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杭州
时间:2014年10月18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汪贤孝
杭州长乐路上,有个二十军干休所。
二十军原本驻防浙江,1975年移师河南。“沙家浜连”,是这个军的英模集体。在二十军杭州干休所安度晚年的汪贤孝,与沙家浜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
汪贤孝,祖籍浙江镇海,1922年4月生在上海。
根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方针,1939年,新四军六团从茅山向东挺进,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简称“江抗”)深入以常熟为中心的东路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第二年秋天,恰逢“江抗”扩军高潮,汪贤孝从上海来到常熟的荡口,加入了新四军,成为东路三支队战士。
皖南事变之后,汪贤孝的部队编入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他分在五十二团当文化教员。1942年底精兵简政,原活动在江都地区的五十二团一营、高邮地区的五十四团一营、还有五十一团三个连队整编为新的五十二团,为扩大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需要,这个团执行开辟淮宝地区的任务。汪贤孝改行当粮秣员、后任供给股长。2002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沙家浜战士足迹》一书,收录了汪贤孝《开辟淮宝地区到大反攻前夕的团队供给保障工作》文章。字里行间,尽显“粮草官”智慧。当地粮食紧张,汪贤孝等人跑高邮经百余里河道,闯过四、五道敌人关卡,星夜赶水路,把粮食抢运回来。淮宝地区河川湖泊交织,部队行动没有船不行,团里决定拆庙造船,派出两个营兵力突击了一夜,装回七船木料,又找来扒钉、桐油、麻丝、石灰,请出擅长造船的工匠,建造可容纳一个战斗班的轻型小舟,配上十一二把桨,满足水乡作战的需要。抗战时候货币杂乱,有的币限定地区使用,汪贤孝学会把死币用活,补充部队物资。部队驻扎淮北,就把货币带往苏北盐阜区,采购咸肉、黄豆等特产,运到长江对岸的镇江卖掉变现金,在那里买回部队需要的油印机、油墨、钢板、纱布、药品、毛巾、牙刷、钢笔、笔记本……
九旬老兵,汪贤孝耳很背,对话,要凑到他耳边。
在抗日的记忆里,汪贤孝有不少事无法忘怀。比如,车桥战役对日军攻心。战前,上级派来两位日本朋友,教部队说简单日语,学唱日本歌曲《空闺怨》:“……去年春在热海,既相亲又相爱。东京驿成永别,肠欲断心欲碎。月缺了还会圆,花落了还会开。恋人啊一去不归,这空闺怎能挨。”战斗打响了,一方面军事攻堡,一方面政治攻心,在前线用日语对敌喊话,又唱《空闺怨》歌曲,动摇日军军心。这个战役,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0余人,俘虏24人,是新四军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又比如,顺河集血战。1945年2月,日伪军乘新四军二师主力开赴津浦铁路以西之际,利用春节向淮南进犯,妄图围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十二团受命在顺河集(今洪泽县西顺河镇)打响阻击战。激战一整天,打垮敌人14次反扑,击毙日、伪军272余人。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评价:“顺河集这场血战,把日寇兵分八路进攻淮南、扫荡新四军军部的部署粉碎了。”这场血战,五十二团26人牺牲,其中就有八连指导员岳行。汪贤孝在团里当供给股长,岳行原是供给员,上海人,本名谢永锐,学岳飞精忠报国改名岳行,他三次打报告要求下连队,团里批准他到八连任指导员。这一仗,岳行的名字,永久留在了位于洪泽县烈士陵园的二十六烈士纪念碑上。再比如,解放兴化城。兴化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境内河湖港汊密如蛛网。1945年8月,汪贤孝所在团参与兴化反攻作战,战前,团长把汪贤孝叫去,“限你24小时内,弄30把梯子来,弄不来要你脑袋。”汪贤孝受命,带了侦查员坐船赶往一个镇,快速动员群众砍竹子、做梯子,日夜兼程,如期、如数把攻城用的梯子运到了部队。
五十二团是新四军主力团。这个团的老底子,就是阳澄湖畔新四军伤病员康复后重建武装的“新江抗”部队。1943年,时任五十二团宣传股长的过鉴清,和从华中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分配来团工作的黄苇,两人谈起团史,一个作词,一个作曲,创作出歌曲《你是游击兵团》。“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严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呀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被野狗蹂躏的田园,东路人民的救星生长了……”这首歌,成为团歌,又是团魂。汪贤孝说,“一唱就自豪,就有荣誉感。”
