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有无之辩”的逻辑发展

来源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有无之辩",是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从曹魏正始年间到东晋初近百年间,"有无之辩"经过了"贵无"论到"崇有"论再到"有无合一"论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如果把曹魏正始年间以王弼为代表的"贵无"论看成正命题,那么西晋元康年间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则是它的反命题。郭象继裴頠之后,在综合"贵无"论与"崇有"论的积极思维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独化于玄冥之境"的命题,则是魏晋有无之辩最高的合命题了。"有无之辩"的这一"正—反—合"的曲折过程,不但是魏晋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而且也是玄学理论自身矛盾的展开,恰好反映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只有按照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原则,才能揭示出魏晋玄学有无之辩的发展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例进行观察,根据科学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
为了改善山区市场上自卸车重载时制动响应滞后的现象,从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方面,按控制回路的不同,设计出3种不同的制动系统控制回路,并在同一款车型上实施改装,然后分别进行制动
在社会对人材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情势下 ,老师应利用幼儿集体相处于幼儿园这个特殊环境 ,采用适宜的方法 ,加强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以便他们以
日本核事故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引发了人们对核电技术安全性的热议。为了有效防范核电安全风险,除了技术上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核电安全的风险管理、促进核电信息公开和建立
以TiC/Ti/Al为原料 ,采用热压工艺在 1 40 0℃原位合成和烧结了含少量第二相Ti3AlC2 的Ti2 AlC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不同热压时间下合成试样的XRD分析探讨了Ti2 AlC的合成过
由于看好乡镇市场的广阔前景,只要亏得不多或者能够持平,连锁企业仍不断下到乡镇开店——布局谋篇,占领先机是他们的初衷。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思想也就产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大放异彩。《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映了早期的人类希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一个个伟
介绍了CaO-MgO-Al2O3-SiO2系95瓷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并同传统CaO-Al2O3-SiO2和MgO-Al2O3-SiO2系95瓷进行了比较。指出,四元系95瓷具有较高强度和热稳定性。
本文在分析堆载条件下邻近桩基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时 ,提出了改进弹性地基梁模型 ,采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改进弹性地基梁的有限杆系法平衡方程 ,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EFBMPP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发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