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探索

来源 :河北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研发现国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从整体上看特色不明显。对于该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而言,特色打造应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结合院校发展定位和区域优势确定少而精的若干前沿岗位,发挥英语优势,利用新技术赋能,进行精细化、差异化培养。文章以英文短视频制作为例,阐述了确定精细化的目标岗位、设置针对性强的支撑课程、推进产教融合的三教改革、形成作品化的评价新模式四个方面的具体做法,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特色发展;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作为新业态正在我国蓬勃兴起。据海关统计,2017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总额为902.4亿元(不包括海外仓、邮快件进出口渠道),同比增长80.6%;2018年达到1347亿元,增长50%;2019年又创新高至1862.1亿元,增长38.3%。2019年全国新增跨境电商企业超6000家,跨境电商人才缺口接近450万,并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
  教育领域紧跟行业需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设跨境电商类课程,包括网上外贸实务、跨境电商操作、跨境电商英语等,围绕相关专业特点侧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二阶段是开设跨境电商方向,包括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专业,探索专业新的发展空间;第三阶段是开设跨境电商专业,中职、高职和本科分别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门、系统设计。跨境电商领域已经形成了学历层次中高本衔接、专业分布多点布局、课程设置各具特色的良好态势。
  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跨境电商多点布局的专业分布现状,笔者认为专业之间的内涵不宜交叉过多,不同专业所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应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特色。文章拟结合全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现状,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应对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等专业“围追堵截”,发挥专业优势,找准细分定位空间,为该专业特色发展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概况
  笔者2019年7月参与完成了一项全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情况调研,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个专业办学点,回收了53份人才培养方案。结果表明,部分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打造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办学特色不明显,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打造的现有路径
  在特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职业院校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从调研情况看,主要包括产业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实训、课程设置、对接特色行业等方面。例如,经深圳市政府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和阿里巴巴合作建设“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还搭建了“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暑教育合作协议,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标准和资源,逐步完成专业教学标准、资源的国际化设计,并以派遣师资、资源共享等方式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输出到国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与世界500强之一的上海贝塔斯曼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对接。多名学生参与eBay、苹果、宝马等项目的实习,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管理岗位储备力量。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管理和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学生毕业获得中澳双证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及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实现TAFE教育特有的“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养相结合”“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以及“毕业即就业”的教育特点。此外,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广交会等区域资源打造特色实训模式[1],部分院校开设“徽州文化”等本地特色课程,或者面向区域优势产业(陶瓷、化工、服装等)培养特定行业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打造的未来空间
  尽管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办学特色,但从整体上看,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办学特色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首先,从所收集的53份人才培养方案看,普遍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销售人员、电商专员、客户服务等岗位,在目标岗位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描述上趋同性较高,院校自身定位和区域特色不明显,因此人才培养突出院校定位和区域特色,实现个性化发展是重要方向。其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规范等行业新需求反应较慢,没能突出最新岗位细分特色,包括外语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国际贸易新规则等没有及时更新进人才培养方案。因而人才培养紧跟行业需求,突出最新岗位细分特色也是院校的努力方向。再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纲领性文件均提出了产教融合。然而商务英语专业在该方面普遍薄弱,更谈不上特色,亟需加强。此外,少部分院校的培養特色定位还存在不规范性。从笔者参与的前述调研看,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模块设置比例为国际贸易(76.92%)、跨境电子商务(53.85%)、国际商务管理(35.38%)、商务翻译(27.69%)和其他(24.62%)。其中,“其他”主要包括旅游英语、涉外酒店、国际会展、英语教育、教育培训、国际教育服务、国际营销、项目管理、国际商务、语言服务、商务交际等。显然,把旅游、酒店、教育等纳入商务英语培养定位,看似属于办学特色,但跟旅游英语、酒店管理、英语教育等专业存在过多交叉,有悖于国家教学标准,应及时调整。