1957年,正值建军30周年。这一年,崔左夫的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问世,作品披露的新四军36个伤病员故事,打动了上海沪剧团副团长陈荣兰,她和编剧文牧商定,把这个题材改編成了沪剧《碧水红旗》,后来剧名改为《芦荡火种》。演员们为了体验生活,就走进了故事发生的部队,驻防杭州郊区的二十军五十九师。汪贤孝,时任这个师后勤部副部长。演员在军营当兵,摸爬滚打,体验“兵”味。大城市里的演员,训练场上一身泥一身汗,汪贤孝心存感动,他想法子搞票多买些猪肉,叫战士下河摸螺蛳,改善演员伙食。演员与官兵情同手足,不少人被评上“五好战士”。演员学到了军人气质,舞台表演更具魅力。汪贤孝记得,沪剧团要离开部队的时候,军人服务社解放鞋脱销,演员们来时穿皮鞋、高跟鞋,临走喜欢上了军用鞋。为演员送行,军车开了一程又一程,走了20里路,难舍难分。直到今天,汪贤孝和上海沪剧团的老演员仍保持着交往。退休后居住浦东、曾扮演郭建光的张清83岁,拿着他和汪贤孝合影的老照片留恋地说,“汪部长人好,像亲兄弟。”
1963年秋天,国家文化部决定第二年举行全国现代京剧会演。北京京剧团看上了上海沪剧团《芦荡火种》剧本,就着手改编排演。会演期间,毛泽东看过现代京剧《芦荡火种》,提议改名《沙家浜》。其实,沙家浜不是真实地名。江南阳澄湖地区河流多,地名中带有“浜”字眼的多,周家浜、朱家浜、张家浜等等。沪剧编剧文牧为念唱爽口响亮,就构思了一个“沙家浜”地名。因革命样板戏的普及,京剧《沙家浜》一下子红遍了全国。
200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新四军中上海兵》,书中首篇就是收录新华社播发的红色记忆:新四军36个伤病员养伤沙家浜。这一年8月15日,汪贤孝和上海沙家浜部队研究会会长刘石安,把《新四军中上海兵》一书送给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三天后,市委办同志转达了习近平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还转达了对沙家浜部队老战士汪贤孝的问候。 沙家浜,铭记汪贤孝。
汪贤孝,一生情牵沙家浜。
记者感言 沙家浜,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全面展开结构和脉络,会有许许多多人物与之息息相关,新四军老兵汪贤孝,是其中的一个。1964年,北京京剧团成功献演现代京剧《沙家浜》,历时半个多世纪,至今人们谈论起戏里情节、唱段,依然津津乐道。因为这部戏的根基,是一个悲壮的、撼动人心的抗战故事。已故沙家浜部队的老人彭冲,曾在五十二团担任政治处主任好几年,他生前撰文说,“所谓沙家浜,是指澄、锡、虞湖荡地区的周边环境,这里河网交错,紧邻日伪政权心脏地带,斗争环境十分险恶,沙家浜部队所以能发展壮大,百炼成钢,首先是有一种不畏强敌、不怕困难艰险的革命精神在战胜一切。”叶飞按照陈毅同志的部署,率领新四军六团挺进东路地区,是“江抗”部队发展壮大的千秋功臣,他认为,“沙家浜的意义在于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即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因此,沙家浜故事是一面旗帜,一面不屈不挠、斗智斗勇的旗帜,一面军民生死相依、团结抗敌的旗帜,一面以信仰之光、理想之光照亮人民解放事业的旗帜。这面旗帜,飘扬在二十集团军的绿色方阵里,飘扬在“人在大堤在”的抗洪前线,飘扬在崇尚、敬仰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人的心坎里。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至今人们还在呵护着这面光荣的旗帜。在河南信阳市明港镇,沙家浜部队营区“做沙家浜传人”的标牌,随处可见。旅政委周林说,“部队官兵都有一个信念,沙家浜传统只许传好,不能传失。”1992年,沙家浜故事主要发生地、江苏常熟市芦荡镇,正式向省民政部门申报改名沙家浜镇,晃眼25年过去了,在沙家浜镇当过镇长、书记,现任常熟市副市长的朱亚辉,回忆起当年把戏名改为镇名,动情地说,“改名的初衷,真的不是追求时髦,而是体现了常熟人民对那段历史的怀念,有利于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常熟农民作家徐耀良,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场馆变迁的见证人,写出一二十部专著传播沙家浜红色文化。上海有个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是二十军的八旬老兵,近2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一次沙家浜部队,给年轻的官兵讲一讲老部队作风和传统。36个伤病员之一的黄烽,离开人世15年了。今年6月,100岁高龄的遗孀杨平,执意叫子女陪著,乘高铁从福州来到南京,又坐汽车去了高邮、江都,重回她当年参加抗日斗争的故地和丈夫黄烽从苏南转战苏中的战场,向父老乡亲讲述沙家浜部队的历史。沙家浜,是红色经典,是永远的丰碑,我们点赞、敬仰每一位为沙家浜旗帜增光添彩的人。(责任编辑 束华静)
