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除夕诗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清代巴蜀诗人李调元著有《童山诗集》四十二卷,作者选取诗人在除夕时所著的九首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诗歌是诗人内心的自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研究作者生平及思想变化的重要材料,也是作者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透过它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而且可以窥见清乾嘉时期巴蜀地区的春节风俗。
  关键词: 李调元 除夕诗 《童山诗集》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号雨村、童山等,四川罗江人。生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1734),卒于嘉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802),享年69。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官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回朝迁任考功司员外郎。乾隆四十二年(1777)任广东学政,三年任满后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回京。乾隆四十六年(1781)补授直隶通永道。乾隆四十八年(1783)落职下狱,五十年(1785)启程归蜀,嘉庆七年病逝。一生著述颇丰,现所知名的李调元著作在七十种以上,涉及经、史、金石、诗文词、戏曲、民俗、民间杂技等领域。
  除夕诗是指李调元在除夕时所作的诗歌,这些诗在题目中都有“除夕”二字,共有9首(以诗题计),为方便研究,笔者暂把这些诗歌统称为“除夕诗”。
  这些诗歌是作者年终的总结,是诗人的自我反省,是其内心的自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变化的重要材料。其中往往掺杂作者的身世之叹,是作者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透过它们,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而且可以窥见清乾嘉时期巴蜀地区的春节风俗。
  一
  丙子年,《除夕》(卷三):
  岁华已去不能招,又见春光在树条。
  淡白梅花先索笑,嫩黄杨柳渐伸腰。
  人情念旧还如昨,世事翻新只隔朝。
  把酒围炉度今夕,好将风雪压寒宵。
  丙子年(1756),李调元23岁,正是渴求知识、积极进取的年纪。癸酉年(1753),李调元父李化楠补浙江余姚县令,李调元随之问学浙江,师从俞经、李祖惠、施瞻山等,深得老师器重。丙子年李调元回蜀乡试,不幸下第,作《榜发下第买舟将南诸同人携酒饯行留别作诗》(《卷三》)云:“才得归来又买舟,相携话别各言愁。一时气味真如醉,千古文章肯类优?枫叶初红是新染,蕉心含绿颇全抽。他年伯乐如垂顾,看我来修五凤楼。”可见抱负不小。这首《除夕》诗重在吟咏时光的流逝,诗人所见到的是淡白梅花、嫩黄杨柳这般明亮的景色,感受到的是“把酒围炉”这样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
  二
  辛卯年,《辛卯除夕》(在行唐县作)(卷十二):
  不为穷途泣,其能绕道过。人逢相暖少,自笑卖痴多。
  踪迹疑张禄,留行似孟轲。生涯真是梦,又作一南柯。
  世态都如是,吾生计总非。主人方熟卧,客子理征衣。
  柏酒浑难醉,梅花不救饥。前途知己有,多恐巧相逢。
  辛卯年(1771),李调元38岁。戊子年(1768)李化楠因官场争斗自刎身亡,己丑年(1769)李调元回蜀丁忧,辛卯年丁忧结束,于十月份重新北上。由题目可知,这首除夕诗当是作于行旅之中。父亲的死对李调元的打击甚大,其曾一度心灰意冷,时常流露出归隐山林的念头,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如“到底虚名竟何益,如今真是大悲人”(《重经大悲菴有感》),“富贵如云天上看,功名似水月中捞”(《示谭鼎二弟并诸生》)。整首诗的基调是灰暗的,诗人备尝人间冷暖,内心十分压抑,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悲怨之情,同时诗人又自比张禄、孟轲,可见抱负不小,流露出怀才不遇的郁闷。另外,此时诗人在经济上十分拮据,“劝君饮马钱勿投,我正囊空屡自羞”(《题陕州牧雷莲客放鹤小照》),现实的窘境使得诗人发出“柏酒浑难醉,梅花不救饥”的沉重叹息。
