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主体式”作文教学的尝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乃语文中的重头戏。如何进行高中作文教学,许多同仁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和思考。但“学生作文烦,教师批改难,反馈周期长,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立体式”作文教学,以求学生能有所受益。
  
  一、构建“立体式”作文训练体系
  
  迄今为止,应该说还没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中学作文教材。现行的高中作文教材也仅是作为语文课本的写作部分,分散在各册之中。而许多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亦随心所欲,根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重难点。有的甚至高一就练习话题作文,如此纯粹应试性的训练只能扼杀学生原有的写作天分,只能让其在写作路上愈走愈窄。再则,国家统一编写的写作教材,虽说是遵循了学生写作心理规律,但如此完整系统的写作体系,在中学六年实践应用中,往往会因各地区教育教学差异及学生变动,而出现参差不齐的“写作断层”。如有的学生在初中写作基础尚未扎实,甚至连起码的描写都不会,而到了高中又依旧按照原有的写作体系进行训练,其结果是这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更不要说激发他们写作兴趣了。因此,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立体式”作文训练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作文教学。
  1、重建训练序列,厚实写作基础。教师应具体研究学生写作基础,新的教学起点应定位于班级中等写作群体现有的写作水平上,然后将作文教学重新编排调整为“1-3-2”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科学系统地进行序列性训练,从而递进性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即第一学期作为初高中的过度期,主要就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本写作素养进行厚实强化,同时建立学生写作“两极”档案(总结每个学生原有的写作基础与存在不足,将其分类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中”等水平者为本班主体写作群体);第二至第四学期这三个学期教师就本班主体写作群体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当然,训练形式可多元化。(如写自传、新闻、广告词、导游词、解说词、小小说、填歌词、读书札记、产品说明书、科技小论文、改编课本剧、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等);最后两个学期主要针对高考作文强化提高(包括创新性的谋篇布局,个性化的语言运用,个性化的审题立意等)。
  2、“随笔——活动”方式,拓展作文空间。作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话题就是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情感,永远是写作的原动力。新课标亦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也要求我们在写作训练的实践中,积极拓展学生作文的空间。因此,笔者在常规写作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学生节假日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练情景作文,做社会调查;要求学生至少两人订阅一份报刊,每周写读书笔记,定期举行文学笔会,并择优编成校园文学期刊;特别是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积极鼓励他们投稿,如参加“语文报杯”、“新世纪杯”等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等。如此,通过“随笔性、活动式”作文教学,积极为学生创造能够展示个性、推销自我的途径与平台,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让他们在收获成功中体验作文的喜悦。
  
  二、构建“立体式”作文课堂教学体系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行文、轻过程,每次作文只是“知识——命题——行文”的简单循环,既没有行文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又割断了学生反复修改习作的再创造机会,如此作文课堂教学,只能是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哪能谈得上写作能力的提高?鉴于此,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五位一体”式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1)“听——听学生解说文题”(5分钟)当锁定一个作文专项训练,教师都要求学生提前一周完成诸如观察、阅读、积累等系列准备活动,课堂上组织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写作构想。五分钟虽微不足道,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疑间接地扩大了其他学生的生活领域。
  (2)“说——说教师指导意见”(5分钟)在进行作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也将搜集相关资料,最好是自己写“下水作文”,在整合学生及自己的写作构想之后,阐述教师的指导意见。应该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指导不是“禁锢”而是“火把”,且方式灵活,如结合课文教学的指导,针对个性问题的个别指导,面对共性问题的共同指导等,形式多样,穿插使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写——写自己初稿设想”(20分钟)“作文开头难。”其实难就难在写作主题的定位及思路的理顺上,当完成了行文前的写作准备之后,即刻要求学生取舍整合,快速作文。既可以是整体内容的概览,也可以是写作提纲的综述。
  (4)“评——评他人习作灵感”(15分钟)在完成初稿构想之后,要求学生交流讨论,推荐有创新意识的习作并当堂朗读,如若其未写完,也可以将自己接下来的写作思路说之。师生之间相互评议比较,取长补短,激发灵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取一举两得之功效。
  (5)“练——练趁热打铁之作”(一节课时间)这是最后环节,学生在完成上述准备后,应该说既激发了创作欲望,又拓展了思维空间,更主要的是作者有了自己的写作心理构想与草稿习作,剩下的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生成,加工完善。
  可以说“听——说——写——评——练”“五位一体”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刺激学生感官,消除了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符合写作心理规律,在实践过程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它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三、构建“立体式”作文评改反馈体系
  
