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岛海尔与通用电气(GE)签署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斥资54亿美元(自有资金40%+并购贷款60%)收购GE家电资产,公司还获得了GE商标的全球范围使用权,初始期限为20年,中国海尔并购GE之后,将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在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将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这次并购意义重大,一方面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海尔的品牌知名度也会加大。
关键词:青岛海尔;GE;并购
一、案例背景
2016年1月15日,海尔发出通知,打算用54亿美金来收购GE集团家电业务相关资产,其中40%为自有资金,60%为融资贷款,打算交易的标的物有:10家全资子公司的股权、3家合资公司的股权、3家公司的少数股权。2015年前三季度GE家电业务收入及EBIT分别为46.58和2.23亿美元,为最近三年来最好的盈利水平,扣除特定税务收益后,交易的EBITDA倍数约8.2倍。
据英国调查公司欧瑞信息咨询公司数据,2014年海尔大家电品牌销售量市占率为全球第一(10.2%)。GE家电业务收入约90%来自北美市场,且为美国市场第二大家用电器品牌(约20%),其厨电品牌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接近25%。
(一)GE公司简介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以及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GE属于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中较为出色的跨国公司。现今,公司业务涉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职员有315,000人。杰夫·伊梅尔特是现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CEO)。作为多元化服务性公司的巨头,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GE公司打算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最初是单一生产冰箱,然后是家电、通讯到IT数码产品及家居再到物流、金融、房地产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是全球顶尖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海尔在全球的营业额2014年达到2007亿元,利润总额有150亿元,利润的增长是收入增长的3倍,线上的交易额达到548亿元,同比增长了23.91%。
二、并购动因分析
(一)从海尔方面来说
1、海外扩张的最佳时机
对于志在“世界家电老大”的海尔来说,GE家电的出售对海尔是非常好的机会。海尔在2005年7月竞购美泰克时败给惠而浦,此后海尔集团时刻在等待新的跨国并购机会。自从2012年以来,通用集团在家电方面增加了10亿多美元的投入,尤其是领先产品研发和生产设备改造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GE家电的并购项目推动了海尔全球化战略布局,同时可以帮助海尔迅速占领北美市场。
2、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2008年,海尔借北京奥运创造国际品牌效应,口号是“全球的奥运,世界的海尔”。当时海尔是08年奥运会唯一的一家白色家电赞助商。通过“奥运战略”,海尔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赞许与认同。奥运会这样一个“国际桥梁”除了给海尔更多的市场机会之外,同时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创造”的魅力。根据EUROMONITOR的调查结论来看,全球白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的就是中国海尔,其中品牌销量居第二。当下,中国市场贡献了大约3/4的销售收入,海尔在这种收入格局之下,要想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收购GE家电无疑会使其销售比例趋于平衡。而且,海尔的国际化进程战略客观上要求迅速打入美国市场。成功并购GE家电,将给海尔提供打入美国市场的大好机会,一方面,海尔可以吸收通用公司领先的管理、技术经验,另一方面,规模成本优势也将会扩大海尔的国际知名度。
3、竞购战博弈
海尔在并购GE上,需要解决的极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海尔的年净利润只有10亿-20亿元,要想成功并购GE“蛇吞象”的比喻再恰当不过。海尔的高层说,“申请过桥贷款是初步商议出的解决资金问题一个方案,这也借鉴了联想收购IBM的经验。除此之外,海尔也准备向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外银行求助,当然与私募基金合作也是有很大可能性。一面是资金短缺,另一面还有文化融合和美国政策会影响到并购是否成功。海尔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品牌,所以成功并购GE将会是很好的机会。海尔也需要在技术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并购GE,从而增强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好的打入国际市场。
(二)从GE方面来说
1、海尔在转型,GE也在转型
近年,GE选择的是去多元化、回归工业根基这样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通过对业务进行加法和减法,GE实现了“转型和升级”。在发电和水处理、航空、石油天然气、能源管理、交通运输和医疗等六大板块是重点发展的业务,GE实施兼并重组做加法,而对家电所属的消费业务和金融业务则做减法。自从金融危机,通用公司的金融等部门一直亏损巨大,影响了母公司的绩效,因而GE慎重作出决定,打算在2016年将金融业务的占比降至25%,到2018年在进行缩减到10%。
