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陈查理,解中美文化之结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地不熟,文化绝缘,情场失败。
  23年前,从北大校园奔往美国南方求学的黄运特有些失意。从中国的繁华首都漂洋过海,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大学所在的城市塔斯卡卢萨显然过于寂寞了:“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街上没有人,整个世界都十分缓慢,十分洁净而空旷。”一边开中餐馆勉强维持生计,一边研究美国文学,黄运特在油腻腻的厨房地板上读完了福克纳、庞德和艾米莉·狄金森,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比目鱼,在美国这个泥潭里不知何日可以看到阳光”。
  那些寂寞又失意的日子里,在美国文化里同样寂寞的陈查理陪他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
  矮胖、斜眼,神秘莫测,说一口蹩脚的英语,口头常挂诸如“与驴为友,迟早被踢”的中国谚语。华裔神探陈查理,美国作家比格斯笔下六部侦探小说的主角,1926年至1949年好莱坞47部电影的主角。因形象滑稽有丑化中国人之嫌,这个虚构人物一度被美国华人所痛恨。生于加里福尼亚的作家赵健秀曾多次撰文,希望陈查理之流消失殆尽。
  但中国作家黄运特并不讨厌他。相反,他从陈查理身上看到了中美文化的冲撞和生命力,并看到了文化冲撞中被挤压着成长的自己。十余年来,在把小说、电影中能找到的陈查理们都看了个遍后,也就有了这本《陈查理传奇》。
  书出版后上了美国畅销书榜单并获了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提名,2014年,黄运特还因此书获得美国学术界声誉最高的古根海姆奖。借这个有趣的华人形象剖析美国文化本质,黄运特说,这是他写下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四个陈查理


  年轻人对陈查理或感陌生,但在上世纪30年代,由白人演“黄脸”戏的“陈查理系列”电影,不仅在好莱坞掀起热潮,也在中国广受欢迎。在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回忆里,只要关于陈查理的电影在上海上映,不管电影院多远,鲁迅都必定前去观看。
  自某天在美国旧书摊上买下两本陈查理小说,黄运特也成了他的“粉丝”,从此追随了15年。
  但《陈查理传奇》本不是他最想写的书,甚至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写这本书。从寂寞的美国南方腹地走出来,黄运特去往布法罗攻读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当生活渐渐明朗起来,有过作家梦的他咀嚼着从前的苦滋味,琢磨着把那几年的经历写成书。喜爱诗歌的他感到诗歌仍难以表达,改写成小说,“想用虚构的方式给心灵的磨难写真”。头几章草稿被一位书商朋友看到了,彼时非虚构文学在美国比较畅销,朋友的建议改变了他的想法: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想,何必虚构?
  那么,把艰辛孤独的求学之路写成自传?黄运特写了,却一次次遭遇出版社编辑的退稿,得到的审判都是:“此书文学成分过多,性爱成分过少。”他无奈了,朋友也笑,劝他另找写作题材。于是,陈查理这个名字,才在脑海里蹦了出来。
  陈查理的原型、广东籍夏威夷侦探郑平,小说家比格斯笔下的陈查理,好莱坞电影里的陈查理,寻找陈查理踪迹时的自己——四个“陈查理”在黄运特的笔下穿梭来回,跨越历史、种族文化和新旧时代的更迭,在书里互相映照。他从陈查理的原型写起,交叉着描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美国早期电影史、好莱坞的东方热、中美文化交流史,以及自身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寻找陈查理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黄运特
  1969年生,1991年北大毕业后赴美国留学。2006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系教授。2010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提名。著有《跨太平洋的想象》、《陈查理传奇》等。
  殖民时代的夏威夷,种族主义猖獗,少时的郑平在檀香山一个富有的白人家里做仆人,而后靠自己的忠厚、努力获得主人信任,并一步步从仆人脱胎成为侦探。当了侦探以后,他目睹华人同胞在甘蔗园里被卖身契束缚,在金矿上被白人竞争者欺负,在蒸汽和太白粉中辛劳地洗衣服,嘴里嘟哝着“没有收据,甭想取衣”。在一次次争取正义的案件中,这个勇敢、机智、英语蹩脚的黄皮肤侦探,在种族歧视的目光中赢得尊敬。
  小说家比格斯笔下的陈查理比郑平生动得多。一双斜眼、一张肥胖的脸孔、一撮深色的山羊胡子,着草帽、西装,唐人街的美国华人形象活脱脱地站了出来。陈查理总是喋喋不休,传统的儒家教诲在他这里行不通,与以往的华人丑角不同的是,郑平的出现,让这个虚拟的华人侦探角色终于变得聪明正面了。