时间:2014年10月18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汪贤孝
杭州长乐路上,有个二十军干休所。
二十军原本驻防浙江,1975年移师河南。“沙家浜连”,是这个军的英模集体。在二十军杭州干休所安度晚年的汪贤孝,与沙家浜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
汪贤孝,祖籍浙江镇海,1922年4月生在上海。
根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方针,1939年,新四军六团从茅山向东挺进,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简称“江抗”)深入以常熟为中心的东路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第二年秋天,恰逢“江抗”扩军高潮,汪贤孝从上海来到常熟的荡口,加入了新四军,成为东路三支队战士。
皖南事变之后,汪贤孝的部队编入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他分在五十二团当文化教员。1942年底精兵简政,原活动在江都地区的五十二团一营、高邮地区的五十四团一营、还有五十一团三个连队整编为新的五十二团,为扩大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需要,这个团执行开辟淮宝地区的任务。汪贤孝改行当粮秣员、后任供给股长。2002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沙家浜战士足迹》一书,收录了汪贤孝《开辟淮宝地区到大反攻前夕的团队供给保障工作》文章。字里行间,尽显“粮草官”智慧。当地粮食紧张,汪贤孝等人跑高邮经百余里河道,闯过四、五道敌人关卡,星夜赶水路,把粮食抢运回来。淮宝地区河川湖泊交织,部队行动没有船不行,团里决定拆庙造船,派出两个营兵力突击了一夜,装回七船木料,又找来扒钉、桐油、麻丝、石灰,请出擅长造船的工匠,建造可容纳一个战斗班的轻型小舟,配上十一二把桨,满足水乡作战的需要。抗战时候货币杂乱,有的币限定地区使用,汪贤孝学会把死币用活,补充部队物资。部队驻扎淮北,就把货币带往苏北盐阜区,采购咸肉、黄豆等特产,运到长江对岸的镇江卖掉变现金,在那里买回部队需要的油印机、油墨、钢板、纱布、药品、毛巾、牙刷、钢笔、笔记本……
九旬老兵,汪贤孝耳很背,对话,要凑到他耳边。
在抗日的记忆里,汪贤孝有不少事无法忘怀。比如,车桥战役对日军攻心。战前,上级派来两位日本朋友,教部队说简单日语,学唱日本歌曲《空闺怨》:“……去年春在热海,既相亲又相爱。东京驿成永别,肠欲断心欲碎。月缺了还会圆,花落了还会开。恋人啊一去不归,这空闺怎能挨。”战斗打响了,一方面军事攻堡,一方面政治攻心,在前线用日语对敌喊话,又唱《空闺怨》歌曲,动摇日军军心。这个战役,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0余人,俘虏24人,是新四军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又比如,顺河集血战。1945年2月,日伪军乘新四军二师主力开赴津浦铁路以西之际,利用春节向淮南进犯,妄图围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十二团受命在顺河集(今洪泽县西顺河镇)打响阻击战。激战一整天,打垮敌人14次反扑,击毙日、伪军272余人。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评价:“顺河集这场血战,把日寇兵分八路进攻淮南、扫荡新四军军部的部署粉碎了。”这场血战,五十二团26人牺牲,其中就有八连指导员岳行。汪贤孝在团里当供给股长,岳行原是供给员,上海人,本名谢永锐,学岳飞精忠报国改名岳行,他三次打报告要求下连队,团里批准他到八连任指导员。这一仗,岳行的名字,永久留在了位于洪泽县烈士陵园的二十六烈士纪念碑上。再比如,解放兴化城。兴化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境内河湖港汊密如蛛网。1945年8月,汪贤孝所在团参与兴化反攻作战,战前,团长把汪贤孝叫去,“限你24小时内,弄30把梯子来,弄不来要你脑袋。”汪贤孝受命,带了侦查员坐船赶往一个镇,快速动员群众砍竹子、做梯子,日夜兼程,如期、如数把攻城用的梯子运到了部队。
五十二团是新四军主力团。这个团的老底子,就是阳澄湖畔新四军伤病员康复后重建武装的“新江抗”部队。1943年,时任五十二团宣传股长的过鉴清,和从华中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分配来团工作的黄苇,两人谈起团史,一个作词,一个作曲,创作出歌曲《你是游击兵团》。“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严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呀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被野狗蹂躏的田园,东路人民的救星生长了……”这首歌,成为团歌,又是团魂。汪贤孝说,“一唱就自豪,就有荣誉感。”