2、是收购,亦是合作
海尔收购GE家电消息一经发布,中国大陆媒体光关注收购本身,没有看到GE和海尔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份备忘录里,双方一致同意,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先进制造领域方面共同提升竞争力。一方面GE协助海尔改善制造基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海尔也将将采用GE的Predix平台。这个平台是GE开发出来用于整合众多工业设备的共通平台,这个平台也是GE实现新工业帝国梦想的最重要的举措。
3、要借中国市场将工业互联网推向全世界
GE决定在2015年10月面向所有企业开放Predix云平台。作为全球仅有的、唯一的专门收集并解析工业数据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云解决方案,该平台有助于各行各业企业创建和开发自己公司的独特的工业互联网应用。通用公司将工业APP经济看作是工业发展的未来。 三、并购可行性分析
(一)为什么通用选择卖给海尔
此次并购,在企业文化融合上海尔占据一定的优势。海尔一直注重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而且很早时期海尔就提出“不触网,就死亡”,所以,从家电领域延伸,但又没有偏离制造优势,海尔一直在不断完善并改进更加具有魅力和更融洽的“人人创客”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美国政府为什么同意卖给中国
伊莱克斯的交易失败归根结底是美国相关部门不允许,美国相关部门认为,伊莱克斯的交易会危害到美国家电行业的竞争性。当时海尔在美国市场很不起眼,不认为妨碍竞争性。
所以这次的并购我们必须认清楚两个特点:第一,高昂的价格吸引了美国人;第二,此前,日本家电业崩盘式垮塌,东芝、夏普近来也纷纷甩卖家电业务,家电行业今非昔比,想尽早脱手给中国人算了。
此外,这次海尔成功并购GE,也是资金逻辑和产业逻辑战胜了政治逻辑。如果美国人赚钱很多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是夕阳产业,最好还是尽快脱手。
(三)海尔并购通用将面临的挑战
第一,价格太高,青岛海尔拟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增值率为185.41%,较此前伊莱克斯以33亿美元的收购报价高近50%。而海尔的自有资金只有20多亿美元,初步估计需要并购贷款的金额约为交易对价的60%。当大部分资金需要靠外部融资时,公司也将面临着股权稀释等问题,也许未来可以慢慢收回,但过程肯定是艰辛的。第二,日本、美国纷纷出手家电业务,这时候中国企业反其道行之,可能说我们的经营策略确实比他们更高明,然而我们也要冷静思考一下这样一个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三,美国政客现在乐见其成,但未必不会以后搅局。
四、并购的实施
2016年1月14日,青岛海尔与美国通用电气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
2016年1月15日晚,青岛海尔公告与GE达成收购协议,拟54亿美元向GE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
2016年3月12日,海尔公告收购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相关资产通过美国等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前期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
3月14日晚,青岛海尔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等相关文件,该报告书详细披露了通用家电的2015年业绩,并预计青岛海尔与GE家电之间的重组,将带来100亿元的协同收入、15亿元的协同利润,协同收入将在未来五年逐步释放。
3月31日晚,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以99%的通过率,高票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通用电气公司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等12项议案。
青岛海尔表示,顺利“闯关”股东会后,海尔收购GE家电在上市公司的审议程序告一段落,接下去还需完成境外审批程序,如还要等待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批,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完成交割。
五、并购后的整合和后效
第一,此次收购结束,悠久的历史传承、极大的客户忠诚、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管团队以及优良的企业文化等使得海尔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海尔集团不仅在家电领域,未来还会与通用电气(GE),在工业互联网、公共医疗等领域在全球市场中展开广泛的合作。收购完成之后,海尔GE联盟将上升至全球第5位,超过松下和保洁。第二,成功收购之后,海尔将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地化模式,有利于海尔阶段性地完成海外布局,从而站稳脚跟,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收购结束之后,公司业绩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市场前景广阔。第三,收购也将伴随着一定的后续整合风险。GE的公司管理全球闻名,双方产品的相互销售上的系统性的对接是整合的重点,比如说:美国的住房要比亚洲的大,GE要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亚洲市场。此外,后台的一些系统能否马上连接在一起也是中美两国文化整合需要考虑的问题。第四,海尔方面,也会在北美市场面临一些收购压力。一方面可能是伊莱克斯的猛烈攻击,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北美市场的份额,来自韩国的企业也会进行猛攻。LG高管之前公开表示,在中国LG无法战胜本土品牌。因此,在北美甚至欧洲市场,韩国企业肯定会抓住品牌和渠道优势。韩日系、欧洲系和北美系就是海尔面临的三股阻力。