  “作文难改”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声。目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全批全改”方式,但这种方式因批改负担过重而造成反馈周期长。而且是教师“以一对百”,易造成教师审美疲劳,批语多用套话,不能多角度地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也不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学校作业检查,则用“阅”或“分数”代替点评。如此批阅对作文教学则毫无用处。长此以往,作文将成为师生之“鸡肋”,食之无昧,弃之不可!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能师生互动、以生为主的“立体式”作文评改反馈体系:
  步骤1:小组交互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组成文学小组。每次作文完成之后,改变以往“教师第一读者”的习惯,而是先同组交互评阅,小组内可以自由交换意见,也可以集体讨论或个别交流,但都要求写下评语,且由组长汇总。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得失,弥补不足。同时,写作者因为知道习作要与同伴看,就会激发自己写作的自尊心;评阅者因为看的是同伴文章,就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受,在感受中启发。
  步骤2:教师指导评。小组交互评议后还需交与教师点评把关,否则难以落实。但此时上交的作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了,应该说它是由原文本及“点评”再创造生成的“反馈文”。通过此“文”,教师既可以就学生原作及“点评”进行评判指导,又可总结本次作文共同优点,分析共性的不足。另外,教师应按A—B—C等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进行客观分类评价,这样既可呵护学生的个性表达,又使学生明确了自身不足,从而追求了规范与创新的统一。
  步骤3:自我反思评。作文批阅发下后,还务必要求学生重读点评过的习作,写自我反思后记。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作文评改反馈最终还要回归落实到作者本身。此时作者再次阅读修改自己的文章,就等于重新进行一次再创造。因为有针对性评价的对照,学生每次可纠止自己一点错误,每次都可在反馈中前进一步。如此作文反馈,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新起点。
  其实,“立体式”作文教学并非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否定而标新立异,也不等同于当前流行的所谓开放式作文。它是反思传统作文教学基础上的扬长避短,其整合的是一动态系统,强调的是一有机体系。它只有在实践应用中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
  
  单位:浙江温州二中国际部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音乐是广播文艺节目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而且,音乐的类型也五花八门,不同定位的电台频道也相应地挑选属于自己定位的音乐。汽
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章语言信息的吸收、体验作者的用语技巧、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过程,没有充分的阅读,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悟。因此,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实施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双赢,也有助于学生素养与教师涵养的双赢。对于阅读教学,笔者认为:  一、确立正确的阅读理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
随着媒体资源的发展,全国大小电视频道、节目制作公司的数量难以数计,在海量新闻资源中,如何撷取有效资源为我所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外来资源用的好,不但可以补给地面
学生的阅读活动绝不是简单的知道、理解、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所读文章内容的启发下,对生活的体验,认识、选择、评价的过程,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定性,是在阅读文本与阅读主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就是引路人,作用就是帮助者,那么如何引路,如何助读,就是策略和方法的问题。要让学生健康地、正确地、积极向上地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他们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符
当前教师普遍在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都容易出现重视词汇字面含义而忽视词汇背后文化的内涵、重视词汇单独讲授却忽视借助语境进行词汇教学的现象.在此类词汇教学模式下,学生
期刊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写作教学亦是如此。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爱好,在渗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自然为文,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他们从心理素质到写作基础都千差万别。从宏观上看,写作是思维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微观上
目前,在中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声音、形式和意义的分离.同时,学生没有强烈的自然拼读意识.本研究基于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每个中学生都想妙笔生花,写出文情并茂的有创新的漂亮文章来。但是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生活非常紧张、枯燥,他们接触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很有限,而我们也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个人支配时间,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时间,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参与实践的时间。因而有些同学下笔写文章时,总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鲜活的写作材料,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热爱生活,勤于观察,精于思
《三国演义》是我国传统文学名著,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推荐的课外文学读物。其中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自问世以来,它以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影响着后代的文学艺术。从中学生写作角度说,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值得汲取的营养。  衬托 衬托也叫烘托,是一种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的表现手法。又分正衬、反衬和环境烘托三种。  正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尚未完全发展,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兴趣方向加以引导.英语这样非母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