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出现的花意象,是诗人借以自喻,以花言志的媒介。在狄金森早期和后期的诗歌中,花意象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写作风格,不同时期的花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寓意。研究者可以沿着花意象的变化轨迹,看出狄金森女权主义思想的觉醒和成熟。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花意象 女权主义
在美国文学史中,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那样富有传奇的色彩,她被称为“为美国文学作出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甚至有人把她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狄金森一生爱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种植培育了很多花卉,还常常把花卉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在往来书信中也常常提到花,因此,花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频繁出现。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人与花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她常常以花自喻,但在她早期和晚期诗歌中,出现的花意象所表述的含义却大相径庭,透过花意象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看到女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
在狄金森早期的诗作里,花意象具有一般浪漫主义诗人笔下典型的柔弱、纯真、娇嫩等内涵,花也常常被比作那种在西方传统诗歌中很多见的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如: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
只有一只蜜蜂会思念——/只有一只,蝴蝶——/从远方旅行匆匆归来/在它的胸脯,息歇——
只有一只小鸟会惊异——/只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多么容易!
在诗中,不论是蜜蜂的思念,还是轻风的叹息,都是基于狄金森女性自喻的玫瑰“凋零,多么容易”和“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的自怨自艾。在狄金森早期诗歌中,这种典型的在男性话语霸权下的孤芳自赏型的花意象俯拾皆是,她把自己比作“为爱慕她的蜜蜂/松开腰带”的蓝铃花,或是“患单相思痛苦的雏菊”,或是“请采撷我吧”的秋牡丹,在黑暗中等待温暖的阳光,渴望男性赞赏者发现她的价值。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花朵虽然美艳动人、却无可奈何地依赖于雄性的太阳、蜜蜂、高山或者其他男性意象,处处透射出女诗人希望有人将她“从路旁拾取”的渴望。
“太阳—雏菊”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情人形象,这对意象在狄金森的爱情诗中也多次采用。如: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消退——/我们悄悄地靠近你!
在这首诗中,女性柔弱的性格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女诗人羞赮地靠近具有男性形象的太阳,而且卑微地请求太阳的原谅,仿佛自己成为甜蜜爱情的“掠夺者”。
即便如此,狄金森早期诗歌中的花意象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还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肤浅地把花比作女性美丽的容颜,也没有空泛地将花喻为爱情,而是以花为媒,表达心中的不甘与无奈。这上面的诗中,女诗人一方面借雏菊幼小卑微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委婉温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情大胆的追求,敢于逼近太阳,直面男性霸权,让人了解到雏菊顽强执着的另一面,从中体会到狄金森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心中所埋藏深深的自矜与孤傲。
狄金森早年诗歌中借以自喻的这种幽幽怨怨的小小花朵,几乎一语成谶,成了狄金森孤寂一生的真实写影。但经受了感情上的痛苦折磨的狄金森,终于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女诗人超越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开始成熟。事业上的消沉和生活上的孤苦让狄金森放弃了对于男性的幻想和依赖,她不再用幽怨的语气以花自比,而是抛开了花作为男性审美对象的角色,以诗为名直接张扬花自身的权利,在她的后期诗歌中,早期诗歌中出现的“玫瑰”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花冠,可以献给女王——/月桂——献给卓越的/灵魂,或剑。/啊,但是献给我——/啊,但是献给你——/豪侠的自然——/慈善的自然——/公正的自然——/请规定,用玫瑰!