  三
  壬辰年,《除夕再迭前韵二首》(是日闻王师平定小金川信,固安司马陈韫山遣人送栗度岁)(卷十三):
  其一
  岁去堂堂不可招,如蛇赴壑缈岧嶤。
  庄周近贷监河粟,种谊遥通讲渚桥。
  且喜旅居无市责,谁言里巷有科条。
  愁颜暂豁还堪欢,四十飞胜递此宵。
  其二
  苦忆云龙几点螺,醒园别后付谁酡。
  梅花空放千堆雪,柏酒难添一匊波。
  妻女连年音渐隔,仆童守岁梦偏多。
  夜阑忽记髫时乐,放学归来着雨蓑。
  壬辰年(1772),李调元39岁,闲居京师,待缺补官,他把这段时光自嘲为“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愚堪笑,博塞亡羊失已多”(《腊日仍用前韵二首》)。可以想见,诗人的内心非常愁闷,他急于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没有机会,所以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叹息,“自怜余勇尤堪买,其奈君恩未肯波”(《和程鱼门迟云阁赏雪元韵》)。
  自注云:是日闻王师平定小金川信,固安司马陈韫山遣人送栗度岁。“王师平定小金川”即指发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乾隆四十一年(1775)的第二次金川战役。陈韫山,名琮,为李调元好友,癸卯年(1783)与其联姻。本年有诗《寄怀固安陈明府韫山》云:“身在天边去住难,思君长望大河干”,陈韫山去世后,调元有挽诗《哭陈韫山一百韵》,历数二人友谊,感人至深。
  《其一》云:“愁颜暂豁还堪欢,四十飞胜递此宵”,这是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希望能在不惑之年迎来人生的飞腾。可谓天遂人愿,四十一岁,李调元奉命典试广东。四十三岁,随乾隆皇帝东巡。四十五岁,任广东学政,至四十七岁任满回京,擢升直隶通永道,这段时期是其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其二》云:“夜阑忽记髫时乐,放学归来着雨蓑”,以一幅儿童散学图作为结尾,看似单纯快乐,实则饱含无奈辛酸,儿时简单美好的生活与现在夜夜不得眠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滞留京师,前路茫茫,看不见希望;归隐山林,可又心有不甘。既进不得又放不下,诗人焦灼的心灵只能在儿时的回忆中暂时得到缓解。   四
  壬寅年,《除夕狱中寄墨庄》(用东坡寄子由韵二首)(卷二十三):
  其一
  雷霆天怒未回春,原是皇恩再造身。
  愧悔三更双涕泪,伶仃四海一孤人。
  已成旧事何须说,见换新符益怆神。
  万物向阳余向壁,参禅静夜悟前因。
  其二
  臬中香烛冷凄凄,默祷神祇首自低。
  万里号天怜双燕,一生微命笑醯鸡。
  君恩未报遗诸子,母老难归托病妻。
  连理来生如再结,同根总在左绵西。
  壬寅年,《除夕寄唐尧春》
  其一
  更无雁到潞河滨,消息传来总未真。
  顷刻风波由我孽,一家儿女赖君新。
  天回阳气年逢卯,地入霜台日受辛。
  纵有椒盤乡味荐,目前谁是可言人。
  其二
  先生于我似苏黄,必折由来忌太刚。
  作赋只今数孙绰,上书自昔笑邹阳。
  直由天性难更改,清畏人知易中伤。
  万卷图书烦检取,童山深处付儿藏。
  壬寅年(1782),李调元49岁,在通永道任。七月奉旨送《四库全书》一份至盛京,途中不慎沾湿黄箱,又受永保挑唆,与永平知府弓养正对讦,落职下狱。对于其下狱原因,杨世明先生作如下分析:“按,英廉与舒赫德、阿桂同为部院中旗人,四十一、四十二年皆为大学士。调元为议稿事得罪永保,舒、阿已怀忿排斥之矣,今适获罪,又在英廉辖下,安能轻易放过。故调元失官虽缘与弓对讦,归根则在英廉有党同伐异之隙也。”议稿之事,是指丙申年(1776)十二月李调元与同司掌印满郎中永保议稿不合,《淡墨录》卷十二记载云:“余以议湖抚陈辉祖咨部补刘培章监利典史事,同司皆议驳,而予独议准,以至忤满郎中永保。”丁酉年(1777),年届京察,因年前议稿之事被填入“浮躁”,置“六法”之一。李调元买书十五车,尽变衣物,决计归蜀,作《将归剑南留别京中诸子》,其一云:“十亩田园归去来,图书万卷手亲开。并无天厄谁当怨,岂有人挤自不才。宦志已经尽销铄,君恩苦未报涓埃。他时曝背柴门下,长望南山献寿杯。”
