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池工艺过程控制技术的设计及应用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芜湖城南污水处理厂(10×104m3/d)的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生物反应池工艺过程控制技术,包括智能优化系统(BIOS)、曝气控制系统(MASC)及在线监测仪表。该控制技术采用前馈控制理念,通过安装在生物池前段的在线仪表并结合工艺数学模型实时优化和控制生物反应池的工艺运行参数(如溶解氧、内回流比或排泥量等)。对生物反应池进行工艺过程控制,可提高生物处理效率,在保证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排放(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基础上还能节省曝气量,预计该技术的应用可节省20%~40%的曝气能耗。
其他文献
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好氧颗粒污泥在不同有机负荷[1.6kgCOD/(m3.d)和8.0kgCOD/(m3.d)]和不同含盐量(2.5%和5%)条件下的颗粒化过程及除污效果。研究发现,较高的含盐量(5%)可以促使颗粒污泥在形态和孔隙率方面由发散的生长模式转变为密实的生长模式。试验进行了45d后丝状菌开始占据优势,R2[负荷为8.0kgCOD/(m3·d),含盐量为2.5%]对TOC和氨氮的
将毫米级Fe-Si颗粒与Mg-Al颗粒混合制成新型复合(Fe-Si)/(Mg-Al)滤料,用于降解饮用水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研究发现:在静态试验中,(Fe-Si)/(Mg-Al)复合滤料可以有效地降解溴酸盐,不同体积比的复合滤料降解溴酸盐的反应在动力学上均表现为准一级反应;流动状态下,溴酸盐降解速率受水流速度、滤料厚度、溴酸盐初始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溴酸盐含量为50~100μg/L的原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外贸从业者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多无法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选择到继续教育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学习,但当前很多继续教育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还不够完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文章在总结社会对国贸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以浙江A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结合全日制教育的特性,对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国贸人才培养提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