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排毒法配合血液透析对终末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sila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排毒法对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整体排毒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各营养指标。结果:研究组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整体排毒法对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整体排毒法; 终末期肾衰;疗效
  终末期肾衰是由各种肾脏病发展至晚期所引起的综合征,其形成则代表慢性肾衰已到最后阶段[1]。为探讨中医整体排毒法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本院特对收治的89例终末期肾衰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终末期肾衰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有慢性肾炎等不同原发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男女比例23:23,年龄26-65岁,平均(49.5±10.9)岁,病程7-28m,平均(18±3.7)m;对照组43例,男女比例22:21,年龄24-64岁,平均(48.5±11.0)岁,病程8-30m,平均(20±2.5)m;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w,4h/次,230mL/min的血流量,500mL/min透析液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整体排毒法治疗:(1)中药口服:大黄胶囊、尿毒清等;(2)中药灌肠:金银花、大黄等;(3)中药药浴:橘子叶、麻黄等煮开药浴;(4)中药滴注:川芎嗪、丹参等静脉滴注;(5)中药外敷:桃仁、生附子等浸泡1小时后煮30min。
  1.3疗效判断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指标情况
  研究组尿素氮、肌酐、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终末期肾衰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由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年内其生存率就可高达70%[2]。由此可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研究表明其存在费用高、透析不充分及并发症多等缺陷。为探讨中医整体排毒法对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疗效,本院特对收治的89例终末期肾衰患者进行研究。
  终末期肾衰患者常因机体代谢的废物无法从尿液有效排出,大量蓄积体内导致机体损伤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3]。而中医整体排毒法是指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疗,调动机体各部位作用从而促进患者机体代谢物的排出,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本研究中,中医整体排毒法主要是通过肠道、皮肤等作用采取中药口服、灌肠、药浴、滴注、外敷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从而降低对肾脏的依赖性,减少肾脏负担进而改善症状。中药口服主要指口服大黄胶囊、尿毒清等药物,其药物有改善肠道蠕动功能,阻止水分吸收以及将聚集在体内的水分与湿毒排出的作用。中药灌肠主要指利用结肠透析的方式用金银花、大黄等药物配合治疗,通过肠道将废物排出,阻止肠道内的肌酐、尿素氮等水平的增高,其药物有清热解毒,通肠之功效。中药药浴主要指通过药浴、熏蒸等方式使患者排出毒素,患者可通过发汗等与皮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进而促进排毒,中药主要以橘子叶、麻黄等煮开药浴,其药物有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等功效。中药滴注主要指静脉滴注川芎嗪等药物,其药物可抵抗血小板的聚集,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肾血流量及内生肌酐的清除率,进而延缓病情。中药外敷主要指外敷桃仁、生附子等中药,其药物有散寒止痛、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等功效。因此,以上中药均可促进机体排出废物,本研究通过患者体内的尿素氮、肌酐、胆固醇、脂蛋白a判断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中医整体排毒法治疗终末期肾衰疗效显著。研究表明患者血液透析后常引起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其中营养不良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作为引起其他并发症的重要诱因[5]。为此,本研究中还对两组治疗后的营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低于研究组,由此可见行中药整体排毒法治疗还可改善患者血液透析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综上所述,中医整体排毒法对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响波.苏叶黄连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895-896.
  [2]熊英.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22例的临床疗效[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3,34(4):167-168.
  [3]段勤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63.
  [4]陈晓婉.中医整体排毒疗法在尿毒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3,22(12):151.
  [5]琚瑾敏.不同透析方法治疗老年尿毒症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近6年来我院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4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将美多巴减量并加服盐酸普拉克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治疗后第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化疗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确诊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全身化疗,对照组配合异烟肼鞘内注药,观察组配合异烟肼、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残障率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严重痔疮患者治疗中,微创痔疮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严重痔疮患者5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分别给予对应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安排患者行常规项目检查,主要包括: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对青少年假性近视进行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92例,共184只患眼,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每日滴眼治疗,并追踪统计完整其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与静态屈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各近视度数区段裸眼视力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平均屈光度明显低于其治疗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体会。 方法:将近年来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体会。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血流动力学指标,MES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等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方面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血塞通联合静脉应用治疗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山莨菪碱、血塞通静脉联合应用治疗痛经急性发作期患者57例。结果 止痛效果快,疗效好。 结论:山莨菪碱、血塞通静脉联合应用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镇痛药物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山莨菪碱、血塞通静脉联合应用治疗;疗效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体会。 方法:将近年来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和单独使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和体会。 结果:疗程后将两组的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时间、血压值、mAlb、治疗依从性等指标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停用其他降压药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予健康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喉罩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 七氟醚+ 瑞芬太尼) 和对照组( 异丙酚+ 氯胺胴) ,每组42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特点、手术时长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插管后心率较诱导前明显上升,对照组插管后及气腹后5 min 平均动脉压( MAP) 波动更加明显。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低于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牵正散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普通针灸治疗,研究组行温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χ2=10.2343,头晕、旋颈试验、肩颈痛、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指标上改善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