  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
  国家教学标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等,是国家层面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是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2]显然符合国家教学标准是专业特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应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
  发挥国家教学标准在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国家对职业院校提出的准入式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讲职业教育时强调“亮不亮,看质量”,并且强调“质量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于2019年6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事实上,专业办学特色发展是国家教学标准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注意到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为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留出了发挥空间,鼓励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高于标准办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例如,教学标准以列举、平行开发等形式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还将10%选修课程的设置权交给学校,让学校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增强市场适应能力。[3]江小明等[4]也认为《指导意见》已经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但主要是从方向上进行指导,在具体内容和方式上给职业院校留有较多的调控空間。各职业院校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办出专业特色。可见,标准与特色之间并不矛盾,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符合国家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标准是质量的保证,而特色也是以质量为基础的,商务英语专业办学应该坚定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基于国家教学标准的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分析
  跨境电商产业链覆盖了经济贸易、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语言类等不同类别的专业。为细化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定位,发挥专业优势,笔者查阅了8个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国家教学标准(含7个非语言类专业教学标准和1个跨境电子商务新专业简介),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开设情况与商务英语专业对比如下。
  经济贸易类三个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把跨境电商视为新型外贸纳入外贸业务中,未专门设置课程,但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核心课、拓展课或任选课;国际文化贸易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均把“跨境电子商务”设置为专业核心课,但前者更多地把跨境电商平台技术作为手段,围绕文化贸易培养人才,后者则覆盖范围更广,把跨境电商作为其中培养领域之一。国际商务类只有国际商务一个专业,在保留传统外贸业务的同时,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培养领域,设置了从基础课、核心课、拓展课、技能课程包等系列课程,对接产业链更多环节,接近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类也只有市场营销一个专业,主要侧重国内营销,跨境领域只设置了一门拓展课。电子商务类三个专业中,电子商务侧重国内营销推广、运营管理和客户服务,移动商务侧重国内移动互联网相关商务运营,两个专业均把“跨境电子商务”设置为专业拓展课;而跨境电子商务则主要培养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视觉营销、网络客服相关人才,覆盖领域更加宽泛。商务英语专业也把跨境电商作为培养领域之一,设置了“跨境电子商务实务”核心课和“新技术与跨境营销”拓展课,核心课“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的能力”,拓展课则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新媒体等新技术与跨境营销结合。
  从国家教学标准看,各专业标准虽有一些交叉,但对跨境电商的定位有所不同、结合了各专业自身特点。商务英语专业与上述其他专业的明显区分在于一方面强调英语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立身之本,重视英语在跨境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强调新技术的重要性,是发展之翼,重视其在跨境营销方面的应用。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探索
  特色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发展,应在遵循国家教学标准前提下,结合院校发展定位和区域优势,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以广东省为例,跨境电商发展领先全国,2019年进出口总值1107.9亿元,占全国的59.5%,因此开设跨境电商方向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在确定跨境电商方向之后,可根据院校实际选择前沿领域少而精的若干具体岗位,集中专兼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发挥英语优势,利用新技术赋能,进行精细化、差异化培养。
  (一)确定精细化的目标岗位
  按照《指导意见》,职业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专业建设委员会首先需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结合实际落实专业教学标准。跨境电商领域主要包括跨境产品开发、平台运营、数据分析、营销策划、新媒体推广(如直播)、短视频制作、文案策划与编辑、视觉设计、客户服务、物流仓储、采购跟单、跨境支付等岗位。由于行业普遍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些岗位显然都可以根据院校发展定位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岗位。当然,笔者认为商务英语要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差异化培养,应尽量选择其中对英语要求高的岗位作为目标岗位,包括新媒体推广、短视频制作、文案策划与编辑、客户服务等。为了更好地阐述专业特色发展的具体做法,以短视频制作这一具体岗位为例进行探讨。由于短视频节奏快、内容精练、传播能力强,跨境电商平台推广已经出现了由文字、图片逐渐向短视频形式转变的趋势,短视频对企业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然而,高质量的短视频制作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很高,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完全可以将英文短视频制作定为目标岗位之一。
