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WTO开放度越来越宽,医院领域的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依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加强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完善会计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会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86-03
1 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的预算管理都相对落后,在我国尚未形成合理的医疗体系的分配,表现在医院的内部就是各个科室之间在资源的相互争夺上,医院的各个部门对资金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财务部门的预算很难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资金的划分,而是过多的采用平衡的策略,这种相对不合理的分配状况导致了医院的个别科室由于预算分配的不合理很难完成科室年度建设的任务。同时由于预算的不公开性,造成各个科室之间对财务预算的怨言较大,对医院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财务制度缺少完善的监管:
目前医院的财务制度规范性较差,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虽然医院的性质同其他的企业性质不同,具体到财务制度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财务制度的规范化上的需求是一致的,资金能否正常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资金的浪费以及流失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发展,针对医院的财务监管还不是很到位,由此漏洞造成的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1.3 财务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提升:
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除了存在较大的制度方面的漏洞外,人员方面的素质问题也是影响其财务管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重视使用,轻视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工作的态度随意性较大,对财务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财务的监控管理等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很多医院并没有针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管机制。
1.4风险意识淡薄:
医院在我国长期处于相对的垄断地位,从而造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医院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虽然在短期内我国的大型公立医院仍处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短期的盈利水平尚能处于自负盈亏的阶段,但是大医院的个别科室以及一些小型的医院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问题,甚至是大面积的亏损,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不能够简单的安于现状,要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运营水平。
1.5医院的投资管理过于盲目: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很多医院在没有进行前期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过于草率的开始扩建等投资,造成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甚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2 医疗系统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
2.1改革资产管理办法,促进医院技术的提升:
在流动资产的管理中,医疗应收款管理应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的无法收回医疗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难题。同时,新制度建立了“折旧基金”制度,规定要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折旧基金,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并规定了折旧基金提取的年限。
2.2实行成本管理制度,正确反映医院经营耗费:
管理费用应在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逐项合理分摊,准确核算成本。这对于医院加强经济核算,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逐步实现医药分业管理等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3改革结余分配管理,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关系:
对医院结余的分配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医院本期结余支付超收上缴款后仍有结余的,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如无结余的,要用事业基金弥补;事业基金无法弥补的,保留待分配结余(事业基金亏损)。
2.4改革财务报告体系,建立财务分析评价指标: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需要改革与会计制度不相适应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完善财务报告制度。
2.5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管理作用
医院应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确定总会计师作为医院财务主要负责人的地位,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负责,同时参与医院的重大经营决策,真正成为医院负责人的数据库以及决策参谋。
3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3.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是人员的水平。提高医院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是加强医院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时刻将医院的利益摆在首位,自觉遵守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努力充实其专业知识,加强对新的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制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3.2加强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
医院的成本核算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性的财务管理手段,需要有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制度来约束以及保障执行,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是持续完成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保证。同时由于其涉及到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需要将部门和个人在成本核算中的职责进行详细约束,尤其是成本核算小组成员须明确其在小组中主要分管的部分,并将自己分管的内容传给部门,以监督其执行情况。力求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个人在一个平等的氛围内竭尽全力的降低个人在医院运营中的消耗,并能够正确的看待一些公共费用的分摊,从而顺利的推进医院的成本核算。
3.3加强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
在当前形势下,医院的财务部门要对形势有一个绝对清醒的认识,要有足够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应对医院竞争放开后的冲击,要针对医院的财务报表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无论是医院运行良好还是运营出现困难的情况,都要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是未来医院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搞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才能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3.4完善医院的财务监管制度:
财务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通过制度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较高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有:资金管理方面要进行彻底的权利剥离,坚决做到医院的资金管理不是受到医院的权利影响,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通过合理的限制资金的使用,加强医院资金的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实行账务与货物管理分离,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财产的保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制度;制定严格的资产领用规定,完善资产的采购、领取、使用程序,确保资产安全。
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也逐渐引向深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原有的会计制度与现行的行业实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不相匹配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国家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国家财政部出台了我国医疗机构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审计等一系列的针对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为医院财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权姬淑, 李玉雪. 医院实施新会计制度后财务管理的新内容[J]. 中国卫生经济, 1999,(04).
[2]谭向东. 监督审核机制与患者退费的管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11).
[3]陈海泉. 浅析公共财政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07).
[4]张婧, 张法英. 浅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12).
[5]郭爱华.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保持医院竞争力[J]. 经济师, 2008,(05).
[6]张云平. 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 金融经济, 2008,(12).
[7]周栩. 645笔门诊退费原因调查分析[J]. 首都医药, 2010,(14).
[8]易奕.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7).
[9]王军一. 新制度下医院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 事业财会, 2001,(04).