1957年,正值建军30周年。这一年,崔左夫的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问世,作品披露的新四军36个伤病员故事,打动了上海沪剧团副团长陈荣兰,她和编剧文牧商定,把这个题材改編成了沪剧《碧水红旗》,后来剧名改为《芦荡火种》。演员们为了体验生活,就走进了故事发生的部队,驻防杭州郊区的二十军五十九师。汪贤孝,时任这个师后勤部副部长。演员在军营当兵,摸爬滚打,体验“兵”味。大城市里的演员,训练场上一身泥一身汗,汪贤孝心存感动,他想法子搞票多买些猪肉,叫战士下河摸螺蛳,改善演员伙食。演员与官兵情同手足,不少人被评上“五好战士”。演员学到了军人气质,舞台表演更具魅力。汪贤孝记得,沪剧团要离开部队的时候,军人服务社解放鞋脱销,演员们来时穿皮鞋、高跟鞋,临走喜欢上了军用鞋。为演员送行,军车开了一程又一程,走了20里路,难舍难分。直到今天,汪贤孝和上海沪剧团的老演员仍保持着交往。退休后居住浦东、曾扮演郭建光的张清83岁,拿着他和汪贤孝合影的老照片留恋地说,“汪部长人好,像亲兄弟。”
1963年秋天,国家文化部决定第二年举行全国现代京剧会演。北京京剧团看上了上海沪剧团《芦荡火种》剧本,就着手改编排演。会演期间,毛泽东看过现代京剧《芦荡火种》,提议改名《沙家浜》。其实,沙家浜不是真实地名。江南阳澄湖地区河流多,地名中带有“浜”字眼的多,周家浜、朱家浜、张家浜等等。沪剧编剧文牧为念唱爽口响亮,就构思了一个“沙家浜”地名。因革命样板戏的普及,京剧《沙家浜》一下子红遍了全国。
200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新四军中上海兵》,书中首篇就是收录新华社播发的红色记忆:新四军36个伤病员养伤沙家浜。这一年8月15日,汪贤孝和上海沙家浜部队研究会会长刘石安,把《新四军中上海兵》一书送给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三天后,市委办同志转达了习近平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还转达了对沙家浜部队老战士汪贤孝的问候。 沙家浜,铭记汪贤孝。
汪贤孝,一生情牵沙家浜。
记者感言 沙家浜,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全面展开结构和脉络,会有许许多多人物与之息息相关,新四军老兵汪贤孝,是其中的一个。1964年,北京京剧团成功献演现代京剧《沙家浜》,历时半个多世纪,至今人们谈论起戏里情节、唱段,依然津津乐道。因为这部戏的根基,是一个悲壮的、撼动人心的抗战故事。已故沙家浜部队的老人彭冲,曾在五十二团担任政治处主任好几年,他生前撰文说,“所谓沙家浜,是指澄、锡、虞湖荡地区的周边环境,这里河网交错,紧邻日伪政权心脏地带,斗争环境十分险恶,沙家浜部队所以能发展壮大,百炼成钢,首先是有一种不畏强敌、不怕困难艰险的革命精神在战胜一切。”叶飞按照陈毅同志的部署,率领新四军六团挺进东路地区,是“江抗”部队发展壮大的千秋功臣,他认为,“沙家浜的意义在于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即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因此,沙家浜故事是一面旗帜,一面不屈不挠、斗智斗勇的旗帜,一面军民生死相依、团结抗敌的旗帜,一面以信仰之光、理想之光照亮人民解放事业的旗帜。这面旗帜,飘扬在二十集团军的绿色方阵里,飘扬在“人在大堤在”的抗洪前线,飘扬在崇尚、敬仰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人的心坎里。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至今人们还在呵护着这面光荣的旗帜。在河南信阳市明港镇,沙家浜部队营区“做沙家浜传人”的标牌,随处可见。旅政委周林说,“部队官兵都有一个信念,沙家浜传统只许传好,不能传失。”1992年,沙家浜故事主要发生地、江苏常熟市芦荡镇,正式向省民政部门申报改名沙家浜镇,晃眼25年过去了,在沙家浜镇当过镇长、书记,现任常熟市副市长的朱亚辉,回忆起当年把戏名改为镇名,动情地说,“改名的初衷,真的不是追求时髦,而是体现了常熟人民对那段历史的怀念,有利于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常熟农民作家徐耀良,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场馆变迁的见证人,写出一二十部专著传播沙家浜红色文化。上海有个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刘石安是二十军的八旬老兵,近2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一次沙家浜部队,给年轻的官兵讲一讲老部队作风和传统。36个伤病员之一的黄烽,离开人世15年了。今年6月,100岁高龄的遗孀杨平,执意叫子女陪著,乘高铁从福州来到南京,又坐汽车去了高邮、江都,重回她当年参加抗日斗争的故地和丈夫黄烽从苏南转战苏中的战场,向父老乡亲讲述沙家浜部队的历史。沙家浜,是红色经典,是永远的丰碑,我们点赞、敬仰每一位为沙家浜旗帜增光添彩的人。(责任编辑 束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