  (二)设置针对性强的支撑课程
  确定岗位之后,应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设置针对性的课程。一般来说,制作英文短视频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是产品信息收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商品知识,了解产品卖点;掌握网络搜索技巧,包括搜索本产品和类似产品信息;与产家沟通获取相关资料等。为满足培养需求,可以参照商务英语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设“商品学基础与实务”拓展课,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设置产品信息搜索与分析技巧内容,在基础素质类课程中开设“职业沟通”课程。其次是文案策划与翻译,主要是根据所搜集的产品信息,从目标客户的视角将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或直接撰写英文文本),形成视频拍摄的策划文案,为视频拍摄做好准备。可以在“综合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中设置相关实操性内容。接下来是视频制作,主要是按照策划文案,将英语脚本和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制作成高质量推广短视频。这个步骤一方面对学生的口语要求较高,需要注意发音标准性、语言流利度、情感丰富性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在“商务英语视听说”“综合商务英语”“英语演讲”等课程设置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对视频制作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专门开设视频制作与剪辑相关课程或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支撑课程需要根据实际进行整合,有机衔接,形成“课程群”,为短视频制作这一项目服务。   (三)推进产教融合的三教改革
  1.教师改革。教师改革有多种途径,对于短视频制作来说,依托合作企业建设专兼结合的模块化课程双主讲教师改革是一種有益探索。高职院校在打造“双师型”教师时碰到的问题是,行业发展变化很快,教师下企业实践也往往很难跟得上最新岗位需求,而企业能工巧匠来学校授课则存在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短视频制作实践性、时效性强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企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专兼职教师一体化培养。协同育人充分考虑了企业利益,可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企业教师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教授短视频前沿技能。双主讲教师也为校内专任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就可以完成“下企业”的任务,同时对学生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英语问题进行专业的指导,从而形成企业能工巧匠与校内专任教师各自负责不同模块、相互学习的双主讲教学团队,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进一步,校内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科研能力优势,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短视频相关研究,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规范、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2.教材改革。短视频制作教材可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94号)要求编写。在编写团队上,要坚持校企双元开发,企业能工巧匠与学校教师根据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标准,梳理知识、能力和素质,实现教材内容上的产教融合。在教材编排上,宜采用实战化模式,将企业全真项目融入教材,同时梳理出课程思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元素,作为“素质”培养目标。在表现形式上,宜采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形式,并将教材内容上传教学资源库,动态更新,保证先进性、适用性、需求的匹配度。在技术上,主要考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二维码、AR、VR等手段,实现教材与教学资源库课程的“互联网+”式互动。
  3.教法改革。短视频制作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和制作技能两大方面,可分别实施人工智能与项目实战的教法改革。对于语言技能来说,涉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的智慧外语教学模式改革。随着语音识别、语料库、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口语批阅、作文批改、翻译软件等系列智能产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辅助教学。以翻译软件为例,高职院校学生的翻译水平要达到英语短视频的水准是有难度的,但若辅之以术语库、翻译技术,学生完全可以译出高质量的专业性文本。因此,教师需要做的是按照需求设计出相应的翻译任务,让学生掌握翻译技术,并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制作技能来说,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语言技能之后进行的综合性实操,适合小组协作的真实项目实战教学模式,可以采用项目化、案例式、体验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团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专业水平。
  (四)形成作品化的评价新模式
  职业院校提倡评价模式多元化,对短视频制作项目来说,可以采用作品化评价新模式。所谓“作品”,即学生在校企双主讲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的英文短视频。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理念指导下,评价标准可以按照目标导向、能力导向和生态导向进行系统设计。目标导向即作品要对应企业短视频制作真实工作任务,符合企业需求;能力导向即作品应对应真实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素质、知识、能力;生态导向即作品要考虑社会评价和市场需求状况,以短视频被企业采用和产生的实际推广效果为重要评价指标,同时依托教学资源库,规范化、立体化展现学生的优秀短视频作品,使教师、学生、作品、社会在信息化背景下形成一个互动良好和完整的教与学的生态链。短视频作品不仅是企业所需的服务载体,更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手段,可应用于育人质量的诊断与改进。
  四、结语
  文章以跨境电商方向和英文短视频制作岗位为例,提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可行路径是发挥英语优势、利用新技术赋能,开展精细化、差异化培养,并阐述了具体操作模式,以期提供借鉴。当然,精细化、差异化发展还有很多其他路径,包括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再定位[5] ,利用不同的新技术、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开设第二甚至第三外语等,均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  潘小波.利用区域优势构建特色实训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13-15.
