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为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住院10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 结果 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μmol/L以下所用时间,对照组为(6.8.±3.9) d,治疗组为(5.1±2.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提高临床疗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可以明显缩短疗程。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07-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1],正常足月新生儿60%、早产儿80%在生后第2~3天可出现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可逆性损害。其主要危害是发展成核黄疸,从而影响智力及运动系统。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颗粒口服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患儿106例,将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3例,女23例,胎龄(36.8±4.4)周,出生体重(2 680±590)g;日龄4 h~28 d;主要病因:新生儿ABO溶血3例,宫内窘迫及出生窒息者13例,感染15例,喂养不当8例,颅内出血5例,头颅血肿12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92.30±63.23)μmol/L,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性别、病因及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常规治疗。(1)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单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每天照射12~18 h;(2)病因治疗:抗感染;对症止血;(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 g/(kg·d)静滴,连用2~3 d,治疗新生儿溶血患者;(4)人血白蛋白,1 g/(kg·d),静滴2~3 d,对有核黄疸倾向的患者,同时合理喂养,对症补液,纠酸等。
1.2.2 治疗组 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Z20030028),每次0.75 g,每日2次口服。治疗后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所有患者根据胆红素水平每12~48 h采集静脉血1次。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 μmol/L以下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缩短。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μmol/L以下所用時间比较()
组别 n 所需时间(d)
对照组 50 6.8±3.9
治疗组 56 5.1±2.7
P <0.05
3 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因单纯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2]。多在生后第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血清总胆红素峰值足月儿不超过2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本研究所有患儿均为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不包括直接胆红素增高的患儿[3]。目前已少用“生理性”“病理性”黄疸,而改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在某些病理因素情况下,如早产、窒息、低血糖、感染、酸中毒、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等可能合并有胆红素脑病,其主要原因是在上述情况下血脑屏障功能受损,胆红素与白蛋白联合的大分子复合物也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而侵袭神经元,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即核黄疸,表现为嗜睡、抽搐、触反张、听力障碍等症状。
茵栀黄颗粒主要成分是茵陈、栀子、黄芩甙及金银花。其作用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提高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减少肝损害,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抗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抗病毒作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并减少胆红素的肠循环[4-6]。本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是肯定的,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治疗组除有绿色便以外,无任何副作用,较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5.
[2] 张亚京,张爱平.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其预后的影响[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5):199-202.
[3] 张春莲,曹树军.茵栀黄白汤防治新生儿黄疸123例分析[J].中医杂志,2000,41(2):102.
[4] 苏湘南.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胆总管结石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17(3):40.
[5] 马晓路.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63-668.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学杂志,2001,39(3):185-187.
(收稿日期:2011-12-19)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茵栀黄颗粒;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07-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1],正常足月新生儿60%、早产儿80%在生后第2~3天可出现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可逆性损害。其主要危害是发展成核黄疸,从而影响智力及运动系统。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颗粒口服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患儿106例,将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3例,女23例,胎龄(36.8±4.4)周,出生体重(2 680±590)g;日龄4 h~28 d;主要病因:新生儿ABO溶血3例,宫内窘迫及出生窒息者13例,感染15例,喂养不当8例,颅内出血5例,头颅血肿12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92.30±63.23)μmol/L,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性别、病因及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常规治疗。(1)蓝光照射治疗:采用单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每天照射12~18 h;(2)病因治疗:抗感染;对症止血;(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 g/(kg·d)静滴,连用2~3 d,治疗新生儿溶血患者;(4)人血白蛋白,1 g/(kg·d),静滴2~3 d,对有核黄疸倾向的患者,同时合理喂养,对症补液,纠酸等。
1.2.2 治疗组 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Z20030028),每次0.75 g,每日2次口服。治疗后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所有患者根据胆红素水平每12~48 h采集静脉血1次。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 μmol/L以下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缩短。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μmol/L以下所用時间比较()
组别 n 所需时间(d)
对照组 50 6.8±3.9
治疗组 56 5.1±2.7
P <0.05
3 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指因单纯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2]。多在生后第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血清总胆红素峰值足月儿不超过2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本研究所有患儿均为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不包括直接胆红素增高的患儿[3]。目前已少用“生理性”“病理性”黄疸,而改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在某些病理因素情况下,如早产、窒息、低血糖、感染、酸中毒、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等可能合并有胆红素脑病,其主要原因是在上述情况下血脑屏障功能受损,胆红素与白蛋白联合的大分子复合物也可通过开放的血脑屏障而侵袭神经元,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即核黄疸,表现为嗜睡、抽搐、触反张、听力障碍等症状。
茵栀黄颗粒主要成分是茵陈、栀子、黄芩甙及金银花。其作用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提高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减少肝损害,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抗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抗病毒作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并减少胆红素的肠循环[4-6]。本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是肯定的,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治疗组除有绿色便以外,无任何副作用,较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5.
[2] 张亚京,张爱平.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其预后的影响[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5):199-202.
[3] 张春莲,曹树军.茵栀黄白汤防治新生儿黄疸123例分析[J].中医杂志,2000,41(2):102.
[4] 苏湘南.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胆总管结石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17(3):40.
[5] 马晓路.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63-668.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学杂志,2001,39(3):185-187.
(收稿日期: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