  墨庄,即李调元从弟李鼎元,字和叔,号墨庄。《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有传。通过《除夕狱中寄墨庄》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十分无助,心中充满悔恨之情,孤身一人在团圆之日身陷囹圄,情形十分凄凉。
  唐尧春,《雨村诗话》(十六卷本)卷三记载云:“绵竹唐尧春乐宇,为诸生时,质文于先北路公,深器之。乾隆丙戌进士,由户部郎中出守贵州平越,调南笼,镌级,归,卒于夔关。”由“顷刻风波由我孽,一家儿女赖君新”,“万卷图书烦检取,童山深处付儿藏”可知,李调元将家事托予唐尧春照料。在写给唐尧春的挽诗《南笼太守唐尧春,自湖南扶母櫬至重庆卒,丧过什邡不及,遥作挽诗二首》中云:“全家仰朋友,行李仗舆儓。”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感激之情。
  五
  甲辰年,《除夕和芷塘见寄韵二首》(卷二十四):
  其一
  从来仕宦比鲇竿,荏苒投闲岁又阑。
  顾影自惭霜鬓白,驻颜难觅九华丹。
  夜行衣锦谁能见,暖气侵帷我自安。
  渐看锦江春色动,归山准着鹿皮冠。
  其二
  之齐之卫定谁旁,踪迹年年似商贾。
  谁解同心赠红药,只求蠲忿佩青棠。
  潞亭竹叶难成醉,驿路梅花好俶装。
  守岁儿童浑不睡,挑灯看我和诗忙。
  甲辰年(1784年),李调元51岁,时已决定归蜀。祝芷塘即祝德麟,《淡墨录》卷十五条云:“祝德麟,字芷塘,海宁人。十四岁,中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举人。有神通之名,风姿韶秀若处子。”“会试殿同寓,时人有‘跌宕风流祝小姐,风流倜傥李将军’之谑。”《除夕和芷塘见寄韵二首》表达了宦海险恶,富贵如云,人生变幻莫测的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光飞逝,韶华不再,锦江边迷人的春色饱含永远读不透的故乡情,一声声地召唤离家的游子,年迈的诗人已无意仕途,只想回到家乡,像受伤的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在自然中涤荡饱经忧患的心灵。
  六
  丁未年,《丁未除夕示龙山弟》(卷二十六):
  得归茅屋已三年,别岁今宵乐事全。
  赌弈不嫌输弟墅,好音何惜赐歌田。
  醒园住久邻相馈,醉墨书成姥讶颠。
  独有好梅清兴在,深防爆竹在林边。
  丁未年(1778),李调元54岁,其于乙巳(1785)返蜀,至丁未已归家三年。这首除夕诗一扫宦海之时的阴霾气息,大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之情,表现了一个乡居老人晚年安逸闲适的生活。“醒园”是由李化楠初建并经李调元重修的别墅,《罗江县志》卷七:“云龙山北象山,有李石亭公别墅,名曰醒园,额为丹徒编修王文治书。”
  七
  己酉年,《己酉除夕》(卷二十七):
  其一
  家人何事庆宜其,为我栖居榻又移。
  农说占星徵谷贱,儿喧压岁择钱迟。
  今年醉倒明年醒,老者难随少者嬉。
  忽忆武昌远游客,不同巵酒乐怡怡。
  其二
  却捡生衣祀祖先,合家欢庆拜庭前。
  小名犹记高堂唤,大字难书帖柱联。
  裘已无毛空豹鞹,齿皆依序似蝉联。
  病躯懒放除妖爆,只把龟蛇镇宅悬。
  己酉(1789年),李调元56岁。《其一》更像是一个老者在自娱自乐,越丰富的心灵越倾向于独处,越能在独处中感到返璞归真的自在。值得一提的是,李调元晚年常常参禅,与僧人频繁交往,如“芒鞋准拟踏嵚崎,久住真成老住持”(《赋得山中半晴半雨时四首》),“暂借僧寮一饭,读尽半部楞伽”(《接引殿僧思泉求诗》),“记取去年曾到此,开元读遍藏经楼”(《开元寺赠慧眼长老》),“自把一心归白足,不将两脚踏红尘”(《赠晋熙山长何鳌峰》)。这并不表示他已皈依佛教,只是寺院清幽的环境和佛经中的道理更能满足他心灵的需求。《其二》表现了诸多春节的风俗,如祭祀祖先、粘贴对联、燃放爆竹、悬挂辟邪之物,等等。
  八
  辛亥年,《除夕》(卷三十):
  少喜流年增,老惧流年去。
  流年乃率常,喜惧各分虑。
  偶见尘埃扫,又惊日月除。
  屠苏名虽佳,分明老堪恶。
  桃符何必换,转眼门阀故。
  今年稍光辉,刺史蒸豚赙。
  安州曹汛司,亦有香麞赂。
  籍此润笔资,供我口头饫。
  自堪复自止,病齿每支箸。
  坐令山妻憎,负此贤内助。
  辛亥年(1791),李调元58岁。《童山文集·补遗》序云:“余老矣,才华既退,学问亦荒,况杜门已久,亦不知何者为名人。干谒既在所禁,求谀亦觉赧颜,譬如老牛谢犁,惟思卧啮枯草,终老天年耳。”可见其老景颓唐。这首《除夕》前六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惊”字尤佳,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头为之一跳的惶恐。“屠苏名虽佳,分明老堪恶。桃符何必换,转眼门阀故”之句则体现了诗人沉寂的内心。