  [2]  王继平.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有关情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5-9.
  [3]  王扬男.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情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11-13.
  [4]  江小明,李志宏,王国川.对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5-9.
  [5]  苏久红,吴婧.“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再定位[J].河北职业教育,2020(01):75-79.
其他文献
摘要:“三全育人”的理念具有原创性,是完全植根于中国高校沃土而孕育出的有效的育人理念。以Z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教学单位——师范教育分院近三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为个案展开研究,在宏观分析新形势、新情况特点的背景下,通过座访谈的研究方法掌握该分院2017-2019年招生生源情况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以“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为理念和方法支撑,归纳总结出刚柔并济,开启全员育人模
期刊
摘要: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语文》目前还存在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践教学载体缺失等问题。文章基于课程现状,立足地方特色,探索地方文学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与原则,并以东莞文学为例,讨论地方文学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地方文学;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东莞文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
期刊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文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职业教育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分析职业教育发展“五互动”模式的现状,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逻辑归纳、访谈法进行梳理提炼,得出“五互动”职教模式发展模式存在学校之间协调缺乏社会影响力,教育资源效率低,专业设置同类化等因素,最后总结职教模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打破传统职业教育观念束缚,用差异化发展来带动协同发展,政府、企业与高职院校三角色结合
期刊
摘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德育工作密不可分。办学模式变化,必须重新审定高职德育模式,打破传统办学模式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克服“双元制”办学过程中所遇困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条件,从企业的优势视角深挖企业内涵文化,提炼具有行业特色的工匠精神,探索产教过程德育创新机制,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德育融合,锤炼学生职业素养,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双元制;高职德育;工匠精神;德育创新教育
期刊
摘要: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高职院校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扬州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科研内涵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大幅提升,在科技人才、科研平台、“四技”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有力支撑了扬州科技创新发展。当前,面对扬州新兴科创名城建设,高职院校在融入和助推城市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着政府认同与投入不够、高层次人才引培困难、成果转化水平亟待提升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要主动对
期刊
摘要:文章辨析了职业素养与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在全面人才战略视角下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学校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明是推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屏障,并提出通过健全保障机制体制、实施三维协同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双元运行方式来促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改革,为持续转型升级的产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三维协同融合的教学
期刊
摘要:“见微知著”教学策略即将信息化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微”作为手段,运用课堂“翻转”形式,达成“著”的教学目标。文章梳理了“见微知著”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以及相对于传统教学所呈现的优势与特点,因势利导,将“见微知著”教学策略应用于旅游英语课程中,以信息化微手段作为支撑,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分析其所呈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见微知著”教学策略应用于旅游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效果以及改进
期刊
摘要:通过对物流金融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和岗位定位需求的分析,对高职院校物流金融管理专业建设规划进行探讨,针对高职院校设立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未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物流金融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的发展,为现代分工更加细化的物流金融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物流金融管理;岗位群分析;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设置体系  一、物流金融管理专业职业定位  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是近些
期刊
摘要: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科研育人对完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水平彰显深刻作用,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作风等方面面临更大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视角出发,以专业课程《建筑材料》为载体,探索科研育人的具体实践方法,提出将科研育人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验教学、融入学生的第二课
期刊
摘要:近年来,郑州市的民办高职院校逐年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之引发出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中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民办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且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然而,青年教师流动率较大,跳槽离职现象频繁、严重,致使日常教学受到极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青年教师的离职嫣然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通过个案法,从多角度探究民办高职院校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