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改良内固定治疗亚急性和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9例亚急性和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2.1岁;右侧15例,左侧4例;按Herbert分类方法: C型6例,D1型5例,D2型8例。损伤至手术时间为4~12周,平均8.2周。术前X线或CT检查显示骨折端吸收硬化、不
【机 构】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河南 漯河 4623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河南 漯河 4623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显微骨科,河南 漯河 462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改良内固定治疗亚急性和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9例亚急性和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2.1岁;右侧15例,左侧4例;按Herbert分类方法: C型6例,D1型5例,D2型8例。损伤至手术时间为4~12周,平均8.2周。术前X线或CT检查显示骨折端吸收硬化、不愈合。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烟窝纵向"S"形切口切开复位骨折端、Herbert螺钉内固定后于骨折端背侧开槽,取带桡动脉返穿支筋膜蒂骨瓣植入,克氏针固定骨瓣,并将桡骨茎突切除0.5~0.8 cm。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腕关节X线、CT,指导康复训练。
结果本组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8个月,伤口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X线示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骨坏死发生,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其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
结论早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改良内固定治疗亚急性和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术中不同平均动脉压(MAP)对游离皮瓣血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120例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皮瓣血管吻合结束后,不对MAP进行干预;I组:皮瓣血管吻合结束后,MAP升高0~5 mmHg;II组:皮瓣血管吻合结束后,MAP升高6~10 mmHg;III组:皮瓣血管吻合结束后
目的为耳廓离断再植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2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其中20例经颈外动脉灌注ABS充填剂并腐蚀处理制成铸型标本,5例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观察耳后动脉(PAA)和颞浅动脉(STA)耳廓支的发出部位、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结果耳廓的血供来源于PAA和STA的耳廓支。PAA发出的耳廓支有耳后上、中、下支,分布于耳廓后面,部分分支穿过耳廓软骨或跨越耳廓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瓣(DCIAPF)在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对6例肿瘤术后下颌骨半侧以内缺损的患者,术前利用CTA行旋髂深动脉血管评估,应用数字化软件及3D打印技术模拟血管化髂骨瓣切取,设计制作截骨导板,并模拟重建修复后效果;缺损的下颌骨行DCIAPF的修复,供区直接美容缝合。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评价患者面部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辅助下采用联合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联合皮瓣移植修复7例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21 cm×14 cm~53 cm×16 cm。术前行3D-CTA检查明确血管分布和交通支吻合情况,根据结果设计皮瓣,其中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局部转移皮瓣联合ALTP修复2例,采用
目的探讨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上肢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上肢电击伤创面10例11侧,男9例(10侧),女1例(1侧)。单左侧上肢3例,单右侧上肢6例,双侧上肢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6 cm~26 cm×11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行吻合和缝接,10例11处供区均一期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21~52岁。软组织缺损位于手掌及手指的指腹、指背与指掌侧,创面均合并骨、肌腱外露;缺损面积1.5 cm×3.5 cm~3.9 cm×4.5 cm。均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面积2.1 cm×4.0 cm~4.5 cm×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蒂的腕横纹双叶游离皮瓣修复相邻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3月,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蒂的腕横纹双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相邻两指软组织缺损创面,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2 cm×0.9 cm~1.8 cm×4.8 cm,缺损合并骨、肌腱、血管、神经外露;切取皮瓣范围为1.5 cm×1.2 cm~2.2 cm×5.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出院后门诊每月定期随访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设计并采用近创面穿支蒂V-Y皮瓣修复5例内、外踝较小创面,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外形无臃肿,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踝关节活动无障碍;患者对功能、外形满意。近创面穿支蒂V-Y推进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程短、术后效果满意、供区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是修复内、外踝较小创面的理想方法。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应用神经血管移植、显微镜下分离及缝接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臂及手掌部PN 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8岁,平均9.2岁。右前臂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1例,右前臂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2例,左前臂正中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2例,左前臂尺神经及其手掌部分支1例。患者术后功能、感觉等
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腓骨瓣游离移植(FVFG)治疗长段骨缺损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对26例长段骨缺损行带血管蒂FVFG的患者应用ERAS理念,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与营养支持、优化手术方案、强化疼痛管理、早期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满意度、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缺损愈合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