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散结汤对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记物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化疗方案为PC(顺铂/紫杉醇),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与化痰逐瘀散结汤口服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实际完成疗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CD3+、CD4+、CD8+等指标变化,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总放疗总剂量及化疗总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机 构】
:
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莆田351100;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福建福州3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散结汤对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记物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化疗方案为PC(顺铂/紫杉醇),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与化痰逐瘀散结汤口服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实际完成疗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时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CD3+、CD4+、CD8+等指标变化,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总放疗总剂量及化疗总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疲乏力、气急、咳嗽、痰血等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以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AE及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以上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 (23/30),观察组为90.00% (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与化痰逐瘀散结汤口服有助于症状、免疫功能的改善,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但是对提高治疗疗效证据不足.
其他文献
肠道菌群是寄生在胃肠道表面的微生物群,能够维持肠道内稳态平衡、参与宿主的代谢和各种关键生理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药在防治疾病、缓解症状和改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口服给药后,由于生物利用度较低,能够与肠道产生密切的接触关系,从而必然对肠道产生直接影响.为阐释中药复杂成分的作用机制,大量研究采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从肠道菌群的角度评估中药的活性作用.可见,中药对肠道菌群与相关器官的动态作用需要进一步阐明,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组成产生干预疾病药效作用
中药远志既能开心气、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识不忘,具有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功,亦有镇静安神、化痰熄风之用.远志来源于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根、皮皆可入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酮类和寡糖酯类,主要药理作用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主,包括改善认知障碍、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抗衰老,保护神经,抗抑郁、抗惊厥等作用.
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茎髓可入药.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整理中药灯心草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其他炮制规范及相关文献书籍,总结现代炮制方法及经验集成;归纳总结灯心草现代药理实验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为灯心草后续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通过观察大黄灵仙方调控TLR4/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基因及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胆总管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原发性胆管结石胆管慢性炎症状态,取大鼠肝内胆管内皮细胞,通过qPCR技术同时结合使用信号通路阻断剂,观察胆管细胞炎性状态下TLR4/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基因及蛋白影响变化及大黄灵仙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①Myd88、p-p38、TLR4、NF-κB mRNA变化情况:与空白组比较,L组、L
脾虚痰瘀,脉道不利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核心痛机,免疫炎症反应是A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被公认为AS独立危险因子;细胞焦亡是最新被证实的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巨噬细胞焦亡在AS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NLRP3炎症小体能够介导巨噬细胞焦亡.因此,在中医“脾病,脉道不利”理论指导下,探讨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的巨噬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脾-
目的 探讨细胞生存的微环境、神经干细胞与脑衰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补肾化瘀生新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分析微环境、神经干细胞与脑衰老的相互作用,提出通过调节药物-微环境-神经干细胞衰老的相互作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探究补肾化瘀生新方纠正阴阳失调的机体大环境和局部微环境机制,为研究中医药、缺血缺氧微环境、NSCs衰老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内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结果 明确微环境在神经干细胞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微环境在衰老过程对NSCs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影响,为中医药防治脑梗塞、脑缺血等脑血管疾
目的 客观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血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tors-1,IGF-1)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血脉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在采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综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方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MP)、高切全血黏度(MH)、低切全血黏度(ML)、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变化,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凝血酶
目的 探讨半枝莲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方式对半枝莲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中的野黄芩苷、木犀草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①本实验超声提取的条件: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温度为65℃,乙醇浓度为45%,黄酮类提取物的测得率为13.12%;②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FortisC18色谱柱(4.0 mm×150 mm,2.5 μm),流动相为A:甲醇,B:乙腈,C:0.2%磷酸水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8℃,检测波长225 nm,流速为1.0 mL/
古代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的载体,是中医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古代中医医案整理是发挥医案再利用价值的根本保障.数据库技术是古代中医医案整理的核心技术,为医案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据组织、存储、共享的方法.本文在概述古代中医医案的发展和传统整理方法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研究、数据模型研究和数据基础研究三个方面着手,对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梳理数据采集平台和方法、中央数据库和知识库、结构化语义表示和转换、数据规范化处理等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应用研究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