[10]董波. 大型医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探索[J]. 中国卫生资源, 2006,(06).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会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86-03
1 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医院的预算管理都相对落后,在我国尚未形成合理的医疗体系的分配,表现在医院的内部就是各个科室之间在资源的相互争夺上,医院的各个部门对资金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财务部门的预算很难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资金的划分,而是过多的采用平衡的策略,这种相对不合理的分配状况导致了医院的个别科室由于预算分配的不合理很难完成科室年度建设的任务。同时由于预算的不公开性,造成各个科室之间对财务预算的怨言较大,对医院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财务制度缺少完善的监管:
目前医院的财务制度规范性较差,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虽然医院的性质同其他的企业性质不同,具体到财务制度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财务制度的规范化上的需求是一致的,资金能否正常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资金的浪费以及流失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发展,针对医院的财务监管还不是很到位,由此漏洞造成的贪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1.3 财务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提升:
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除了存在较大的制度方面的漏洞外,人员方面的素质问题也是影响其财务管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重视使用,轻视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工作的态度随意性较大,对财务问题的分析判断以及财务的监控管理等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很多医院并没有针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管机制。
1.4风险意识淡薄:
医院在我国长期处于相对的垄断地位,从而造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医院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虽然在短期内我国的大型公立医院仍处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短期的盈利水平尚能处于自负盈亏的阶段,但是大医院的个别科室以及一些小型的医院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问题,甚至是大面积的亏损,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不能够简单的安于现状,要重视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运营水平。
1.5医院的投资管理过于盲目: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很多医院在没有进行前期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过于草率的开始扩建等投资,造成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甚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2 医疗系统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
2.1改革资产管理办法,促进医院技术的提升:
在流动资产的管理中,医疗应收款管理应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的无法收回医疗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难题。同时,新制度建立了“折旧基金”制度,规定要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折旧基金,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并规定了折旧基金提取的年限。
2.2实行成本管理制度,正确反映医院经营耗费:
管理费用应在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逐项合理分摊,准确核算成本。这对于医院加强经济核算,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逐步实现医药分业管理等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3改革结余分配管理,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关系:
对医院结余的分配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医院本期结余支付超收上缴款后仍有结余的,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如无结余的,要用事业基金弥补;事业基金无法弥补的,保留待分配结余(事业基金亏损)。
2.4改革财务报告体系,建立财务分析评价指标: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需要改革与会计制度不相适应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完善财务报告制度。
2.5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管理作用
医院应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确定总会计师作为医院财务主要负责人的地位,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负责,同时参与医院的重大经营决策,真正成为医院负责人的数据库以及决策参谋。
3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3.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是人员的水平。提高医院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是加强医院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时刻将医院的利益摆在首位,自觉遵守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努力充实其专业知识,加强对新的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制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3.2加强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
医院的成本核算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性的财务管理手段,需要有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制度来约束以及保障执行,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是持续完成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保证。同时由于其涉及到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需要将部门和个人在成本核算中的职责进行详细约束,尤其是成本核算小组成员须明确其在小组中主要分管的部分,并将自己分管的内容传给部门,以监督其执行情况。力求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个人在一个平等的氛围内竭尽全力的降低个人在医院运营中的消耗,并能够正确的看待一些公共费用的分摊,从而顺利的推进医院的成本核算。
3.3加强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
在当前形势下,医院的财务部门要对形势有一个绝对清醒的认识,要有足够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应对医院竞争放开后的冲击,要针对医院的财务报表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无论是医院运行良好还是运营出现困难的情况,都要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是未来医院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搞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以点带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才能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3.4完善医院的财务监管制度:
财务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通过制度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较高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有:资金管理方面要进行彻底的权利剥离,坚决做到医院的资金管理不是受到医院的权利影响,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通过合理的限制资金的使用,加强医院资金的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的管理过程中,要实行账务与货物管理分离,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财产的保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制度;制定严格的资产领用规定,完善资产的采购、领取、使用程序,确保资产安全。
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也逐渐引向深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原有的会计制度与现行的行业实际之间出现了一定的不相匹配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国家投入资金的有效使用,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国家财政部出台了我国医疗机构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审计等一系列的针对医院财务制度的改革,为医院财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权姬淑, 李玉雪. 医院实施新会计制度后财务管理的新内容[J]. 中国卫生经济, 1999,(04).
[2]谭向东. 监督审核机制与患者退费的管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11).
[3]陈海泉. 浅析公共财政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07).
[4]张婧, 张法英. 浅论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12).
[5]郭爱华.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保持医院竞争力[J]. 经济师, 2008,(05).
[6]张云平. 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 金融经济, 2008,(12).
[7]周栩. 645笔门诊退费原因调查分析[J]. 首都医药, 2010,(14).
[8]易奕.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7).
[9]王军一. 新制度下医院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 事业财会, 2001,(04).
[10]董波. 大型医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探索[J]. 中国卫生资源,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