  综上所述,这9首除夕诗是李调元整个人生的缩影。青年时期,踌躇满志,才华横溢,渴望能够大展宏图,实现自己济世利民的抱负。中年时期,历经宦海风波,几经沉浮,既体味过身处高位的荣耀,又饱尝身陷囹圄的凄苦。看透官场的争斗之后,决意归隐山田。晚年时期,其性格趋于内敛,以书为友,以自然为伴,流连于禅堂寺庙,喜爱与僧道交往。透过这些诗歌,我们还能窥见中国传统的春节风俗。
  参考文献:
  [1][清]李调元.童山诗集.丛书集成新编(第77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2]杨世明.李调元年谱略稿[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30.
  [3][清]李调元.淡墨录.丛书集成新编(第120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4]詹杭伦.沈时蓉校正.雨村诗话校正[M].成都:巴蜀书社,2006.
  [5]詹杭伦.李调元学谱[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
  [6][清]李调元.罗江县志.丛书集成新编(第77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7][清]李调元.童山文集.丛书集成新编(第77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其他文献
本书是关于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内容主要涉及目前学术界与工程技术界在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领域的几大热点技术:无线局域网、蓝牙网络、移动Ad Hoc网
为了满足中小型企业(SMB)和中端市场对灵活、简便、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的需求,思科系统公司近期推出了思科商业通信解决方案(Cisco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solution,CBCS)。它包
期刊
《伯兮》是《诗经》中思妇诗的名篇,它因描绘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和不同的创作视角而与《诗经》中其他的闺怨、思妇诗相区别。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批评中关于女性写作和女性阅读的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带宽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数据流量在向媒体流倾斜。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定位不是传递信息 ,而是娱乐、消费、享受的载体 ,是未来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支柱。面对着消费大众翘首以待的大规模视频应用的巨大市场 ,传统的IT厂商束手无策 ,未来的视频媒体流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历史事实早已反复证明 :传送语音的电话网络并不依赖于过去的电报技术 ,传输计算机文件的IP网络不依赖于过去的语音电
作为中国传统隐逸方式之一的渔隐,剖析其内涵,既有逍遥容与的一面,又有志在功业及精神慰藉的一面。考察其发展,唐宋时期诗化于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而明清时期则物化于园林营造与书画
北朝民歌《木兰辞》的特点之一就是为读者留下了多层想象的空间,这些想象空间完全让读者按照自己的意识驰骋思绪,从而增强了此诗的艺术魅力。
本文以作者及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为重点,概述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时展望布尔函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指出了若干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