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旧的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引导到测试,一讲了之。学生虽然一听就懂,但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必须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更广阔的范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做到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这一点,除了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外,还必须在教法上注重課内和课外、教与学相结合。课堂讨论法不仅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它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发挥着毋庸置疑的关键作用。课堂教学如何实施讨论法?
一、要深入理解教材和联系学生实际
讨论要和学生掌握学习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紧密结合,可促使思想政治教学的诸项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过分肤浅的内容使讨论流于形式,过分深奥的内容使讨论失去生气。可以进行讨论的有两类内容。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涵的主要障碍;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思维定势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讨论的质量及效率。例如,我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时,提出“如果把洪秀全换成刘邦或朱元璋,太平天国是否还会失败?”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似懂非懂,感到新颖有趣,却又把握不准。我马上点拨学生:“大家可以想一想:刘邦或朱元璋穿上了皇袍是否就意味着农民革命的成功?”找到了切入口,同学们思维的波澜随之涌起: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制度;农民领袖就是夺取了政权,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等等,讨论使学生们加深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单纯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的认识。
二、把握教学时机设置讨论
就讨论的时机而言,学生不可能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间断性、跳跃性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往往要停顿一定时间,才出现另一高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最佳时机。笔者认为,最佳时间一般有两个。一是在课的中段,教学过程达到高潮,学生呈现“心愤愤”、“口悱悱”状态时,探究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时展开讨论,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容易尽言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容易接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二是当老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此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这时展开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例如,我在讲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之间穿插了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立即调动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思考的积极性,使那些原本对中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的知识,一下子变得引人入胜,并且能很快加以运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前后的对比中发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从而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正确结论。
三、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讨论
讨论的方式,要能与内容、时机挂上钩,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符合教材的结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的讨论效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体验,比较有效的讨论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提示引导”式,即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逐步展开讨论,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及时调控讨论进程,最后加以总结。这种讨论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富于逻辑性,能保证讨论法的顺利进行和讨论质量。例如,我在讲述“奴隶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时,要求学生讨论“奴隶社会后期新式工具得不到广泛应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田地荒芜、经济萧条说明了什么?”“奴隶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了什么?”让学生最终明确奴隶制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是 “自由辩论式”,即让学生围绕讨论内容各抒己见,自由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把握方向,最后由老师或让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小结讨论结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讨论的质量很有帮助(前面列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讨论法即属此类型)。
三是“角色置换”式,即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在老师的安排下分别扮演某些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这种方式不仅能直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时,让学生讨论“如果你要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设想在封建社会后期如何才能获得这些条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稍做补充,加以总结,答案就出来了,这样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设身处地去进行思考,效果很好。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使自己具有创造性工作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践表明,合理的讨论法,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在讨论法中展现出来,教师自己也一定能领略到教学艺术迷人之处。
一、要深入理解教材和联系学生实际
讨论要和学生掌握学习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紧密结合,可促使思想政治教学的诸项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过分肤浅的内容使讨论流于形式,过分深奥的内容使讨论失去生气。可以进行讨论的有两类内容。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涵的主要障碍;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思维定势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讨论的质量及效率。例如,我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时,提出“如果把洪秀全换成刘邦或朱元璋,太平天国是否还会失败?”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似懂非懂,感到新颖有趣,却又把握不准。我马上点拨学生:“大家可以想一想:刘邦或朱元璋穿上了皇袍是否就意味着农民革命的成功?”找到了切入口,同学们思维的波澜随之涌起: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制度;农民领袖就是夺取了政权,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等等,讨论使学生们加深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单纯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的认识。
二、把握教学时机设置讨论
就讨论的时机而言,学生不可能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间断性、跳跃性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往往要停顿一定时间,才出现另一高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最佳时机。笔者认为,最佳时间一般有两个。一是在课的中段,教学过程达到高潮,学生呈现“心愤愤”、“口悱悱”状态时,探究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时展开讨论,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容易尽言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容易接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二是当老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此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这时展开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例如,我在讲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之间穿插了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立即调动了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思考的积极性,使那些原本对中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的知识,一下子变得引人入胜,并且能很快加以运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前后的对比中发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使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从而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正确结论。
三、采用恰当的方式组织讨论
讨论的方式,要能与内容、时机挂上钩,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符合教材的结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的讨论效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体验,比较有效的讨论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提示引导”式,即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逐步展开讨论,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及时调控讨论进程,最后加以总结。这种讨论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富于逻辑性,能保证讨论法的顺利进行和讨论质量。例如,我在讲述“奴隶制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时,要求学生讨论“奴隶社会后期新式工具得不到广泛应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田地荒芜、经济萧条说明了什么?”“奴隶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了什么?”让学生最终明确奴隶制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二是 “自由辩论式”,即让学生围绕讨论内容各抒己见,自由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把握方向,最后由老师或让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小结讨论结果。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讨论的质量很有帮助(前面列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讨论法即属此类型)。
三是“角色置换”式,即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在老师的安排下分别扮演某些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这种方式不仅能直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时,让学生讨论“如果你要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设想在封建社会后期如何才能获得这些条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稍做补充,加以总结,答案就出来了,这样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设身处地去进行思考,效果很好。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使自己具有创造性工作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践表明,合理的讨论法,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在讨论法中展现出来,教师自己也一定能领略到教学艺术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