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怎么飞上天的?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起源于中国。风筝又名纸鸢(yuān)、风鸢,我国唐朝的《事物纪原》中记载了汉代的韩信是风筝的发明人。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中的一些生物,图案也各有不同,有蜈蚣、沙燕、蝴蝶、金鱼、蜻蜓等。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风筝都是迎着风飞的,而且它们的“身体”总是斜着向下。风筝迎风而飞,风吹在风筝上,就会对风筝产生力的作用,如同你迎着风跑,总能感到风在使劲阻拦你一样。不过,与你奔跑时直接面对的风不同,由于风筝的面是斜向上的,所以对风筝产生的力的方向是斜向上的,正是这个力“扶”起风筝,使风筝飞上了天空。而且风越大,“扶力”越大,风筝也就飛得越高。
  当然,切勿在有高压线电塔、电线杆架设处放风筝,应选择空旷处,如公园、海滩等地方。如遇到雷雨天气,或台风、雷击现象,应马上停止施放并远离空旷处。
其他文献
1937年毛泽东编著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除《实践论》《矛盾论》外的主要部分是对苏联三本哲学著作的集粹、编纂和改写,但其中也有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哲学文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