这里的玫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蜜、柔媚的情感象征,而是成为了作者的化身,而作者也将自己等同于“自然”,唯有玫瑰才可媲美。不同于代表女王的“花冠”,也不是打着灵魂或剑旗号的“月桂”,玫瑰只能献给“你”、“我”——大自然和女诗人自己。
狄金森笔下的花不再追求花本身艳丽的外表,诗中的花不再像原来那样哀怨地揽镜自赏,而是放弃了乞求“高山”“太阳”等雄性意象的赞美与欣赏。对于男性的蔑视与反抗在她的诗中开始有了鲜明的体现:
如果他带来了苜蓿花香/那是他的事,与我们无关——
又如:
穿过黑暗的泥土,像经受教育——/百合花一定考试合格/试探她洁白的脚,毫不颤抖——/她的信念,不知畏惧
这些诗中少见早期诗歌中常见的艳丽多情的花意象,出现的多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苜蓿花或百合花,诗中也看不到诗人旧日哀怨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自信和“不知畏惧的信念”,即使花香是随“他”而来,也还是“与我们无关”。
在后期的诗歌中,狄金森较多地采用含蓄的手法表达对于鲜花的喜欢,对于鲜花的赞美,她不是早期的那种孤芳自赏,而是借称赞鲜花述说心中的孤傲,解释为什么她选择独身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入坟墓。比如下面这首诗:
盛开——是结果——遇见鲜花/偶尔匆匆一瞥/几乎不会令人思索/那不为人注意的境况/辅助光明事务/错综复杂/接着又主动呈现/恰似蝴蝶向着正午——
包藏花蕾——对抗虫害——/获取饮食露珠的权利——/调整热量——躲避寒风——/逃遁偷袭的蜜蜂
大自然没有令她失望/在那天恭候她/作为鲜花,深远/责任——
这里的鲜花没有了任君采撷的模样,而是以一种坚强的姿态面对重重困苦。同早期的诗歌不同,低矮的小花不需要人们的关注,也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她只是昂首向天,用自己勃勃的生机对抗自然界中所有的挑战,而大自然也“没有令她失望”,在她“盛开”的“那天”“恭候”她。这样的品质和风情是“匆匆一瞥”的路人不经过“思索”无法领悟到的。这也正是狄金森后半生心理的真实写照。
狄金森大量带有花意象的诗歌充分体现了19世纪美国文学人文主义、超验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成熟,而狄金森诗中的花意象将这种思潮中强烈的个体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狄金森超越时代地表达了女性的自尊自立,成为西方“自萨福(Sappho)之后最伟大的女诗人”。
参考文献:
[1]狄金森著.江枫译.暴风雨夜,暴风雨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3]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石史康.美国文学背景大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守兰.狄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探胜[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0.
[6]Thomas H.Johnson, ed.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Vol.1[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7]Elizabeth A.Petrino.Emily Dickinson and Her Contemporaries [M].Hanover and London:UP of New England,1998.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花意象 女权主义
在美国文学史中,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那样富有传奇的色彩,她被称为“为美国文学作出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甚至有人把她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狄金森一生爱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种植培育了很多花卉,还常常把花卉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在往来书信中也常常提到花,因此,花意象在狄金森诗歌中频繁出现。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人与花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她常常以花自喻,但在她早期和晚期诗歌中,出现的花意象所表述的含义却大相径庭,透过花意象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看到女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
在狄金森早期的诗作里,花意象具有一般浪漫主义诗人笔下典型的柔弱、纯真、娇嫩等内涵,花也常常被比作那种在西方传统诗歌中很多见的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如: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
只有一只蜜蜂会思念——/只有一只,蝴蝶——/从远方旅行匆匆归来/在它的胸脯,息歇——
只有一只小鸟会惊异——/只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多么容易!
在诗中,不论是蜜蜂的思念,还是轻风的叹息,都是基于狄金森女性自喻的玫瑰“凋零,多么容易”和“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的自怨自艾。在狄金森早期诗歌中,这种典型的在男性话语霸权下的孤芳自赏型的花意象俯拾皆是,她把自己比作“为爱慕她的蜜蜂/松开腰带”的蓝铃花,或是“患单相思痛苦的雏菊”,或是“请采撷我吧”的秋牡丹,在黑暗中等待温暖的阳光,渴望男性赞赏者发现她的价值。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花朵虽然美艳动人、却无可奈何地依赖于雄性的太阳、蜜蜂、高山或者其他男性意象,处处透射出女诗人希望有人将她“从路旁拾取”的渴望。
“太阳—雏菊”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情人形象,这对意象在狄金森的爱情诗中也多次采用。如: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消退——/我们悄悄地靠近你!