六、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企业家的“女神情结”
对国外优秀企业,中国企业家一直都存在一定的“女神情结”。之前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今年年初海尔打入国际市场,并购GE,都说明了这一现象。这些国外品牌,就算日薄西山,中国企业家还是情有独钟,如同铁杆粉丝崇拜女神偶像一样。就算已经迟暮,只要能娶回家也是好的,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企业核心能力丧失
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品牌,可以直接获得其核心能力,从而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收购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如果依靠自己的技术进入国际市场,技术专利方面是中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通过收购,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海尔收购GE家电同样是想通过此次收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海尔的主要收入在国内,海外业务收入增长不足。海尔急需迅速开拓美国市场,在美国打开销路。
(三)企业并购是把双刃剑
海外并购虽然是一个快速获得技术、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手段,但需要考虑的是,并购完成之后,如果无法有效整合双方优势,企业的绩效反而会受到影响。TCL在2004年并购法国汤姆逊的全球彩电业务,紧接着8月又继续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因为TCL没能很好的整合双方企业在文化、制度、管理方面的差异,从而,并购以失败告终,给TCL公司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海尔必须谨慎行事,从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形势和企业融合等各个方面考虑问题,权衡利弊,勇于冒险的同时也要权衡风险。重点放在双方产品的相互销售方面如何实现系统对接。
(四)科技创新是企业最健康的成长方式
1988年华为成立,起初是一个6人的小企业,之后规模逐步扩大,成长为17万人的全球性企业,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通讯业巨头,其最主要的发展潜力就是巨大的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内生增长力。纯粹依靠并购获得专利注定不会是成功企业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才能带来永久的增长潜力,依靠科技创新才可能成长为一流的企业,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廖运凤编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 黄燕,郭埙.海尔真的需要GE吗?[J].中国企业家,2016(02).
[3] 孙玉敏.海尔大手笔收购通用家电[J].上海国资,2016(07).
关键词:青岛海尔;GE;并购
一、案例背景
2016年1月15日,海尔发出通知,打算用54亿美金来收购GE集团家电业务相关资产,其中40%为自有资金,60%为融资贷款,打算交易的标的物有:10家全资子公司的股权、3家合资公司的股权、3家公司的少数股权。2015年前三季度GE家电业务收入及EBIT分别为46.58和2.23亿美元,为最近三年来最好的盈利水平,扣除特定税务收益后,交易的EBITDA倍数约8.2倍。
据英国调查公司欧瑞信息咨询公司数据,2014年海尔大家电品牌销售量市占率为全球第一(10.2%)。GE家电业务收入约90%来自北美市场,且为美国市场第二大家用电器品牌(约20%),其厨电品牌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接近25%。
(一)GE公司简介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以及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GE属于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中较为出色的跨国公司。现今,公司业务涉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职员有315,000人。杰夫·伊梅尔特是现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CEO)。作为多元化服务性公司的巨头,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GE公司打算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最初是单一生产冰箱,然后是家电、通讯到IT数码产品及家居再到物流、金融、房地产和生物制药等领域,是全球顶尖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海尔在全球的营业额2014年达到2007亿元,利润总额有150亿元,利润的增长是收入增长的3倍,线上的交易额达到548亿元,同比增长了23.91%。
二、并购动因分析
(一)从海尔方面来说
1、海外扩张的最佳时机
对于志在“世界家电老大”的海尔来说,GE家电的出售对海尔是非常好的机会。海尔在2005年7月竞购美泰克时败给惠而浦,此后海尔集团时刻在等待新的跨国并购机会。自从2012年以来,通用集团在家电方面增加了10亿多美元的投入,尤其是领先产品研发和生产设备改造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GE家电的并购项目推动了海尔全球化战略布局,同时可以帮助海尔迅速占领北美市场。