  1926年,当陈查理走上荧幕时,排华的狂热已经散去,十多年前那个最出名的付满洲——一个密谋颠覆西方的中国人,已经从荧幕上退出。这个滑稽中带点可爱的华裔神探,开始了好莱坞荧幕之旅,被美国人喜闻乐见。
  搜集各种小说、电影中的形象,到郑平的故乡走访,在学术和历史之间探寻陈查理形象在美国文化中的转变……寻找3个陈查理的过程,花去了黄运特一年的时间。他发现,尽管在排华的1920年代,一个中国人能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是一种改变,但这3个陈查理仍有共同点:英语蹩脚,在白人面前总是鞠躬,礼貌得过分了。在荧幕上,更是因白人演员化妆过度而显得脸部僵硬、神秘兮兮。——不可否认,他集成了过去丑化亚裔人的形象特征,“在把唐人街当作象征符的老生常谈里,在把华人刻画成神秘兮兮的陈词滥调中,陈查理始终是个萦绕不去的在场者。”
  黄运特在书中穿插写下寻找陈查理的经历,他更发现,美国南部的那三年,自己就是另一个陈查理,在白人的世界里穿行,有喜悦,有尊敬,也有格格不入。塔斯卡卢萨人烟稀少,人种“非黑即白”,作为黄皮肤的黄运特感到自己成了例外。美国人爱在路边免费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当时法律规定,司机不得搭载非法移民,在搭载前,须查看对方身份。但每当黄运特拿着一本圣经在路边晃悠时,顺路的车主都会停下来问他,去教堂吗?后来攒钱开了中餐馆,进入美国学术界,人们对自己依然友好又疏离。似乎一切顺利,但实则有一块透明的天花板在头顶悬着,难以逾越。学校的俱乐部里,简单的握手、吃饭,从对方的眼神中,他看得出来,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

美国文化的神经


  “陈查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人非常喜欢,觉得他是非常幽默的电影人,但如果问到一个亚裔美国人的话,他就会非常恨,说这40年来一直想把他杀掉,快要死了,结果你又写一本书把他复活了。”黄运特说,陈查理在美国被争议了几十年,即便是在《陈查理传奇》出版后,仍有亚裔美国人向他抗议。
  有一次在美国国家电台接受采访,白人主播笑着说,看陈查理的时候带着一种负罪感的乐趣,就像很喜欢吃巧克力,但又知道不能多吃,只好偷偷摸摸地吃。对白人来说,陈查理是个滑稽可爱的文学形象。黄运特承认,他的确代表了对亚裔美国人的刻板描述,“陈查理是美国亚裔集体经验的缩影,他的简历就是美国华人的历史。”
  “在回答听众问题的环节,许多人打电话进来,倾诉在成长过程中陈查理如何让他们念念不忘。有些人的记忆是美好的,觉得这华人侦探给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有些亚裔美国人则非常反感,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陈氏的阴影里。”
  书出版之前,因被亚裔美国人抗议,陈查理这个形象在荧幕上曾消失了40年。但《陈查理传奇》出版后即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一个月内再版四次,书评、采访不断,黄运特应邀去各地讲演签书,一年内走了50多个美国城市。学者史景迁评价,“这是一部独辟蹊径、令人陶醉的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中西两个侧面探讨中国人的经历的崭新方向。此书将彻底改变我们怎样叙述这个争议不绝却又扣人心弦的故事。”
  为什么陈查理会受到两极分化的待遇?为什么他的故事在美国销声匿迹40年,还如此受欢迎?黄运特认为,归根到底,因为陈查理的故事触及美国文化的一条主要神经,而通过这两极分化的待遇深层解剖美国文化的本质,是他想要探寻的。
  “作为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美国人种复杂,民族矛盾和冲突延续不断,但文学、艺术之火星往往在这些摩擦点和碰撞处被激活。跨民族想象和模拟,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是美国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譬如,美国早年的奴隶制以及对黑人的长期压迫,跟后来黑人音乐和文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说,当然不是美化种族歧视,而是想提醒那些粉饰太平、否定史实的人们,艺术之花往往在有毒的土壤里开得最灿烂鲜艳。陈查理正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一面明镜。”黄运特说,陈查理是他了解美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在他看来,这也正是美国文化中最有魅力的一点,不管政治上是对是错,至少呈现了一种复杂性和开放包容的姿态。“举个例子,奥巴马是黑人总统,但是美国电影、电视剧里,会有白人演员来演他,把脸涂成浅黑。在美国,这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东西。成功人士都爱讲笑话,也有被当作笑料的肚量,不会太去计较。像陈查理说的,真理就像足球,踢几次才会进门,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真理,所以不会太死板、太坚持原则,因为原则有时候本身是有漏洞的。”