在这首诗中,女性柔弱的性格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女诗人羞赮地靠近具有男性形象的太阳,而且卑微地请求太阳的原谅,仿佛自己成为甜蜜爱情的“掠夺者”。
即便如此,狄金森早期诗歌中的花意象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还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肤浅地把花比作女性美丽的容颜,也没有空泛地将花喻为爱情,而是以花为媒,表达心中的不甘与无奈。这上面的诗中,女诗人一方面借雏菊幼小卑微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委婉温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情大胆的追求,敢于逼近太阳,直面男性霸权,让人了解到雏菊顽强执着的另一面,从中体会到狄金森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心中所埋藏深深的自矜与孤傲。
狄金森早年诗歌中借以自喻的这种幽幽怨怨的小小花朵,几乎一语成谶,成了狄金森孤寂一生的真实写影。但经受了感情上的痛苦折磨的狄金森,终于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女诗人超越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开始成熟。事业上的消沉和生活上的孤苦让狄金森放弃了对于男性的幻想和依赖,她不再用幽怨的语气以花自比,而是抛开了花作为男性审美对象的角色,以诗为名直接张扬花自身的权利,在她的后期诗歌中,早期诗歌中出现的“玫瑰”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花冠,可以献给女王——/月桂——献给卓越的/灵魂,或剑。/啊,但是献给我——/啊,但是献给你——/豪侠的自然——/慈善的自然——/公正的自然——/请规定,用玫瑰!
这里的玫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蜜、柔媚的情感象征,而是成为了作者的化身,而作者也将自己等同于“自然”,唯有玫瑰才可媲美。不同于代表女王的“花冠”,也不是打着灵魂或剑旗号的“月桂”,玫瑰只能献给“你”、“我”——大自然和女诗人自己。
狄金森笔下的花不再追求花本身艳丽的外表,诗中的花不再像原来那样哀怨地揽镜自赏,而是放弃了乞求“高山”“太阳”等雄性意象的赞美与欣赏。对于男性的蔑视与反抗在她的诗中开始有了鲜明的体现:
如果他带来了苜蓿花香/那是他的事,与我们无关——
又如:
穿过黑暗的泥土,像经受教育——/百合花一定考试合格/试探她洁白的脚,毫不颤抖——/她的信念,不知畏惧
这些诗中少见早期诗歌中常见的艳丽多情的花意象,出现的多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苜蓿花或百合花,诗中也看不到诗人旧日哀怨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自信和“不知畏惧的信念”,即使花香是随“他”而来,也还是“与我们无关”。
在后期的诗歌中,狄金森较多地采用含蓄的手法表达对于鲜花的喜欢,对于鲜花的赞美,她不是早期的那种孤芳自赏,而是借称赞鲜花述说心中的孤傲,解释为什么她选择独身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入坟墓。比如下面这首诗:
盛开——是结果——遇见鲜花/偶尔匆匆一瞥/几乎不会令人思索/那不为人注意的境况/辅助光明事务/错综复杂/接着又主动呈现/恰似蝴蝶向着正午——
包藏花蕾——对抗虫害——/获取饮食露珠的权利——/调整热量——躲避寒风——/逃遁偷袭的蜜蜂
大自然没有令她失望/在那天恭候她/作为鲜花,深远/责任——
这里的鲜花没有了任君采撷的模样,而是以一种坚强的姿态面对重重困苦。同早期的诗歌不同,低矮的小花不需要人们的关注,也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她只是昂首向天,用自己勃勃的生机对抗自然界中所有的挑战,而大自然也“没有令她失望”,在她“盛开”的“那天”“恭候”她。这样的品质和风情是“匆匆一瞥”的路人不经过“思索”无法领悟到的。这也正是狄金森后半生心理的真实写照。
狄金森大量带有花意象的诗歌充分体现了19世纪美国文学人文主义、超验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成熟,而狄金森诗中的花意象将这种思潮中强烈的个体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狄金森超越时代地表达了女性的自尊自立,成为西方“自萨福(Sappho)之后最伟大的女诗人”。
参考文献:
[1]狄金森著.江枫译.暴风雨夜,暴风雨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3]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石史康.美国文学背景大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守兰.狄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探胜[J].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0.
[6]Thomas H.Johnson, ed.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Vol.1[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7]Elizabeth A.Petrino.Emily Dickinson and Her Contemporaries [M].Hanover and London:UP of New England,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