指柔,只遥遥听那五音大鼓,铿锵激越抑或是缓缓悠悠,穿越厚重的时光,演绎着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  夏季的密云蔡家洼,远处青山如黛,河水在山谷中流淌;近处,薰衣草、月季花、玫瑰花开的正旺。一棵巨大的核桃树下,五位老人一字排开,中间一位身穿褐红色长袍的唱书人,右手拿着鼓槌不时敲击身前的大鼓,左手的两片鸳鸯板随着手指开合,发出清脆悦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