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是张文质先生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先生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让人读后深受启发。
  张文质先生写道:“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园,哪里有尊严哪里就是归宿,哪里有鼓励,哪里就有起点。如果学校让孩子们时时感到爱、尊重和鼓励,那么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人生的道理。张先生主张生命化教育及现场生成,也就是说要把孩子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因此,要培养孩子的个性,要尊重孩子的差异,真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即使有个别学生跟不上大多数,也要想办法发挥他的潜能。当然,我们所期待的教育大环境不可能一步到位,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方方面面来促进,而我们当老师的有时候也需要有所妥协,有所选择,在妥协中前进,在选择中调整,从能改变的地方入手去尝试、去努力,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对我们的孩子多一些关爱、理解、信任、成全,让我们的孩子过更有尊严的生活。
  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以“慢”的心态对待教育,慢慢欣赏学生成长。张文质老师在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也常常会被一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弄得心烦气躁,没有花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张文质老师在谈到生命教育的“关键词”时,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慢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讲,老师真的需要处处留心教育资源,关注教育对象,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教育。
  学生工作是一项反复的长期的工作,需要慢性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要在实践中慢慢形成。老师工作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切忌急于求成,要抱著每一朵生命之树都会开花的心态,我们要温柔、耐心,更需要悠闲地等待。
  作为教师,我时时提醒自己,慢慢适应学生的身心变化,多给孩子们时间,也给自己时间,享受生活,获取快乐。放慢脚步,去发现不一样风景,体验不一样的心境,收获出乎意料的成功。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但它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文在分析民
地域管辖包括普通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地域管辖。根据传统侵权管辖理论,侵权行为地作为确定侵权案件地域管辖的最重要的连接点,在世界上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对于侵权行
北宋年间,一批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宋朝都城开封,在觐见宋帝时送上“西洋布”并得到宋帝昭示“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允其留居开封。随着犹太人在开封定居,他们修建会
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参与以及课堂的开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背景资料的解读,重视背景资料在课文讲解的适时介入。了解背景资料是学生理解课文主题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