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石钟山记》的质疑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jbj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铜仁地区民中 (554300)
  
  【摘要】本文质疑了《石钟山记》叙议结合不紧密,驳论理由不充足,有恃才傲物,唯我独尊的霸气。
  【关键词】石钟山记;质疑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叙议性散文《石钟山记》被誉为“千古名篇”。盛名之下,自然少有人会去怀疑其典范性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却发现这篇外表上看似天衣无缝的文章居然很难侍候,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其叙议结合不紧',全文观点站不住脚《石钟山记》结尾议论部分的观点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若据此观点推论前文,在考察“石钟山”、命名原由的三人中,苏轼自己自然是“目见耳闻”了,不曾“臆断”,那么郦道元、李渤二人至少有一个未“目见耳闻”而“臆断”了,但我们在前文中看到的并非如此。郦、李二人均登临过石钟山,其中李渤(苏轼在本文主要矛头所指的人)还亲自“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应当说他们都“目见耳闻”了。既然文中提到的学者均亲临实地考察过,而非道听途说,苏轼又何以有“事不目见耳闻”之论呢?显然,郦、李、苏三人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看法不同只是他们的考察的角度、方法不同导致的,是属于认识上问题,与是否“目见耳闻”并无关碍;况且,事实证明,苏轼月夜泛舟考察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的,他自己恐怕也“臆断”了。所以,就本文而论,苏轼这篇千古名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没问题,也恐怕连接不到一块儿。
  2.其驳论理由不充分,有强词夺理之嫌本文的议论主要是针对郦道元,尤其是李渤而发的。郦道元、李渤作为苏轼之前的学者对石钟山的命名原因都发表过见解,苏轼认为郦的说法是“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对李渤的见解则更是嗤之以鼻。不同意前人的见解、不轻信旧说本是后人胜于前人的表现,便要批驳前人的观点应有更充分的根据。苏轼驳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观点的论据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其实,山若如覆钟置水面.则其“形如覆钟”,若再“中空而多窍”,则又肯定会发巨声的,可谓亦“形”亦“声”了。苏轼既然想到了“钟”,又在月夜遇到了“中空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为什么不能想到“钟”既可指“声”,又可指“形”呢?所以,如果说郦道元的见解过于肤浅,那么苏轼的驳论也很有可能是没道理的。而驳李渤的“石声如钟”之说,苏轼更显得傲慢和固执已见,当地寺僧也认为本地石头与众不同,好意带苏轼去验证,可苏轼本着先入为主之见“固笑而不信”,只一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置李渤之说于死地,这未免太不尽情理了,若照此推论,世闻有石名“钟乳石”则天下之石都可叫“钟乳石”了!另外,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照理说,当地人应是有发言权的,可苏轼也是一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种辩驳恐怕更非治学者应持的态度。
  3.就学术规范而言《石钟山记》也存在问题。文章探求石钟山命名原因,应属正常的学术争论,郦、李诸人,心无旁鹜,尽心求证应当值得尊敬,至少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苏轼过于恃才做物,唯我独尊,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士大夫之族”、“渔工水师”之辈自不必说,无足挂齿,即使对待郦道元、李渤这样的同道者,苏轼竟然也毫不留情,其“叹郦道元之简”,说郦道元见解“殆与余同”已经有了轻视之意,而称李渤为“陋者”而笑之则更让人深感天道之不公了。李渤何罪之有?犯得上苏公如此的嘲弄.以致留恶名于后世呢?文章千古事,作为当时知名大学士,下笔为文如此之不注意轻重,令人深感遗憾。显然,我们不能让学生去学习这种文风文法。
  我以为,以上三点是《石钟山记》不能掩饰的缺憾;正因于此,我感到它在教学中十分棘手,让人进退两难。故不惮冒犯苏公,表露浅见就教大方之家。
其他文献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550001)  【摘要】本文论述了篮球教学的改革,即遵循篮球自身的技能,习惯的规律,改革单元教学结构,简化篮球规则,降低篮球高度,扩大篮球的内径,异化篮球规则,改进赛法。  【关键词】篮球;课堂;改革    1.遵循篮球自身的技能习得规律,改革单元教学的过程结构由于先入为主使然,在篮球教学上,我们传统的单元教学的过程结构也沿袭了体操、田径的法则,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
期刊
贵州铜仁学院附中 (554300)    【摘要】凭借教材挖掘美学因素,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体会美的真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培养;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凭借教材,挖掘美学的因素,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体会美的真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给我们
期刊
贵州铜仁二中 (554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体育能力是完成体育活动的本领、心理特征,它是体育基本知识、基本  技术、基本技能运动素质和智力的有机结合。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能力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已成为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何为体育能力?体育能力是指完成体育活动的本领,以及成功完成体育活
期刊
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 (554100)  求函数值域是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不同的函数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其求法灵活多样不易把握,下面举几种常用的方法求函数的值域。  1.直接法(观察法)适用于结构并不复杂的函数,对于一些简单的函数,可以通过基本函数的值域及不等式的性质,直接观察出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12+x的值域  解:x∈R易知y∈R且y≠0 
期刊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30011)    作者简介:李洪民(1958.10-),女,山东人,汉族,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汽车保险。主编《汽车保险与理赔》,参编《物流法律法规基础》。    【摘要】保险经营话动中交易的双方在保险知识、保险技术和实务、经营信息、监管信息、私人信息等多方而信息的不对称,使保险关系的双方诚信基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
期刊
福建省三明明溪县实验小学 (365200)    【摘要】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没有创作何谈艺术。儿童画也是如此。但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以临摹为主。纠其原因,临摹比创作容易得多,且看上去也较美观。  【关键词】儿童绘画;创作指导;方法探索    Draw children to explore a few creative guidance  Zeng Aixuan  【Abstract】Art
期刊
贵州铜仁五中 (554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改下提搞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激发兴趣、科学组织等;有效学习方法、学会自学、总结复习;有效作业:因人设制,分层作业,一题多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亲身经历三年新课改,我深深体会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大不相同,对教师、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
期刊
辽宁省凌源市前进中心小学 (122527)  作者简介:丛日光(1977-),男,汉族,自考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并兼职美术教学,承担过国家级科研立项和市县级优质课教学,曾获得“师德标兵”、“骨干班主任”荣誉称号,个人国画美术作品曾获得国家级奖项,指导的学生美术作品曾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喜报和省、市、县等大奖。    【摘要】爱能化雨润心田,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解放身心的空间,为孩子们
期刊
贵州松桃县盘信镇民中 (5541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数学情感教育问题,将情感教育融合于课堂教学中,批改作业评语中,个别辅导中,同家长共同交流中和对后进生的激励中。  【关键词】浅谈;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有成功也有失败,长期的摸爬滚打也渐渐想明白一些道理,有些感悟,也不怕同行见笑,说出来与大家商讨。  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并不对数学有兴趣,认为数学
期刊
贵州铜仁市坝黄逸夫中学 (554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领悟法”是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分析、鉴别、比较、猜想阅读文言文,即从标题入手初步把握内容,品读重点语句,顺着作品思路逐步领悟教材内涵。  【关键词】领悟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领悟是一种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这种能力十分重要。“领悟法”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对文言教材分析、鉴别、比较以及猜想,读懂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在四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