  与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不同,受了歧视和欺负也无处可去,从温州小镇出生、长大,毕业于北大的黄运特觉得,尽管在美国有格格不入的地方,但这种不同让他有了背靠中国大陆的文化自信,写的时候,他把自己抽离于美国文化之外,看待陈查理的目光也因此变得客观。种族歧视依然或多或少存在,20年来荧幕上的华人形象也一变再变,但和陈查理相同的是,这背后的文化本质是一样的。
  当年怀揣异国梦想的他离开故土时有一丝决绝,如今在美国扎扎实实生活了20多年,多元文化的碰撞已深入黄运特的骨髓。得到古根海姆奖之后,他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给他放了一年的学术假期。黄运特说,下一本书已在计划中,会写一写19世纪的美国历史和文化,也是通过同样的角度——移民、亚裔美国人的眼光,还有自己对美国文化、历史的了解。文化的摩擦以及摩擦之中的艺术火星、个人际遇,是他最感兴趣的。
其他文献
中国红十字会为雅安地震发动募捐,却遇到了网络舆论的狙击。在新浪微博上,许多网友的跟帖只有一个字:滚!也有许多人还附上一个拇指朝下的图案。乍看上去,满屏都是不满的表情。  慈善募捐遇到冷漠还可以理解,被如此激烈地甚至是粗鲁无礼地拒斥,还真是不多见。这无非说明,红十字会遇到了实实在在的声誉危机。危机的主要根源,所有人都清楚,就是“郭美美事件”。两年前,这位幼稚而虚荣的女孩子,将自己的形象与红十字会“链
时光容易把人搞,红了樱桃,硬了芭蕉。  我家的流氓兔,三年前还是一坨小肉团,转眼便要上幼儿园了。鉴于兔少有些怕生,而且没养成和小伙伴分享的好习惯,兔妈决定带他去练摊,卖家里的废旧杂志,还扬言要把书款捐给失学儿童,以此培养兔少的爱心和接触社会的能力。  母子俩既要练摊,我作为家里的名义元首,只好变身搬运工,把死沉死沉的杂志扛到小区商业街,流氓兔随即在迷离路灯下唱《小苹果》揽客。  我顿时心情复杂,想
就在英超进入决定性的4月,BBC的体育记者丹·罗恩(Dan Roan)尴尬地发现,自己成为了曼城队的不速之客,被禁止参加“一切曼城的媒体活动”。  祸起3月底的一篇报道。在罗恩的报道中,前枪手中场、现任曼城官员帕特里克·维埃拉对同城死敌曼联大放厥词,称裁判没种,不敢在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判给客队点球。  BBC的报道在英国足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老特拉福德效应  那是3月27日,英超第30轮最后
去年6月,英国《卫报》一篇由弗罗伦斯·威廉姆斯写的《母乳喂养不安全》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近日,又一位作者在这潭水中掀起了波澜:美国德克萨斯A
耳机  Sennheiser Momentum  参考价:2300元  候选名单:V-Moda M100、B
艺术笔触沙发  意大利设计师Alessandro Ciffo的新系列“Iperbolica”里,他采用空气充满整个外壳,使得沙发的形状会随时变换。相比于之前的“Scaccomatto”沙发系列,这的设计带来多种色彩组合,艺术笔触的运用使它有如3D油画作品,正是现代设计与艺术灵活结合的典范。  未标价泼墨颜料抱枕  肆意挥洒的颜料形成不可复制的图案,色彩组合带来具备独特艺术品位的格调,将它放在客厅,
上海通用别克品牌一直以来的口号都是“心静思远,志行千里”,其主打的客户群体就是职场成功人士,而在昂科拉诞生之后,别克多了一个新难题,即怎样把车,卖给他们从来都不曾取悦的年轻人。  由睿狮广告操刀的昂科拉(Encore)创意营销方案就是他们的一个试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成为诸多广告公司、汽车销售公司正在研究的范例,这个设悬念,玩游戏的营销新尝试,至少在销售数据上取得了成功,截至201
一些私人飞机会选择停在小机场,一是保护隐私,二是费用相对较低。摄影_何叶像鹰一样飞起来  11月中旬,三栖刚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美人鱼岛飞行回来。印着“三栖飞行勇士”Logo的黑色T恤、迷彩裤,左右手各戴两串佛珠——这是他最常见的装扮,无论是飞行,还是跟人谈生意。  戴上耳机跟塔台说声“Ready for take off”,带着膨胀的血脉冲上云霄——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很多人已经过了多年的生活。
无计可施的人们,在兽医们走后,便趁着夜色,用平板车,将那些死猪,拉到河堤,倾倒到滚滚的河水中。死猪们顺流而下,不知所终。——《生死疲劳》莫言  3月15日午后,黄浦江上游松江区米市渡的水上保洁作业码头,数十条光猪姿势难看地挺在岸堤上,那是上午打捞的结果。  尸臭弥漫在码头间,包裹严实的保洁员隔一会去洒一圈消毒药水,也难以消弭呛鼻的气味。抓斗机摇摇晃晃降下来,打开,夹住猪,连同水葫芦一齐投进环卫车,
图_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得知堂弟李安再次获得奥斯卡的消息,66岁的江西德安农民李翰文还是觉得很高兴。下午天气晴好,他特地把摩托车修理铺丢给儿子,带着老伴走了几里路,去看城郊一个乡党新买的房子。回来的路上,他对出租车司机说,老家在德安的李安又得奥斯卡了,我是他的堂兄!  如果真的在这里买房,那就离李翰文和李安共同的老家乌石门村不远了。乌石门村就在德安县城的边上,位于江西南昌和九江的正中间,东边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