2、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2008年,海尔借北京奥运创造国际品牌效应,口号是“全球的奥运,世界的海尔”。当时海尔是08年奥运会唯一的一家白色家电赞助商。通过“奥运战略”,海尔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赞许与认同。奥运会这样一个“国际桥梁”除了给海尔更多的市场机会之外,同时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创造”的魅力。根据EUROMONITOR的调查结论来看,全球白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的就是中国海尔,其中品牌销量居第二。当下,中国市场贡献了大约3/4的销售收入,海尔在这种收入格局之下,要想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收购GE家电无疑会使其销售比例趋于平衡。而且,海尔的国际化进程战略客观上要求迅速打入美国市场。成功并购GE家电,将给海尔提供打入美国市场的大好机会,一方面,海尔可以吸收通用公司领先的管理、技术经验,另一方面,规模成本优势也将会扩大海尔的国际知名度。
3、竞购战博弈
海尔在并购GE上,需要解决的极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海尔的年净利润只有10亿-20亿元,要想成功并购GE“蛇吞象”的比喻再恰当不过。海尔的高层说,“申请过桥贷款是初步商议出的解决资金问题一个方案,这也借鉴了联想收购IBM的经验。除此之外,海尔也准备向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外银行求助,当然与私募基金合作也是有很大可能性。一面是资金短缺,另一面还有文化融合和美国政策会影响到并购是否成功。海尔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品牌,所以成功并购GE将会是很好的机会。海尔也需要在技术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通过成功并购GE,从而增强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好的打入国际市场。
(二)从GE方面来说
1、海尔在转型,GE也在转型
近年,GE选择的是去多元化、回归工业根基这样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通过对业务进行加法和减法,GE实现了“转型和升级”。在发电和水处理、航空、石油天然气、能源管理、交通运输和医疗等六大板块是重点发展的业务,GE实施兼并重组做加法,而对家电所属的消费业务和金融业务则做减法。自从金融危机,通用公司的金融等部门一直亏损巨大,影响了母公司的绩效,因而GE慎重作出决定,打算在2016年将金融业务的占比降至25%,到2018年在进行缩减到10%。
2、是收购,亦是合作
海尔收购GE家电消息一经发布,中国大陆媒体光关注收购本身,没有看到GE和海尔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份备忘录里,双方一致同意,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先进制造领域方面共同提升竞争力。一方面GE协助海尔改善制造基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海尔也将将采用GE的Predix平台。这个平台是GE开发出来用于整合众多工业设备的共通平台,这个平台也是GE实现新工业帝国梦想的最重要的举措。
3、要借中国市场将工业互联网推向全世界
GE决定在2015年10月面向所有企业开放Predix云平台。作为全球仅有的、唯一的专门收集并解析工业数据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云解决方案,该平台有助于各行各业企业创建和开发自己公司的独特的工业互联网应用。通用公司将工业APP经济看作是工业发展的未来。 三、并购可行性分析
(一)为什么通用选择卖给海尔
此次并购,在企业文化融合上海尔占据一定的优势。海尔一直注重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而且很早时期海尔就提出“不触网,就死亡”,所以,从家电领域延伸,但又没有偏离制造优势,海尔一直在不断完善并改进更加具有魅力和更融洽的“人人创客”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美国政府为什么同意卖给中国
伊莱克斯的交易失败归根结底是美国相关部门不允许,美国相关部门认为,伊莱克斯的交易会危害到美国家电行业的竞争性。当时海尔在美国市场很不起眼,不认为妨碍竞争性。
所以这次的并购我们必须认清楚两个特点:第一,高昂的价格吸引了美国人;第二,此前,日本家电业崩盘式垮塌,东芝、夏普近来也纷纷甩卖家电业务,家电行业今非昔比,想尽早脱手给中国人算了。
此外,这次海尔成功并购GE,也是资金逻辑和产业逻辑战胜了政治逻辑。如果美国人赚钱很多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是夕阳产业,最好还是尽快脱手。
(三)海尔并购通用将面临的挑战
第一,价格太高,青岛海尔拟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增值率为185.41%,较此前伊莱克斯以33亿美元的收购报价高近50%。而海尔的自有资金只有20多亿美元,初步估计需要并购贷款的金额约为交易对价的60%。当大部分资金需要靠外部融资时,公司也将面临着股权稀释等问题,也许未来可以慢慢收回,但过程肯定是艰辛的。第二,日本、美国纷纷出手家电业务,这时候中国企业反其道行之,可能说我们的经营策略确实比他们更高明,然而我们也要冷静思考一下这样一个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三,美国政客现在乐见其成,但未必不会以后搅局。
四、并购的实施
2016年1月14日,青岛海尔与美国通用电气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
2016年1月15日晚,青岛海尔公告与GE达成收购协议,拟54亿美元向GE购买其家电业务相关资产。
