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杯”:青少年聚集的集结号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17日上午,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全国大中学生卫星导航科普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隆重举行。
  会议特邀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孙家栋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科技部国际空间信息技术培训研究院院长、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十二五”规划专家组组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主任马俊如教授,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西安测绘研究所杨元喜院士参加。第一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大赛获奖作品作者和所在学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颁奖典礼上,大赛组委会马俊如主任致词,组委会郑立中副主任宣布了获奖通知。与会领导和嘉宾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奖杯和奖品。最后,孙家栋院士殷切勉励青少年把兴趣作为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把想象作为科技创新的翅膀,把勤奋作为持续探索的动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国卫星导航事业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颁奖典礼后,西安测绘研究所杨元喜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王正明研究员、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潘厚任研究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为大会做了精彩的科普报告。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面向卫星导航、空间科技及其应用领域的科技爱好者,旨在大力宣传北斗系统的科普知识,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的探索,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少年人才。作为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斗杯”大赛在年会主办单位和以孙家栋院士为主席的科学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历时半年多的筹备。共有87个单位262个作品参赛。按照评奖细则,经初评、复评和终评,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4个、优秀奖78个,以及集体优秀组织奖10个。“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导航定位终端的设计”等三个作品荣获大学组一等奖,“具有超声探测和GPS功能的智能盲人手杖”等三个作品荣获中学组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十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在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各显所长,各具特色。大赛获奖的优秀作品更是精品纷呈,亮点频现,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少年在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中的卓越智慧和无限创造力。
  
  相关链接 北斗杯的获奖者
  
  在“北斗杯”颁奖典礼上,大学组一等奖获得者之一,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廉杰,中学组二等奖获得者之一,重庆市第八中学曾坤,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廉杰激动的表示,“北斗杯”给青少年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使自己对航空航天的兴趣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是非常有益的引导,也让青少年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曾坤说,此次活动让自己对“北斗”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希望以后能为“北斗”建设系统提出更好的创意,为“北斗”系统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新闻链接    2010年12月8日,空军太空项目副部长理查德·麦金尼称,第二架X-37B将在2011年3月~4月之间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这次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任务将“扩展运行包线”,以试验横向飞行范围的回收特性,并在更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尝试回收。  盘点2010年美国军事航天发生的大事,不能不提三次重要的试验。  2010年4月22日美国启动了“轨道测试飞行器”(X-37B)的
期刊
编者按:1990年,“亚洲一号”的成功发射,让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完成了30余次国际商业发射,并于2007年实现了国产卫星的首次整星出口。伴随着第六颗卫星在轨交付合同——玻利维亚卫星项目合同的签署,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之路越走越宽。  第一次把轨位咨询写进了合同内容,第一次把地面应用纳入了合同内容,第一次采用了商业贷款的模式……  此次整星出口业务“天地一体化”的有益尝试和
期刊
2010年12月5日上午8:30,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原总指挥黄春平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秘书长王福忠在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党委书记陆建良、镇长姚水华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乍浦镇九龙山小学,受到了来自乍浦镇各所学校的师生代表的热烈欢迎,少先队员还为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了鲜花、佩戴了红领巾。  姚亮校长代表乍浦镇各学校就开展航天科技教育的设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少先队员代表也上台表达了学科星、
期刊
胡锦涛为希望一号搭载实验揭晓结果    5月31日上午1 0时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国科技馆新馆,同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小代表和部分中外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总书记高兴地拉着孩子们的手走进展厅,兴致勃勃地参观有趣的科普项目。  在探索与发现展厅二层中央大厅,刚刚结束希望一号科普卫星无线电通信活动的少年儿童们兴奋地迎接总
期刊
据美国全球安全网2010年12月13日报道,美国已成功完成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最终集成系统测试,该卫星将于2011年春天用宇宙神一5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它将显著提升美国的导弹预警能力和对其他重要国家安全任务的同步支持能力,包括导弹防御、技术情报和战场太空感知。  “天基红外系统”是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它将替换导弹预警能力较弱的“国防支持计划”卫星,具备空前的、稳固
期刊
全球环境影响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29日,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是国际宇航科学院“4·11”全球环境影响合作计划研究小组举办的学术工作会议,也是IAA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之际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  在主题探讨中,与会人员主要围绕航天科学与技术解决人类生存重大疑难问题、地震预报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
期刊
年度重大事件    随着2010年的终结,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也悄然离去。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航天领域依旧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这次出于宁缺毋滥的原则,没有像往常那样选出10大事件,而是只选出5个。    ①日本“隼鸟”号探测器携带小行星的土壤样本返回地球  2010年6月13日,日本“隼鸟”号探测器的回收舱顺利地落到澳大利亚武麦拉靶场附近。五个月后,专家经研究证明,送回地球的大部分物质的确是小行
期刊
2010年12月2日法国国防部宣布,在11月30日与阿斯特留姆卫星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签订合同,订购了两颗价值11亿美元的新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多国天基成像系统”,合同还包括一份建造第三颗卫星的选择项。这两颗新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用于在2016年年底接替法国目前在轨服役的太阳神-2A、2B侦察卫星,并且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但具体参数和卫星名称没说。此前曾有
期刊
在世界月球会议开幕式的午宴后,我们有幸采访了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让·雅克·多尔丹局长的健谈和对国际合作的丰富经验及热切渴望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已经是他第十次来中国了,问及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中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中国的太空计划令人记忆深刻!”同时他对中国航天界的工作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在太空领域是一个大国,在太空发展计划、地球探测及定位、航空航天、载人飞行等方面做得很好,并且努
期刊
印度年内将发射两颗大型通信卫星    印度计划在2011年至少发射两颗大型通信卫星,以改变因“静地卫星运载器”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失败造成的转发器短缺局面。根据去年12月签署的协议,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将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发射印“静地星”8和“静地星”10卫星,而最新报道称这两次发射将分别在今年3月和12月进行。  印空间研究组织今年还将发射“雷达成像卫星”1、“资源星”2、“热带云”和“青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