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民族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劃分为4个阶段。当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新情况,要求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民族地区实际,不断创新完善,使民族地区行政区划设置与时俱进,更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3-0095-01
我一直以为,纯理论的学术著作都是枯燥无味、艰涩难懂的,这样的风格导致了这些学术著作曲高和寡,形成不了畅销小说那样洛阳纸贵的现象。但是,我在硬着头皮看了田烨所写的《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后,却没有晦涩之感,反而有些意犹未尽。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地区差异突出的国家,行政区划涉及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经济等问题。对于我国而言,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尤为重要。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民族地区行政区划设置是否适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影响重大。《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首次以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颇具新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出现了撤自治县改市(区)以及“一体化”发展的现象。从1993年到现在,先后共有5个自治县(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和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撤县改为一般县级市或市辖区,共有两个民族地区(“乌昌”、“延龙图”)正在实施“一体化”等等。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类对当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新趋势、新现象,选择了这些新颖的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为此,作者前后利用了5年的时间,实地考察民族地区市、县、区近30个,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变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将新中国成立60年间民族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五四宪法”实施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探索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宪法”实施后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改革期,在这个阶段按照“五四宪法”的规定对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改革,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第三个阶段是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曲折发展期,出现反复撤建民族自治地方现象,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第四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到目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创新发展期,出现了撤自治县设市(区)、“一体化”等热点现象。这种划分方法,在理论界尚属首次。
作者系统地整理了每个阶段发生的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变革,以表格的形式展现了每个阶段民族地区发生的行政区划变动,并系统地分析了每个阶段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特点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从内容上来说,作者总结得十分全面。
针对当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新趋势、新现象,《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分析了类似自治县撤县改市(区)、民族地区“一体化”这样的行政区划变动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以对比分析的形式,研究了撤县设市(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一体化”的利弊以及对自治权、民族关系的影响,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即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的方式,一方面保护发生行政区划变动地区的自治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市制,促进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该书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全书浑然一体。
此外,对于民族地区相关词汇的运用,不仅很多文章出现过一些错误,甚至有的国家法律、法规文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引用的某些法律、法规文件中提出的“民族省”、“民族县”、“少数民族市”等等。田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细致地分析了法律、法规文件中运用民族地区相关词汇的情况,一一指出了各种错误的用法,总结出这些词汇正确的使用方法,比较新颖。
总之,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及政策制度,认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民族地区实际,不断创新完善,使民族地区行政区划设置与时俱进,更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3-0095-01
我一直以为,纯理论的学术著作都是枯燥无味、艰涩难懂的,这样的风格导致了这些学术著作曲高和寡,形成不了畅销小说那样洛阳纸贵的现象。但是,我在硬着头皮看了田烨所写的《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后,却没有晦涩之感,反而有些意犹未尽。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地区差异突出的国家,行政区划涉及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经济等问题。对于我国而言,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尤为重要。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民族地区行政区划设置是否适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影响重大。《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首次以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颇具新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出现了撤自治县改市(区)以及“一体化”发展的现象。从1993年到现在,先后共有5个自治县(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和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撤县改为一般县级市或市辖区,共有两个民族地区(“乌昌”、“延龙图”)正在实施“一体化”等等。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类对当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新趋势、新现象,选择了这些新颖的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为此,作者前后利用了5年的时间,实地考察民族地区市、县、区近30个,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变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将新中国成立60年间民族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五四宪法”实施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探索期,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宪法”实施后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改革期,在这个阶段按照“五四宪法”的规定对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改革,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第三个阶段是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曲折发展期,出现反复撤建民族自治地方现象,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第四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到目前,作者认为这个阶段是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创新发展期,出现了撤自治县设市(区)、“一体化”等热点现象。这种划分方法,在理论界尚属首次。
作者系统地整理了每个阶段发生的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变革,以表格的形式展现了每个阶段民族地区发生的行政区划变动,并系统地分析了每个阶段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特点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从内容上来说,作者总结得十分全面。
针对当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新趋势、新现象,《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分析了类似自治县撤县改市(区)、民族地区“一体化”这样的行政区划变动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以对比分析的形式,研究了撤县设市(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民族地区“一体化”的利弊以及对自治权、民族关系的影响,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即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的方式,一方面保护发生行政区划变动地区的自治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市制,促进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该书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全书浑然一体。
此外,对于民族地区相关词汇的运用,不仅很多文章出现过一些错误,甚至有的国家法律、法规文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例如《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一书引用的某些法律、法规文件中提出的“民族省”、“民族县”、“少数民族市”等等。田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细致地分析了法律、法规文件中运用民族地区相关词汇的情况,一一指出了各种错误的用法,总结出这些词汇正确的使用方法,比较新颖。
总之,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了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及政策制度,认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民族地区实际,不断创新完善,使民族地区行政区划设置与时俱进,更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