2016年3月12日,海尔公告收购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相关资产通过美国等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前期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
3月14日晚,青岛海尔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等相关文件,该报告书详细披露了通用家电的2015年业绩,并预计青岛海尔与GE家电之间的重组,将带来100亿元的协同收入、15亿元的协同利润,协同收入将在未来五年逐步释放。
3月31日晚,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以99%的通过率,高票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通用电气公司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和资产购买协议》等12项议案。
青岛海尔表示,顺利“闯关”股东会后,海尔收购GE家电在上市公司的审议程序告一段落,接下去还需完成境外审批程序,如还要等待墨西哥的反垄断审批,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完成交割。
五、并购后的整合和后效
第一,此次收购结束,悠久的历史传承、极大的客户忠诚、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管团队以及优良的企业文化等使得海尔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海尔集团不仅在家电领域,未来还会与通用电气(GE),在工业互联网、公共医疗等领域在全球市场中展开广泛的合作。收购完成之后,海尔GE联盟将上升至全球第5位,超过松下和保洁。第二,成功收购之后,海尔将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地化模式,有利于海尔阶段性地完成海外布局,从而站稳脚跟,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收购结束之后,公司业绩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市场前景广阔。第三,收购也将伴随着一定的后续整合风险。GE的公司管理全球闻名,双方产品的相互销售上的系统性的对接是整合的重点,比如说:美国的住房要比亚洲的大,GE要考虑如何更好地适应亚洲市场。此外,后台的一些系统能否马上连接在一起也是中美两国文化整合需要考虑的问题。第四,海尔方面,也会在北美市场面临一些收购压力。一方面可能是伊莱克斯的猛烈攻击,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北美市场的份额,来自韩国的企业也会进行猛攻。LG高管之前公开表示,在中国LG无法战胜本土品牌。因此,在北美甚至欧洲市场,韩国企业肯定会抓住品牌和渠道优势。韩日系、欧洲系和北美系就是海尔面临的三股阻力。
六、案例分析与启示
(一)企业家的“女神情结”
对国外优秀企业,中国企业家一直都存在一定的“女神情结”。之前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今年年初海尔打入国际市场,并购GE,都说明了这一现象。这些国外品牌,就算日薄西山,中国企业家还是情有独钟,如同铁杆粉丝崇拜女神偶像一样。就算已经迟暮,只要能娶回家也是好的,正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企业核心能力丧失
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品牌,可以直接获得其核心能力,从而走上国际化的道路,收购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如果依靠自己的技术进入国际市场,技术专利方面是中国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通过收购,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海尔收购GE家电同样是想通过此次收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海尔的主要收入在国内,海外业务收入增长不足。海尔急需迅速开拓美国市场,在美国打开销路。
(三)企业并购是把双刃剑
海外并购虽然是一个快速获得技术、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手段,但需要考虑的是,并购完成之后,如果无法有效整合双方优势,企业的绩效反而会受到影响。TCL在2004年并购法国汤姆逊的全球彩电业务,紧接着8月又继续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因为TCL没能很好的整合双方企业在文化、制度、管理方面的差异,从而,并购以失败告终,给TCL公司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海尔必须谨慎行事,从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形势和企业融合等各个方面考虑问题,权衡利弊,勇于冒险的同时也要权衡风险。重点放在双方产品的相互销售方面如何实现系统对接。
(四)科技创新是企业最健康的成长方式
1988年华为成立,起初是一个6人的小企业,之后规模逐步扩大,成长为17万人的全球性企业,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通讯业巨头,其最主要的发展潜力就是巨大的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内生增长力。纯粹依靠并购获得专利注定不会是成功企业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才能带来永久的增长潜力,依靠科技创新才可能成长为一流的企业,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廖运凤编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 黄燕,郭埙.海尔真的需要GE吗?[J].中国企业家,2016(02).
[3] 孙玉敏.海尔大手笔收购通用家电[J].上海国资,2016(07).